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文化与初中历史课堂结合与探究

来源 :科学导报·学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iaoloveyu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立足于客家历史文化发展的真实情况,从“耕读传家与中国古代农耕社会的发展”“客家文化与中国儒家思想的发展变迁”“历史演变与南北朝阶段北方各族的内迁”三个方面出发,对如何运用少数民族发展与初中历史课堂相结合进行分析与探究。
  关键词:客家文化;初中历史;农耕文明;儒家思想;民族迁徙
  前言:
  客家文化作为南方重要的文化种群,至今仍保有传统的儒家思想,客家人的祖先崇拜、重教观念、寻根意识、开拓精神、在集聚集地区有丰富多彩的民俗风情,正因如此客家文化素来被称之为古汉文化活化石,其发展而来的历史脉络更是值得我们深入研究。纵观以往历史教育教学之中,学生对于历史课本教学兴趣较为低迷,但历史教学对于学生的成长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历史课堂是要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史学素养,全面提升自身看待的世界的眼光。将客家文化与初中历史教学相结合,让学生从看的到、摸得着的历史实例入手,深入了解中国的发展变迁,这是教学之中的全新尝试,这也能最大程度提升学生的寻根意识与开拓精神。
  一、耕读传家与中国古代农耕社会的发展
  耕种传家作为中国古代重要的指导思路,在百姓的心中也占据着重要地位,所谓耕种传家,就是指老百姓可以从事农耕事业,这是家庭中安身立命的根本,只有五谷丰登才能养家糊口,客家文化尤为注重这一思想的传承。教师可以用这些知识做课堂导入,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中华民族这么重视耕种传家的农耕思想呢?有学生回答:“因为我国是一个典型的农耕国家。”此时教师再进行农耕文明的教学导入,最大程度的提升学生历史认知。紧接着教师可以引入初中历史教学内容,让学生认识到中国农耕文明的发展过往,记住河姆渡、半坡文化的耕种特点,从而引导学生了解中国对于世界农业起源做出的贡献,实现学生能够深入了解原始农耕劳动所创造出的价值。在这样的教学引导下的,学生不仅能够全面掌握初中历史课堂所教学的内容,更有助于学生了解客家文化一脉相承的艰险与不易,这极大的激发了学生的民族自信心与自豪感,对于启发学生认识到人与自然的相处关系也有诸多益处。
  二、客家文化与中国儒家思想的发展变迁
  儒家思想作为贯穿中华民族千年的正统思想,对于每一个中华儿女影响都是十分深重的,客家文化作为中华民族的重要见证,从其中的发展之中仿佛可以看到儒家思想的整个变迁过程。教师可以寻找一些具有典型的案例,让学生看到客家文化中儒家思想的深刻体现,如客家一直保有相关礼节,各种相关的节日庆典等等,这诸多都是典型文化体现。在学生对于相关内容有了初步理解之后,教师可以拓展儒家思想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了解儒家思想的形成过程,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与相关论点,儒家思想的发展脉络对于民族的文化又有什么样的影响。学生在详细掌握儒家思想后,教师再拓展讲解战国时期是我国古代思想的文化分水岭,百家争鸣如雨后春笋一般争相涌现而出,此时战国社会经济政治等处在重要的变革时期。不同学派结合实际涌出属于自己的治国观点,形成了争芳斗艳的空前盛状,成为了我国历史上思想文化最闪耀的时代。在这样的教学引导下,学生对于中国文化与发展历史了解更加深刻,历史也不再是印在书本上的死板文字,而是有温度的文化传承。
  三、历史演变与南北朝阶段北方各族的内迁
  南北朝阶段作为中国历史上重要的转折时期,两晋短暂统一之后也随之迎来了北方各族的内迁。这不得不提到西晋建立与八王之乱的事实,北方十六国随之建立,仿佛也见证了当时政权的跌宕起伏。而这也恰恰是客家文化形成的重要阶段,尤其是南北朝“五胡亂华”之时,不少中原人为避战乱而南迁致使大量北人离乡背井,逃避安全的环境之中。关于客家人《辞海》中是这样解释的:相传在4世纪初(西晋末年),生活在黄河流域的一部分汉人因战乱南迁渡江,这些外来移民自称自己是“客户”,是“客家”,是“客家人”。这是客家文化的由来伊始。在学生了解一定的历史背景之后,教师可以为学生拓展相应的历史课堂知识,引导学生联系南北朝统一在历史之中起到的关键作用,以客家文化为起点,引导学生了解那一时期文化大交融的重要地位,从而使得学生认识到历史上中国各族人民在前进的过程中展现出的旺盛生命力。
  结束语
  总而言之,将运用客家文化发展的实例进行历史教学,能够提升学生的学习热情,在以后的实践教学中,笔者将持续关注“客家文化与初中历史课堂结合与探究”这一重要课题,拓展不同民族文化与初中历史课堂紧密结合,大胆创新教学手段,丰富教学内容,旨在为提升初中学生的历史素养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
  参考文献
  [1]  韩良成[1].时政热点与历史课堂结合——浅谈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渗透时政热点的研究[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学生版),2019,000(021):1-2.
