责任和义务

来源 :小小说月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hick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虬江是条出山的航道,先窄后宽,先前山里大量的竹木石料都是顺着这条主航道顺流而下,漂流出山的。虬江又是大山的主要泄洪道,每年洪水季节,大量的洪水通过虬江,奔涌而下,一泻千里,一直到平原才收敛其奔腾汹涌之势。
  虬江航道八公里处是急水湾,这向来就是一个人迹罕至的江湾。枯水季节,急水灣却是个浅水湾。砂石江滩被几块巨石分隔,湍急的水流,分成多条细流,折尺般蛇行,时分时合,一路蜿蜒下行。即使到了枯水季节,这江水仍很凶险。其他不说,就说这分流的走向,充满玄机,每每随着水势的不同,每一条分流总是变幻莫测。有的,开端看似平稳,说不定几股水汇流后,呈汹涌之势,跌宕直下,驾驭不住,便会船毁人亡;有的,开端看似张扬,说不定半路上水分流了,最终所有的水都渗入沙石里了,船就搁在沙滩上,再也无法动弹。而这些分流常常会因洪水的冲撞而变幻莫测。有时,上趟行船时还是这条分流,几夜暴雨后,第二趟行船的水路就面目全非了。若是遇上暴雨,这虬江可说是孙大圣的脸说变就变,谁也摸不准。
  李松是虬江航道段的航政股长,他当股长之后,力主在急水湾设一个航标站,派人驻守。然而,这急水湾,除了下水的水路,实因山高路窄,一般的人很难到达。建站时,是从山下放下一些竹木石料,才建了小木屋。建站后,段里派人轮流值守。可不但出行艰难,一守半月,也非常寂寞无聊,遇上鬼天气,物资供应跟不上,只能干着急,谁也不愿轮上这苦差事。
  在李松当股长之前,人缘不错,谁都说他好,为了这事,段里所有的人,包括家属,都在背地里骂他。
  55岁,李松主动跟段长提出,股长不想当了,想去急水湾守航标。他说,这事是他惹出来的,就让他一个人承担这份责任好了。 段务会上,大家都没反对,觉得这事只有这样。
  那年,李嫂也正好退休,夫妻俩就卷了铺盖,离开航道段的家属大院,成了急水湾航标的专职值班员。吃的用的,李松让下行的船筏老大从山上捎带下来,平时自己在小木屋的四周开荒种地、养鸡养鸭,倒也能够自给自足。李松长年累月住在山里,很少与外界有啥联系,收天气预报,仅靠一台收音机。至于工资啥的,也是在山外的女儿代领了存着,他们在山里其实也没啥用处。
  一待,李松夫妇俩在山里待了整整二十年,先前大山里向外运竹木石料的主航道,随着竹木石料的限制采伐,主航道的功能渐渐弱化。最终,虬江上游取消等级航道设置,仅仅作为泄洪道,航道段不再管理。
  这事,其实是在李松进山的第八年定的,段里所有的人都没把这事当一回事,也没有任何人进山或者捎话告诉他,李松根本不知道虬江上游被撤掉航道设置的事,仍兢兢业业地驻守着航标站。他只觉得,跑这水路的船筏越来越少,但他觉得即使一年只有一条船筏经过,他仍有职责确保他们的安全。
  虬江竹木石料限制采伐开采后,沿线竟然成了旅游胜地。急水湾成了其中一个旅游点,漂流的人一下子多了起来,而且越来越多。一条简易的盘山公路把游客送过来,再用橡皮筏放下去。急水湾成了旅游点,李松无形中忙了起来。枯水季节,他要勘察各个分流,设置航标,禁止误闯危险水道。洪水季节,他要收集气象、水文资料,发布洪水危险警报。可是,承包漂流的老板,不理他那一套。李松穿着陈旧的航政员制服,据理力争。
  李松75岁生日那天,被人告发,一大堆举报材料被人送到有关部门。说李松作为一名退休的航道管理公职人员,长期霸占航道资产,夫妻俩二十年工资基本不用,霸占公家的竹木房子不出一份租金,私自开垦公家的山坡种地、养鸡养鸭。而虬江上游航道设置已经撤掉十几年,李松还私自霸占水道,把公家水道占为私有,不给好处,不让通行。
  有关部门派人专门找李松谈了一次话。到这时,李松才知道虬江上游航道设置早已撤销的事,他愣愣的。李松跟谈话的干部说:“我……我是该退休了,只是不放心这急水湾。”
  就在李松思前顾后离开急水湾几个月后,当地报纸上有一篇篇幅较长的人物事迹报道,说一位退休的航道管理人员二十年如一日,在荒山野地里,默默守护一段废弃的航道,义务救助遇险人员六人、帮助打捞遇险物品难以计数。据说,这是有关部门提供的素材,为的是给老人一个说法。
  报道见报的当日,急水湾漂流点出了大事故,两条漂流艇误闯急流,翻了,三人受伤,两人殒命。漂流点承包人被公安部门带走了。
  李松夫妇又进山了。出发前,李松把房子过户给了女儿。这次,他拿到了当地政府的一份聘书,仍然是义无反顾,但,还是义务的。
  选自《小说月刊》
其他文献
