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核心素养下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分析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aymond200820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发展,培养学生阅读能力已成为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在小学教育阶段,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也是语文教学中的一项重要教学任务。因此,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应以新课改理念为基本导向,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精心设计教学策略,不断创新自身教学方式,从而有效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关键词:阅读能力;小学语文;核心素养
  
  阅读能力的培养是发展学生语文语言综合运用能力的重要前提,所谓阅读,主要是指运用语言内部系统来建构话语从而获取一定的信息和审美体验的活动,从内涵上来看,阅读能力提高的过程是一个提升自我修养和发展思维的过程,这对于小学生来说,需要一定的语言基础和兴趣才能做到。由此可见,在语文核心素养下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要求教师要通过巧妙运用各种教学方式,根据学生心理特征的发展,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并有效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另外,也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文思维能力,提升思维品质,从而使语文核心素养在阅读教学中产生最大效益。基于此,笔者将从“依托文本”“文本初读”“文本细读”“文本品读”“词能达意”“学以致用”六个角度进行分析,谈一谈语文核心素养下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
  一、 依托文本,积累语言素材
  文本语言素材的积累是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学生只有积累丰富的语言素材,在阅读的过程中才能做到更加准确、生动、流畅地表达出文本的内在情感。由此可见,依托文本,积累语言素养对培养阅读能力的重要性。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精心提炼教材中优美文章和句子,并逐步引导学生养成善于积累和做笔记的好习惯,从而有效帮助学生不断提升自我阅读能力。
  例如:在学习《难忘的泼水节》这一课时,为了有效帮助学生积累课文中优美语言以及促进学生养成善于积累和做笔记的好习惯,进而有效提高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首先,我会带领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并为学生讲解本文是一个充满温情的感人故事,让学生体会对周总理的热爱之情,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然后,我让学生自主朗读文章,并将文章中自己认为好的词语或句子并做好笔记,像:在词语的用法上,“赶来”“一条条、一串串”等词的妙用;在句子上,“周总理身穿对襟白褂,咖啡色长裤,头上包着一条水红色头巾,笑容满面地来到人群中。”“他接过一只象脚鼓,敲着欢乐的鼓点,踩着凤凰花铺成的‘地毯’,同傣族人民一起跳舞。”让学生着重抓住描写人物的外貌、动作等优美词句加以积累。最后,我还会让学生熟读课文,并依托文本,将积累的语言素材作为参考,进行语言变式,从而有效加强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
  二、 文本初读,了解文章大意
  文本初读是阅读过程中最基础的环节,而初读的主要目的通常是让学生对文本内容有个整体的认识。因此,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深刻地认识初读的意义和作用,鼓励学生主动去读,用心读,逐渐使文本中的语言文字以画面的形式留在自己的脑海中。另外,也要设计有效的情境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最大限度地让学生通过初读能够对文章大意有个更为整体的了解和掌握。
  例如:在教学《祖先的摇篮》这一课内容时,为了让学生在初读过程中能够对文章大意及课文的结构有更清晰的认识,我会采取问题情境的教学方式来达到本次教学的目的。首先,我会让学生观察一下这篇课文与前面所学过的课文有什么地方不一样?通过学生的仔细观察得出结论:“这篇课文不是自然段的结构,而是从中间空行断开,每断开一次就是一个小节。”以此来让学生认识文章的结构“小节”;然后,我让学生带着问题:“尝试找出课文一共有几个小节?并在每一个小节前面标出序号。”通过带着这个问题齐读课文,学生们不仅正确认识到了课文的结构是由四个小节组成,还在一定程度上活跃了课堂的阅读氛围;接下来,为让学生初步了解文章大意,我会再次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行自由阅读一篇课文,像:“我们的祖先是怎么生活的?”在朗读过程中我会引导学生画出生字词,读准字音、注意字形,画出不理解的地方,进而来加深学生对文章的理解以及掌握每节的大意。通过这样的方式,不仅让学生对本篇课文的结构和基本大意有了一个更加深刻地认识和理解,还有效提高了学生的阅读能力。
  三、 文本细读,增强阅读语感