  [2]  刘朝敏.乡土历史教育与中学课堂教学相结合的策略探究——从校本教材《巫溪历史文化》说开去[J].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12,000(007):39-41.
其他文献
摘 要:优秀的、先进的、科学的思想如果要得到好的发展和传播,它必定需要一个稳定的、健康的、积极的社会环境。同理,一个社会实践如果要取得完美的成果,必须要有正确的理论要求来指导,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和改革开放恰存在这样一种相辅相成的关系。一个作为科学的理论指导,一个作为优秀的社会实践,二者共同发展,相互依存,从而使得中国社会走向繁荣走向强大。本论文重点阐释上述联系并注重探究哲学社会科学在改革开放四十年
期刊
摘 要:绿色发展理念是习总书记总书记治国理念的重要内容,根植于马克思主义生态观,是新时代对历届党中央生态执政理念的继承和发展。践行绿色发展理念,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立场,是满足人民美好生活向往的必然选择,是建设美丽中国的有效途径。深刻把握习总书记绿色发展理念的内涵,对于加快生态文明建设、走好绿色发展之路、建设美丽中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习总书记绿色发展理念;内涵;美丽中国  党的
期刊
摘 要:生命安全教育是构建高校体育风险保障体系的有效途径,也是未來高校体育改革的新方向。在高校体育风险保障体系中对大学生加强生命安全教育,不仅可以提高安全意识,有效降低和回避运动风险的发生,而且对构建和谐社会的科学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和价值。  关键词:生命安全;体育教育;风险防控  前言  高校学生在教学、训练及比赛中骨折、挫伤事件也时有发生,许多高校甚至为了避免运动伤害及意外事故的发生删减教学内容
期刊
摘 要:拉丁舞蹈给人的感觉向来是比较热情奔放的,舞姿潇洒利落,拉丁舞也属于体育舞蹈,自从拉丁舞传入我国以来,受到了很多高校学生的喜爱,有很多高校开设了这门体育舞蹈课程,它具有一种独特的艺术风格,使得很多学生热爱这一体育舞蹈,但是由于拉丁舞传入我国的时间较短,所以在高校迅速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了很多的问题。本文我们主要分析了一些高校拉丁舞发展的制约因素以及对未来发展的一些积极的措施。  关键词:高校拉丁
期刊
摘 要: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面临教师观念、教师角色、评价方式转换的困境。幼儿教师若要紧跟当前教育社会发展的步伐,需要抓紧课程改革带来的教师专业知识与专业化水平发展的契机。  关键词:幼儿园新课改;教师专业化发展;机遇与挑战  一、“新课改”—“新要求”  (一)新儿童观  幼儿园新课程改革推动教师专业发展的理念更新,需要教师能够“关注”幼儿,“为了”幼儿,“基于”幼儿。幼儿园课程改革
期刊
摘 要:本文主要针对平衡基金投资收益和系统性风险之间关系的研究,利用蒙特卡洛模拟进行预测的方法,做了股价波动集聚性、平稳性及序列相关性的检验,发现股价近似几何布朗运动。首先将一天划分为24个时间段,设置不同的变化情况来反映市场的随机性。其次不同基金公司购买的股票种类有较明显的差异,由于股票种类较多,基金公司由于财富规模和风险资产偏好不同,参照了现代投资组合理论的逻辑,此理论中考虑了无风险资产,而基
期刊
摘 要:随着现代社会的进步和发展,随着社会对高级人才的需求,大学课堂教学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已被全国高校纳入人才培养的重点。而对于枯燥、抽象、逻辑性极强的理论数学课堂如何实施课堂思政是高校教师急需考虑和解决的问题。本文主要针对数学学科的数学分析课堂的思政教育谈谈自己的观点和想法。  关键词:数学分析;课堂思政  数学分析课程是数学类专业学生大学生涯中学习课时最长的专业基础课,课程思政一旦缺失将会给学生
期刊
摘 要:为了更有效地增强高职学生计算机基础操作能力,我院校愈加重视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师素质提升及其专业发展。教师评价适当于否是影响教师参与教改热情、影响教师工作成效和专业发展的关键之一。实施教师评价不仅能激励教师快速提升自身素质、改进教师工作内容和方式,而且对建设优秀的教师队伍、多快好省地培养人才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目前尚未有专门促进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师快速成长与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  关键词:
期刊
新课程的改革核心目标,由注重知识的传授向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转变。课程结构也向均衡性、综合性、选择性转变。学习方式更注重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方面。评价考试制度也采取评价多元化、综合化、动态化、多样化。如何转变传统的教学方式,用新课改理念指导教化学教学?本人在这方面进行了一些粗浅的教学探索。  一、重视备课环节,活用教材。  对于新教材的调整,教师应该心中有数。在备课时
期刊
摘 要:当代大学生在实际的发展过程中,受到各个方面的影响,很多大学生都产生了心理危机,需要心理教师进行积干预,建立完善的大学生心理脱贫的援助机制,进而实现对大学生的有效援助。基于此,文章就造成大学生心理贫困的原因以及“互联网+”下的大学生心理干预模式的构建措施进行了分析,希望对解决我国大学生的心理问题,促进其的健康发展等方面有所启示和帮助。  关键词:“互联网+”;大学生;心理脱贫;干预模式;援助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