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以旅游业为切入点与突破口,是西藏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论文通过亲赴旅游地体验、去林芝旅游相关部门调研,与游客深度访谈等方法,在对林芝旅游发展现状分析的基础上,分析西藏城乡旅游发展中各要素间相互影响的作用机理,在此基础上提出西藏林芝城乡旅游协调发展的四大机制:动力机制、组织协调机制、资源整合机制与政策保障机制,以期进一步缩小西藏城乡差距、促进西藏城乡的协调发展。
关键词:西藏城乡旅游;城乡差距;协调发展;机制研究;旅游资源
中图分类号:F592.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8)05-0100-03
中央第五次西藏工作座谈会明确提出“将西藏建设成为重要的世界旅游目的地”,在“一带一路”战略下,西藏旅游业将迎来发展的重要机遇。城乡旅游一体化是“十二五”期间我国旅游业发展的重要趋势与现实要求,加深区域合作,加强西藏区内资源统筹,是西藏积极对接“一带一路”,深入推进世界旅游目的地建设的重要途径。近年来西藏的旅游业已为西藏带来可观的经济收益,同时,西藏城乡发展之间却存在着较大的差距,如何通过旅游业促进西藏城乡协调发展是当前我们需要解决的重要课题之一。当前,国内外关于城乡旅游发展研究成果倾向于城市旅游或乡村旅游,较少从本质上研究城乡旅游协调发展的核心主导因素。鉴于此,笔者通过亲身旅游体验,去西藏林芝旅游相关部门去调研,与游客深度访谈,在对林芝旅游发展现状分析的基础上,分析西藏城乡旅游发展中各要素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作用机理,在此基础上提出西藏林芝城乡旅游协调发展的四大机制:动力机制、组织协调机制、资源整合机制与政策保障机制。
一、动力机制
当前,西藏城乡旅游发展存在相互隔离的问题,彼此间互补优势没有更好地发挥出来,研究促进西藏城乡旅游协调发展的动力机制,对于西藏城乡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关于城乡旅游协调发展的动力机制,学术界已出现了不少成果。张付芝(2008)认为城乡旅游互动发展的动力机制有两大类:内源动力机制(城乡旅游资源的差异性、需求的拉动、乡村居民求变求富的心理、城乡居民旅游偏好的差异)与外源动力机制(政府实施的统筹城乡政策、休假制度、区域外部旅游竞争的加剧、交通和通讯发展的推动)。徐福英、马波(2005)结合旅游业的特点及城乡协调发展面临的问题,提出城乡协调发展旅游的动力机制:推动力、吸引力、拉动力(旺盛的市场需求)与支撑力(丰富的旅游资源);张勇(2010)提出城乡旅游互动发展的动力机制分为宏观动力、中观动力与微观动力,基于以上研究,本研究以推拉理论为基础,结合林芝城乡旅游的特点,提出林芝城乡旅游协调发展的两大动力机制:推动力机制与拉动力机制。
(一)推动力机制
1.政府推动力
随着国家的高度关注和持续支持,西藏自治区政府在保持和谐稳定的基础上,逐步加大对西藏的经济建设力度,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林芝旅游局十二五(2011-2015)工作总结中把旅游业确立为其战略性主导产业地位,十三五时期以“旅游强市”和“林芝国际生态旅游区”为目标,全面提升林芝旅游产品的质量和服务水平。林芝当地政府为了实现打造世界旅游目的地的战略目标,在国际生态旅游与全域旅游理念的指导下,通过重点项目的开工建设,如基础设施的改善、接待能力的提高等,为林芝城乡旅游业带来新的发展机遇。
2.旅游企业推动力
