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人类在主动造器的初始,便有了设计思想。易学为主导的《周易》、阴阳学延伸到的“阴阳五行说”、老子《道德经》及后来庄子学说构成了中国传统设计思想的文化基础。而早期中国传统设计思想的主要观点,由道家学说进行了最完整和最清晰的概括。本文力求从中国传统设计思想中的道家思想入手,探析原研哉的设计作品中所体现的道家与设计的巧妙结合之处。
关键词:传统设计思想;原研哉;设计
《道德经·第十五章》中言“古之善为道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识。夫不唯不可识,故强为之容;豫(慎重)兮若冬涉川;犹(警觉)兮若畏四邻;俨(端谨、庄严、恭敬)兮其若客;涣(解散、融合)兮其若凌释;敦(敦厚)兮其若朴;旷(空旷)兮其若谷;混兮其若浊”。道家思想把“道”的巧妙之处概括为“豫”、“犹”、“俨”、“涣”、“敦”、“旷”、“混”七个方面,反映了中国先哲高超的传统设计智慧与思想,现如今被民族的主流文化传承发展,承载延续至现在,与现代设计之妙有着千丝万缕的关联。本文欲从“道”之“妙”的七个本质特征入手,结合原研哉的现代设计,探求道家思想对当代设计的重要作用和影响。
原研哉在是世界著名设计大师,日本最有影响力的平面设计师和无印良品的艺术总监。在原研哉的设计中,其设计理念与日本本土文化一脉相承,同时又极富有东方哲学意味,在很多作品的设计风格上凸显出道家思想无中生有、道法自然的造物思想,构建了一个"无和有",蕴含禅意的美学境界。
一、道家思想中的“豫”为慎重之意,是“道”的行为要素。原研哉所言:“小处着手,大处着眼”,他认为设计的源泉和意义在于“日常”,慎重踏实地从日常生活入手,关注日常生活的细节之美,赋予产品设计精准的市场调研和营销,用心推动消费者的审美意识,使得每一个设计作品都争取是一个具有引导性的设计,这些无不体现了原研哉对待设计的“慎重“之感,也充分体现了道家思想中“豫”的思想内涵。
二、“犹”为警觉之意,也是“道”的行为要素。原研哉的过人之处,是在于其精准的洞察力,他强调对日常生活中的事物要足够敏感,认为“设计并非一项技能,而应该是一种把握事物本质的感受能力和洞察能力”。正是这种对待事物所抱有的警觉感,原研哉试图建立一种“五感”信息建筑的思维方式,指在设计作品时,调动受众视觉、听觉、触觉、味觉、嗅觉五种基本感觉,从而唤起受众“感觉的觉醒”。原研哉有条不紊地构筑“五感”信息集合体,对生活全方位、多角度的洞察力践行着道家思想的“犹”之警觉感。如在设计长野冬季奥运会的节目册时,为了突出冬季特色,打造出一种适宜冬季庆典的设计风格,唤起人们对于“冰和雪”的记忆,原研哉考虑设计一款“冰一般”的纸,这种纸让人们联想起冬天,脚踩在松软的雪地上,足迹变成半透明的冰渗透到泥土里……
三、“俨”为端谨,即大方,是“道”的形式要素。谈起原研哉的设计,自然能够想到无印良品的极简风格,简单又不失大方。无印良品本意为“No Brand”(无品牌),然而虽然极力淡化品牌意识,但凭着其设计风格的简朴大方与还原商品本质的手法, 无不诠释着“无印良品”的品牌形象。“道”形式要素之端谨,体现于原研哉设计的无印良品之设计哲学,同时也反映着自然、简约、质朴的生活品味。
四、“涣”为融合、解散、宽松潇洒之意,是得道后的心态。原研哉策划了一个“RE-DESIHN——二十一世纪日常用品再设计展”,意图体现“日常事物陌生化”的设计理念,其意为重新审视我们周围的设计,打破日常生活中的原本形象,对日常事物进行抽象解散,再进行重组与融合,挖掘表象的更深层涵义,使设计最终形成一种微妙的、新奇的、游离的美感。
在原研哉策划的“RE-DESIHN——二十一世纪日常用品再设计展”中,建筑家坂茂对卫生纸进行了再设计。坂茂把卷筒纸中间的芯做成了四角形,四角形比起以往卷筒纸的三角形内芯增加了棱角而相应的增加了抽取的阻力,并且随着阻力的产生而会发出“喀哒”声。坂茂用心的设计这种阻力发出的信息和实现的功能便是节约能源,可见对于“涣”的解散与融合,使得日常事物更加富有设计的生活哲学。
