新课程标准下生物实验教学探究

来源 :中学课程辅导高考版·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erry9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教师需要通过实验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在提高学生学习成绩的基础上更要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
  关键词:生物实验;实验教学;度的把握;导的把握
  中国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10)4-046 -02
  
  在素质教育的要求下,学生在校时间明显比以前少了很多,而生物实验教学作为中学阶段对学生实施素质教育的大舞台,如何在新的背景下去培养学生的能力,开发学生的智力?这就要求我们广大的生物学教师改变传统的实验教学方法,积极探索“减负增效”的有效实验教学途径。参考多位名师的教学案例,结合本人的实验教学经验,我认为关键是要在生物实验教学中把握好“度”与“导”。下面就其中的要点谈谈本人浅薄的认识。
  一、“度”的把握
  成语“过犹不及”告诉我们做任何事情都要恰到好处,要掌握好“度”的界限。实验教学中的“度”就是一种教学尺度,讲究的是适中,追求的是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和学生的需求来把握教学,调控教学,适时地降低实验的难度,从而能够顺利的完成教学任务。教学中“度”的艺术具体应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基础知识铺垫应具有“高效度”
  每次实验之前,教师必须以帮助学生复习好与实验有关的基础知识作为铺垫,为实验的顺利进行创造有利的条件。在这里所复习的知识内容不宜面面俱到,而是要在课始几分钟内平中见奇、快速切入与该次实验有关的知识,直接触及实验的实际需要。如高中生物《必修1分子与细胞》“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实验,就可以在课始复习时,提问一下有关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各个时期的染色体动态变化规律,让学生对所要研究的对象有一个大致的了解,以便课堂实验教学顺利进行。
  2.实验教学的导入要具有“磁力度”
  实验伊始,教师可巧设导语,“磁石”般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内心的求知浪花,营造积极探索学习的大氛围。例如初中《生物》第一册(下)中的“观察蚯蚓”的实验,在实验课开始时即可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设问:
  (1)雨后蚯蚓为什么要钻出地面?
  (2)蚯蚓是怎样运动的?
  (3)你能辨认出蚯蚓的前端和后端吗?
  短短的几个问题即可引起学生强烈的探究欲望和探究兴趣,他们做起实验来就会格外认真,观察起来也会特别细致,从而把掌握知识与发展能力融为一体,突出了实验课特点。
  3.实验教学过程中要加强学生的“参与度”
  教为主导、学为主体应贯穿在整个实验教学过程中,这就需要教师在教的过程中充分地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其最大限度地动手、动口和动脑,主动地参与到实验的探究活动中来。例如初中《生物》第一册(上)中“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的实验,在课堂教学的安排上,从天竺葵的黑暗处理到叶片的一半曝光一半遮光处理,从叶片的脱色到滴加碘酒的观察都可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自己独立完成,以此来训练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在实验完成后,教师可就一些现象及操作程序提出疑问,让学生进行分析回答,以此来培养他们的思考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4.实验教学的分析及设问应该“多角度”
  实验现象的分析和探索是实验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应从多角度出发进行导“思”导“疑”。“疑”的提出既要有“质”的体现,又要有“量”的要求。而“疑”的设置应全方位地切入实验教学的重点、难点和疑点,组织学生在短时间内去思考、去讨论、去操作,从而获得较多的实验技能。例如,初中《生物》第二册“脊蛙的反射”实验,在完成观察脊蛙的搔扒反射实验后,让学生再进一步去探索:
  (1)如果撕下蛙的腹部皮肤,情况会怎样;
  (2)如果切断蛙的坐骨神经,情况会怎样;
  (3)如果破坏脊髓,情况会怎样;
  (4)如果剪断腓肠肌,情况又会怎样。
  在以上几种情况下,对比观察脊蛙还能否出现搔扒反射,从而让学生知道反射必须建立在反射弧完整的基础上,只要反射弧的任何一个环节出现故障,反射活动都无法完成。
  5.实验教学的课堂小结应具有“高浓度”
