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维护国家领土主权完整、提升中国国际地位的目标在那一年获得了此前难以奢望的成就。而在内政的各个领域,国民党却左支右绌,败相初露
近年来中国史学界的一个共识是,国民党在1944年豫湘桂战役中的大溃败成为其统治崩溃起点。不过很少有人认识到,1944年大溃败的因由在1943年即已种下。维护国家领土主权完整、提升中国国际地位的目标在那一年获得了此前难以奢望的成就。而在内政的各个领域,国民党却左支右绌,败相初露。
在1943年,美英等国主动放弃了治外法权和租界,虽然这一荣光因日本抢先将上海租界“交还”汪伪政府而被蒙上些许怪诞的阴影。新疆在暌违多年后也回到了中央治下,这被蒋介石视为南京国民政府成立以来最大的成就。宋美龄应邀访美取得空前成功,直接导致1882年的《排华法案》在年内被废除。中国被邀请参加开罗会议,成为国际四强之一,并被承诺将在战后收回东北台澎等被日本人强占的领土。
然而在“自由中国”泡沫之下,是国民党在应对时局方面一连串令人触目惊心的败笔:无力应对日复一日的通胀,导致士气和行政效率低下;由残忍和无能共同造就的人祸,成倍放大了因天灾造成的河南大饥荒;旨在占据意识形态制高点而推出的《中国之命运》,却疏远了知识界;草率启动宪政议程挑起人们对民主的希望,而又无法满足甚至想加以限制,进一步令精英阶层及政治势力离心离德。
美国学者周锡瑞和李皓天主编的《1943:中国在十字路口》让我们更清晰地认识到光环背后阴影的沉重,而当这些虚妄的光环与残酷的真实环环相扣,互为因果,不能不让人产生一种历史的宿命之感。
历史由实力者所书写。美英在开罗和德黑兰会议中公开表明的“先欧后亚”的大战略,摆明了将亚洲尤其东南亚战场在资源投放和兵力分配中置于次要位置,这无形中“诱使”日本趁机在中国大陆发起大规模攻势。
国民党军在河南的速败被普遍认为是此前一年无能应对河南大灾的“报应”:在天灾令人民痛苦不堪时,人祸的放大效应令人民更加憎恨现政权,甚至主动加入到攻击汤恩伯部队的行列。当战事扩展到湖南和广西时,史迪威却将国民党精锐部队和美国对华租界物资主要用于缅北战事,这无疑加速了国民党军的溃败,而此一局面的形成与开罗会议前后中美英之间关于缅甸战役一系列的龃龉密不可分:蒋介石在对入缅作战不情愿的同时又要求提升美援的规模,无疑加深了盟国关于其囤积物资准备内战的负面观感。
苏联在开罗会议后举行的德黑兰会议上承诺击败德国后出兵对日作战,则瞬间削弱了国民党正面战场的地位。此后美军在太平洋战场的节节推进,令来自中国大陆的反攻不那么重要。1943年蒋介石政权在国际舞台上的表现暴露了其一相情愿的自以为是:高调收回新疆却又希望打通由苏联控制的国际交通线,避战却又希望国际援助能够更大规模到来。
蒋介石主动发起宪政议程被视为1943的另一个“精彩剧目”,其目的是为了在开罗会议前先发制人主动回应美方的民主压力,以及趁共产国际组织宣布解散之机以行宪政之名将中共政权纳入国民政府序列。然而国民党对宪政的制度框架的强调,很快被政治精英们关于民主权利保障的探讨所取代。而蒋介石颇为自负地推出《中国之命运》,更被视为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原本旨在占据意识形态制高点并抑制中共舆论话语权,却被日伪引为同路人,而被知识分子认为是蒋自命为“圣王”之举。与蒋介石忌惮外部观感而搁置《中国之命运》的英文版发行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中共方面把自己对该书的批判翻译成英文,并于次年在海外发行。仅此一役,就表明延安方面对自己宣传效果及深处时代潮流的自信。
通胀导致的现实苦难,被打压的对宪政的憧憬,再加上对1944年豫湘桂战役失利的极度失望,进一步凸显了国民党政权愿景与能力之间的距离。最终,蒋介石集团被责任的重负和人民的希望压垮了。
《1943:中国在十字路口》
作者:周锡瑞 李皓天