五、“敦”为厚、朴,浑厚旷达,也是“道”的形式要素。所谓“朴”指木之未雕,朴然混全,即要求造型精练、简洁,反映造型精髓。原研哉担任无印良品的艺术总监,主张在极简主义审美意识的影响下,删繁就简,直逼本质,恰恰符合了道家思想的“敦”之设计思想。他想要做的是要带给消费者一种“这样就好”的满足感。“这样就好”并非是降低对品质的要求,而是尽量把“这样就好”提高到尽可能高的服务或制作水准。原研哉的工作,就是在社会大众中传达概念性商品的极简概念,由此散发出的道家思想文化使得无印良品在似有若无的产品设计中,升华至文化层面。
尽管日本的历史远不及我们丰厚,但是在考虑设计与文化的融合时,原研哉选择了静心做“减法”,他认真抽取了日本传统文化中最贴近本土文化精髓的内容,融合我国的道家设计思想,纳为己用,与现代设计中最容易操作的脉络融合呈现给世界。
六、“旷”为空旷,也有空虚、空灵之意,也是“道”的重要表现形式要素,其造物观念的内在规定性体现了“有”与“无”的道家思想。从“无”到“有”之创生,蕴藏着从“有”转化为“无”的深刻意义。
原研哉先生对无印良品的提案,用一句话说就是“虚无”。他给无印良品做的一幅宣传海报,以地平线的形式秉承了这样一种“虚无” 的东方哲学观念。试图用地平线打造一个巨大的容器,地平线上空无一物,但有蕴含所有,给受众提供了填充各种想象的空间。这则广告拍摄于南美洲玻利维亚中部的鸟犹尼市,从地平线出发,天地间所有的景象一览无余,人与地球的关系得到一个趋于极致的体现。画面中有一位少女,与地平线一起构成了最终的画面。原研哉觉得最美的设计是虚无的,而这条地平线会是一条能够象征“虚无”概念的地平线,也亦为道家思想的“旷”。
七、“混”为混沌,也有不直白、委婉、隐约、朦胧等意。设计表现可用如暗示、隐喻、象征等手法,以增加造型的内涵和深度。
原研哉设计梅田医院的标识系统,其最大特征就是标识本身都是用白色的纯棉布做成,布料的质地非常柔软,设计体现出一种对病人柔情的关怀。房间号和提示信息印在白色棉布上,形状有的像袜子,有的像床单,都可以随时被脱卸下来清洗。同时,使用不耐脏的白布向病人表明,院方能时刻确保医院的清洁。“柔和的感觉”和“最好的清洁”通过设计的暗示、隐喻以及象征的手法体现出一种“混”之设计思想,不仅富有浓郁的设计人文关怀,对于患者的人来说,也是最大的安慰。
原研哉的设计根植于深厚的日本文化,但却有着浓厚东方哲学意味的价值隐喻,其设计作品决不单单是种种文化因素的简单叠加、重复堆砌,而且在道家思想“豫”、“犹”、“俨”、“涣”、“敦”、“旷”、“混”的七个本质特征方面都有所体现,用“创新”和“和谐”这两条主线使之有机融合,整体体现出更高的社会、经济、人文价值。
原研哉在《设计中的设计》中谈到,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的一个新基准。今天的中国,已经越来越受到世界的瞩目。我们面对着上下五千年的传统美学及设计思想的多元文化,厚重的传统是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我们对于设计有据可循,有理可依,设计的文化内涵深远又有意义。但现实是我们的困顿也在于传统的厚重,如何把厚重的传统哲学思想渗透到现代设计的方方面面,多元体现我国本土文化,使得我国的设计站在精厚文化的高度之上,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我们的设计应当在新的技术与意识观念的冲击下,不断的更新拓展民族内涵与精神,延其“意”,从而传其“神”。
参考文献:
[1]原研哉.设计中的设计[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11.