据2015年底的统计,林芝的旅行社有5家,各类旅游开发企业26家,城乡旅游互动为这些旅游企业开辟新的旅游领域与资源类型提供了潜在的沃土条件,林芝城乡旅游市场正呈现出以旅游观光为主、休闲度假逐步增长的态势,这必将为林芝旅游企业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而旅游企业为了经济效益会加大投入开发力度,这将进一步促进城乡旅游的发展。
3.旅游产业发展推动力
当前,林芝城乡以生态旅游为主,目前的旅游现状主要是“门票”经济,在2017年8月进行旅游体验时发现,无论是去大峡谷、南伊沟还是巴松措,均是当天去当天回,消费主要以门票与路费为主,同时,笔者居住在城市,而旅游景区多在乡村,旅游产品的延伸与融合、旅游产品的更新将会改变与完善,林芝的旅游产业链有很大的挖掘空间,旅游产业的内在推动将成为林芝城乡旅游发展的持续动力之源。此外,旅游目的地的农牧民通过参与旅游经营活动与服务,改善其自身的经济与生活状况,这也成为城乡旅游协调发展的推动力之一[1]。
(二)拉动力机制
1.城乡旅游资源的吸引力
中央第五次工作座谈会中提出要将西藏建成“世界旅游目的地”,林芝是“西藏建设世界旅游目的地”的重要组成部分。林芝的旅游定位为生态旅游路径以及全域旅游发展模式,因为它有着丰富的旅游资源:独特的自然风光、生态环境,悠久的人文历史发展过程,浓郁的宗教文化与多彩的民族风情等,林芝城乡旅游资源的差异性与互补性,对区内外以及国内外的旅游者产生了强烈的吸引力,甚至在全球都具有明显的旅游资源优势,这是林芝旅游业向纵深层次发展的重要依托。
2.旅游市场的需求拉力
在市场经济体制下,没有足够的市场需求容量,旅游业就难以发展,市场才是决定资源配置的方向,林芝旅游市场需求增长趋势是形成西藏城乡旅游协调发展的强大拉动力。林芝旅游市场需求拉动包含以下两点:一是自治区以外的国内游客与外国游客市场需求拉力。由相关市场调查发现:林芝国内的主要客源地与距离以及客源当地经济发展、生活水平相关,有来自西藏周边的省市,比如四川、重庆、云南等,有来自经济较发达的地区,如广东、北京、上海等,此外,以河南为主的中部地区省市也逐渐成为重要的客源市,辽宁、黑龙江等边远省份开始成为林芝旅游的新的客源市场。①由于林芝市属于边境管理地区,因而当前国际游客较少,但未来林芝要打造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必然会增强其开放性,国外游客市场需求将会比较大。二是林芝城乡游客的市场需求拉力。城市与乡村是拥有不同生活方式与环境的两种区域,环境的差异形成了不同的旅游景观。一般来说,游客一般喜欢反向旅游,即游客喜歡选择与自己所居住的环境相异的旅游地作为目的地游览,城市旅游与乡村旅游是反向旅游的相对方,这也是城乡旅游持续发展的动力所在[2]。 二、组织协调机制
《西藏自治区旅游条例》规定与旅游业相关的组织和部门如旅行社、旅游交通部门、旅游景区等应当充分发挥自身的功能和作用,保证西藏旅游业的长足发展。当前,西藏正致力于打造区域旅游协调发展大格局,旅游业的和谐稳定发展离不开不同层级政府和不同部门间的协同。西藏城乡旅游组织协调发展是指在国家和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的宏观领导下,在旅游主管部门的统筹规划和相关人员的密切配合下,充分调动包括旅行社、旅游景区、旅游交通部门、旅游协会、旅游工艺品等特产公司组织、酒店饭店等诸多组织在内的协作积极性,实现多组织间的协同配合与联动发展。
(一)西藏城乡旅游组织协调发展的必要性
