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曾经几度站在世界的前列,不仅拥有强大的经济、政治、军事实力,同时也是一个文化强国,中国的文化曾经广泛的影响过世界,在各个朝代尤其是对外交往频繁的时期,我们不难看出,中国文化对世界的深刻影响。
一、在经历了两次工业革命之后,西方强国的生产力迅速崛起,同时催生了西方现代主义设计风潮,并席卷全球。西方强国依靠强大的经济及政治实力,将商品销往世界每一个角落,并且带去西方的文化,经过一定时期的发展,当下中国人的物质生活和精神很大程度上收到了西方文化的影响,这种影响不仅仅有物质上的,例如生产制造、商品经济,还有思想观念上的,这使得我们逐渐失去了我们自己的文化传承、造物理念和审美喜好。
当代中国人生活在一个充满西方设计理念的物质条件中,同时也在传承中国传统的文化氛围中。在这样一种复杂的物质文化生活里,如何看待并且继承传统文化,以及融合到现代生活当中去,一直是当代中国人不停思考以及实践的一个重要课题。
二、我们需要看到的是,在当下的这样一种环境里,我们的艺术教育也是完全向西看齐。新中国建立之初,我们的美术教育是完全向前苏联学习,到了改革开放以后,我们开始接触到西方现代艺术,并且受到它的影响,学习并且接受他们的理论,而我们自身的传统纹样、造型艺术、美学思想从来没有成为艺术教育以及人才选拔的主流内容。每年冬季的美术高考就可以看出,虽然考试的题目不同,但是学生们所接受的理论和训练的指导思想都是相同的。
在高校中的美术学院还有一些独立的艺术院校中的学生,大多对西方的艺术流派和艺术大师耳熟能详,但是对于我国传统的美术发展脉络以及杰出的艺术人才知之甚少。这是我们现在美术教育的断层。我们自己的孩子如果没有从小就开始培养文化认同感,那么将来我们的传统文化和美学理念将无人继承和认同,又哪里来的创新和发展呢?
三、我们回顾西方现代艺术发展的历史可以看出,西方的设计发展从来都是在社会实践也就是商品经济的环境下成长起来的。西方现代设计发展的初衷就是为了解决工业革命之后艺术与技术分离导致工业产品丑陋不堪的问题。从始至终,西方的艺术设计都是为了商品服务,为了市场服务,并且为大众所使用和消费,同时艺术家、设计师和技术紧密结合。在西方现代艺术设计发展的过程中,出现了很多的设计理念和接触的设计师。他们的出现不是偶然,是在必然中出现的杰出代表。因为众多设计师生活在改良产品氛围中,沐浴在设计创新的空气里,加上他们不断地实践,最终才能创造出许多优秀的产品。我们现在就缺乏这样的一种“氛围”和“空气”。
四、在改革开放之后也出现了许多将传统纹样和现代设计完美结合的经典案例,这都给我们增添了非常大的自信和信心。例如华夏银行的标志设计,借鉴于龙山文化的玉雕。中国移动通信集团的标志设计则借鉴了回纹的样式,寓意相互交融互联互通。中国联通的标志是由一种回环贯通的中国古代吉祥图形“盘长”纹样演变而来,源于佛教八宝之一。通过以上的案例我们可以发现,中国古代的传统纹样具有很强的欣赏和借鉴意义。由于纹样的是一种简洁洗练概括的图形,历经很长的时间沉淀之后具有很强的象征意义,因此具有很好的辨识度和象征意义。中國古代传统纹样遵循形必有意,意必吉祥的这一原则,大多都是寄托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或者是对大自然神奇力量的敬畏,又或者是对传统美德的颂扬,传统纹样已经成为了一种代名词和符号,这是我们在现代艺术设计实践中的一笔宝贵财富。所以我们并不缺乏发展现代艺术设计的基础。西方现代艺术设计的发展过程也可以给我们提供良好的参照。西方现代艺术设计的发展史可以当做一个坐标系,用来参照我们自身所处的发展阶段,而不是一味地向西看,向西学。
在现代的世界里一个国家的文化软实力是否强大,并不是看这个国家有着多么繁荣的过去,而是看这个国家的文化在现代有什么创新,为这个世界带来了什么,在这一点上我个人认为中国乏善可陈。当然这也是我们青年一代学生的责任。还是以日本为例,其实在闭幕式的表演中依然有非常鲜明的日本特色,因为在表演过程中的所有元素和内容都是日本创造的,这就成了全世界通行的名片。
在我国现代的设计环境下缺乏对我们自己的优秀设计师的塑造和包装。美国好莱坞创造了许多英雄人物为世界所熟知,日本有许多的现代设计大师也常为我们所津津乐道,可是我们缺乏对自己的设计成果和优秀的人才进行宣传和包装。中国当代有许多艺术大师,比如韩美林、黄永玉,但是他们的作品很少能为大众所熟知,这也是造成我们文化不自信的一个原因。
同时中国的文化环境并不认同商业设计的成就。随着改革开放以后的快速发展,尤其是最近短短几年的时间在互联网大潮的催生下,中国的设计实力正在快速发展,因为我们有巨大的市场需求,但是我们并没有为众多的商业设计正名。我们往往一谈到包装设计、广告设计都觉的国外的会更好,虽西方的一些国家在设计上还是领先我们的,但是差距正在缩小。中国的现代设计我们的社会发展创造了巨大的价值,这一点应该值得肯定,并且应该借助社会和政府的力量进行宣传,继续鼓励。但是由于中国人固有一种文人士大夫的情调,认为只有传统的、高雅的才是好的,有很多艺术家也不屑于研究艺术设计,使得中国的艺术设计教育和产业没有得到很好的引导。
