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参:最“亲民”的补益药

来源 :问健康画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z12325123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说到进补,人们每每想到的是人参、鹿茸、冬虫夏草之类的“大牌”,实际上,很多价格亲民、随处有售的药材,同样可以起到较好的滋养效果,党参就是其中一例。在百姓的生活中,党参的“出镜率”很高,常被用来泡水、煮粥、熬汤等,你可知道其功效和禁忌如何吗?
  党参是一味药食兼用之品,本品为桔梗科植物党参、素花党参、川党参的干燥根,始载于清代张璐所著的《本经逢源》,因产于山西上党地区的最为出名,故得名“党参”,一直沿用至今。党参性味甘平,归脾、肺经,有健脾益肺,养血生津之效,其副作用近乎于无,非常适合家庭保健所用。
  党参的药理作用
  党参主要成分有甾醇、苷类、多糖、内酯、挥发油、生物碱、无机元素、多种氨基酸等,能兴奋神经系统,增加网状内皮系统吞噬功能。除此之外,党参还有强壮作用,能增强身体抵抗力,使红血球增加,白血球减少,使周围血管扩张,调节免疫功能,降低血压、血糖,并能抑制肾上腺的升压作用。
  党参的功效与配伍
  党参是中医临床上常用的补气药,与人参功效相似,适用于各种气虚不足,常与黄芪、白术、山药等配伍应用;如血虚萎黄及慢性出血疾患引起的气血两亏,则与补血药如熟地、当归等配伍应用。
  1.健脾胃:脾胃之气不足,可出现四肢困倦、短气乏力、食欲不振、大便溏软等症。党参能增强脾胃功能而益气,可配合白术、茯苓、甘草、陈皮或白术、山药、扁豆、芡实、莲肉、苡米、茯苓等同用。
  2.益气补血:气血两虚的证候(气短、懒倦、面白、舌淡、虚胖、脉细弱等),可用党参配合白术、茯苓、甘草、当归、熟地、白芍、川芎等同用,以达气血双补的作用。前人经验认为益气可以促进补血,健脾可以帮助生血,所以在治疗血虚证时,也常用党参补血。近些年来,常以党参配合当归、白芍、生地、熟地等,治疗各种贫血。
  3.治疗气虚咳喘:“肺为气之主”,肺虚则发生短气喘促、语言无力、咳声低弱、咯痰无方等症。对气虚咳喘,常以党参配合麦冬、五味子、黄芪、干姜、贝母、甘草等同用。
  4.代替独参汤:急救虚脱时,一般多用人参(独参汤),如一时找不到人参,可用党参50~100g,加附子5g,白术30g,急煎服,能代替独参汤使用。但其性质平和,起效缓慢,久服才能见效。
  党参的日常滋补方
  在人参价格相对昂贵的情况下,价格亲民的党参常常作为人参的代用品使用,但党参比人参的药性要轻不少,代替人参使用时,剂量应为人参的3~5倍。比如在经典古方“四君子汤”中,可以将标准配方中的人参换为党参,再加茯苓、白术、炙甘草一同熬制,补脾益气,适合工薪阶层日常服用。此外,人参、麦冬、五味子三味药配伍而成的“生脉饮”,也可将人参换为党参,起到益气复脉、养阴生津之效。
  日常三餐中,可以用党参煲汤、煮粥,以及和羊肉、牛肉、猪肉等肉类搭配,制成药膳食用,滋补效果更佳。脾胃虚弱者可以常喝参苓粥,制作方法为:取党参、茯苓、生姜各10g,粳米100g,先将党参等三味煎水取汁,后下米煮成粥,加入食盐调味即可。此方以党参、茯苓补脾益胃,生姜温中健胃、止呕,粳米益脾养胃,可治疗脾胃虚弱,少食欲呕,消瘦乏力等。
  党参服用的小贴士
