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地理图像是根据地理课程标准、教材内容、学生年龄和知识水平等而设计的地理图和画组成的系统,主要有地图、剖面图、景观图、示意图、统计图、分布图、结构图、过程图、漫画、图表、照片等。它集知识性、直观性、艺术性、趣味性、空间性、感染性、整体性于一体,信息量大,是地理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培养学生学习兴趣,优化教学,提升技能,增强实效有重要的意义,我多年的教学实践从中得到“甜头”。下面,就地理图像在初中教学中的运用,谈谈我个人探索过程中的一些体会和做法。
一、利用地理图像,激发兴趣、培养能力
1.创设情景,点燃探究之火。如在“全国政治文化中心——北京”一课中,课件展示图片:图1福娃系列、图2鸟巢。设问:图1是哪一项体育赛事的吉祥物?图2建筑物名称是什么?在我国哪个城市?学生注意力瞬间被吸引,对图像充满着好奇和期待,有强烈的探究欲望。通过学生读图、讨论、交流,教师点拨,得出:图1、图2分别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吉祥物和主场地鸟巢,课堂洋溢着乐趣、愉悦的氛围。
2.搭建平台,强化观察比较能力。如在学习内流河和外流河时,课件展示《中国地形图》,要求学生读图找出“长江、黄河、塔里木河”,观察它们最终流入什么地方?有什么不同?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通过观察和比较,容易得出:长江、黄河最终都流入海洋,而塔里木河流经沙漠最终消失,不同之处是河流最终是否注入海洋。再引导学生观察“汉江”,会发现它并未直接流入海洋,而是汇入长江后再注入海洋。在加深理解内流河和外流河的同时,观察比较能力得到培养。
3.合理引导,培养运用地理图像能力。例如,分析“美国地形”时,课件展示《美国地形图》,指导学生基本的读图方法,明确不同的颜色代表不同的海拔。问题引领:(1)美国地形分哪几部分?(2)以哪种地形为主?(3)这种地形有哪些优势?学生通过找图、读图、析图、讨论、回答,教师适时点拨、小结。如此循序渐进,常态化训练,学生便养成在学习中主动用图的良好习惯,读图和析图的能力得到提高。
4.问题引领,强化思维能力。例如,学习“日本经济” 时,课件展示并引导学生读《日本的太平洋沿岸工业带》图,问题引领:日本有哪些主要工业区?学生很容易在图上找到。问题递进:日本工业区分布有何特点?学生读图的同时,还要通过思考才能得出:日本工业区主要分布在太平洋沿岸及濑户内海沿岸。问题拔高:为什么这样布局呢?此时学生只有运用所学知识,认真思考与分析,才能找到问题的答案:太平洋沿岸及濑户内海沿岸城市和人口集中,是国内最大的消费地;多优良港口,巨型船舶可停靠;便于原料和燃料进口;产品主要靠出口等。在层层递进的读图、思图、问题探究、知识运用的过程中,强化了思维能力。
二、地理图像在教学中的常用方式
1.图文结合:教材中的地理图像载有大量的信息,能更好地理解教材的文字内容,教学中要将二者有机结合起来。如讲授“地理位置、气候类型、人口分布、行政区划”等都应有相应的地图,指图讲解,帮助学生建立空间概念,增强理解和记忆。
2.以图引文: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图像,适当补充、巧置问题,落实目标。如课件展示四幅“美国公民”图片:第一任总统华盛顿、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李政道和杨振宁、“飞人”乔丹,要求学生讨论回答:他们的祖籍在哪里?引出美国是一个移民国家。
3.以图释文:以图像代替文字阐释地理事物的因果关系。如学习“印度水旱灾害频繁”时,教材只提到受季风的影响,并没有具体说明如何影响,而是在活动部分呈现两张图:《南亚1月风向》、《南亚7月风向》。教师通过引导学生读图,先从旱季和雨季的盛行风向入手,再从实际出发,分析西南季风来退的迟早和风力的强弱与印度水旱灾害频繁的因果关系,比枯燥的文字描述更易理解,记忆更加深刻。
4.以图代文:初中地理教材中有许多处只呈现图像,少有文字叙述。如学习《世界气候的分布》、《世界主要语言的分布》、《世界人种的分布》、《澳大利亚的气候》、《美国降水量的分布》、《美国主要的工业区和工业城市》时,只呈现相应的图,没有文字叙述,如果没有引导学生读图,就会遗漏知识点。
5.以图验文:教材中很多知识在地理图像上都能得到落实和验证。如,通过判读《亚洲大陆沿北纬30度地形剖面图》,可以验证已得出的亚洲地势特征。
三、地理图像在教学中的读析艺术
1.读图艺术。读地图类图像要突显空间性,要弄清地图的三要素,分析地图所反映的地理事物在图上的位置、分布范围、分布规律,地理事物间的相互关系等。读景观图要抓住图像所反映的突出特征,采用观察法,学会特征描述,成因分析。读统计图表类图像要注重定量性和规律性,明确图例,细读坐标,分析地理事物的规律及变化趋势,探究原因,增强学生绘图技能。读示意图要突出概念、原理与规律,找出关键点或要素,并加以识别、理解,评析,探究逻辑关系链条。读地形剖面图要细读比例尺、剖面线的方面及经纬度、注记和图示说明,进而分析地形和海陆分布特征。
