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来源 :学校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rong5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了每个学生学习有价值的数学,为了人人都能获得必须的数学,为了每个学生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这就是数学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也是数学教学的根本目标。
  一、观察生活,抓住细节,引入新知识
  数学来源于生活, 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教学的关键是教师是否善于结合课堂教学内容,抓住“生活中的细节”。“生活细节”就是把数学知识与学生的生活联系起来,让学生亲自体验生活中的数学,增加学生的直接经验的关键所在,发现“生活细节”有利于学生理解生活中的数学知识,有利于学生意识到生活中的数学是无处不在的,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初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让讲台成为舞台、让教室成为社会、让学生成为演员、让教师成为导演”,将数学与生活、学习、活动有机结合起来,将学生运用数学的过程趣味化、生活化,使学生感受到数学源于生活,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欲望,培养学生的数学综合素养。
  比如,我在教学“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时,安排了这样的插曲:你们知道我们身上有许多的比吗?将拳头翻滚一周,它的长度和脚底长度大约是1:1…一个侦探,只要发现罪犯的脚印,就可以估计罪犯的身高…学生对这些生活现象产生兴趣,教师就有了引导学生来研究“比的意义和基本性质”的时机,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大胆探索的精神。
  再如:再学习圆柱与圆锥的认识时,我用茶叶盒、笔筒,这些现实生活中的实物叫学生发现它們共同的特点,以便更好的了解所学立体图形的特征,并能举出生活中的实例,做到举一反三。开发了学生的思维。
  二、利用“生活画面”,扩大课堂
  学生的非形式数学知识、生活中的数学常识、经验的建立,首先必须依赖实践活动,使学生直接体验到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使数学知识成为学生看得见、摸得着、听得到的现实。教师应将数学知识与日常生活建立联系,引导学生去探索、寻找。
  生活中的许多问题包含着数学知识。引导学生运用数学方法研究问题,不仅使学生感受成功和自身价值的存在,而且可绽放绚丽的创造之花,让学生真正由“读书虫”向社会实用型人才发展。如教学三角形的稳定性后可以让学生解释一下:我们住的房子的屋顶为何要架成三角形的?木工师傅帮同学修理课桌为何要在桌脚对角处钉上一根斜条?教学平行四边形的特性请学生说明:为什么拉栅门要做成平行四边形的网格状而不做成三角形?又如,学习了利息计算后,让学生计算:把1000元钱存入银行,怎样存款更合算?学生先要调查银行利率,选择存款时间、存款方法,再计算利息,找到最合理的存款方法。再如,在学生初步认识了圆形后,可以引导学生往深层次思考:“为什么生活中那么多物体的形状都设计成圆形,圆形有什么特别之处?”
  三、演示“生活现象”,解决疑难
  数学的许多概念和法则是在很多实物原型和事例中经抽象和概括而来的,具有严密的逻辑性、系统性和抽象性。学生往往对抽象的概念、定理、公式产生疑问,难以消化理解和掌握。教师就要结合生活现象,利用事例展示學生的疑难点,特别是利用多媒体技术可高效快捷演示许多实物的原型和事例,将抽象的知识直观化、形象化,以适合学生的年龄特征与接受知识的规律。
  如学生在学习“长方体与正方体的特征”时,学生对于“面、棱、顶点、长、宽、高”的概念易产生混淆,教师联系了学生学做菜时的切菜感受,让学生自己动手切马铃薯,通过学生的动手操作,逐渐掌握了以上的概念。
  这样,教师把抽象的数学问题转化为学生熟知的日常生活现象,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背景出发,使学生看到了所学的数学知识就是发生在自己周围的事情,体会到生活中处处离不开数学,从而对数学产生亲切感,这样更能激发起学生爱数学、学数学的极大兴趣,达到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目的,有助于学生今后的发展。
  四、综合利用知识,有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
  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是数学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点,新教材将“书本世界”与学生的“生活世界”沟通起来,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让学生进行数学实践,是让学生在实际的生活情境中去感受、去验证、去应用,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的过程,从而获得丰富的直接经验,以达到培养学生数学综合素养的目的。《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学生通过数学实践活动了解数学与生活的广泛联系,学会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获得运用数学解决问题的思考方法。综合起来。能培养学生这几方面的能力:一是收集信息、整理信息的能力;二是与他人合作交流的能力;三是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等。更重要的是,在数学实践活动中,学生经历观察、操作、实验、调查、推理等活动,在合作与交流的过程中,获得了良好的情感体验,感受数学知识间的相互联系,体会数学的作用。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这是21世纪拔尖人才所必须的素质,也是《数学课程标准》所倡导的新的学习方式。学科实践活动作为一种新的学习内容及方式,对于我们来说是一个崭新的课题。在实践和探索中我们认识到,学生的学习不仅是知识的积累,更应在知识应用中强调灵活应用的意识;不仅要让学生主动地获取知识,还要让学生去发现和研究问题;不仅要让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更要在寻求问题解决的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感悟学习思想和方法。