一、在经历了两次工业革命之后,西方强国的生产力迅速崛起,同时催生了西方现代主义设计风潮,并席卷全球。西方强国依靠强大的经济及政治实力,将商品销往世界每一个角落,并且带去西方的文化,经过一定时期的发展,当下中国人的物质生活和精神很大程度上收到了西方文化的影响,这种影响不仅仅有物质上的,例如生产制造、商品经济,还有思想观念上的,这使得我们逐渐失去了我们自己的文化传承、造物理念和审美喜好。
当代中国人生活在一个充满西方设计理念的物质条件中,同时也在传承中国传统的文化氛围中。在这样一种复杂的物质文化生活里,如何看待并且继承传统文化,以及融合到现代生活当中去,一直是当代中国人不停思考以及实践的一个重要课题。
二、我们需要看到的是,在当下的这样一种环境里,我们的艺术教育也是完全向西看齐。新中国建立之初,我们的美术教育是完全向前苏联学习,到了改革开放以后,我们开始接触到西方现代艺术,并且受到它的影响,学习并且接受他们的理论,而我们自身的传统纹样、造型艺术、美学思想从来没有成为艺术教育以及人才选拔的主流内容。每年冬季的美术高考就可以看出,虽然考试的题目不同,但是学生们所接受的理论和训练的指导思想都是相同的。
在高校中的美术学院还有一些独立的艺术院校中的学生,大多对西方的艺术流派和艺术大师耳熟能详,但是对于我国传统的美术发展脉络以及杰出的艺术人才知之甚少。这是我们现在美术教育的断层。我们自己的孩子如果没有从小就开始培养文化认同感,那么将来我们的传统文化和美学理念将无人继承和认同,又哪里来的创新和发展呢?
三、我们回顾西方现代艺术发展的历史可以看出,西方的设计发展从来都是在社会实践也就是商品经济的环境下成长起来的。西方现代设计发展的初衷就是为了解决工业革命之后艺术与技术分离导致工业产品丑陋不堪的问题。从始至终,西方的艺术设计都是为了商品服务,为了市场服务,并且为大众所使用和消费,同时艺术家、设计师和技术紧密结合。在西方现代艺术设计发展的过程中,出现了很多的设计理念和接触的设计师。他们的出现不是偶然,是在必然中出现的杰出代表。因为众多设计师生活在改良产品氛围中,沐浴在设计创新的空气里,加上他们不断地实践,最终才能创造出许多优秀的产品。我们现在就缺乏这样的一种“氛围”和“空气”。
四、在改革开放之后也出现了许多将传统纹样和现代设计完美结合的经典案例,这都给我们增添了非常大的自信和信心。例如华夏银行的标志设计,借鉴于龙山文化的玉雕。中国移动通信集团的标志设计则借鉴了回纹的样式,寓意相互交融互联互通。中国联通的标志是由一种回环贯通的中国古代吉祥图形“盘长”纹样演变而来,源于佛教八宝之一。通过以上的案例我们可以发现,中国古代的传统纹样具有很强的欣赏和借鉴意义。由于纹样的是一种简洁洗练概括的图形,历经很长的时间沉淀之后具有很强的象征意义,因此具有很好的辨识度和象征意义。中國古代传统纹样遵循形必有意,意必吉祥的这一原则,大多都是寄托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或者是对大自然神奇力量的敬畏,又或者是对传统美德的颂扬,传统纹样已经成为了一种代名词和符号,这是我们在现代艺术设计实践中的一笔宝贵财富。所以我们并不缺乏发展现代艺术设计的基础。西方现代艺术设计的发展过程也可以给我们提供良好的参照。西方现代艺术设计的发展史可以当做一个坐标系,用来参照我们自身所处的发展阶段,而不是一味地向西看,向西学。
在现代的世界里一个国家的文化软实力是否强大,并不是看这个国家有着多么繁荣的过去,而是看这个国家的文化在现代有什么创新,为这个世界带来了什么,在这一点上我个人认为中国乏善可陈。当然这也是我们青年一代学生的责任。还是以日本为例,其实在闭幕式的表演中依然有非常鲜明的日本特色,因为在表演过程中的所有元素和内容都是日本创造的,这就成了全世界通行的名片。
在我国现代的设计环境下缺乏对我们自己的优秀设计师的塑造和包装。美国好莱坞创造了许多英雄人物为世界所熟知,日本有许多的现代设计大师也常为我们所津津乐道,可是我们缺乏对自己的设计成果和优秀的人才进行宣传和包装。中国当代有许多艺术大师,比如韩美林、黄永玉,但是他们的作品很少能为大众所熟知,这也是造成我们文化不自信的一个原因。
同时中国的文化环境并不认同商业设计的成就。随着改革开放以后的快速发展,尤其是最近短短几年的时间在互联网大潮的催生下,中国的设计实力正在快速发展,因为我们有巨大的市场需求,但是我们并没有为众多的商业设计正名。我们往往一谈到包装设计、广告设计都觉的国外的会更好,虽西方的一些国家在设计上还是领先我们的,但是差距正在缩小。中国的现代设计我们的社会发展创造了巨大的价值,这一点应该值得肯定,并且应该借助社会和政府的力量进行宣传,继续鼓励。但是由于中国人固有一种文人士大夫的情调,认为只有传统的、高雅的才是好的,有很多艺术家也不屑于研究艺术设计,使得中国的艺术设计教育和产业没有得到很好的引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