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爱着中国的那位德国老总理走了

来源 :意林·作文素材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rozer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物剪影
  人物语录
  面对中国的发展,世界上总有人在政治上、道义上轻狂地好为人师。有些欧洲人倾向于接受一些美式偏见,爱从反面评价中华人民共和国,从道义上指责中国人。上帝没有赋予任何人以权力,把西方国家的文明看作优越于一切的文明,并宣称中国需要西方的说教或散布对中国的恐惧。西方应当明白,中国在重新崛起为世界大国时将走自己的道路。
  ——赫尔穆特·施密特
  人物评价
  在从二战结束到东西两德统一的那段时期,没有第二个人能做到像施密特那样,以沉着和犀利的专业精神在国内外扮演政治家的角色。
  ——英国《金融时报》
  这是一个在咽下最后一口气之前一直善于讲话的人,他告诉德国人,他们可以起到作用,他们应该在欧洲建设中发挥作用,和法国的关系应该是友谊,而不是其他。——法国总统 弗朗索瓦·奥朗德
  作为联邦总理,施密特是一位权威人物,他未被爱戴,却值得敬重。——德国之声
  人物简介
  赫尔穆特·施密特(1918—2015),2015年11月10日,施密特在德国北部城市汉堡去世,享年96岁。他是德国社会民主党政治家,同时也是在德国和世界政坛备受尊重的政治家。1946年加入社会民主党,1974年至1982年,出任联邦德国(西德)总理。施密特1975年应周恩来之邀来到中国,是第一位访问中国的德国总理,也是唯一一位与毛泽东见过面的德国总理。他具备政治家的本领,艺术家的才华,哲学家的智慧,外交家的风范。他从政期间,曾积极促成德国与中国建交。在西方世界,施密特被认为是在经济政策上卓有建树的“伟人”,政治、军事上“杰出的战略思想家”,被称为“欧洲的基辛格”。施密特对中国、中国领导人、两岸关系和中国与其他国家关系等方面有自己的独特深刻观察和真知灼见,并发表在他的《理解中国》一书中。
  人物出身
  施密特1918年生于德国最大的港口城市汉堡,爷爷是位有着犹太血统的富商,父亲是一位教师,母亲卢多维卡有艺术天分,喜欢听音乐会。从1929年到1937年他在利希特瓦克学校上学,在这里受到了钢琴和绘画的熏陶,开始将建筑师或者城市规划师设定为自己的人生目标。
  中学毕业后,施密特没有逃过当兵的劫数,虽然“二战”期间他对希特勒的独裁政权非常反感,但仍相信自己是“为了保卫祖国而战”。1942年,在战火中,施密特和妻子洛基结婚,他们从一开始就情投意合,都爱好音乐、艺术和文学,两人感情很好,无论从政时还是退出政坛后,施密特的妻子洛基都一直陪伴在他身边。
  人物志趣
  施密特有较高的艺术造诣。在他担任总理期间,曾命人在总理办公大楼前立起英国雕塑家亨利·摩尔创作的名为“Large Two Forms”的雕像,这座雕像在当时被看作东德和西德骨肉相连的象征。施密特平日也会自己作画。他在汉堡的两处房子里摆满了各种画家的作品。而他同音乐也有很深的渊源:在他担任国防部长时,就组建了一支大型爵士乐队。他会弹管风琴和钢琴,是巴赫的忠实拥趸。甚至自己录制过多张唱片,从中人们可以听到他对古典音乐的诠释。
  人物故事
  印象1:刚正不阿的帝国中尉
  施密特在学生时代曾一直担任学校里“希特勒青年团”的领导职务,直到1936年因为反纳粹言论而被撤职。但这并没有影响他在毕业后加入德国空军高射炮兵部队,之后在东线作战期间(曾参加对列宁格勒的包围战)因表现出色屡受上级表彰,1942年被派回德国航空部下属的空军高射炮兵学校担任少尉教员。
  在此期间施密特还有一段特殊经历:1944年8月,由于纳粹德国的“人民法庭”准备对参加“刺杀希特勒”行动的成员进行大审判时人手不足,施密特也被要求作为书记员参加了这次审判。而出于对审判中种种丑行的不满,他向上级提出放弃这个“闲差”回到学校继续教学,并得到了批准。施密特战后承认,这段经历使他对纳粹更加厌恶。
  【素材运用】当“人民法庭”对“刺杀希特勒”的行动成员进行大审判时,施密特意识到自己正助纣为虐,毅然选择退出,放弃前程回学校当教员。言行一致、刚正不阿,正是对青年时代的施密特的完美注解。有品格的人,不仅是社会的良知,而且是国家前进的动力和民族的脊梁。以96岁高龄溘然长逝的施密特,无疑做到了!