  气血不足、脾胃虚弱、消化不好、大便溏泻的人群,可以在一个固定的时期内服用党参,时间掌握在1~2个月即可,不要无限度地长期服用。秋冬季万物闭藏,是储蓄能量的最佳季节,此时食用党参,最能起到温补脾胃的作用。而相反,春夏季节若长期食用党参,可能会产生中气雍滞、胃口不开、消化不良等症状。如果身体上并无疾病,仅将党参作为保健品食用的话,用量只需3~5克即可。
  党参的服用存在不少误区,很多人认为党参吃得越多越好,服用时间越长越好,而实际上,使用党参滋补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能急于求成,盲目加大剂量和加长服药疗程是不可取的。最好到医院问诊,看体质和症状是否适合服用,再遵医嘱服用。
  党参虽药性平和,但味甘能补气生热助邪,虚寒无邪者宜用,正虚邪实者不宜单独使用,气滞、肝火旺盛者禁用。气血过旺的健康青壮年、小儿以及孕妇、哺乳期妇女也需谨慎服用。
  服用党参时,不能同时服用萝卜、茶叶。
  党参的挑选有门道
  党参生长于半丘陵地带,产地主要分布在山西、甘肃、四川、陕西、内蒙古、宁夏等省。党参的品种也因产地而不同,有产于甘肃的“白条党”,产于山西的“潞党”,产于四川的“叙府党”等。习惯上认为,山西的“潞党”品质最优,甘肃的“白条党”在各大医院药房也很常见,多用于中药汤剂中。
  普通人购买党参时,如何分辨品质的优劣呢?从党参的整品来讲,要选择条形完整,有头有尾,比较粗壮的党参。现在市面上买到的多为切好的党参段或厚片,质量好的党参表面为黄褐色,掰开看是黄白色,尝起来味甜,嚼之无渣;质量较差的党参嚼起来发轫、发干,吃起来没有太多甜味,而且有渣滓,购买时需多加留意。
其他文献
每味中药的性味、归经、主治和用量禁忌都有各自特点,中医药膳最基本的原则就是辨证,哪怕是平和的补药,如果不对症或者不适应体质,不但无效反而会危害健康。  人参  人参补气温阳,气血虚弱又畏寒的人,手足发凉的人,都适宜服用。但是,长期服用人参,会出现腹泻、皮疹、失眠、神经过敏、血压过高、性欲亢进、心悸等不良反应。一次服用人参的量过大,很容易导致人参“急性中毒”,引发头痛、眩晕甚至是出血,危及生命。  
期刊
又到冬令进补时,在众人热捧膏方进补的同时,有家长也想趁机给孩子补上一补,期望孩子能够因此而增强身体抵抗力。于是今年冬天,专门为小朋友开设的“小儿膏方”数量呈急速上升之势——看来,小朋友也开始赶上了膏方进补的这波热潮。  小儿为什么也要吃膏方?  从儿童的生理特点来说,肺、脾、肾三脏在生长发育过程中是不断完善的,历来名家认为,小儿“脏腑娇嫩、形气未充、腠理疏松、表卫不固”、“小儿肺脾肾三脏俱虚”,小
期刊
策划/本刊编辑部 执行/ 刘文越 摄影/郁欣 阿哲  医生普遍被认为是压力最大的职业之一。他们长期奋战在救死扶伤、对抗疾病的第一线,既要直接面对患者和家属,又要面对不断学习、精进医疗技能的压力,还要面对公众对医疗行业心理期望下的压力。  女医生作为从事医疗行业的职业女性,承担着相较男医生更大的压力。在医院里,她们工作时间长、责任重、科研任务重,在家庭中她们还要照顾老人、孩子,努力实现家庭与事业的平
期刊
陈平主任  上海市中医医院中西医结合专家诊疗所主任、体检中心及治未病中心主任,内科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长期从事内科临床,对中医、中西医结合治疗心、脑血管疾病、急诊常见病症及亚健康状态的调理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主张用益气为主配以活血的方法治疗心脑血管疾病,取得显著的临床疗效。  擅长冠心病、高血压、心律失常、高脂血症、代谢综合征、焦虑失眠的治疗及中医养生与亚健康状态的调理。  应诊时间  专家门诊:
