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我国小学英语的教育现状是注重英语的基础知识、词汇、语法等考试内容的学习,使得学生分数提高了,而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却没有增强,忽视对学生文化意识的培养,让英语这一科目成为一门纯语言知识科目,学生运用语言能力差,在真正交际时却不能流利的与外国人对话,而只会回答英语试卷上的问题,这是典型的“哑巴英语”。为了改变这一现状,确切认识到文化导入的必要性,不仅能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而且能促进素质教育,让学生真正学会运用英语。
小学英语课堂文化导入的目标
文化与语言的关系本就是相互依存,不可分割的。文化背景不仅表现在艺术、建筑、风土人情上,更多表现在语言上。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同时也是一种传承手段。同样,语言的学习也离不开文化,从文化中能更好地理解与体会语言的魅力。人们对于母语的学习总是无意识的,没有太明显的学习过程,这是因为生活环境的影响,通过自然获得,而且交流也是在同一文化背景中进行。而英语的学习没有生活环境的优势,所以只能通过学习手段。为了能达到跨文化交际的目的,将文化导入学习中是必不可少的,形成重视文化习俗的学习态度与学习习惯。除此之外,导入文化的教育对于培养跨文化交际意识也很重要。随着全球化的不断进展,各国语言不断碰撞,擦出文化的火花。此时,拥有跨文化交际意识的作用就越来越重要,对于不同民族的风俗习惯,风土人情能有包容,服从的态度,可以制约、影响语言行为的发生。不同的民族文化,用所学外语进行交流,对其本民族文化的学习也有帮助。
随着新课标的实施,对文化学习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通过文化学习,了解他国的文化背景、历史演变、人生价值观等,与传统文化的对比,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培养爱国精神,提高人文素质,对形成世界观也产生有益的影响。文化的学习还可以为单调的学习内容增添乐趣,通过文化学习了解国外的民族文化、风俗习惯、生活方式等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有了学习自觉性与主动性。
小学英语课堂文化导入的方法
教科书中关于文化描述的篇幅越来越多,但教师仍着重讲词汇和文章中的语法,对于教科书里所提到英语国家的文化习俗、语言表达方式、生活习惯等只是一带而过,不给予重视。例如,在提到Berlin(柏林)时,教师只要求学生记住这个单词,而不对这一单词进行深入解释,有些同学甚至不知道柏林是德国的首都,更不要说这个城市的地理位置,生活习惯了。但是,教材中有明确的语言目标与文化目标,因为考试要求,语言目标一直是重点,而文化目标却被轻描淡写地带过。例如,在提到外国节日Thanksgiving(感恩节)时,学生们只知道感恩节要吃火鸡,可为什么吃火鸡学生却不清楚,一般来说,教学用书中有对于感恩节的来源、意义,但老师却很少给学生普及。
在教学过程中,有些教师为了提高课堂质量,增加学生的教学印象和趣味性,用卡片挂图来教学,这样的教学方式无疑是有利于课堂效率的,无论是卡片还是挂图都具有色彩鲜艳,趣味记忆的特性,但同时也具有静态,只限于表面的局限性,无法普及到文化含义里,这就需要教师的及时补充,让学生从小就培养文化意识。课堂上常用的同样还有磁带,磁带的作用是让学生从听力方面加深印象,锻炼语感。磁帶里的发音,语言方式都比较贴近国外风俗习惯,通过听磁带中的对话和歌谣有助于培养小学生的语感,但是歌谣和对话方式中的文化内涵却没有得到重视,只限于听,却不管讲。例如:Ladybug/Ladybug Ladybug/Ladybug/Fly away home/Your home is on fire/And your children all gone/All except one/And that’s Ann/For she has crept under/The frying pan。这首童谣就是在焚烧秸秆前为避免烧伤Ladybug(七星瓢虫)而唱的,体现出英语国家对益虫的保护意识,同时,在歌谣里,色彩斑斓的Lafybug象征着好运。如果在放这首歌谣时能将这些讲到,学生对其文化印象会更深,而不仅限于消遣娱乐歌曲。
小学英语课堂文化导入的建议
在教学过程中,随时将文化导入进课堂中,让学生所学的内容不再局限于知识,而有更多机会去学习文化。教师在讲词汇时就可以随时为学生补充文化知识。例如,一些历史原因改变的单词black,black不仅指代颜色黑色,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之前,因为种族歧视,还指代黑人。但随着反抗种族歧视活动的兴起,the Blackpeople才成为表达黑人的意思。若在讲单词的同时将这层含义添加进去,不仅加深了学生对单词的影响,而且对美国文化也有了一定的了解。教师也可以通过展开活动来提高语言表达技巧,在模仿国外对话中,让学生学到国外的表达方式以及文化对其影响。例如,学生所学的“见到你很高兴”习惯用“Nice to meet you”来表达,然而在国外更为正宗的表达是“How do you do”,而且最为明显的一点是姓在名字中的位置也可以体现出文化的差异。
