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改革开放四十年意识形态建设发展的哲学审思

来源 :天津中德应用技术大学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heguo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改革开放促进意识形态的现代转型,从一元封闭走向多元交错,从传统主导转向现代认同,从解放话语走向建设叙事。四十年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形成了异于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中国特色”。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始终贯穿着“以人民为本”的改革中心思想,从发展关键、理论指引、建设核心和价值归属四个方面全面超越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本性。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注重唯物辩证法在理论和实践层面的运用,不断调整排他性与包容性、集团性与全民性、先进性与大众性之間的张力,在这一过程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更加行稳致远。
  关键词:改革开放;意识形态建设;人民性;唯物辩证法
  中图分类号:D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3769(2020)01-045-05
  改革开放推动意识形态建设形式实现转型,即深度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进程。在这一进程中,意识形态建设不断调整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并将矛盾转化为持续建设发展的内生动力。这些转变充分表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破除西方“普世价值”的迷梦,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中更加行稳致远。
  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意识形态建设的形式演进逻辑
  意识形态作为纠结不清的话题,一直以来都是人们讨论的焦点,毫无疑问成为新时代重点关注的话题之一。我们通过对其历史脉络的分析,概括出中国意识形态发展的新趋势。
  1.环境生态:从“一元封闭”走向“多元交错”
  意识形态不是蛰居于世界之外的抽象逻辑架构,它的出现、发展、没落都与其经济政治文化的支援背景紧密相连。改革开放之前,中国意识形态建设遭遇严重挑战,因而走过一段曲折之路,使得人们更加渴望新鲜思想的灌溉与洗礼。在实体层面上,开始呈现出制度化意识形态、观念意识形态和意识形态社会心理交错的多元化局面。
  改革开放初期,围绕“人道主义与异化”问题,形成“思潮派”和“本质派”的两军对垒,带给国人一阵思想清风。邓小平的南巡谈话,加速中国化市场改革。新自由主义在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的思想支持下传播,期间也伴随着新左派与民族主义的思潮。在市场经济纵深发展阶段,涌现出消费主义、生态主义等思潮。随着人们对社会幸福多维度的认知,进入全面深化改革新阶段,国内意识形态整体积极向上,弘扬主旋律,但也存在一些不和谐的因素,这些都成为我们继续开拓新视野的方向。
  中国在改革开放之后重新开启意识形态的建设之路,并且兼具坚定的改革取向与宽广的开放视野以推动意识形态建设。由此可见,意识形态在新时期不再是国家意识形态独大的年代,而是各种合理价值观念、集体诉求、文化主张共存的时代;不再是计划经济年代与国家意识形态信仰层面论战的年代,而是注重经济利益调整后激活对个人利益与现实生活关注度的年代;不再过多纠结于为形而上的理论做抽象辩护,而是被更愿意关怀个人与现实生活所取代。
  2.主导策略:从“传统主导”走向“ 现代认同”
  四十年来,中国的意识形态建设高度重视在价值多元甚至冲突中达成共识性,致力于通过获得人民在知行一致层面上的 “真正认同”。国家在满足人民利益背后实现价值上的“共振”,促进人与社会共同发展。
  改革开放以前,中国是一个相对同质化的社会,人们生活在单一公有制和按劳分配的计划体制下,人与人之间的利益差别较小,容易达成意识形态诉求上的一致性。但是,改革开放初期,国内所有制结构调整与分配方式多样性的出现,直接导致中国社会重要的民生问题——贫富差距扩大。城乡二元体制的凸显逐渐反映到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领域,利益分化导致人们意识形态诉求的分野。改革开放推动中国加入全球化进程,西方国家大肆渲染被资本主义裹挟下的自由、民主、人权的幻象,认为西方所代表的价值是人类社会的“普世价值”,以普适性消解民族性的思维构架无疑弱化了主流意识形态的凝聚力和感召力。意识形态的传统主导方式遭遇现代困境。
  历史证明,意识形态如果能够为人民服务,人民的价值共识就会产生;一旦损害人民的根本利益,意识形态就会从根源上失去人民认同。人民利益是我们任何时候增强意识形态认同的重要窍门。改革开放以来,意识形态建设的主导策略已经转向现代价值认同。由此,党和国家一方面将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意识形态建设的主要目标之一;另一方面要将意识形态建设的承诺贯彻执行,转化为人民美好的现实生活。
  3.功能发挥:从“解放话语”走向“建设叙事”
  意识形态功能的转换,透射出时代主题与任务的变化。从“以阶级斗争为纲”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政府意识形态话语的重新思考与确证。在这种现代转向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有了质的改变。