  俗语:“编筐编篓全在收口”。同样,实验教学的成败关键是要设计出高质量的课堂小结。因为小结,不仅是对整节课堂教学内容的高度浓缩,也可提纲挈领地展现本节实验的过程及结构,其可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例如初中《生物》(上)中“显微镜的使用”实验,就可浓缩成一首打游诗来作为本节课的小结:左手托座,右手握臂;放在偏左,目物安备。转动转换,对光低倍;看准光孔,光圈正对。左眼看目,右眼要睁;转动反光,直到白亮。玻片安放,要在台上;压好玻片,标本对上。转动粗螺,镜筒下降;接近标本,千万别望。左眼看目,同时反向;转动粗螺,镜筒缓上。一直等到,看清物像;略调细螺,物像更棒。
  二、“导”的把握
  实验过程中可能会有多种因素影响、干扰实验结果,致使实验失败。此时,“导”就显得尤为重要,可以说“导”是控制整个实验教学的“遥控器”。古语:“施教之法,贵在启导。”实验课堂教学活动的每一环节都应该在教师实施“导”的操作下进行,及时获得来自学生的反馈信息,对教学活动及时进行调节控制,使教学反馈和调控补救共同贯穿实验教学的各环节,从而最终服务于“学”。“导”的艺术具体可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当学生出现“厌学”时,教师应该着手于“诱导”
  有的实验内容枯燥乏味,过程复杂而多变,目的及要求又有一定难度,这就容易使学生产生望而生畏的厌学心理。针对这种现象,教师要适时诱导,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例如高中生物《必修1分子与细胞》中“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及分离”的实验,由于研磨、过滤、剪滤纸条、划线等操作步骤的繁琐,乙醚等一些药品又散发出难闻的气味,再加上最后的实验结果不一定成功,容易使学生产生厌烦心理。因此,教师应随时从实验方法、实验技巧等方面加以引导。告诉学生研磨动作要快,要迅速;研磨后为了能得到一定量的滤液,可再向研钵中加少许的丙酮再一次过滤;每次用吸管划线时吸取的滤液要少;划滤液细线时要保证又齐又细,而且每一次划完之后一定要等干了才能再划下一次等等。明确引导使学生掌握操作要点,就会得到满意的实验结果。实验的成功,会使学生从内心产生一种愉悦感,也就会变“厌学”为“乐学”,进而提高实验教学质量。
  2.当学生感到“难学”时,教师应该及时“疏导”
  学生在做实验时,会遇到思维受阻或偏差的情况,此时教师应就疑解答,指点迷津,化难为易,启迪思维,通过交流点拨使学生对问题的理解更加全面和深入,使学生产生顿悟、顿解的感觉,从而获得成功的喜悦。例如遇到“显微镜使用”中的物像寻找,“玻片制作”中气泡的产生,“观察唾液淀粉酶的消化作用”中水浴温度的控制等难点时,教师应着力做好“疏导”工作,抓住要点变“难学”为“易学”,使实验过程达到最佳状态,促进整个实验教学的顺利开展。
  3.当学生“死学”时,教师应该及时给予“引导”
  有的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特别是对于难度较大的实验,往往机械地“照方抓药”,忙得不亦乐乎;但由于对现象的观察不仔细,对结果分析不透彻,往往会事倍功半,仍会得不到满意的结果,丧失信心。对此,教师应避虚就实,依据实验特点和学生实际,恰当地把实验进程划分为层层递进的若干问题,适时地提出一些高质量,带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去发现新知,总结规律,从而获得真知,产生认识上的飞跃,变“死学”为“活学”。例如《观察小肠绒毛》实验,为了加强学生对实验的理解,可设计如下的问题:
  (1)小肠不仅长,它的内壁是否光滑?(有皱襞和绒毛)
  (2)这样的结构有什么好处?(可扩大消化吸收面积)
  (3)食物必须在消化液的作用下才能完成消化,小肠内有哪些消化液?(肠液、胰液、胆汁)
  (4)进入小肠的食糜是如何与这些消化液混匀?(通过小肠的蠕动)
  (5)小肠绒毛结构特点的哪些方面有利于食物的消化吸收?(绒毛壁、毛细血管壁和毛细淋巴管壁薄)
  4.当学生认为“学会”后,教师应该适时“指导”
  实验中,当学生掌握一定的实验技巧,或学会有关操作技能后,应教育学生不满足现有的知识和能力,鼓励他们大胆地去设想,搞小发明,小创造。在培养学生多方面发展的素质活动中,教师可在思维方法和心智技能上适时给予指导,让学生从“学会”的乐园中走到真正“会学”的王国中去,从而达到“授之以渔,而不是授之以鱼”的目的。
  总之,在新课程标准提出的新的生物学教育理念指导下,利用有限的实验教学时间,教师应该把握好教学的尺度,尽可能最大限度地创设各种教学情境,发掘和依靠课堂教学中的各种积极因素,充分调动学生实验的主动性、自觉性和创造性,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发展他们的思维能力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实验教学在对学生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充分发挥其深远的影响和积极的作用。
其他文献