  【适用话题】品格;刚正不阿;临危受命;良知与智慧
  印象2:经济学硕士出身的救火专家
  和很多战后德国的政治人物一样,施密特在重回学校攻读学位以及步入政坛时,一直避谈他在二战中的军旅生涯。但是在1962年汉堡遭遇洪水時,时任政府委员的施密特果断利用很多老战友的关系,让战后长期被紧缚手脚的西德军队有了一个“为人民服务”的机会,要知道按照当时德国宪法,军队被严格限制不得干政——即使是救灾也不可以。
  而在施密特接任联邦德国总理的时候,他面对的则是一场更大的危机——阿拉伯国家因不满中东战争中西方支持以色列的立场而发动石油禁运,导致油价飞涨造成世界经济危机。这位汉堡大学国民经济学硕士努力让联邦德国在这场“大洪水”中的损失降到最低,并且奠定德国成为欧洲经济第一大国的关键基础。
  【素材运用】我们往往被一些过去的错误所牵绊,以至于遇到问题仍束手束脚的难以处理。这时,就需要像施密特这样有魄力的人挺身而出,在危险困难面前冷静应对,灵活处理问题。敢于挺身而出,变革突破的人,顶住了多大的压力,这需要非凡的勇气。
  【适用话题】魄力;变通;临危不惧
  印象3:强力推动欧洲一体化的先行智者
  作为在一战和二战期间的交战国,二战后德法两国的宿怨能否真正化解是事关欧洲和平的一大重要问题。而施密特和法国时任总统德斯坦的不懈努力,对德国和法国之间的合作起到了引领性的重要作用,也使得欧洲大陆的一体化有了启动的基础。   而这两位领导人的亲密合作也为之后德法两国领导人的常态化合作开了个好头。经过几代领导人的努力,今天德国已经不再需要背负历史的十字架,在幕后台前都能在欧盟中发挥主导作用。而施密特和德斯坦于1975年共同发起的,聚集了意大利、日本、英国和美国的政府首脑经济峰会正是今天著名的八国集团首脑会议的前身。由于这两位政治家为欧洲的和平与一体化做出的卓越贡献,2006年1月他们被共同授予戴高乐奖。
  【素材运用】仇恨总能轻易产生,却又像顽固的石头,难以消除。更何况像欧洲大陆上,各个国家之间的数百年的恩怨情仇,该是多么根深蒂固。施密特能以超凡的智慧和度量消弭德法两国的宿怨,推动整个欧洲一体化的发展。这是何等的魄力!