  改革开放以前,受革命意识形态惯性、封闭固守的思维模式、脱离现实的幻想主义影响,中国发展又一次出现危机。革命意识形态强调非此即彼的斗争哲学,通过批判“两个凡是”的错误,创立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目标,形成以“建设”为中心的新型意识形态。让长期以来经受传统意识形态困惑的人民获得了更坚定的信仰支撑。通过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历史方位的准确判断,使得人民对社会主义建设的长期性、复杂性和艰巨性有了思想上的准备。
  然而,新时期以建设为中心的意识形态与传统的解放话语有何关系呢?新型意识形态又如何发挥其自身功能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是对毛泽东意识形态思想的承继,邓小平在促成意识形态转型的过程中,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想。意识形态保持了自身的连续性,同时又被赋予新的内涵,在辨识误区之中完成意识形态的现代转型。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对资本主义意识形态本性的超越
  从现代意识形态的谱系中可以看到交织着各种复杂的形式,但是主要归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与资本主义意识形态两大阵营。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更加注重中国共产党的领导,马克思主义理论本土化的指导,人民群众的利益保证,基本价值取向的选择,推动人民对于社会主义的认同。社会主义在与资本主义的历史与时代交汇中,呈现出鲜明的“中国特色”。   1.发展关键——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中国共产党在一个开放的环境下领导社会主义建设,其指导思想、理念、价值合理性等发生了重大变化。需要指出的是,不管这种变化如何翻天覆地,仍然是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不管执政党的合理性资源如何调整、建构,仍然是原有国家制度与利益基础上的拓展。思想理论建设是党的重要方面,核心是思想路线。在这四十年中,西方致力于通过显性或者隐蔽的方式从世界观上动摇党的思想路线,歪曲或者否定中国共产党人的历史使命。但是,中国共产党以其高瞻远瞩的政治魄力,扫除障碍,直面挑战,保持自身的先进性,领导各方面的创新,带领中国人民共创伟大事业。
  历史地看,没有哪一个阶级是天生的领导者,只有带领人民取得斗争的胜利才能获得领导权。没有谁能自发地抵御浊流,只有在改造世界的实践中改变自身,保持自身先进性。改革开放实则是解放思想,排除“左”和“右”错误干扰的过程。十一届三中全会上,邓小平指出:“解放思想是针对‘两个凡是’的,重点是纠正‘左’的错误。后来又出现右的倾向,那当然也要纠正。”[1],既不能走低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原创性的“老路”,也不能走低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继承性的“邪路”。正是因为改革开放,促进经济发展,改善了人民生活。新时代下,中国共产党更加注重在变革中坚守,在发展中承继,加强和改善而不是淡化和削弱党的领导。
  2.理论指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来看,对于现代国家合理性的概括,其实质都是以“主义”为根据建构的。主义的选择就是国体的选择,不同的主义,也决定了不同的执政方式。改革开放实际上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道路,并不只是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的自然结果,“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其实是从政治上观察和思考的。西方在今天发展中出现很多生存危机,虽然他们也在努力吸取社会主义进步的方面,用以改善自身危机,但是无论如何调和,始终不能解决资本主义社会固有的矛盾。
  四十年来的意识形态建设,既坚持马克思主义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又顺应时代潮流根据中国国情进行理论本土化的发展,形成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新成果,体现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自我更新和自我发展,继承马克思主义的核心价值,体现社会主义的制度特征。“中国特色”已经成为意识形态的核心理念,是中国最具有标志性的形象。这些都表明,理论成果需要以中国的现代化为尺度。
  3.建设核心——保证人民群众的利益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有一个最基本的经验,既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又注重利益的公平分配,保障人民利益的实现。邓小平指出,我们的路子走对了,人民高兴。……路子不会越走越窄,只会越走越宽。[2]29我们的路走对了,人民赞成,就变不了。[3]59诚然,人民利益的重要性在毛泽东时代就已经觉察,并在不断的实践中凸显了这一特征。虽然在改革开放中,也存在少数不科学的方式背离了为人民谋利益的原则,但是基于中国道路的本质属性,能够改变这一过程中的偏离,调和个人与集体之间的矛盾,减少不正当行为的发生。
  然而,利益问题的复杂之处在于,如何能够建立一个为人民接受和稳定国家工作人员的队伍,建立符合共产党人的理想宗旨的分配制度和利益机制?这似乎只能在改革开放的进程中加以确定。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长期共存的事实,使得无产阶级的国家观出现新挑战:消亡的国家正在经历正规化的建设课题;阶级差别本应消失却因专业化保留了等级的差别;最有觉悟的群体遭受最易腐蚀的危险……这些将成为在和平环境下执政党亟待解决的问题。西方看似美好的自由、平等、人权却成为资本主义发展的障碍,利益集团之间的博弈深入影响政府的决策,最终的结果只是为集团自身利益,并不会惠及整体。
