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研究性学习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从自然、社会和生活中选择和确定专题进行研究,以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并在研究过程中通过多种渠道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
关键词 研究性学习课程;数学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8)06-0148-01
为提高学生的自主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开展研究性学习课程很必要。本文结合研究性学习的特点,在高中数学教学实践中初探其实施步骤以及在其实践过程中对教师的新要求以及注意事项。本文为研究性学习课程的开展进行了初步探析。
一、对数学研究性学习的认识
数学研究性学习是学生数学学习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是在基础性、拓展性课程学习的基础上,进一步鼓励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数学的和现实的问题的一种有意义的主动学习,是以学生动手动脑主动探索实践和相互交流为主要学习方式的学习研究活动。它能营造一个使学生勇于探索 论和相互学习鼓励的良好氛围,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索、合作学习、独立获取知识的机会。数学研究性学习更加关注学习过程。数学研究性学习的材料不仅仅是教师自己提供的,而且教师应鼓励学生通过思考、调查、查阅资料等方式概括出问题,甚至可以通过日常生活情景提出数学问题,进而提炼成研究性学习的材料。在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是问题的研究者和解决者,是主角,而教师则在适当的时候对学生给予帮助,起着组织和引导的作用。教学过程中的研究性学习是探究性的学习活动与教学活动的协调统一,强调教法、学法、教学内容以及教学媒介的有机整合。至此我们对高中数学教学活動中的研究性学习有了比较清楚的认识,这种教学设计的难点在于教师把学术形态的知识转化为适合学生探究的认知形态的知识。我们在教学实践中进行了高中数学教学研究性学习的探讨,教学反思我们感到在教学过程中开展研究性学习必须注意两个关键问题:研究性学习必须服从于教学内容;研究性学习必须服务于学生的认知结构。学生的认知结构具有个性化特点,教学内容具有普遍性要求。
如何在一节课中把二者较好地结合起来,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关键。我们的体会是:一节课学生研究的问题不能太多,至多两个,最好一个;每节课都有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难点,要相信有些知识学生可以自主建构,或者有些问题本身就不是一节课能解决的,因此教师应致力于本节课要解决的主要问题,以此设计研究性学习主题,并设计微型研究活动和反馈活动,保证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率。
二、开展数学研究性学习的教学途径与实践
(一)创设研究性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
在学习新的知识之前,我们要善于发掘教学资源,用研究性问题导入新课,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促使学生主动思考探究,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学习《指数函数》这节课时,笔者先拿出一张白纸说:“同学们,这张白纸厚度只有0.1mm,经过对折27次,纸的厚度将是多少?大家猜猜看?”学生有说1米的,有说10米的,答案各式各样,微笑着说道:“那将超过世界最高山峰―珠穆朗玛峰的高度8848m!”学生露出惊讶的表情,笔者趁势指出:“你们想知道我是如何算出的吗?学完《指数函数》就清楚了。”同学们立马兴趣盎然地投入新课的学习。
(二)教师角色利于数学研究性学习
教师角色的定位在研究性学习的研究中,教师的角色及责任是不断地设计具有挑战性的问题,在过程中给予适当地指导和协助,不可以越俎代庖,要让学生独立或和其他同学讨论完成教师要充分地发挥课堂教学引导者的角色,要避免学生探究过程中的大包大揽,又要结合学生的需要适时地予以学生引导和帮助,并且为学生的探究提供及时、有效的帮助。
(三)评价程序要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注意完成过程的评价尽量使评价方式的多元性不能挫伤学生的积极性。总体上:要坚持过程评价和结果评奖相结合、管理性评价和激励性评价相结合、自我评价和他人评价相结合,重视过程体验和感受,使评价成为学生学会实践反思自我发现欣赏自己的过程,以评价促进学生的主体性及潜能、特长的发展,达到以评促展的目的。具体上:除了最后的研究报告和答辩,还要重视课题的实施过程,全过程的每个阶段都是评价的权重向量不仅重视课题研究的直接成果,而且重视学生在研究实施的过程中多种收获和体验、多种能力和品质通过研究结果,了解学生对原有的知识是知道还是真正理解,对其他学科的涉足情况,对知识的举一反三能力及在解决问题中的创造力和开放精神;以小组为单位,兼顾个人表现,对学科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尤其要注意研究性学习对其学习的影响。
三、结论
研究型学习课程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创造动机,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教学教师适时适当的开展研究型学习课程,是当代教育改革的需要,是学生发展的需要,对培养学生学习的能力具有的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章志生.浅谈课改下高中数学的超前学习指导策略[J].课程教育研究,2012(01).
[2]顾婷.高中数学课堂中超前学习实施策略和有效性研究[J].新课程导学,2012(01).
[3]乔丽娟.高中数学指导学生超前学习的教学策略[J].读写算(教师版):素质教育论坛,2012(2).
