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现在国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也不断加大,公共图书馆是数据信息集中管理的场所,在新农村文化建设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本文主要分析了县级公共图书馆在新农村文化建设中的重要性以及作用,旨在提高新农村公共图书馆的建设水平。
【关键词】公共图书馆;新农村;文化建设;重要性;作用
引言:
公共图书馆是搜集、整理、收藏图书资料以供人们阅览、参考的机构。大量的数据信息需要在图书馆中进行处理、整理。图书馆是人们生活、学习、工作最重要的基础公共设施,其对新农村文化建设起着非常巨大的促进作用。
1、新农村文化建设的内涵
十九大以来,党中央多次强调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并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要求,即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生产发展,是新农村建设的中心环节,是实现其他目标的物质基础。生活宽裕,是新农村建设的目的,也是衡量我们工作的基本尺度。乡风文明,是农民素质的反映,体现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要求。村容整洁,是展现农村新貌的窗口,是实现人与环境和谐发展的必然要求。管理民主,是新农村建设的政治保证,显示了对农民群众政治权利的尊重和维护。
2、县级公共图书馆在新农村文化建设的作用
随着现代化新农村建设步伐的不断加快,社会已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推进农村公共图书馆建设,是提高广大农民群众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的需要,同时也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需要。近些年来随着国家对于基层文化设施的重视,农村公共图书馆的建设受到了社会多方的支持,使国家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政策得到有效落实。
2.1有利于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
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离不开先进的科学技术和较高的居民素质。新农村是指按照新时代的要求,对农村进行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等方面的建设,最终实现把农村建设成为经济繁荣、设施完善、环境优美、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文化建设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积极促进县级公共图书馆的建设有益于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提高农村居民的综合素质,是统筹城乡发展政策实施的有利保证。村图书馆具有农业情报、信息服务和参考咨询等重要功能,加快新农村图书馆建设对于推动农村的经济发展、精神文明建设、法制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2.2有利于弥补学校教育的缺陷
我国农村由于受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其教育水平较低,综合素质较差。县级公共图书馆的建立可以使农民在生产劳作之余提高对社会发展的认识,积极学习先进的生产技术,提高生产水平,同时也使自身综合素质得到提高,有利于改变农村文化面貌。农村地区的教育水平阻碍了农村经济发展步伐。对于大多数农民来说,系统地接受学校教育显然是不现实的,图书馆这座“没有围墙的学校”,具有全民性、终身性、灵活性、多样性的教育职能,对于个体潜能的发挥和全面发展,对于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发挥着学校、家庭以及其他类型教育所不能替代的作用。
2.3有利于提升农村综合功能的作用
随着现代化新农村建设步伐的不断加快,社会已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推进农村公共图书馆建设,是提高广大农民群众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的需要,同时也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需要。近些年来随着国家对于基层文化设施的重视,农村公共图书馆的建设受到了社会多方的支持,使国家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政策得到有效落实。文化在凝聚、同化、规范社会群体行为和心理功能方面的独特作用,其他社会要素无法取代。建设新农村,需要农村基层政权组织和广大农民在加快经济发展、改善自然和社会环境的同时,建立起一种适合于新农村建设的文化观念,一旦这种文化观念形成并深入人心,就能在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的层面上发挥其广泛、稳定而持久的影响。经济、环境等要素是新农村建设的“硬实力”,文化则是新农村建设的“软实力”,农村图书馆的建设使农民不再与现代社会发展脱节,积极学习新的生产方式和发展策略,积极响应国家“科教兴农,信息富农”的政策,及时调整农村生产结构,提高农业生产水平和生产技术,根据市场经济调整农村生产结构,使农产品的生产与市场需求相结合,最大限度的提高农民的经济效益。
2.4开展多元化活动,利于修复和重塑文明乡风
由于城乡发展差距日趋拉大,其城乡文化差异也日益明显。在农村,由于成年人大多长期进城务工,家里只留下空巢老人和留守儿童,因此,造成农村人口下降,和文化素质低下的制约,赌博盛行,封建迷信活动沉渣泛起,破坏了淳朴的乡风。因此,积极建立村、屯级农家书屋和农民文化中心户,联系县文明、文体、科技、农业、卫生、妇联、团委等部门,将帮扶工作带入农村,把文化科技的信息带給群众,把少儿科普绘本带给留守儿童,通过社会各界共同帮扶,这样才有可能有效改善农村文明发展状况,农村精神生活的文明化有利于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需要和发展。图书馆通过为农民提供优秀的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持之以恒地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科普活动,可以帮助农民划清科学与迷信、文明与愚昧的界限,引导农民崇尚科学,抵制迷信,塑造积极、和谐、健康、文明的乡风民风,积极应对时代变迁带来的文化挑战,增进对于科学发展观的认同和理解, 新农村建设的文化根深叶茂,滋养着一个社会主义新农村逐步发展起来。
结束语:
县级公共图书馆的建立,是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有效途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离不开基层文化建设,基层文化建设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水平,所以加强县级公共图书馆的建立是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也是国家全面小康社会的要求。
参考文献:
[1]顾君.县级公共图书馆在公共文化服务中的实践与思考[J].文教资料,2014(20):53-54.