  4.价值归属——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以唯物史觀为基础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摆脱了抽象观念的束缚,重视理想信念的作用,重视工人阶级解放中要求的道义力量,获得广泛的社会认同。这种认同是在深刻认识人类发展规律,科学认识剩余价值学说,准确把握工人阶级地位上取得的,所以不是虚幻的,是对真实历史必然性的认同。缺乏“真”的力量是软弱的,真正赢得人民群众的认可需要“真”与“善”的统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将人的自由全面展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指标之一,克服片面追求经济指标的做法。从认识论上来讲,就是要克服西方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异化现象。虽然中国也走过一些弯道,但从历史的进程来看,这种认识会随着实践的发展而被纠正。
  西方资本主义发展虽然也涉及了人的价值,但其实质却在资本逻辑统治下,人的价值被边缘化,甚至被漠视。纵观我国改革开放四十年,经济社会发展,人的真正自由领域不断拓宽,人际关系得到改善,每个人的个性发展空间扩大。需要明确的是,物质生产领域需要我们真诚合作、自律严谨。基于这一点,可以预见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是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不能理想化看待,也不能被庸俗化。
  三、唯物辩证法思维在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中的创造性运用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仍然是一项未完成时态,这一建设发展过程必然存在各种矛盾。这些矛盾可能来源于我们认识的不清,学习过程中忽略国情的误用,社会发展过程中的矛盾等。但是,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坚持唯物辩证法,推进了自身发展。
  1.“排他性”与“包容性”
  意识形态通过区分美丑善恶以彰显自身的价值,获得自己社会认同的基础。从这点上看,意识形态有自己严格的界限。但是究竟如何定义这个界限?我们曾经片面强调维持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纯洁性,排斥外来思想的传入,却造成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的僵化。我们看到,今天全球化和信息化迅速蔓延。一方面,在复杂的意识形态环境中,我们要鉴别外来思想,吸收有益的成分,形成包容多样的文化生态。我国已经从我国优秀的文化传统中提炼出体现人类文明进步和人民认可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资本主义社会中也有自由、平等、公正等价值理念,我们在文明发展的道路上既不能完全排斥其合理的成分,也不能直接照搬照用,另一方面,当包容性成为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原则时,就必然会受到来自“左”和“右”思潮的挑战,冲击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指导地位,需要我们提高政治鉴别力。可见,排他性与包容性的有机结合,使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呈现出勃勃生机。
  2.“集团性”与“全民性”
  意识形态作为一种集团性的话语,是一定利益集团观念的表达。意识形态将国家的需要灌输给社会中的每个成员,尽管不能保证每个成员都认同其思想,但是通过宣传可以将这些要求转化为社会成员自身的追求,这是意识形态发挥的最优功能。在国家急需统一人民意志的革命时代,意识形态灌输曾经起到很大的作用。但是在改革开放后,人们个性日益凸显,就需要将国家意志自觉转化为个人意志,将通过外部的灌输转向外部与内部的双向互动。马克思说过,“每一个企图取代旧统治阶级的新阶级,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不得不把自己的利益说成是社会全体成员的共同利益”。[3]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既不能将人类性话语排除在外,使用纯粹的阶级性话语,也不能拒斥阶级性,无条件地滥用人类性话语,而应当根据历史的发展,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将阶级性和全民性话语结合起来。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坚持辩证法思维,在协调二者张力基础上,使得意识形态建设有效促进经济发展,加快现代化进程。
  3.“先进性”与“大众性”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保持先进性,可以有效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体现时代精神和发展,也要深入到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一定程度上考虑人民群众的社会认知、教育程度、心理特征等,扩大受众面。这一过程中是“变”与“不变”的统一。在以往建设意识形态的过程中,相关部门缺乏可操作性的措施,其结果往往造成国家与人民群众思想之间的脱节,造成主流意识形态凝聚力下降。但是,随着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大力倡导,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在多元的文化生态中展现出强大的吸引力。一方面,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引领各种社会思潮,促进各项体系构建;另一方面,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深入人民生活而显得更加接地气,更加有效地发挥其自身功能。
  参考文献:
  [1]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379.
  [2]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180.