  文本细读不仅能够让学生了解文章的语法结构,并且在一定程度上也能让学生捕捉到文章的言外之意。因此,在阅读教学中,一方面,教师要逐步引导学生在文本细读中探究重点词句的含义,充分感受到阅读语感的魅力;另一方面,也要鼓励学生敢于探索文本内在的意义,从而为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奠定基础。
  例如:在教学《秋天的雨》这一课时,为了让学生能够读出对秋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和培养学生阅读语感,我会以多媒体来辅助教学。首先,我会利用多媒体为学生播放本篇课文的相关音频,在播放过程中会相应弹出几幅有关秋天美好景象的画面,以此来让学生边听边欣赏画面;然后,我会让学生将文章的重点段落进行细读,并分析它的语言结构以及中心思想,像:“你看,它把黄色给了银杏树,黄黄的叶子像一把把小扇子,扇哪扇哪,扇走了夏天的炎热。”“它把红色给了枫树,红红的枫叶像一枚枚邮票,飘哇飘哇,邮来了秋天的凉爽。”通过这段对秋天景象的描写,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感受下文章中所表现的意境。最后,我还会让学生在课下多读一读陶金鸿先生的其他作品,从而让学生能够了解作者的写作风格,并形成一定的语感,促进其自身语文阅读能力的提高。
  四、 文本品读,体会作者思想
  引導学生以品读的方式进行阅读,不仅可以让学生在阅读中感知到文本中作者的内心情感以及文本的结构特征,同时,也是有效引导学生理解文章中心思想和走进作者内心世界的重要手段。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以学生为主体,从学生的认知结构和生活阅历出发,有效进行教学设计,不断丰富学生的思想境界,从而有效促进其语文核心素养的提高。
  例如:在学习《山行》这一首古诗时,为了让学生深刻体会古诗词的魅力和引领学生一步一趋地进入诗的意境,走进诗人的生活,首先,我会带领学生“品读”这首古诗,利用词中所描绘的景物让学生想象出画面,接着我用一段话来描述山上美景,让学生在充分理解诗的意思的基础上,让学生品读,逐步体会大自然的美景;像:“此时,你也来到了寒山脚下,枫树林中,停下来欣赏这枫林的景色,那火红的枫叶比江南二月的花还要红。”然后,再让学生感受“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从而让学生通过“品读”感受唐诗描写景象之巧妙。最后,我会引导学生从《山行》这首古诗中体会杜牧内在的精神世界以及对深秋山林景色的赞美之情。通过有效的品读古诗词,让学生可以在语境中提升自身核心素养和品读能力。   五、 词能达意,升华情感体验
  文本字里行间无不体现着作者的良苦用心,精雕细琢,旨在让学生通过不断积累文本知识才能深入感受到作者的内心情感,从而升华自身的情感体验。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在阅读中依据文本整体情感表达不断深入到文本的字词当中,以小见大,深刻领悟文本中蕴藏的情感价值,从而有效提高学生对文本的阅读理解能力。
  例如:在学习“夜书所见”这一首古诗时,为了让学生通过阅读体会到诗中所包含的情感,首先,我让学生自主朗读古诗,在朗诵过程中我会引导学生将不懂的词语做好記录,并根据注释自主翻译课文的主要内容。然后,在学生对古诗的中心思想大概了解后,我会为学生进行精讲,明诗义,悟诗情,像:讲到第一句“萧萧梧叶送寒声”中的“萧萧、梧叶”时,我会借助多媒体为学生加以展示,从视觉上让学生有个更为清晰的认识;又像:讲到第二句“江上秋风动客情”中的“动客情”时,我会为学生用生动的语言把诗人“想家”的感情读出来,并让学生品味感受诗人对自己的家乡和童年的思念之情;另外,通过“动”和“情”这两个字词,让学生以想象的方式来体会诗人的心情。最后,我还会要求学生在课下搜集有关思乡的古诗词来加以对比,进而有效培养学生语文阅读思维能力和。
  六、 学以致用,丰富阅读活动
  阅读能力的培养终究还是为了提高学生在生活中的语言运用能力。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除了在课堂上教授学生一些语言基础知识外,也要通过语言交流课、辩论课、朗诵竞赛等形式,为学生创建阅读交流平台,并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从而让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学以致用。
  例如:在口语交际《推荐一部动画片》活动课中,通过口语交际活动,培养学生敢于交际、乐于交际的情感以及引导学生在交际过程中灵活运用所学语言知识,并养成良好阅读习惯,我会分两部分展开:首先,第一部分为谈论环节,我会以一个问题来作为谈论对象,像:“你们爱看的动画片是什么?”然后,让学生通过小组交流的方法来进行谈论,并鼓励学生勇于说出自己的想法,敢于表现自己。在谈论中,小明问:“小科,你爱看什么动画片?”小科回答:“我爱看《西游记》,你呢?”小明回答:“我也是,我还读过《西游记》原著呢!你读过吗?”小科:“我也读过,不如我们说一说各自阅读感受吧!”接下来两名同学谈论起了各自观点。在第二部分为写作环节,我会以“最喜欢的动画片观后感”为题目,让学生利用课堂剩余时间以及课下时间充分运用自己所学知识和经验来续写自己在生活中对其观看过的动画片的感受,并提倡学生运用在阅读中所认识的优美字词。通过这样的方式,既提高了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也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写作能力。
  综上所述,语文核心素养下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不仅是小学语文教学的基本任务和目标,也是提高小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内在要求。因此,教师在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同时,也要注重学生语文思维能力和语文综合素养的发展与提升,从而使学生不断提高自身文化素养和阅读能力。
  参考文献:
  [1]章可欣.语文核心素养视野下小学群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18.