期刊
在服用膏方时,为了确保安全,保证疗效,必须重视服用时间、剂量及用药禁忌。  膏方以冬令进补为佳  膏方,又叫膏剂,以其剂型为名,属于中药的八种剂型之一。中药里的汤剂、丸剂和散剂已为人们所熟知,膏方作为膏剂,最初以外敷的形式出现,如《黄帝内经》中的马膏。最早记载内服膏剂的是东汉张仲景《金匮要略》内的大乌头膏、猪膏发煎。随后,膏方的用途日趋广泛,如南宋《洪氏集验方》收载的琼玉膏,沿用至今。  膏方用于
期刊
做法  藏冬养阴汤:双莲墨鱼干汤  做法  提前1小时用冷水泡发墨鱼干、莲子花生。墨鱼不要拆骨,连骨一起炖。莲藕切段,和其他原料一起放锅内加冷水炖熟。起锅后将墨鱼骨取出。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一定要用五花肉,猪肉补肾液,润肌肤,带皮效果更好。而且墨鱼一定要有肥猪肉才出得来那种性感的味道。  炖好的五花肉肥而不腻,大口吃肉很过瘾,吃完肉再喝汤水,有肉吃有汤喝。  功效:养肝血、补心脾、滋阴润燥。莲子
期刊
上海资深茶人  Q:喝茶对你有什么样的影响?  A:学茶4年,茶带给我的是一种全新的看待事物的方式,让我在生活与工作中找到一种平衡。在学茶的过程中,渐渐地体会“道”的感觉。  冈仓天心曾说“重的东西要轻轻放下,轻的东西要重重放下”,换到日常工作生活中就是“大事不慌乱,小事不轻浮”吧。  Q:哪款茶品性与您最像?  A:与其说哪款茶与我最像,我倒可以推荐几款我喜欢的茶。前几年我比较喜欢岩茶。它的“岩
期刊
《黄帝内经·素问·四季调神大论》中指出“冬三月,此谓闭藏”,在立冬到冬至的这段时间里,万物收敛,养生的重点在于敛阴护阳,适当进补,保持情绪安宁。  ︻立冬︼  2014年11月7日 20:06:40,农历 2014年九月十五  秋风吹尽旧庭柯,黄叶丹枫客里过。一点禅灯半轮月,今宵寒较昨宵多。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立冬景象说:“立,建始也”,我国古时民间习惯以立冬作为冬季的开始。这一天,在传统中应
期刊
立冬的三个物候:水始冰,地始冻,雉入大水为蜃。当下,正是寥落时节,地面上万物开始凋零,动物们忙着藏冬,稚鸟(野鸡)蛰伏,天空中不见了鸟儿的影子。  立冬时,其实气温还不是很低,但植物是一定要在这时掉叶子的,它要把阳气收藏在根部,植物都有这个能力来判断四季转换的气运。对它们来说,一旦判断错误后果很严重,比如不该开花的时候开花,是很快就会死翘翘的。  《红楼梦》里有一章,讲的是寒冬腊月,怡红院枯死已久
期刊
女性因有“经、孕、产、乳”的生理特点,病理状态下会有月经病、带下病、妊娠病、产后病等。妇科膏方临证证治,需遵循女性的生理病理特点,较之内科有其特殊性。  近几年,传统的中医膏方已经成为各类人群冬令调养的重要选择。除了老年人,越来越多白领女性对膏方趋之若鹜,女性在“经、孕、产、乳”过程中,易耗血伤气、阴阳失衡,表现为各种虚证与瘀证,尤其是一到40岁,机体由成熟期走向衰老期,再加上社会工作、家务劳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