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老子思想中,“管理”不是一种对人或物的制约或管束,而是一种“无为而无不为”,使人或物能顺其本性得到合乎天道自然的发展方式,透过扫除组织、制度中的人为造作,以及消融领导者的有心妄为,而促使所欲管理的人、事、物均能达到自然和谐的运作模式。这一思想对教育管理提供了诸多有益的启示。
关键词:老子 无为 无不为 教育管理
上世纪80年代以来,在邓小平同志提出的“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思想指导下,我国教育界进入了全面改革与开放的历史新阶段,现代西方各种教育管理理论、制度也随之通过各种媒体与途径传播到了社会主义的中国,这对于我国原有的管理思想和体制是一个巨大的冲击。西方的管理是西方文化的产物,其中的理性主义是西方文化的主体精神,现代“科学主义”的泛滥;工具理性的膨胀正是理性主义的延续和发展。
然而,中国的管理是东方文化的产物,是中华民族在漫长的历史时期积淀下来的特有价值观、道德和思维定势,其中重人伦、重和谐、重传统是管理思想中最突出的特点,教育管理也受这一特点的深刻影响。这也是在把一个“异质”的西方管理思想借鉴、内化到我国教育发展的框架中时所绝不能忽视的一点。因而,在对教育管理这一教育现象进行研究时,注重考察传统文化对其的影响应该是十分必要的。仅五千余言的《老子》一书蕴含的丰富管理的蕴义,尤其是其中备受推崇的“无为而无不为”思想,对教育管理研究带来了有益启发。本文试图从教育管理哲学的角度来探讨这一思想的深刻意蕴。
一、“无为而无不为”的基本含义
在老子思想中,“管理”作一种实践的原则,乃是透过消除掉不必要的干预,以及任意的决策手段,而达到使组织能有效运作的实践原则。换言之,所谓的无为,作为一种管理原则,乃是一种去掉人为造作的修养功夫与管理法则。由此而言,无为乃是弃除决策者的有为妄作,由此达到万物皆能自身自长的无为境界。因而“无为而无不为”乃是老子管理思想中最核心的原则。他说:“为无为,则无不治。”(《第三章》),又说:“无为而无不为,取天下常以无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第四十八章》),由老子思想可知,管理或管理之所以产生问题,往往是因为过份的干预,以及决策者的任意妄为。因此,所谓无为,并非甚么都不要做,也不是一种袖手旁观式的放任管理。老子绝对不是一种过份乐观的幻想家,天真的以为全然不介入事务的运作,就能够不费吹灰之力的坐享其成。反之,“为者败之,执者失之。”(《第二十九章》)
在老子思想中,“管理”与“自然无为”并非截然对立的思想方式。也就是说,我们探寻老子思想中的管理蕴义,并不是在一开始便陷入了自相矛盾的困境之中。因为“管理”并不是先行的落入了单方面的强制与管束的概念意义中。正是在这个意义下,老子思想中的管理蕴义,乃是一种扫除人为造作而成的管理原则。“管理”因此不再等同于“人为”,管理反成为透过无为而实践无不为的实践法则。由此可见,老子并不从根本上反对“管理”的可能,而是主张“为而不恃”、“为而不争”,最终实现“无不为”。所以我们可以说:“所谓‘无为’,并不真的就是要求管理者无所作为,放弃管理的责任,而是‘为无为’,行‘无为之为’。”可见,老子倡导的“无为而无不为”乃是依据道论而阐发的管理原则。
二、“无为而无不为”原则的教育管理意蕴
根据《老子》文献,“无为而无不为”的管理原则又可以归结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因任民性,复归于朴”、“治人事天,莫若啬”、“治大国若烹小鲜”等重要的原则,以下分别探讨这些原则对教育管理的启示。
(一)“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