[2]王琥.设计史鉴—中国传统设计思想研究(思想篇)[M].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2010.
[3]胡飞.中国传统设计思维方式探索[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
[4]李砚祖.装饰之道[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3.
关键词:传统设计思想;原研哉;设计
《道德经·第十五章》中言“古之善为道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识。夫不唯不可识,故强为之容;豫(慎重)兮若冬涉川;犹(警觉)兮若畏四邻;俨(端谨、庄严、恭敬)兮其若客;涣(解散、融合)兮其若凌释;敦(敦厚)兮其若朴;旷(空旷)兮其若谷;混兮其若浊”。道家思想把“道”的巧妙之处概括为“豫”、“犹”、“俨”、“涣”、“敦”、“旷”、“混”七个方面,反映了中国先哲高超的传统设计智慧与思想,现如今被民族的主流文化传承发展,承载延续至现在,与现代设计之妙有着千丝万缕的关联。本文欲从“道”之“妙”的七个本质特征入手,结合原研哉的现代设计,探求道家思想对当代设计的重要作用和影响。
原研哉在是世界著名设计大师,日本最有影响力的平面设计师和无印良品的艺术总监。在原研哉的设计中,其设计理念与日本本土文化一脉相承,同时又极富有东方哲学意味,在很多作品的设计风格上凸显出道家思想无中生有、道法自然的造物思想,构建了一个"无和有",蕴含禅意的美学境界。
一、道家思想中的“豫”为慎重之意,是“道”的行为要素。原研哉所言:“小处着手,大处着眼”,他认为设计的源泉和意义在于“日常”,慎重踏实地从日常生活入手,关注日常生活的细节之美,赋予产品设计精准的市场调研和营销,用心推动消费者的审美意识,使得每一个设计作品都争取是一个具有引导性的设计,这些无不体现了原研哉对待设计的“慎重“之感,也充分体现了道家思想中“豫”的思想内涵。
二、“犹”为警觉之意,也是“道”的行为要素。原研哉的过人之处,是在于其精准的洞察力,他强调对日常生活中的事物要足够敏感,认为“设计并非一项技能,而应该是一种把握事物本质的感受能力和洞察能力”。正是这种对待事物所抱有的警觉感,原研哉试图建立一种“五感”信息建筑的思维方式,指在设计作品时,调动受众视觉、听觉、触觉、味觉、嗅觉五种基本感觉,从而唤起受众“感觉的觉醒”。原研哉有条不紊地构筑“五感”信息集合体,对生活全方位、多角度的洞察力践行着道家思想的“犹”之警觉感。如在设计长野冬季奥运会的节目册时,为了突出冬季特色,打造出一种适宜冬季庆典的设计风格,唤起人们对于“冰和雪”的记忆,原研哉考虑设计一款“冰一般”的纸,这种纸让人们联想起冬天,脚踩在松软的雪地上,足迹变成半透明的冰渗透到泥土里……
三、“俨”为端谨,即大方,是“道”的形式要素。谈起原研哉的设计,自然能够想到无印良品的极简风格,简单又不失大方。无印良品本意为“No Brand”(无品牌),然而虽然极力淡化品牌意识,但凭着其设计风格的简朴大方与还原商品本质的手法, 无不诠释着“无印良品”的品牌形象。“道”形式要素之端谨,体现于原研哉设计的无印良品之设计哲学,同时也反映着自然、简约、质朴的生活品味。
四、“涣”为融合、解散、宽松潇洒之意,是得道后的心态。原研哉策划了一个“RE-DESIHN——二十一世纪日常用品再设计展”,意图体现“日常事物陌生化”的设计理念,其意为重新审视我们周围的设计,打破日常生活中的原本形象,对日常事物进行抽象解散,再进行重组与融合,挖掘表象的更深层涵义,使设计最终形成一种微妙的、新奇的、游离的美感。
在原研哉策划的“RE-DESIHN——二十一世纪日常用品再设计展”中,建筑家坂茂对卫生纸进行了再设计。坂茂把卷筒纸中间的芯做成了四角形,四角形比起以往卷筒纸的三角形内芯增加了棱角而相应的增加了抽取的阻力,并且随着阻力的产生而会发出“喀哒”声。坂茂用心的设计这种阻力发出的信息和实现的功能便是节约能源,可见对于“涣”的解散与融合,使得日常事物更加富有设计的生活哲学。
