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透”与“红遍”

来源 :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illyt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备《沁园春·长沙》一课时,我注意到这样两个问题:一是“碧透”的“透”的释义问题,二是“红遍”的象征意义问题。第一个问题关系到感受毛泽东诗词风格、伟人气度;第二个问题关系到特定历史条件下的政治化解读在当下语文教学中的遗存问题。
   先说第一个问题。之前备课,因为对文本很熟悉,没有细究词义。这次备课,我发现“漫江碧透”的“透”字的释义有些模糊。此前一直将“透”理解为“透明”“清澈”的意思。人教版的教参也这样翻译——“近看湘江,漫江秋水碧绿澄澈”,教参补充的赏析资料这样解说:“秋水澄澈,秋江碧波,脚下的湘江,在秋天更加清澈晶莹,如碧绿的翡翠,如透明的水晶”。将“透”解为“透明”“清澈”,应该说没有什么不妥之处。但是,“透”字还有“极度”“极其”“彻底”的意思,相当于一个表示程度的副词,如“恨透了”“熟透了”“红透了”。“碧透”也可以理解为“非常碧绿”的意思,“透”字强调程度深。那么,“透”该怎么理解呢?
   在知网检索,未见有关此问题的论文。这个“小问题”值不值得关注呢?查阅资料,发现这个“透”字确实存在不同释义。一般多将它解作“清澈”,如張仲举《毛泽东诗词全集译注》注“透,透明,清透”,徐四海《细读毛泽东诗词》注“碧透:江水碧绿,清澈见底”,丁三省《毛泽东诗词精读》赏析说“‘漫江碧透,百舸争流’写满江的秋水碧绿透明,许多船只在江上飞驶竞渡”。但也有将其解为“极其”的,如王臻中、钟振振主编《毛泽东诗词鉴赏》注“碧透:谓江水碧绿至极”。而上海辞书出版社出版的《毛泽东诗词鉴赏词典》则出现了注释与赏析矛盾的情况,其注为“碧透,谓湘江之水碧绿至极。透,与上文‘遍’同为程度副词”,后文赏析说“‘透’字用得新颖贴切,生动形象地表现出湘江江水的清亮见底,一览无余”,把“透”解为“清澈”的意思了。如此权威的工具书竟也对“透”字的释义拿捏不准,可见这个问题不小。
   那么,“透”的两种释义取哪种更好呢?现已出版的毛泽东诗词中只有这一个“透”字,没有旁证。从文义上看,两种释义都说得通。但是从感受毛泽东诗词的艺术风格这个教学目标上看,我觉得理解为“极度”“极其”“彻底”更好。词中“看”字以下之景是:“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这里的山不是“孤山”(如白居易《钱塘湖春行》“孤山寺北贾亭西”),而是“万山”,“万”字极言山多;林不是“深林”(如王维《鹿柴》“返景入深林”)、“高林”(如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初日照高林”),而是“层林”,“层”字强调山峦高低起伏所形成的层次;江不是“半江”(如白居易《暮江吟》“半江瑟瑟半江红”),而是“漫江”,“漫”即“满”“遍”之义,强调整个、全部;船不是一叶孤帆,而是“百舸”,“百”字夸饰船多。“万”“层”“漫”“百”四词,突出了范围广、数量多,很有力度感。再看副词,红的不是星星点点,而是“红遍”;染的不是一小片儿,而是“尽染”。“遍”“尽”二字,突出颜色之广布之浓重。试比较“山红”与“万山红遍”——前者是一般化的描绘;后者仅多了“万”“遍”两字,但给人的感受完全不同了——阔大的场景、饱满的画面、浓重的色彩、遒劲的力量——这正体现了毛泽东诗词的典型风格。事实上,橘子洲近旁只有岳麓山,算不上“万山”。所谓“红”,是指岳麓山脚的枫树林,算不上“红遍”(笔者曾实地察看过)。这些常人眼中的寻常之景,在毛泽东看来却是那么壮丽。可以想见,面对此景时毛泽东诗兴飞动、情绪昂扬、意气豪迈、胸襟广博!