[2]王林凤.浅谈提升县级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能力[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2(23):254.
[3]李琳.浅谈乡镇图书馆建设[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7(19):191c
【关键词】公共图书馆;新农村;文化建设;重要性;作用
引言:
公共图书馆是搜集、整理、收藏图书资料以供人们阅览、参考的机构。大量的数据信息需要在图书馆中进行处理、整理。图书馆是人们生活、学习、工作最重要的基础公共设施,其对新农村文化建设起着非常巨大的促进作用。
1、新农村文化建设的内涵
十九大以来,党中央多次强调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并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要求,即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生产发展,是新农村建设的中心环节,是实现其他目标的物质基础。生活宽裕,是新农村建设的目的,也是衡量我们工作的基本尺度。乡风文明,是农民素质的反映,体现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要求。村容整洁,是展现农村新貌的窗口,是实现人与环境和谐发展的必然要求。管理民主,是新农村建设的政治保证,显示了对农民群众政治权利的尊重和维护。
2、县级公共图书馆在新农村文化建设的作用
随着现代化新农村建设步伐的不断加快,社会已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推进农村公共图书馆建设,是提高广大农民群众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的需要,同时也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需要。近些年来随着国家对于基层文化设施的重视,农村公共图书馆的建设受到了社会多方的支持,使国家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政策得到有效落实。
2.1有利于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
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离不开先进的科学技术和较高的居民素质。新农村是指按照新时代的要求,对农村进行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等方面的建设,最终实现把农村建设成为经济繁荣、设施完善、环境优美、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文化建设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积极促进县级公共图书馆的建设有益于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提高农村居民的综合素质,是统筹城乡发展政策实施的有利保证。村图书馆具有农业情报、信息服务和参考咨询等重要功能,加快新农村图书馆建设对于推动农村的经济发展、精神文明建设、法制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2.2有利于弥补学校教育的缺陷
我国农村由于受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其教育水平较低,综合素质较差。县级公共图书馆的建立可以使农民在生产劳作之余提高对社会发展的认识,积极学习先进的生产技术,提高生产水平,同时也使自身综合素质得到提高,有利于改变农村文化面貌。农村地区的教育水平阻碍了农村经济发展步伐。对于大多数农民来说,系统地接受学校教育显然是不现实的,图书馆这座“没有围墙的学校”,具有全民性、终身性、灵活性、多样性的教育职能,对于个体潜能的发挥和全面发展,对于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发挥着学校、家庭以及其他类型教育所不能替代的作用。
2.3有利于提升农村综合功能的作用
随着现代化新农村建设步伐的不断加快,社会已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推进农村公共图书馆建设,是提高广大农民群众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的需要,同时也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需要。近些年来随着国家对于基层文化设施的重视,农村公共图书馆的建设受到了社会多方的支持,使国家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政策得到有效落实。文化在凝聚、同化、规范社会群体行为和心理功能方面的独特作用,其他社会要素无法取代。建设新农村,需要农村基层政权组织和广大农民在加快经济发展、改善自然和社会环境的同时,建立起一种适合于新农村建设的文化观念,一旦这种文化观念形成并深入人心,就能在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的层面上发挥其广泛、稳定而持久的影响。经济、环境等要素是新农村建设的“硬实力”,文化则是新农村建设的“软实力”,农村图书馆的建设使农民不再与现代社会发展脱节,积极学习新的生产方式和发展策略,积极响应国家“科教兴农,信息富农”的政策,及时调整农村生产结构,提高农业生产水平和生产技术,根据市场经济调整农村生产结构,使农产品的生产与市场需求相结合,最大限度的提高农民的经济效益。
2.4开展多元化活动,利于修复和重塑文明乡风
由于城乡发展差距日趋拉大,其城乡文化差异也日益明显。在农村,由于成年人大多长期进城务工,家里只留下空巢老人和留守儿童,因此,造成农村人口下降,和文化素质低下的制约,赌博盛行,封建迷信活动沉渣泛起,破坏了淳朴的乡风。因此,积极建立村、屯级农家书屋和农民文化中心户,联系县文明、文体、科技、农业、卫生、妇联、团委等部门,将帮扶工作带入农村,把文化科技的信息带給群众,把少儿科普绘本带给留守儿童,通过社会各界共同帮扶,这样才有可能有效改善农村文明发展状况,农村精神生活的文明化有利于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需要和发展。图书馆通过为农民提供优秀的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持之以恒地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科普活动,可以帮助农民划清科学与迷信、文明与愚昧的界限,引导农民崇尚科学,抵制迷信,塑造积极、和谐、健康、文明的乡风民风,积极应对时代变迁带来的文化挑战,增进对于科学发展观的认同和理解, 新农村建设的文化根深叶茂,滋养着一个社会主义新农村逐步发展起来。
结束语:
县级公共图书馆的建立,是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有效途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离不开基层文化建设,基层文化建设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水平,所以加强县级公共图书馆的建立是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也是国家全面小康社会的要求。
参考文献:
[1]顾君.县级公共图书馆在公共文化服务中的实践与思考[J].文教资料,2014(20):53-54.
[2]王林凤.浅谈提升县级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能力[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2(23):254.
[3]李琳.浅谈乡镇图书馆建设[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7(19):191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