文化的导入对教师的要求也更为严格,需要教师加强学习,认真研究小学阶段的学习内容和学生的学习特点,随时革新课堂方式和教学模式,并且对文化要有深度了解,通过和课堂的有机结合,让学生去认识文化,将语言和文化统一,提高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作者单位: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小纪中心小学)
小学英语课堂文化导入的目标
文化与语言的关系本就是相互依存,不可分割的。文化背景不仅表现在艺术、建筑、风土人情上,更多表现在语言上。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同时也是一种传承手段。同样,语言的学习也离不开文化,从文化中能更好地理解与体会语言的魅力。人们对于母语的学习总是无意识的,没有太明显的学习过程,这是因为生活环境的影响,通过自然获得,而且交流也是在同一文化背景中进行。而英语的学习没有生活环境的优势,所以只能通过学习手段。为了能达到跨文化交际的目的,将文化导入学习中是必不可少的,形成重视文化习俗的学习态度与学习习惯。除此之外,导入文化的教育对于培养跨文化交际意识也很重要。随着全球化的不断进展,各国语言不断碰撞,擦出文化的火花。此时,拥有跨文化交际意识的作用就越来越重要,对于不同民族的风俗习惯,风土人情能有包容,服从的态度,可以制约、影响语言行为的发生。不同的民族文化,用所学外语进行交流,对其本民族文化的学习也有帮助。
随着新课标的实施,对文化学习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通过文化学习,了解他国的文化背景、历史演变、人生价值观等,与传统文化的对比,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培养爱国精神,提高人文素质,对形成世界观也产生有益的影响。文化的学习还可以为单调的学习内容增添乐趣,通过文化学习了解国外的民族文化、风俗习惯、生活方式等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有了学习自觉性与主动性。
小学英语课堂文化导入的方法
教科书中关于文化描述的篇幅越来越多,但教师仍着重讲词汇和文章中的语法,对于教科书里所提到英语国家的文化习俗、语言表达方式、生活习惯等只是一带而过,不给予重视。例如,在提到Berlin(柏林)时,教师只要求学生记住这个单词,而不对这一单词进行深入解释,有些同学甚至不知道柏林是德国的首都,更不要说这个城市的地理位置,生活习惯了。但是,教材中有明确的语言目标与文化目标,因为考试要求,语言目标一直是重点,而文化目标却被轻描淡写地带过。例如,在提到外国节日Thanksgiving(感恩节)时,学生们只知道感恩节要吃火鸡,可为什么吃火鸡学生却不清楚,一般来说,教学用书中有对于感恩节的来源、意义,但老师却很少给学生普及。
在教学过程中,有些教师为了提高课堂质量,增加学生的教学印象和趣味性,用卡片挂图来教学,这样的教学方式无疑是有利于课堂效率的,无论是卡片还是挂图都具有色彩鲜艳,趣味记忆的特性,但同时也具有静态,只限于表面的局限性,无法普及到文化含义里,这就需要教师的及时补充,让学生从小就培养文化意识。课堂上常用的同样还有磁带,磁带的作用是让学生从听力方面加深印象,锻炼语感。磁帶里的发音,语言方式都比较贴近国外风俗习惯,通过听磁带中的对话和歌谣有助于培养小学生的语感,但是歌谣和对话方式中的文化内涵却没有得到重视,只限于听,却不管讲。例如:Ladybug/Ladybug Ladybug/Ladybug/Fly away home/Your home is on fire/And your children all gone/All except one/And that’s Ann/For she has crept under/The frying pan。这首童谣就是在焚烧秸秆前为避免烧伤Ladybug(七星瓢虫)而唱的,体现出英语国家对益虫的保护意识,同时,在歌谣里,色彩斑斓的Lafybug象征着好运。如果在放这首歌谣时能将这些讲到,学生对其文化印象会更深,而不仅限于消遣娱乐歌曲。
小学英语课堂文化导入的建议
在教学过程中,随时将文化导入进课堂中,让学生所学的内容不再局限于知识,而有更多机会去学习文化。教师在讲词汇时就可以随时为学生补充文化知识。例如,一些历史原因改变的单词black,black不仅指代颜色黑色,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之前,因为种族歧视,还指代黑人。但随着反抗种族歧视活动的兴起,the Blackpeople才成为表达黑人的意思。若在讲单词的同时将这层含义添加进去,不仅加深了学生对单词的影响,而且对美国文化也有了一定的了解。教师也可以通过展开活动来提高语言表达技巧,在模仿国外对话中,让学生学到国外的表达方式以及文化对其影响。例如,学生所学的“见到你很高兴”习惯用“Nice to meet you”来表达,然而在国外更为正宗的表达是“How do you do”,而且最为明显的一点是姓在名字中的位置也可以体现出文化的差异。
文化的导入对教师的要求也更为严格,需要教师加强学习,认真研究小学阶段的学习内容和学生的学习特点,随时革新课堂方式和教学模式,并且对文化要有深度了解,通过和课堂的有机结合,让学生去认识文化,将语言和文化统一,提高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作者单位: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小纪中心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