  总之,目的就是帮助和引导学生架设数学与生活的桥梁,将课堂与生活紧密联系起来,体现数学来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的目标,引导学生把数学知识应用到生活实践中,去体验、感受生活中的数学,使学生充分认识到数学来源于生活,这是符合“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的,必将更积极、生动、活泼地促进学生的全而发展。使学生感受到我们生活的世界是一个充满数学的世界,从而更加热爱生活,热爱我们的数学。反过来又是解决生活问题的基本工具,达到数学与生活融于一体的境界。
其他文献
首师大附中的博识课,取“博闻广见,卓有通识”之意,从2001年开始,已历经15年的风雨,成为一门具有广泛社会影响力的校本课程。  博识课以“社会”为课堂,每周二利用半天时间,不断把学生带出校园,走向社会。  通过参观访问、专家讲座、交流探讨、实践操作、论文撰写等环节,将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高度融合,是一门兼有学科整合、研究性学习、社会大课堂性质的综合校本必选课程。  笔者想以博识课为例,浅谈一点关于
期刊
通过小学校长的提升培训学习和外出上海,福建等地的参观实践活动,我深刻的懂得,现代教学与信息技术运用已经成为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信息技术走进课堂,彰显了她强大的生命力;成为现代教育发展的前沿。因为现代信息技术运用到教学上更直观、生动、形象、逼真,更能产生强大的诱惑力,感染力,使学生更主动地获取知识,得到充分的发展。教师运用信息技术辅助语文课堂教学操作简单,目的明确,更能吸引小学生的眼球,从而达到了有
期刊
世界著名德国思想家、哲学家爱因斯坦说:“我认为只有‘热爱’才是最好的老师,他远远超过责任感。”这其中的“热爱”可以说就是兴趣,兴趣在人的知识和技能的习得过程中占有重要地位。通过多年的教学工作使我在激发学生写作兴趣方面积累了一些心得和经验。下面就谈谈自己的做法。  一、进行周记训练,诱发学生素材积累的兴趣  魏书生曾将学生的日记形象地称为“道德长跑”或“心灵的闪动”,经过在日常教学中的摸索和实践,我
期刊
小学语文是基础學科,也是人文学科,小语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过程应突出学生主体的实际活动,指导学生在主动实践的过程中获得知识,提高能力。”为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上要树立“生本”意识,做到把“玩”的权利还给学生,把“做”的任务派给学生,把“说”的机会让给学生,把“创”的使命交给学生。努力做到:凡是能让学生自己学会的教师不教;凡是能让学生自己去做的,教师不代替;凡是能让学生自己讲的,教师不暗示。从而将
期刊
英语口语是英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我国大多数农村职业学校英语口语教学质量不高,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不足。中职学生英语口语水平不高,现在的中职学校还有许多教师采用传统的老师讲、学生听的填鸭式教学,教学活动中教师处于主导地位,中心地位,学生处于被动地位,学生参与的机会很少。“一支粉笔、一本书、一块黑板、一张嘴”这样落后的教学模式以及单一的教学方法无疑严重影响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使英语学习处于教师
期刊
一、信息技术在使用时易走入的误区  教师在进行英语教学时,很可能会出现信息技术成分占用过多的现象,俗称“喧宾夺主”。有時英语课堂会成为信息技术以及信息资源展示的平台,教师过分依赖信息技术进行教学,学生自身的语言运用以及个人发展被教师忽略。为了避免这种问题的发生,教师应当正确处理教学目标与信息技术教学方式之间的关系,同时,在选用教学方式时还需要依据相应的课程特点,发挥出教学方式的真正价值,从而更好地
期刊
初中数学与其它学科相比抽象单调,如果教师照本宣科会给学生一种乏味的感觉,时间久了,学生的数学学习就会缺乏主动性,成绩就会越来越不理想,特别是在乡镇中学,不喜欢数学的学生占很大比例,改变这一现状就要从提高学生数学学习兴趣开始,下面是我在实践中的几点做法,与大家共同分享。  一、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认识数学来源于生活并服务于生活  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能诱发学习动机,强化学习
期刊
交际是指人们在交往中交流思想和感情的活动,是生产和社会生活的基本环节。在新知识经济条件下,社会交际能力往往是事业成败的关键。能力强,就能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独占鳌头。否则,很可能会事倍功半,甚至会遇到失败。当前的、未来的社会需要培养出能适应社会、善于交际的高素质人才。新修订的《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中特别设置了“口语交际”项目,目的是培养学生灵活、机智的听说能力和待人处事的能力。因此,
期刊
新课改实施以来,我们数学课还存在有的唱独角戏,有的一味实行题海战术等问题,严重挫伤学生的积极性。没有兴趣,原因之一是脱离实际。离开生活的数学,枯燥乏味而无用;离开数学的生活,人类将愚昧而无法生活。让学生在生活中找数学、学数学、用数学,值得我们每位数学教师去探究。那么怎样将数学和生活融为一体进行生活化教学?结合自己多年数学教学实践经验,谈谈肤浅看法。  一、积极创设生活情景,激发学生数学兴趣  每节
期刊
学困生,思想、文化素质都差。这些学生,在人们心目中没有地位,他们  使家长担心、老师操心,学校烦心。怎样引导这些后进生转化呢?这是每位教育工作者必须认真探讨的问题,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不少成功的经验证明,哪一个班级,哪一位老师,能正确地对待学困生生,重视抓好学困生的思想转化工作,就能出现勤奋好学、你追我赶、积极进取的新局面。二十多年的班主任生涯使我深深体会到,做好学困生的思想转化工作,是教育成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