2.析图艺术。不同类型的地理图像,析图步骤、方法也不相同。对不同地区有不同的地理事物的图,应采用对比法,通过比较分析,容易掌握地理事物的特点或其成因等。例如,要求学生在《亚洲的气候类型图》上描出北纬30度纬线,比较该纬线附近地区的气候类型,加深对“亚洲气候复杂多样” 的理解。
一、利用地理图像,激发兴趣、培养能力
1.创设情景,点燃探究之火。如在“全国政治文化中心——北京”一课中,课件展示图片:图1福娃系列、图2鸟巢。设问:图1是哪一项体育赛事的吉祥物?图2建筑物名称是什么?在我国哪个城市?学生注意力瞬间被吸引,对图像充满着好奇和期待,有强烈的探究欲望。通过学生读图、讨论、交流,教师点拨,得出:图1、图2分别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吉祥物和主场地鸟巢,课堂洋溢着乐趣、愉悦的氛围。
2.搭建平台,强化观察比较能力。如在学习内流河和外流河时,课件展示《中国地形图》,要求学生读图找出“长江、黄河、塔里木河”,观察它们最终流入什么地方?有什么不同?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通过观察和比较,容易得出:长江、黄河最终都流入海洋,而塔里木河流经沙漠最终消失,不同之处是河流最终是否注入海洋。再引导学生观察“汉江”,会发现它并未直接流入海洋,而是汇入长江后再注入海洋。在加深理解内流河和外流河的同时,观察比较能力得到培养。
3.合理引导,培养运用地理图像能力。例如,分析“美国地形”时,课件展示《美国地形图》,指导学生基本的读图方法,明确不同的颜色代表不同的海拔。问题引领:(1)美国地形分哪几部分?(2)以哪种地形为主?(3)这种地形有哪些优势?学生通过找图、读图、析图、讨论、回答,教师适时点拨、小结。如此循序渐进,常态化训练,学生便养成在学习中主动用图的良好习惯,读图和析图的能力得到提高。
4.问题引领,强化思维能力。例如,学习“日本经济” 时,课件展示并引导学生读《日本的太平洋沿岸工业带》图,问题引领:日本有哪些主要工业区?学生很容易在图上找到。问题递进:日本工业区分布有何特点?学生读图的同时,还要通过思考才能得出:日本工业区主要分布在太平洋沿岸及濑户内海沿岸。问题拔高:为什么这样布局呢?此时学生只有运用所学知识,认真思考与分析,才能找到问题的答案:太平洋沿岸及濑户内海沿岸城市和人口集中,是国内最大的消费地;多优良港口,巨型船舶可停靠;便于原料和燃料进口;产品主要靠出口等。在层层递进的读图、思图、问题探究、知识运用的过程中,强化了思维能力。
二、地理图像在教学中的常用方式
1.图文结合:教材中的地理图像载有大量的信息,能更好地理解教材的文字内容,教学中要将二者有机结合起来。如讲授“地理位置、气候类型、人口分布、行政区划”等都应有相应的地图,指图讲解,帮助学生建立空间概念,增强理解和记忆。
2.以图引文: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图像,适当补充、巧置问题,落实目标。如课件展示四幅“美国公民”图片:第一任总统华盛顿、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李政道和杨振宁、“飞人”乔丹,要求学生讨论回答:他们的祖籍在哪里?引出美国是一个移民国家。
3.以图释文:以图像代替文字阐释地理事物的因果关系。如学习“印度水旱灾害频繁”时,教材只提到受季风的影响,并没有具体说明如何影响,而是在活动部分呈现两张图:《南亚1月风向》、《南亚7月风向》。教师通过引导学生读图,先从旱季和雨季的盛行风向入手,再从实际出发,分析西南季风来退的迟早和风力的强弱与印度水旱灾害频繁的因果关系,比枯燥的文字描述更易理解,记忆更加深刻。
4.以图代文:初中地理教材中有许多处只呈现图像,少有文字叙述。如学习《世界气候的分布》、《世界主要语言的分布》、《世界人种的分布》、《澳大利亚的气候》、《美国降水量的分布》、《美国主要的工业区和工业城市》时,只呈现相应的图,没有文字叙述,如果没有引导学生读图,就会遗漏知识点。
5.以图验文:教材中很多知识在地理图像上都能得到落实和验证。如,通过判读《亚洲大陆沿北纬30度地形剖面图》,可以验证已得出的亚洲地势特征。
三、地理图像在教学中的读析艺术
1.读图艺术。读地图类图像要突显空间性,要弄清地图的三要素,分析地图所反映的地理事物在图上的位置、分布范围、分布规律,地理事物间的相互关系等。读景观图要抓住图像所反映的突出特征,采用观察法,学会特征描述,成因分析。读统计图表类图像要注重定量性和规律性,明确图例,细读坐标,分析地理事物的规律及变化趋势,探究原因,增强学生绘图技能。读示意图要突出概念、原理与规律,找出关键点或要素,并加以识别、理解,评析,探究逻辑关系链条。读地形剖面图要细读比例尺、剖面线的方面及经纬度、注记和图示说明,进而分析地形和海陆分布特征。
2.析图艺术。不同类型的地理图像,析图步骤、方法也不相同。对不同地区有不同的地理事物的图,应采用对比法,通过比较分析,容易掌握地理事物的特点或其成因等。例如,要求学生在《亚洲的气候类型图》上描出北纬30度纬线,比较该纬线附近地区的气候类型,加深对“亚洲气候复杂多样” 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