   所以,把“透”解为一个程度副词更好,这样“碧透”与“红遍”构成了对仗,“透”字就增强了词中的夸饰力度,突显了毛泽东诗词的风格特征。毛泽东习惯用一些数词、形容词、副词进行夸饰,以放大他的独特感受,突显他的主观情绪。
   课堂教学时,以辨析“透”字释义切入,能激发学生思维,以小见大,感知毛泽东诗词风格。当然,不能仅以“透”字来讲,还要联系全词来看。开篇的“独”字,不是“孤独”,而是“独自”“独个”的意思。毛泽东虽是独自一人,但他并不感到孤独,反而有一种特立独行、与众不同的气概。“寒秋”多有萧瑟、凄清、感伤的意味,但毛泽东却豪情万丈、意气勃发。再看几个动词,“争”字说船在江流中争相前行,“击”字说鹰似撞击天空般腾飞。这两字很有力量,有一种奋勇向前、搏击天下的气概。“翔”字形容游鱼的自由状态。这些眼前之景,让他感到“万类霜天竞自由”——万物都在秋光中竞相自由地生活着,这是何等昂扬的精神!再看上阕结尾处。“怅”字本意为“失意、懊恼”,这里表达激昂慷慨的情绪。“寥廓”指宇宙的广阔,广阔宇宙中的景象让他意兴勃发。由“万山”“层林”“漫江”“百舸”到“万类”,再到“寥廓”“苍茫大地”,意象不断放大。这些壮大无比的意象和前文的“独”字构成一种反差——一个渺小的个体,面对无限的大地、宇宙发问:谁主沉浮?这一设问、这一联想,非胸间装得下宇宙万物写不出,词句中要主宰一切的气魄隐约可见。眼中之景映射出胸中之情志。毛泽东笔下景象体现了他作为一代伟人的气度——吞吐万物的胸怀、激昂奋发的意志、主宰万物的气魄。
   再看第二个问题。“万山红遍”本是一种夸饰性的描绘,是说枫树林经霜后变红,但很多老师喜欢大讲其中的象征意义。人教版教参上节选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毛泽东诗词鉴赏》说“‘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既是四周枫林如火的写照,又寄寓着诗人火热的革命情怀。红色象征革命,象征烈火,象征光明,‘万山红遍’正是作者‘星火燎原’思想的形象化表现,是对革命与祖国前途的乐观主义的憧憬”。
   我们不妨梳理一下这种解读的来源。毛泽东诗词最早发表于1957年的《诗刊》创刊号上,1957年10月由臧克家讲解、周振甫注释的《毛主席诗词十八首讲解》出版,这是第一本诠释毛泽东诗词的书,其中臧克家对《沁园春·长沙》秋景部分的赏析如下:
   “上面写的全是一个人站在洲头看到的秋景。这景色画一般地赏心悦目,令人神往。这是写实,但却是经过艺术的概括。毛主席用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把这些特征性的景物联成一个生气活泼的有机体,造成了一个美丽的诗的意境。写的是秋景,但毫无充满在过去一般旧诗词里那种肃杀、感伤的‘悲秋’情调,恰相反,这首词把秋天写得爽朗,活泼,这是多么动人的一幅生机勃勃的秋的生命画图呀!这表现了毛主席宽敞的胸怀,乐观的情绪。”[1]    臧克家的讲解紧扣文本,平实晓畅,抓住景物特点和作者的艺术个性,没有提到“万山红遍”的象征意义。到了1966年,郭沫若在解读文章中写到:“‘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是单独在赞赏红叶吗?我看不然。看到这样一片赤色世界,人们不能不发生种种联想……至少我们可以相信,当作者看到那么一个赤色世界的时候,他的脑海中,是会有八九年来国内国外革命形势的联想在交织着的。”[2]郭沫若由“红色”断定诗人心系革命,解读的主观随意性过强。“文革”时期,广大群众对毛泽东诗词的学习热情高涨,随之而来的是庸俗社会学的解读模式风行一时,毛泽东诗词解读出现了严重的比附、牵强问题。不妨看一例:
   “‘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这是眺望岳麓山上枫林经霜打过的红叶。主席不是单纯地贊美红叶,而是象征一九二五年前后红彤彤的革命形势。国共合作后建立了革命统一战线,从一九二四年开始了大革命;工人运动蓬勃兴起,广州沙面洋务工人大罢工,胶济铁路大罢工,‘五卅’反帝运动,省港大罢工,不断高涨;以湖南为中心的全国农民运动迅猛发展,组织了农民协会,成立了农民自卫军,直接冲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政治基础。总之,革命旗帜到处飘扬,革命烽火到处燃烧。这就是‘红遍’‘尽染’的真实写照。”[3]
   应该说,这种解读有其特定目的,即不是把毛泽东诗词当作文艺作品,而是当作“革命史料”“最高指示”了。这种问题早有学者指出,“论者不去分析作品的意象和意境,而采用物物比附、事事象征的方法,对作品的社会意义进行政治图解,这是一种违反艺术规律的反马克思主义的庸俗社会学的做法”[4]。但问题是,这种解读模式并未得到彻底清算,其流波可谓影响深远。九十年代一些学者的解读仍然如此,如“毛泽东在这首词的上段正是通过借景寓情的手法,象征性地表现出了他对当时蓬勃发展着的革命形势的深切感受。当时祖国各地,尤其是南方各省,工人、农民运动风起云涌,确有‘万山红遍,层林尽染’之势”[5],“‘红遍’与‘尽染’写出了‘霜叶红于二月花’的山林特色,浑然似火,满山燃烧,真让人想起‘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革命发展和胜利”[6]。到本世纪,毛泽东诗词解读基本摆脱了庸俗社会学的解读模式,但是一些学者在对毛泽东诗词赏析时仍然习惯提所谓的“象征意义”,比如权威工具书《毛泽东诗词鉴赏词典》也说“红色,热烈奔放,象征着革命斗争形势的如火如荼”。为什么说“红色”象征着革命,而且是形势如火如荼的革命?其实,这种解读在文本中没有任何依据,只能通过此诗的写作背景去推断。而问题是,此词的写作背景目前尚无定论。《沁园春·长沙》最初在《诗刊》发表时未注明写作时间,1963年人民出版社的《毛主席诗词》注明写作时间为“1925年”——此书经毛泽东校订过,其时间可信。后来研究者根据“独立寒秋”推断时间为1925年8、9月间,即毛泽东为躲避军阀赵恒惕追捕来长沙期间。但一些新近的研究则提出不同看法,如杨德勇认为该词的创作时间应在1926年12月中下旬[7],丁毅认为写作时间为1925年岁首,不是因躲避军阀赵恒惕追捕,而是被陈独秀排挤来长沙的[8]。
   既然如此,解读“万山红遍”就不宜说它象征着如火如荼的革命形势。这个象征意义,其实是后来(尤其是文革时期)注解者附会上去的。很多老师在教学时因袭旧说,大讲“红色”的象征意义。这么讲,会让现在这些没有经过“革命教育”的孩子们感到匪夷所思了。
   注释:
   [1][4]蔡清富编.毛泽东诗词名家赏析.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年.第23页.第319页.
   [2]吴雄选编.毛泽东诗词集解.河北人民出版社.1998年.第17-18页.
   [3]毛泽东思想红卫兵福建师范学院中文系《飞雪迎春》战斗组编.毛泽东诗词笺释.(第二版).1967年10月第2版.第8页.
   [5]郭双成.一个伟人的艺术世界毛泽东诗词注解.中州古籍出版社.1992年2月.
   [6]孟昭龙等编著.毛泽东诗词六十一首赏析.山西高校联合出版社.1993.第95页.
   [7]杨德勇.毛泽东〈沁园春·长沙〉研究新得.党的文献.2016年6月.
   [8]丁毅.毛泽东〈沁园春·长沙〉写作时间、情感趋向及其他.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4月.