关键词 研究性学习课程;数学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8)06-0148-01
为提高学生的自主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开展研究性学习课程很必要。本文结合研究性学习的特点,在高中数学教学实践中初探其实施步骤以及在其实践过程中对教师的新要求以及注意事项。本文为研究性学习课程的开展进行了初步探析。
一、对数学研究性学习的认识
数学研究性学习是学生数学学习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是在基础性、拓展性课程学习的基础上,进一步鼓励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数学的和现实的问题的一种有意义的主动学习,是以学生动手动脑主动探索实践和相互交流为主要学习方式的学习研究活动。它能营造一个使学生勇于探索 论和相互学习鼓励的良好氛围,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索、合作学习、独立获取知识的机会。数学研究性学习更加关注学习过程。数学研究性学习的材料不仅仅是教师自己提供的,而且教师应鼓励学生通过思考、调查、查阅资料等方式概括出问题,甚至可以通过日常生活情景提出数学问题,进而提炼成研究性学习的材料。在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是问题的研究者和解决者,是主角,而教师则在适当的时候对学生给予帮助,起着组织和引导的作用。教学过程中的研究性学习是探究性的学习活动与教学活动的协调统一,强调教法、学法、教学内容以及教学媒介的有机整合。至此我们对高中数学教学活動中的研究性学习有了比较清楚的认识,这种教学设计的难点在于教师把学术形态的知识转化为适合学生探究的认知形态的知识。我们在教学实践中进行了高中数学教学研究性学习的探讨,教学反思我们感到在教学过程中开展研究性学习必须注意两个关键问题:研究性学习必须服从于教学内容;研究性学习必须服务于学生的认知结构。学生的认知结构具有个性化特点,教学内容具有普遍性要求。
如何在一节课中把二者较好地结合起来,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关键。我们的体会是:一节课学生研究的问题不能太多,至多两个,最好一个;每节课都有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难点,要相信有些知识学生可以自主建构,或者有些问题本身就不是一节课能解决的,因此教师应致力于本节课要解决的主要问题,以此设计研究性学习主题,并设计微型研究活动和反馈活动,保证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率。
二、开展数学研究性学习的教学途径与实践
(一)创设研究性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
在学习新的知识之前,我们要善于发掘教学资源,用研究性问题导入新课,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促使学生主动思考探究,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学习《指数函数》这节课时,笔者先拿出一张白纸说:“同学们,这张白纸厚度只有0.1mm,经过对折27次,纸的厚度将是多少?大家猜猜看?”学生有说1米的,有说10米的,答案各式各样,微笑着说道:“那将超过世界最高山峰―珠穆朗玛峰的高度8848m!”学生露出惊讶的表情,笔者趁势指出:“你们想知道我是如何算出的吗?学完《指数函数》就清楚了。”同学们立马兴趣盎然地投入新课的学习。
(二)教师角色利于数学研究性学习
教师角色的定位在研究性学习的研究中,教师的角色及责任是不断地设计具有挑战性的问题,在过程中给予适当地指导和协助,不可以越俎代庖,要让学生独立或和其他同学讨论完成教师要充分地发挥课堂教学引导者的角色,要避免学生探究过程中的大包大揽,又要结合学生的需要适时地予以学生引导和帮助,并且为学生的探究提供及时、有效的帮助。
(三)评价程序要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注意完成过程的评价尽量使评价方式的多元性不能挫伤学生的积极性。总体上:要坚持过程评价和结果评奖相结合、管理性评价和激励性评价相结合、自我评价和他人评价相结合,重视过程体验和感受,使评价成为学生学会实践反思自我发现欣赏自己的过程,以评价促进学生的主体性及潜能、特长的发展,达到以评促展的目的。具体上:除了最后的研究报告和答辩,还要重视课题的实施过程,全过程的每个阶段都是评价的权重向量不仅重视课题研究的直接成果,而且重视学生在研究实施的过程中多种收获和体验、多种能力和品质通过研究结果,了解学生对原有的知识是知道还是真正理解,对其他学科的涉足情况,对知识的举一反三能力及在解决问题中的创造力和开放精神;以小组为单位,兼顾个人表现,对学科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尤其要注意研究性学习对其学习的影响。
三、结论
研究型学习课程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创造动机,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教学教师适时适当的开展研究型学习课程,是当代教育改革的需要,是学生发展的需要,对培养学生学习的能力具有的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章志生.浅谈课改下高中数学的超前学习指导策略[J].课程教育研究,2012(01).
[2]顾婷.高中数学课堂中超前学习实施策略和有效性研究[J].新课程导学,2012(01).
[3]乔丽娟.高中数学指导学生超前学习的教学策略[J].读写算(教师版):素质教育论坛,2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