  [2]徐彩芬.核心素养下学生阅读思维能力的培养[J].小学教学参考,2019(7):22-23.
  作者简介:
  高弘敏,福建省漳州市,福建漳州蓝田经济开发区实验小学。
其他文献
摘 要:选择题和填空题在中考试题中所占的比重不是很大,但是学生在考试时又不能不要这些分数,不仅如此,还要尽可能地拿到选择题与填空题的所有分数。因此,教师在平时的教学工作中,要向学生渗透假设性思维的教学,让学生能够在考试的过程中运用起来,尽可能地拿到更多的分数。那么,教师应该怎样在教学中向学生渗透假设性思维呢?本文将围绕这一问题,根据个人经验以及近年来层出不穷的理论研究成果,结合实际情况,进一步展开
摘 要:探究式学习是学生学习科学的重要方式,在小学科学课堂有效开展探究式学习我们可以从“落实科学探究活动的各个要素”“合理选择、精心设计探究问题”“处理好‘学生主体教师主导’的师生关系”和“保障学生充足的探究时间和空间”这几方面做起。让每一个学生都能亲历像科学家一样的探究过程,在探究的过程中体验科学的本质,提升自我的科学素养。  关键词:小学科学;探究式学习;落实;主导;主体;综合素养     《
字是一个人的另一张名片,是一个人的语文素养、文化素养的一部分.要让孩子拥有一张漂亮的“名片”,单靠学校教育是肯定不够的,需要家长大力配合.家长要提高认识,明确责任;为
近些年来,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特别是在2016年9月,《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成果发布,其中“核心素养”一词的出现,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文言文在中学语文教材中的
摘 要:在平时的作文教学中,教师热衷于指导学生进行议论文的写作。但是应试议论文教学存在一些技巧化、格式化和模式化的问题。议论文的核心在思维,灵魂在思想,议论文写作教学要以交流、沟通和表达为目的,培养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和思想意识。  关键词:议论文教学;思辨写作;情境应用     近几十年来,随着教育改革和高考改革,作文出现了材料作文、话题作文、任务驱动型作文、时评材料作文等命题形式,从
《机关文书写作古辞典》是一部系统阐释机关文书写作的大型工具书。修订本《机关文书写作大辞典》是在1993年版的基础上修订再版的。这次修订根据国务院办公厅新近颁布的公
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Multiple Organ Dysfunction Syndrome,MODS) 是严重烧伤主要死亡原因之一,现已证实缺血缺氧是导致严重烧伤多脏器损害的主要始动因素之一,肠道是对缺血
摘 要:孩子的教育问题会影响到将来世界的发展,加强孩子教育问题能有效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发展。尤其是针对小学阶段的教育,学生所在的班级是学校管理孩子的主要载体,良好的班风和学风会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状态和身心健康,所以,班级管理的重要性不可忽视,同时也不能忽视学校和孩子家长共同配合作用,学生只有在积极、团结的气氛下以及和谐的家庭环境里,才能有利于自己的身心发展。本论文围绕小学教育中的家校合作进行讨论,
摘 要:本文从高中生心理存在问题出发,提出调适策略对破解中学生心理问题的导向作用。围绕学生自我管理调整、心理咨询辅导、团队活动锻炼、合力引导等,注重培养学生的自我调控力,引导其在主动融入实践活动中提升自身适应力,走出自身心理“阴霾”。  关键词:心理;中学生;问题;调适     教育部在加强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见中指出: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人的全面素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
“爬格子”,是对写作的形象说法。一个“爬”字,将写作生活的艰辛描绘得淋漓尽致。“三更伴孤灯,五更闻鸡鸣”,常将平生学,化作千字文。其中甘苦,非亲历难以体会。在近二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