其他文献
语文教学,尤其是涉及思想交锋的文言文,需要精心设计“学的活动”,让学生的行动、思维、情感真正参与文本内容的体会、研讨和融通,力求通过深度对话实现言文并重,实现文本价值和教学价值的统一。研习《楚辞·渔父》一文时,我和学生借助课堂活动,有层次地呈现了由内容到情感、价值观的研习,达成了较为理想的教学效果。  一、围绕“对话”设计核心问题,深入文本以实现内涵解读  经典文言文的学习,是“定篇”学习,需要在
新诗是统编本教材的起始内容,特别是本次新入选的几篇诗歌,在文学史上都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新诗的称呼是相较于古典诗歌的,它带来的文学变革不仅仅是形式、节奏、意象,还有语言、审美方式等。基于以上原因,学生面对新诗,会有一定的困难,比如:读不懂,找不到切入点。教师教学也会遇到困难,比如:赏析的落脚点,如何教学生写诗。下面我们抛砖引玉,提出“新诗教学的四重准备”,尝试找到一条路径,带领学生进入新诗的花园。
《林黛玉进贾府》是《红楼梦》中精彩的章节之一,也是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的经典保留篇目。但部分教师囿于小说知识的陈旧,教学中仍在人物、情节和环境三要素中转圈;加上文本细读的耐心不够,对小说中诸多关涉全篇的细节描写和介绍视而不见或见而无思,致使学生既不能在涵咏文字中获得必要的语言素养,也不能读出名篇艺术构思上的秘妙,更不能从“这一篇”中窥见“这一本”的堂奥。  在吃透教材编写本意的基础上,指导学生从经典
苏轼是“唐宋八大家”之一,在诗、词、散文、书法等领域都取得了极高的造诣,堪称“千古第一文人”,其道德高尚,政绩斐然,百姓称颂,一定意义上说实现了“立德、立功、立言”的人生目标。苏轼一生仕途坎坷、宦海沉浮,但他豁达乐观,始终从容面对。“乌台诗案”被贬黄州,仕途跌入低谷,面对人生逆境,苏轼在“隐”与“仕”之间矛盾徘徊、难以取舍。《前赤壁赋》中交织着积极进取、建功立业的儒家“入仕”精神和顺应自然、闲适恬
当今时代,各种‘微’无孔不入,并且大行其道。“微写作”自然地顺应了时代特点,开始进入大众的视野并盛行开来。笔者认为,就初中语文教学而言,微写作又可称微作文。它是学生生命的自我成长发展的重要载体。是起点低、耗时少、角度小、话题简、情感真、篇幅短、体裁多、评价活的写作训练形式。学生借助微写作或总结归纳所感兴趣的知识,或抒发心灵独特的感触,或描写所感觉的世界,或阐发对自然、社会及人生的认识,其中渗透着生
语文期刊是语文研究的重要载体,也是语文研究者进行学术传播、构建联系的重要平台。语文期刊在一定时期及范围内,对语文教研具有导向作用。语文期刊本身也是语文研究的重要对象之一。以语文期刊为中心,从共时与历时的角度,考察并梳理语文研究现状,从而明晰语文研究方向、研究重点,或许是语文研究的一种新路径。  一、研究对象  本文研究对象选取部分创刊时间较早,具有较高学术水平和良好社会声誉的语文研究专业期刊。因部
《故都的秋》写于1934年8月17日,发表在天津《当代文学》一卷九月号第3期上[1],后收入1936年出版的《闲书》一书中[2]。作为散文名篇,被选入众多文选集和多版本语文教材中。但是,被编入文选和教材的《故都的秋》一文,与刊发于《当代文学》之作相对照,其中字词有多处改动,并非原貌。这些改动可分为三类:一是原刊《当代文学》之文到《闲书》之文的作者自改;二是《闲书》出版之后,文章进入文选系统时的编者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以下简称“高中语文课标(2017修订版)”)认为:“语文学习任务群以任务为导向,以学习项目为载体,整合学习情境、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和学习资源,引导学生在运用语言的过程中提升语文素养”[1]。强调“教学中应统筹考虑各个学习任务群的特点,要明确不同学习任务群的定位和功能,妥善处理各个学习任务群之间的关系,避免遗漏缺失……避免简单重复”[1]。因此,18个“学习
《学弈》选自部编教材六年级下第一单元第一课《文言文两则》第一则,这个小故事阐明了为学有道:学习要专心致志,不可三心二意。  单从这个小故事看,似乎是在谈论学习之道。但孟老夫子仅仅在谈论教育问题吗?他在什么场合对何人所说?为了不断章取义,弄清楚孟子的真正用意,我们需要还原当时的场景。  一、从孟子与告子谈论的问题来看  《学弈》选自《孟子·告子上》,“告子”是何许人?有三种不同的说法,一种说他是战国
梁秋燕,广州市第十六中学教师。   【教材分析】   《老人与海》(节选)安排在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上册第三单元外国小说,作者是美国作家海明威。与传统小说显著的不同之处是,这篇小说结构单纯,人物关系简单,主人公性格单一,情节集中,围绕大马林鱼的捕获以及由此引来的与鲨鱼的五次搏斗展开。这场人与自然搏斗的故事以老人没能守护住大马林鱼而结束,可是在每次搏斗中,老人的勇气、毅力、智慧却让他成为最终的胜利者。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