殷朝末年,孤竹国国君有两个儿子,大儿子伯夷,小儿子叔齐。国君在位时,有意让叔齐继承王位。国君死后,叔齐觉得自己比伯夷小,就让给伯夷。伯夷说:“立你为国君,是父亲的意思,我怎么能接受呢?”两人相互推让,都不愿立为国君,最后,两人弃位逃往西部周文王处。  刚好走到半路,伯夷、叔齐碰上周武王的部队。原来周文王已死,武王继承了王位。还来不及埋葬父亲,他就用车载着周文王的雕像,往东讨伐纣王。  伯夷、叔齐拦
摘 要:  教师专业发展是学校发展的核心问题,师德是教师成长中的核心要素。以校本培训为抓手,通过走出去、请进来,为教师发展搭建平台,强化校本教研,发挥骨干教师的引领作用,注重教师反思能力的培养,是促进农村普通高中教师专业成长,打造新型教师团队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教师专业成长;校本培训;校本教研  中国分类号:G4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0)4-07 -0
经过长达12个小时的飞行,我们抵达英国希思罗国际机场。一下飞机,我们即感受到浓郁的异国情调——不同肤色的人群、浓浓的绿意、古老的建筑、房前屋后悬吊的花篮等等。这些都时时提醒我已经出了国门。同时能感受到的是:公共汽车上的保险带,长途汽车上的厕所,不时听到的“Please、Thank you、Excuse me、Sorry”。我不媚外,但所到之处,确实能真切地感受到西方的文明和人文关怀。这些每时每刻都
摘 要:高三语文散文专题量大面广,复习难度大,笔者采用“活动单导学模式”收到意想不到的好效果。  关键词:高三语文;散文专题;复习;活动单导学模式  中国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0)4-082 -01   课前请同学们完成一篇散文阅读《绿色的梦》,收上来批改后,我从学生答案中选择了典型的错误类型,制定了新的活动单。以下是这份活动单的一个部分:  第三段
考场如战场,秣马厉兵,切记临阵磨枪,不快也光;考场如赛场,东奔西突,务求临门一脚,踢球入网。    一、客观选择,先入为主,要相信第一感觉。    近几年来,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高考语文试卷中客观选择题的比重逐渐减少。这类题目虽说考的是考生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但何尝不是对考生心态的检测。在考试时,许多学生都有这样的经历:起先选择了一个选项,后来又有点犹豫不决,便改变了选项。没有充分依据绝不轻易
摘 要:  本文从重视学生学习兴趣开始,通过举例阐述了如何在生物课上把握教学时机、创设问题情境、抓住关键环节、联系实际生活来调动和巩固学生学习兴趣,达到构建快乐有效课堂的目的。  关键词:生物;学习兴趣;快乐教学  中国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0)4-061 -01     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
摘 要:班主任与学生谈话应做好准备,设计内容,把握时机,提炼语言,讲究方式。  关键词:班主任;学生;谈话;技巧  中国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10)4-092 -02     做好班主任工作,掌握必要的与学生谈话的技巧与方法是不可或缺的。谈话是一门艺术,是打开学生心灵的钥匙,也是做好学生思想工作的一种基本方法,更是班主任必须掌握的一项基本功。在做学生思想
摘 要:体育教学应该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愉快教学,而体育差生的存在或多或少影响了体育教学的这一宗旨,所以本文以体育后进生的心理转化为突破口,要求体育教师采取多种教学手段,持之以恒地落实体育的素质教学。  关键词:体育后进生;心理特点;转化  中国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0)4-064 -01    体育后进生也就是所谓的体育差生,是指在体育活动中态度消
摘 要:本文简要阐述了音乐艺术的特殊性在于实践,它是音乐艺术的纲领、灵魂。  关键词:音乐艺术;实践;纲领  中国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10)4-031 -01   实践是一切艺术的纲领。“纲领”它既是一个名词,更是纲领和丰富、拓展音乐艺术特殊性的动词。在“在中国特色”意识形态多元化的今天,在音乐艺术相对独立的前提下,市场化会极大地促进音乐艺术的繁荣、兴
好的课堂引入,可创设起好的物理情境,激活学生的思维,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对新教材的讲授,学生对新知识的学习,都是从引入新课开始的。本文以物理课堂教学为例,对课堂引入的方法谈谈自己粗浅的见解。    一、温故知新法    对学生而言,物理学科的许多新知识是在已学过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在新课讲授前结合学过的旧知识,不仅能温习巩固旧知识,还可以从旧知识和要学习的新知识中找到联系点,使学生的思维向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