  【适用话题】仇恨;和解;智慧
  施密特与中国
  对中国文化的神往
  施密特虽然早已远离国家权力中心,但他的声音依然备受世界尊重。无论在任时还是退休后,都始终致力于促进中德相互了解和合作,帮助西方客观、全面认识中国。施密特对中国五千年的悠久历史和中华文明非常尊重和神往。对中国的外部环境、外交政策等问题更是信手拈来,如数家珍。早在1969年,他就对尚处在“文化大革命”中的中国断言:“如果说我们有理由把50年代的世界说成围绕着华盛顿和莫斯科两极决定自己的立场的两极世界,那么唯一敢于成为具有相当意义的政治上一极的国家就是中国。”一位《时代周报》的前高管在同记者谈到施密特的中国情结时,叹了口气说:“我觉得他比中国人还爱中国。”
  “中国人民的老朋友”
  就施密特而言,他确实当得起“中国人民的老朋友”这个称号。这不仅是因为1971年时任国防部部长的施密特就曾敦促总理勃兰特与中国建交,也不仅是因为1975年施密特成为访问中国的首位联邦德国总理,还在于在西方主要国家领导人中,施密特最早对中国崛起有了系统性的预测,并对其影响做出了准确评估。
  从1975年施密特首次访华到2005年施罗德卸任,三任德国总理在30年间与中国建立了积极的互信关系。而在2008年默克尔宣称拒绝参加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后,施密特不顾近90岁的高龄,在柏林德国外交政策协会做了一场精彩的题为《崛起中的世界大国:中国》的长篇报告。他呼吁西方尊重中国这个世界尚存的最古老的文化,放弃说教的态度。
  近年来施密特不断接受电视采访、做报告为中国“正名”,不惜为此受到德国部分习惯于“妖魔化中国”的本地媒体的批评。如果不是施密特这些老一代德国领导人的不断奔走呼吁,“中德双边关系的气氛可能还会进一步冷淡下去”。
  精彩节选
  《理解中国》
  一
  看看20世纪80年代末的俄罗斯吧,以西方的傲慢态度,向具有完全不同的历史和文化特征的非欧洲国家提出民主的要求,我对这种做法很不以为然。谁要是经历过30年前的中国并把它同今天的中国做个比较,就会看到,每个公民的活动余地包括自由和权利都可观地增多了。
  二
  而在中国,几十年来市场经济活动的一切痕迹都已经被铲除了。这是一种临深履薄的走钢丝之举,邓小平和中国其他领导人需要具备的,已经是那种天才般的能力。我认为,90年代担任中国总理的朱镕基,也属天才政治家之列。要知道,中国人的聪明才智真的不比西歐或北美人差。只不过中国人口更多,因而出现天才的概率也更高。
  三
  不要忘记,还有1949年之前内乱时期的大混乱。我在设想,有了这些历史经验,中国共产党会怎么做?他们一定会采取强有力的措施,继续贯彻他们的改革方针。我从来没有怀疑过,除了走改革之路,中国是别无选择的。
  【素材运用】施密特以客观、公正的态度,帮助世界全面地认识中国、理解中国,难能可贵。身为西方政治家,施密特坚持西方的政治制度和价值观,但他同时承认世界的多元性,尊重中国按照自己的国情选择适合自己发展的道路。显然,他对中国的理性判断和深刻理解,是基于他多方请教、长期钻研、独立思考的结果。真正的朋友,是在关键时给你理解和力量的人,施密特无愧“中国人民的老朋友”这一荣光称号!
  【适用话题】理解;傲慢与偏见;真正的朋友
其他文献
要在这里“存档”吗?  玩游戏的时候,经常会有这样的“存档”与“读档”功能。我毫不犹豫地按下了“是”,因为只有这样,玩到后面,发现剧情朝不好的方向发展时,还能及时回头。读档,重来。  于是,我就一次次地在“存档”与“读档”之间,将原本选错的选项以及渐渐走歪的路一一纠正过来,走向那条人人都希望的通向美好结局的路。  一路向前,但當我终于到达那美好的结局时,却感到心累,又感到迷茫。因为我在不同的路线中
期刊
2015年9月3日,观阅兵之盛状,刘生晋毓深感有怀,遂作文以记之。  乙未年仲秋,习公近平邀天下宾朋,会于端门之前,聚于紫禁城旁。所邀之国者,或君主亲临,或遣使而至,盖半百之数,可谓前无古人,想来,后亦无来者。宾主虽尽天下之英豪,然习公亦不失大国之礼仪,神态自若,尽展中华之风范。巳时许,始阅兵之礼于天安门前。予观夫阅兵胜状,壮然惊世。军乐齐鸣,响彻四方;士卒高喝,荡气回腸。慑深山之猛虎,惊幽壑之潜