西藏旅游业涉及诸多组织和部门,各个部门承担的旅游管理职能不同,各职能之间有交叉和重复,如旅行社组织提供服务和景区管理组织、旅游交通组织有交叉,旅游景区组织和旅游协会组织某些职能有重复。因此,促进西藏城乡旅游组织协调发展,有助于西藏城乡旅游的协调发展。首先,实现西藏城乡旅游组织协调发展符合当今社会发展趋势,尤其在信息化程度高的今天,各个部门和组织并非是独立存在的,实现部门和组织间的联动协调已然成为未来西藏旅游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其次,实现西藏城乡旅游组织协调发展符合西藏旅游发展实际,西藏的旅游业是西藏的主要支柱产业,西藏旅游人口近年来更是呈现递增趋势,加强旅游组织间的协调配合、合理分工有助于提升旅游服务质量和效率。最后,实现西藏城乡旅游组织协调发展助力西藏旅游长足发展,随着旅游资源的开发和旅游业的不断兴盛,未来的旅游竞争将会日渐激烈,西藏旅游组织间的协调发展有助于提升游客的整体旅游体验,一体化旅游服务是未来西藏旅游发展的必然趋势,有助于西藏旅游的长足发展,必然要建立在旅游组织的协调配合之上。
(二)西藏城乡旅游发展中的组织构成
根据波特的“价值链”理论,随着旅游业的发展,许多旅游关联组织会受到吸引加入旅游组织的行列,提供旅游所需的产品和服务等[3]。西藏城乡旅游发展中的组织构成主要有:西藏各级政府、西藏各級旅游主管部门、西藏旅行社组织、西藏旅游景区组织、西藏旅游交通组织、西藏旅游协会组织、酒店饭店组织以及其他旅游组织。明晰了西藏城乡旅游发展的组织构成,我们所要做的就是要充分发挥各组织与部门的作用,调动多种旅游资源的优化组合,发挥西藏城乡旅游优势,做好城乡旅游对接、设计城乡旅游路线、完善城乡旅游组织的协调机制,实现林芝城乡旅游的协调发展。
(三)西藏城乡旅游组织协调机制构建
如何在西藏城乡旅游发展建设过程中建立一个合理高效的协调机制,通过协调使得各级政府和各旅游相关部门能够在满足自身利益的同时,兼顾其他部门利益和整体利益,使各方利益最优,实现旅游业的长足发展,是西藏城乡区域旅游合作实现一体化的关键选择,也是西藏城乡旅游组织协调发展的题中应有之义。旅游业涉及宏观、微观等诸多旅游组织,组织协调有组织内部协调和组织外部协调两层含义,推进西藏城乡旅游组织协调机制的建设需要从这两方面着手:组织内部协调要立足于管理高层,严格规定各职能部门的职责,在组织内部依托良好的沟通机制和监督管理机制实现不同部门之间的协同。组织外部要建立宏观、中观、微观的组织协调机制,需要地方政府部门和企业的密切参与,充分利用“互联网+”工程,逐步实现以网络为先导的旅游产业信息化,构建以都市型特色产业为龙头,连接城市与乡村的旅游产业链条。
三、资源整合机制
林芝在“全域旅游”的大背景下,需优化提升城乡旅游基本要素的发展水平,以下从旅游产品布局、旅游市场、旅游基础设施几方面分析林芝旅游资源的整合机制,通过做大做强以旅游业为引领的产业经济,实现林芝城乡旅游的协调发展。
(一)城乡旅游资源整合机制
城乡旅游资源整合机制是对城乡的旅游资源进行综合开发,统筹考虑,发挥彼此的优势,从而通过游客的增加而产生经济效益。林芝国际生态旅游区总体规划为“一心一廊四带七区”的布局结构,即:“一心”为“林芝旅游中心区”,“一廊”为“G318旅游经济走廊”,“四带”为“四条生态旅游发展带”(雅鲁藏布、林芝西北、扎墨派、然察察公路旅游带),“七区”为“七个生态旅游功能区”(尼洋河、大巴松措、波密冰川森林、通麦易贡、横断山怒江峡谷、雅鲁藏布河谷、雅鲁藏布大峡谷旅游区)。林芝以“一廊四带”为纽带,通过旅游资源的有机整合,构成林芝国际生态旅游区的新型空间布局。另外可通过培育旅游新型业态,推动生态旅游业与特色农牧业、藏医药业、水电能源等产业融合互动。
(二)城乡旅游市场整合机制
积极多方位、多渠道开展林芝市的城乡旅游市场营销,推进林芝旅游促销基金的设立,联合各部门、各企业、各社会团体共同打造林芝独特的旅游形象,形成营销合力,开拓市场。
1.旅游品牌塑造
建设旅游目的地、旅游产品(线路)、旅游企业、旅游管理与服务品牌。要想打造国际旅游景区,就需要世界自然遗产、生态文明示范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国家5A级景区、生态旅游示范区、国际重要湿地、世界地质公园等品牌的支撑。
2.城乡精准旅游营销