五、“敦”为厚、朴,浑厚旷达,也是“道”的形式要素。所谓“朴”指木之未雕,朴然混全,即要求造型精练、简洁,反映造型精髓。原研哉担任无印良品的艺术总监,主张在极简主义审美意识的影响下,删繁就简,直逼本质,恰恰符合了道家思想的“敦”之设计思想。他想要做的是要带给消费者一种“这样就好”的满足感。“这样就好”并非是降低对品质的要求,而是尽量把“这样就好”提高到尽可能高的服务或制作水准。原研哉的工作,就是在社会大众中传达概念性商品的极简概念,由此散发出的道家思想文化使得无印良品在似有若无的产品设计中,升华至文化层面。
尽管日本的历史远不及我们丰厚,但是在考虑设计与文化的融合时,原研哉选择了静心做“减法”,他认真抽取了日本传统文化中最贴近本土文化精髓的内容,融合我国的道家设计思想,纳为己用,与现代设计中最容易操作的脉络融合呈现给世界。
六、“旷”为空旷,也有空虚、空灵之意,也是“道”的重要表现形式要素,其造物观念的内在规定性体现了“有”与“无”的道家思想。从“无”到“有”之创生,蕴藏着从“有”转化为“无”的深刻意义。
原研哉先生对无印良品的提案,用一句话说就是“虚无”。他给无印良品做的一幅宣传海报,以地平线的形式秉承了这样一种“虚无” 的东方哲学观念。试图用地平线打造一个巨大的容器,地平线上空无一物,但有蕴含所有,给受众提供了填充各种想象的空间。这则广告拍摄于南美洲玻利维亚中部的鸟犹尼市,从地平线出发,天地间所有的景象一览无余,人与地球的关系得到一个趋于极致的体现。画面中有一位少女,与地平线一起构成了最终的画面。原研哉觉得最美的设计是虚无的,而这条地平线会是一条能够象征“虚无”概念的地平线,也亦为道家思想的“旷”。
七、“混”为混沌,也有不直白、委婉、隐约、朦胧等意。设计表现可用如暗示、隐喻、象征等手法,以增加造型的内涵和深度。
原研哉设计梅田医院的标识系统,其最大特征就是标识本身都是用白色的纯棉布做成,布料的质地非常柔软,设计体现出一种对病人柔情的关怀。房间号和提示信息印在白色棉布上,形状有的像袜子,有的像床单,都可以随时被脱卸下来清洗。同时,使用不耐脏的白布向病人表明,院方能时刻确保医院的清洁。“柔和的感觉”和“最好的清洁”通过设计的暗示、隐喻以及象征的手法体现出一种“混”之设计思想,不仅富有浓郁的设计人文关怀,对于患者的人来说,也是最大的安慰。
原研哉的设计根植于深厚的日本文化,但却有着浓厚东方哲学意味的价值隐喻,其设计作品决不单单是种种文化因素的简单叠加、重复堆砌,而且在道家思想“豫”、“犹”、“俨”、“涣”、“敦”、“旷”、“混”的七个本质特征方面都有所体现,用“创新”和“和谐”这两条主线使之有机融合,整体体现出更高的社会、经济、人文价值。
原研哉在《设计中的设计》中谈到,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的一个新基准。今天的中国,已经越来越受到世界的瞩目。我们面对着上下五千年的传统美学及设计思想的多元文化,厚重的传统是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我们对于设计有据可循,有理可依,设计的文化内涵深远又有意义。但现实是我们的困顿也在于传统的厚重,如何把厚重的传统哲学思想渗透到现代设计的方方面面,多元体现我国本土文化,使得我国的设计站在精厚文化的高度之上,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我们的设计应当在新的技术与意识观念的冲击下,不断的更新拓展民族内涵与精神,延其“意”,从而传其“神”。
参考文献:
[1]原研哉.设计中的设计[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11.
[2]王琥.设计史鉴—中国传统设计思想研究(思想篇)[M].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2010.
[3]胡飞.中国传统设计思维方式探索[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
[4]李砚祖.装饰之道[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