期刊
我每天很早就要起床,睁开惺忪的睡眼,穿上松松垮垮的羽绒服,拖着疲惫的脚步踱出小屋,步入那厚黑的空间。虽已是早晨,但看上去与黑夜没什么区别。冰冷的晨风像冰水一样扑面而至,顺着我的鼻腔,流入肺中,就这样吸上两口,人就清醒了,步伐也加大了,但不能就此精神起来。我总有种说不出来的疲惫感,可我又能怎样呢?  抬眼望去,此时的景色有一种奇异的美。道路两旁的路灯像一团团发亮的蒲公英,吞吐着柔软的针,在它们的照射
期刊
人物时事速递>>  2015年11月9日,成立于1847年、拥有遍布140多个国家逾11万名会员的英国机械工程协会,将威廉史密斯科学奖首次颁给中国学者——汤俊,一位国防科技大学的27岁博士。该奖每年只授予1人,用以表彰当年度全球航空航天领域最佳原创论文第一作者或做出突出贡献的科技专家。30多年来,获此奖的不是资深航天主任就是航空首席科学家,汤俊是史上最年轻的获奖者。获奖后的汤俊很淡定,“荣誉是暂时
期刊
文字作品跟生活别无两样:在生活中我们随便都会碰见不可救药的粗鄙之人,到处都充斥着他们的身影……同样,数目庞大的坏书、劣书源源不断、层出不穷。  坏的东西无论如何少读也嫌太多,而好的作品无论怎样多读也嫌太少。劣书是损害我们精神思想的毒药。  阅读好书的前提条件之一就是不要读坏书,因为生命是短暂的,时间和精力都极其有限。  因为人们总是阅读最新的,而不是所有时代中最好的作品,所以,作家们就局限于时髦和
期刊
某天编辑部开展了一场关于编辑出版的知识竞赛,比赛以抢答的方式进行,答对加分答错扣分。众编相当积极,竞争也相当激烈,非科班出身的我愣是一题都答不上,能答上的也沒抢上,只好坐在座位上默默地看着他们的分数加了又减,减了又加。最后我得了一等奖。
期刊
原题回放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芊芊芦苇,触动的是文人的心灵;眷眷亲情,触动的是游子的心灵;殷殷师恩,触动的是我们学子的心灵……在五彩斑斓的大千世界里,一定有许多触动你心灵的人和事。请以“触动心灵”为话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立意自定,标题自拟,内容自选,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写作指导  “触动心灵”指的就是在内心深处引起我们或喜,或怒,或哀,或乐,进而产
期刊
8月8日21时19分,九寨沟发生7.0级地震。当现场的画面传来,灾区的震后细节逐渐呈现,伤亡数字开始滚动,人们的心情也逐渐沉重。中国,这个美丽却多难的国家,时常遭遇劫难的创伤,却又时刻有一种昂扬的精神和抚慰人心的暖流在激荡……  灾难现场没有慌乱,也没有恐慌,一切救援快速而有条不紊……天灾无情,所幸,危难时刻,总有一群人在为我们负重前行!  人们感受到的,是来自国企的及时反应和守护。  挺进灾区,
期刊
想去一个城堡参加晚会以及过夜的渴望把我们抓住了。在法国,很多城堡改建为旅馆:一方绿色草地迷失在一大片没有绿色的丑陋之中;一段小径、树木,和鸟儿置于密如织网的道路之间。我开着车,从后视镜中盯着跟在我后面的那辆车。左转灯闪着,整辆车涌出不耐烦的波浪。开车的人正等待机会超越我的车,如同一只猛禽窥伺一只麻雀。  妻子薇拉对我说:“在法国,每五十分钟就有一个人在公路上惨死。看看这些在我们周围开车的疯子。正是
期刊
一、热点聚焦  “今天我们学校本来是准备去栖霞山秋游的,昨天我兴奋不已,恨不得马上秋游呢。可今天听到您的消息后,犹如晴天pīlì(霹雳),差点儿气疯掉。您可知道我是多么盼望秋游,好不容易盼来了,却被您一条信息把秋游取消了,那条信息就像利剑一般刺穿了我的心。局长大人,您知道我们的感受吗?”2015年11月11日,一篇题为《致鼓楼区教育局局长的一封信》的小学生作文在网上热传,这篇作文情真意切,讲述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