“无为”是管理的总纲,“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是老子无为原则的具体诠释。关于“不言之教”,黄登山先生认为:“所谓不言,就是不妄言。教化人民,不在乎教条政令的有形督导,而是在于潜移默化的无形引导。”由此可知,“行不言之教”的意义是,管理者透过身体力行而非空言妄语作为管理的首选之道。在老子思想中,理想的管理者不是身居高位、发号施令的叫嚣者,而是透过身体力行并在潜移默化中使其它人自愿自发跟随的管理者。管理者不是用复杂的规章制度来束缚被管理者的手脚,被管理者自然就不容易产生逆反心理,而愿意遵循那些少许的法规,特别是顺应自然人性的规章制度。这种行不言之教的管理者,更有一份心境上的轻松自在的人格感召力。管理者具备的良好资质,能使被管理者感到敬佩与折服,教育、管理过程就能成为“亲其师”、“信其道”并“敬而服教”,这样就是积极有效的教育。
(二)“因任民性,复归于朴”
《老子》说:“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圣人在天下,歇歇焉,为天下浑其心,百姓皆注其耳目,圣人皆孩之。”(《第四十九章》)这就是说,管理者应收敛自我的意欲,以成就被管理者乐观平和之心为领导者之心。这样管理的结果,旨在使人心归于纯朴,而不至于背离自然无为之道。
现实的情况是,教育领域内过分提倡竞争的“有为”之政,使被管理者陷入被各种有形或无形的压力的胁迫与煎熬之中。教师中的过劳死、职业病高发,学生中的高自杀率、心理不健康、人际管理紧张等这些并不少见的极端事例就是明证。将老子思想应用于教育管理中,一个关键之点是应强调整个教育环境的和谐,要让被管理者感觉身处于一个和谐温暖的氛围当中,而不是处处都是对比与竞争的压迫感。领导者以道德来凝聚人(非有为也),大家处于良好和谐人际关系中,发展才能健康持久。教育管理者应遵循无为原则和人的自然之性,尽量少扰乱被管理者纯朴之心,让其将主要精力用在对知识的追求与人格的健全之上,从而利器之滋昏就不复存在。
百年树人,教育事业是一项长期和系统的工程,万万急不得。将“治大国若烹小鲜”这一关于“管理”的思想运用到教育管理之中,重点在于这句话包含的思想方法和道理,在于阐述管理之道不是一种随时更替基本方向的事业,任何朝令夕改式管理方式都是老子所反对的。也因此可知,所谓“治大国若烹小鲜”的管理原则,其要旨在于呈现一旦确立了管理的目标及方向,就不要任意的介入干预,以及轻率的改变方针,也就是要注意保持教育过程的循序渐进性以及教目标的连贯性与一致性。
关键词:老子 无为 无不为 教育管理
上世纪80年代以来,在邓小平同志提出的“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思想指导下,我国教育界进入了全面改革与开放的历史新阶段,现代西方各种教育管理理论、制度也随之通过各种媒体与途径传播到了社会主义的中国,这对于我国原有的管理思想和体制是一个巨大的冲击。西方的管理是西方文化的产物,其中的理性主义是西方文化的主体精神,现代“科学主义”的泛滥;工具理性的膨胀正是理性主义的延续和发展。
然而,中国的管理是东方文化的产物,是中华民族在漫长的历史时期积淀下来的特有价值观、道德和思维定势,其中重人伦、重和谐、重传统是管理思想中最突出的特点,教育管理也受这一特点的深刻影响。这也是在把一个“异质”的西方管理思想借鉴、内化到我国教育发展的框架中时所绝不能忽视的一点。因而,在对教育管理这一教育现象进行研究时,注重考察传统文化对其的影响应该是十分必要的。仅五千余言的《老子》一书蕴含的丰富管理的蕴义,尤其是其中备受推崇的“无为而无不为”思想,对教育管理研究带来了有益启发。本文试图从教育管理哲学的角度来探讨这一思想的深刻意蕴。
一、“无为而无不为”的基本含义
在老子思想中,“管理”作一种实践的原则,乃是透过消除掉不必要的干预,以及任意的决策手段,而达到使组织能有效运作的实践原则。换言之,所谓的无为,作为一种管理原则,乃是一种去掉人为造作的修养功夫与管理法则。由此而言,无为乃是弃除决策者的有为妄作,由此达到万物皆能自身自长的无为境界。因而“无为而无不为”乃是老子管理思想中最核心的原则。他说:“为无为,则无不治。”(《第三章》),又说:“无为而无不为,取天下常以无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第四十八章》),由老子思想可知,管理或管理之所以产生问题,往往是因为过份的干预,以及决策者的任意妄为。因此,所谓无为,并非甚么都不要做,也不是一种袖手旁观式的放任管理。老子绝对不是一种过份乐观的幻想家,天真的以为全然不介入事务的运作,就能够不费吹灰之力的坐享其成。反之,“为者败之,执者失之。”(《第二十九章》)