其他文献
近日,天津市教委等8部门联合印发《关于2019年落实高职百万扩招任务的九项举措》,包括建立高职百万扩招工作联动机制、开展幼儿园从业人员学历提升行动等。天津此次推出的九项措施包括:建立高职百万扩招工作联动机制,对扩招组织实施情况进行事中督查;开展幼儿园从业人员学历提升行动,由天津职业大学、天津城市职业学院、天津滨海职业学院组织实施,招生专业以学前教育、幼儿发展与健康管理等专业为主,提升全市幼儿园教师
期刊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9年第四期发表了作者胡文龙、李忠红的题为“论新时代高校高质量发展的‘内涵扩张型’模式”一文。文章提出:高校要走内涵式发展道路,为区域创新驱动发展提供新动能。结合教育、科技与经济、社会呈现一体化发展趋势,在综合“内涵式”与“外延式”两种高校发展模式特征的基础上,提出“內涵扩张型”发展模式,并分析了此模式提出的必要性,介绍了东莞理工学院的典型实践,深入探讨了“内涵型扩张”模式
期刊
教育部10月12日就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发布《关于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意见》,提出要完善过程性考核与结果性考核有机结合的学业考评制度、加强考试管理、科学合理制定本科毕业设计(论文)要求、严把学位授予关。意见指出,要完善过程性考核与结果性考核有机结合的学业考评制度,综合应用笔试、口试、非标准答案考试等多种形式,科学确定课堂问答、学术论文、调研报告、作业测评
期刊
摘 要: 在人口老龄化的背景下对商业健康险的需求进行预测,分析影响商业健康险需求的因素,建立灰色预测模型对2018-2027年影响因素的指标值进行预测,根据预测出的指标值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对2018-2027年商业健康险需求进行预测,研究结果表明:2018-2027年商业健康险保费平均增长幅度为43.4%,未来商业健康险需求不断增加并一直处于较高水平,可以预测我国商业健康险市场潜力较大,并且处
期刊
2020年1月10日,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京召开。2019年度天津市共有17项成果荣获国家科学技术奖,其中自然科学奖2项,包括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科技进步奖15项,包括特等奖2项,一等奖1项,二等奖12项。在所有获奖项目中,由我市牵头的项目共有3项。本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天津市单位获奖情况呈现出如下几点突出特征:一是获奖项目数量大幅提升,2019年度由我市单位牵头或参与的项目获奖数量较上一年度
期刊
摘 要:在价值多元和新媒体发酵的时代,大学生群体“去中心化”和怀疑焦虑的心态,造成对主流意识形态的情感疏离,但同时又凸显出个体情感构建的强烈意愿,对高校思政课做好共情力建设提出现实要求。十九大报告蕴含丰富的情感资源,能够引起强烈的“共情力”,有效增强大学生对新思想的政治认同和情感认同。  关键词:共情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思政课  中图分类号:G7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期刊
摘 要: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融入高校思政课堂,是高校思政课程建设的必然要求,能有效增强大学生对新思想的政治认同、情感认同与行为认同。推动高职“基础课”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度融合,需要把握思想理念、思维方式、教学内容、课程考核等几个着力点,还需进一步提升教师综合素质,把握好新思想的精神实质,研究高职学生学情,做好课程设计,改进教学方法,丰富教学平台,全面落实保障措施。 
期刊
摘要:我国传统农村公共服务系统中各要素相互协调合作与同步运动的轨迹表明,从“国家单方供给”到“社会协同治理”的逻辑变迁顺应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的战略趋势人类政府治理由工业化及以前的“简单协作”上升为高频互动的“整体协同”借鉴协同学理论精髓,基于理论和实践两个维度的考察,我们认为,适合当前我国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的县域农村公共服务理想模型,是以农民需求为导向,政府推动为主导,市场化运作为基础,多中
期刊
摘 要:现代学徒制作为职业教育一项重要的制度创新,以促进产业及其生产与教育的有机结合为切入点,旨在集成校企双方优势,增强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有效性、针对性、实用性,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效果。从专业实践出发,分析现代学徒制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对现代学徒制模式下人才培养提出若干发展对策。  关键词: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37
期刊
摘 要:通过对石河子职业技术学院学生进行网络问卷调查表明:利用“互联网+”收集大数据,能够准确掌握学生思想动态,建立“互联网+”与在线思政教育融合教学模式;以“互联网+”创建思政教育新方法,能够充分发挥思政教师的主动性。应以“互联网+”思政教育模式进行改革和创新,构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引领新机制。  关键词:互联网+;高职院校;思政教育;改革  中图分类号:G7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