奶奶的故事,是父亲讲给我的。  那时父亲还小,爷爷一直不见回家,曾祖父想分家另过。  “家里的地不多,无法再分给你,北坡的那片荒坡分给你吧。”  “家里粮食不多,无法再分给你,你去南坡地里掰一背篼包谷吧。”  “老大长期不在家,我年迈体衰照顾不了你们了,让你大娘跟着照顾你们吧。”  曾祖父问:“你还有什么需求?提出来吧。”  奶奶说:“我要让你大孙子跟着我。”  曾祖父沒有多想。“这个没问题。” 
期刊
爷爷是个打小从枪林弹雨中拼杀出来的老革命。  爷爷亲口告诉我,他亲手镇压过不少劣绅、叛徒、汉奸、顽匪,现在都没留下什么记忆了,只有土豪老南让他印象深刻,至今难忘。  那是在皖西。  老南是那一带有名的大地主,有良田千亩,富甲一方。  头戴瓜皮帽,身着锦缎袍,手拄文明棍?错!老南不管你怎么看也不像个有钱人,纯粹一个乡下老农民!  只看他冬天的装束吧:上身穿露出几处棉絮团的破棉袄,下身着的是同样的破棉
期刊
父亲是木匠。自然也就經常与木材打交道,那些圆木方木板块经过父亲锯刨制作便成了精品,既美观又扎实。父亲大名远扬还因为父亲的为人,无论在公家还是百姓家里,父亲都尽量多出活,尽量看材取材,尽量早开工,晚收工,饭菜摆桌上,主人一请再请父亲才收拾工具。犁耙耖,桌椅板凳,凉床橱柜等,父亲都会作。  父亲还有一项绝活,那就是不但能做木船还能在水中整漏水的船缝,且数年无须维修。  没嘛事干的人们常常喜欢围在正干木
期刊
“小鬼,怎么好像不太对头啊?”他四下里扫了一眼,问警卫员。  警卫员扭头向西面的山峰看一下──每个山头硝烟滚滚,枪声炮声此起彼伏──就把两脚“啪”地一并:“报告首长,老乡都躲了,门没顾上锁。”  “哦,打仗嘛。”他若有所思地点点头,“咱们就在这里落脚吧,老乡的东西,我们要照管好啊。”  紧张忙碌过后,瞅点空隙,他走出房门,两手举过头顶,伸了个懒腰,然后看看田野里的青草和绿树,感到舒坦了一些,正想转
期刊
县城的剧团一来,我们的村庄就像过年。那年,恰逢我十岁的生日。长那么大,我还没走出过村庄呢。奶奶说:“这戏就好像给你来庆生了。”  我第一次看见那么多陌生的面孔。他们,有的是剧团的人。男的穿着中山装,女的穿着花衬衫和裙子,他们真好看,就像画里的人一样。还有些是邻村的人。他们大都是我们村的亲戚,平时很少走动,有了戏,就赶来了。其中,还有颠着小脚,梳着髽髻的老太太。于是,好多人家都添了碗筷。也有人是提前
期刊
恒盛戏班的李娇娘自幼父母双亡,被师父收为义女,五岁学戏,十二岁登台,主演青衣,兼演花旦和刀马旦。由于师父教授极其严苛,加上娇娘懂事,肯下苦功,唱念做打样样出众,不几年就成了恒盛戏班的当红台柱。  部隊在前方打了败仗,退守小城,日夜在城外修筑工事,准备与日军决一死战。戏院老板和班主商量决定为守城将士进行慰问演出,选定的剧目是《抗金兵》,娇娘在戏中扮演梁红玉。  一番锣鼓之后,娇娘在八女侍的陪伴下披挂
期刊
完成这次任务以后,我来到这个城市安了家。女朋友和我一起过来。  我不能公开身份,不接受采访。你不能用我的名字,不能留我的联系方式,不能给我拍照,不能说我开的什么车,更不能把我的车牌号说出去,也不能说这个城市有我。  你和我是第一次见面,也是最后一次见面,是唯一一次见面。  我手上有人命,知道吧,几十条人命。如果有人知道是我干的,一定会追杀我。  我在境外贩毒团伙活动的腹地做狙击手。每次行动两个人一
期刊
王维自幼天资过人,两岁识字,四岁学画,七岁作诗,十几岁的时候已经是蒲州小有名气的诗人了。  十七岁那年,王维离开河东蒲州进京学习,准备来年的应试。到京城后,他找到了一家安静的客栈住下来,每天安心研读。客栈里还有一些准备应试的学子,看到他们每每花前月下饮酒作乐,王维便感到自己很孤独,却又不屑与他们为伍,实在无聊时就上街转一转。他常常去的地方是书林苑,那是一条很老的街,满街都是书院、书坊、书局,还有一
期刊
小寒遇上了腊八,真的要冻掉下巴了。昨晚刚下了一场大雪,屋外哈气成霜,一派银装素裹,可谓冷得彻骨,白得透亮。  这么冷的天本该待在家里猫冬,可偏巧遇上镇上大集,车旦车老汉坐不住了,这段时间他和老伴商量,小寒过了就是大寒,大寒过了就到大年了,一定要去集上买两张胖娃娃的年画,置办齐了年货好过年。  一大早,车老汉简单吃了一口饭,撇下饭碗,支会老伴儿一声,就推开房门,顶着凛冽的寒风,迈出门槛儿,踩着咯吱咯
期刊
接连几天的阴雨,让人觉得很抑郁。  徐恺铮望望门外,这样的天气,肯定无客户前来,也好,难得清静,可以静下心来,做自己的事,看书、绘画或者写字。  拿起茶壶吮了一口,舌尖上立即感觉到一股浓郁的滋味,既绵软又醇厚,还有些爽滑,“金骏眉”果然不错,揭开茶盖,缕缕茶香中,似乎包含着蜜香馥郁,沁人心脾。  盖上壶盖,徐恺铮把玩着手中的紫砂壶,这是一把菱花壶,是去年一位老客户以五百元的价格转让给他的。有一次,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