在老子思想中,“管理”与“自然无为”并非截然对立的思想方式。也就是说,我们探寻老子思想中的管理蕴义,并不是在一开始便陷入了自相矛盾的困境之中。因为“管理”并不是先行的落入了单方面的强制与管束的概念意义中。正是在这个意义下,老子思想中的管理蕴义,乃是一种扫除人为造作而成的管理原则。“管理”因此不再等同于“人为”,管理反成为透过无为而实践无不为的实践法则。由此可见,老子并不从根本上反对“管理”的可能,而是主张“为而不恃”、“为而不争”,最终实现“无不为”。所以我们可以说:“所谓‘无为’,并不真的就是要求管理者无所作为,放弃管理的责任,而是‘为无为’,行‘无为之为’。”可见,老子倡导的“无为而无不为”乃是依据道论而阐发的管理原则。
二、“无为而无不为”原则的教育管理意蕴
根据《老子》文献,“无为而无不为”的管理原则又可以归结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因任民性,复归于朴”、“治人事天,莫若啬”、“治大国若烹小鲜”等重要的原则,以下分别探讨这些原则对教育管理的启示。
(一)“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
“无为”是管理的总纲,“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是老子无为原则的具体诠释。关于“不言之教”,黄登山先生认为:“所谓不言,就是不妄言。教化人民,不在乎教条政令的有形督导,而是在于潜移默化的无形引导。”由此可知,“行不言之教”的意义是,管理者透过身体力行而非空言妄语作为管理的首选之道。在老子思想中,理想的管理者不是身居高位、发号施令的叫嚣者,而是透过身体力行并在潜移默化中使其它人自愿自发跟随的管理者。管理者不是用复杂的规章制度来束缚被管理者的手脚,被管理者自然就不容易产生逆反心理,而愿意遵循那些少许的法规,特别是顺应自然人性的规章制度。这种行不言之教的管理者,更有一份心境上的轻松自在的人格感召力。管理者具备的良好资质,能使被管理者感到敬佩与折服,教育、管理过程就能成为“亲其师”、“信其道”并“敬而服教”,这样就是积极有效的教育。
(二)“因任民性,复归于朴”
《老子》说:“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圣人在天下,歇歇焉,为天下浑其心,百姓皆注其耳目,圣人皆孩之。”(《第四十九章》)这就是说,管理者应收敛自我的意欲,以成就被管理者乐观平和之心为领导者之心。这样管理的结果,旨在使人心归于纯朴,而不至于背离自然无为之道。
现实的情况是,教育领域内过分提倡竞争的“有为”之政,使被管理者陷入被各种有形或无形的压力的胁迫与煎熬之中。教师中的过劳死、职业病高发,学生中的高自杀率、心理不健康、人际管理紧张等这些并不少见的极端事例就是明证。将老子思想应用于教育管理中,一个关键之点是应强调整个教育环境的和谐,要让被管理者感觉身处于一个和谐温暖的氛围当中,而不是处处都是对比与竞争的压迫感。领导者以道德来凝聚人(非有为也),大家处于良好和谐人际关系中,发展才能健康持久。教育管理者应遵循无为原则和人的自然之性,尽量少扰乱被管理者纯朴之心,让其将主要精力用在对知识的追求与人格的健全之上,从而利器之滋昏就不复存在。
百年树人,教育事业是一项长期和系统的工程,万万急不得。将“治大国若烹小鲜”这一关于“管理”的思想运用到教育管理之中,重点在于这句话包含的思想方法和道理,在于阐述管理之道不是一种随时更替基本方向的事业,任何朝令夕改式管理方式都是老子所反对的。也因此可知,所谓“治大国若烹小鲜”的管理原则,其要旨在于呈现一旦确立了管理的目标及方向,就不要任意的介入干预,以及轻率的改变方针,也就是要注意保持教育过程的循序渐进性以及教目标的连贯性与一致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