出版: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定价:59元
近年来中国史学界的一个共识是,国民党在1944年豫湘桂战役中的大溃败成为其统治崩溃起点。不过很少有人认识到,1944年大溃败的因由在1943年即已种下。维护国家领土主权完整、提升中国国际地位的目标在那一年获得了此前难以奢望的成就。而在内政的各个领域,国民党却左支右绌,败相初露。
在1943年,美英等国主动放弃了治外法权和租界,虽然这一荣光因日本抢先将上海租界“交还”汪伪政府而被蒙上些许怪诞的阴影。新疆在暌违多年后也回到了中央治下,这被蒋介石视为南京国民政府成立以来最大的成就。宋美龄应邀访美取得空前成功,直接导致1882年的《排华法案》在年内被废除。中国被邀请参加开罗会议,成为国际四强之一,并被承诺将在战后收回东北台澎等被日本人强占的领土。
然而在“自由中国”泡沫之下,是国民党在应对时局方面一连串令人触目惊心的败笔:无力应对日复一日的通胀,导致士气和行政效率低下;由残忍和无能共同造就的人祸,成倍放大了因天灾造成的河南大饥荒;旨在占据意识形态制高点而推出的《中国之命运》,却疏远了知识界;草率启动宪政议程挑起人们对民主的希望,而又无法满足甚至想加以限制,进一步令精英阶层及政治势力离心离德。
美国学者周锡瑞和李皓天主编的《1943:中国在十字路口》让我们更清晰地认识到光环背后阴影的沉重,而当这些虚妄的光环与残酷的真实环环相扣,互为因果,不能不让人产生一种历史的宿命之感。
历史由实力者所书写。美英在开罗和德黑兰会议中公开表明的“先欧后亚”的大战略,摆明了将亚洲尤其东南亚战场在资源投放和兵力分配中置于次要位置,这无形中“诱使”日本趁机在中国大陆发起大规模攻势。
国民党军在河南的速败被普遍认为是此前一年无能应对河南大灾的“报应”:在天灾令人民痛苦不堪时,人祸的放大效应令人民更加憎恨现政权,甚至主动加入到攻击汤恩伯部队的行列。当战事扩展到湖南和广西时,史迪威却将国民党精锐部队和美国对华租界物资主要用于缅北战事,这无疑加速了国民党军的溃败,而此一局面的形成与开罗会议前后中美英之间关于缅甸战役一系列的龃龉密不可分:蒋介石在对入缅作战不情愿的同时又要求提升美援的规模,无疑加深了盟国关于其囤积物资准备内战的负面观感。
苏联在开罗会议后举行的德黑兰会议上承诺击败德国后出兵对日作战,则瞬间削弱了国民党正面战场的地位。此后美军在太平洋战场的节节推进,令来自中国大陆的反攻不那么重要。1943年蒋介石政权在国际舞台上的表现暴露了其一相情愿的自以为是:高调收回新疆却又希望打通由苏联控制的国际交通线,避战却又希望国际援助能够更大规模到来。
蒋介石主动发起宪政议程被视为1943的另一个“精彩剧目”,其目的是为了在开罗会议前先发制人主动回应美方的民主压力,以及趁共产国际组织宣布解散之机以行宪政之名将中共政权纳入国民政府序列。然而国民党对宪政的制度框架的强调,很快被政治精英们关于民主权利保障的探讨所取代。而蒋介石颇为自负地推出《中国之命运》,更被视为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原本旨在占据意识形态制高点并抑制中共舆论话语权,却被日伪引为同路人,而被知识分子认为是蒋自命为“圣王”之举。与蒋介石忌惮外部观感而搁置《中国之命运》的英文版发行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中共方面把自己对该书的批判翻译成英文,并于次年在海外发行。仅此一役,就表明延安方面对自己宣传效果及深处时代潮流的自信。
通胀导致的现实苦难,被打压的对宪政的憧憬,再加上对1944年豫湘桂战役失利的极度失望,进一步凸显了国民党政权愿景与能力之间的距离。最终,蒋介石集团被责任的重负和人民的希望压垮了。
《1943:中国在十字路口》
作者:周锡瑞 李皓天
出版: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定价:59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