林芝旅游局联合相关旅行社、景区、旅游商品销售商、有关政府部门等,直接走进主要旅游客源地的重要社区、企业、学校,开展一对一、面对面旅游营销,尤其需要在城市加强对乡村旅游的大力宣传与精准旅游营销,针对白领、中老年、青少年等特定群体开展专项营销,不断创新营销手段,大力开展城乡旅游促销活动。
(三)旅游基础设施整合机制
这里的旅游基础设施包括城乡旅游道路基础设施,城乡景区基础设施、城乡旅游安全基础设施等。完善城乡旅游基础设施,以318国道、306省道、滇藏新通道、岗派公路为主线,加快主要旅游线路沿线综合服务区的建设,建成一批集餐饮、购物、休憩、车辆维修保养、旅游信息获取等功能于一体的旅游综合服务区。在主要的旅游镇、重点乡村改进旅游道路交通、自驾游与露营基地与安全救援体系,完善旅游产业要素和接待服务设施建设,强化旅游服务功能,不断提升发展层次和水平。集中建设旅游通道的厕所、停车场、导示标识牌、解说牌、观景台、垃圾回收设施、吸氧站等,做好重点旅游基础设施提升及环境整治工作。 四、政策保障机制
林芝旅游资源得天独厚,但由于其生态环境的脆弱性使其旅游业的发展必须坚持开发与保护并重的原则,国家在政策制度方面一直给予高度重视,近年来出台了一系列与之相关的政策、规划,为西藏城乡旅游协调发展提供了具体的抓手,对于西藏统筹城乡发展提供了依据与途径。
自1980年到2015年,中央的六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从关注西藏的稳定发展到经济提升,旅游业逐渐引起重视。林芝旅游局在十二五(2011-2015)工作總结中指出,要坚持以建设全国旅游目的地和西藏生态旅游中心为目标,把旅游业确立为战略性主导产业地位,改善基础设施建设,扩大行业规模,促进生态旅游产业发展,逐步完善乡村旅游服务设施、服务水平、服务质量。此后,为积极响应国家对西藏的重要战略规划,加快西藏特色旅游业建设,西藏自治区、林芝市、林芝市旅游局等分别出台了《西藏自治区“十三五”时期(2016-2020)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纲要》《西藏林芝城市总体规划(2012-2030)》《西藏自治区林芝市“十三五”旅游业发展规划(2016-2020)》《林芝生态地区建设规划(2011-2020)》等政策规划,提出林芝把旅游业培育成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以便发挥旅游业的带动作用[5],使林芝在2030年建设成为“高原森林生态国际旅游城市”、“生态宜居中心城市”[6]。根据林芝市的生态地位、资源优势、在区域经济及社会发展中的定位,确立林芝生态地区建设的战略定位,将林芝市建设成为我国以生态文明建设为主线,以生态旅游为主导的宜居宜游宜业样板地区,以休闲度假、避暑养生为特色的世界级四季生态健康旅游目的地。
总之,在西藏自治区建设世界旅游目的地的浪潮中,林芝市必须紧抓机遇,落实政策发展生态旅游、文明旅游、绿色旅游,政府必须要在生态旅游业建设中发挥主导作用,把建成国际生态旅游区作为各项政策的落脚点。通过探讨西藏城乡旅游协调发展机制,对进一步缩小西藏城乡差距、促进西藏城乡协调发展、经济社会和谐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及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张勇.我国城乡旅游互动发展的动力机制及其对策研究[J].河南大学学报:自然版,2010(6):599-602.
[2]张付芝.区域城乡旅游互动发展动力机制分析[J].旅游论坛,2008(3):375-379.
[3]兰海、石培基、王俊.近十年国内外旅游组织发展研究进展及启示[J].旅游论坛,2009(2):258.
[4]卢松.旅游交通研究进展及启示[J].热带地理,2009(4):396.
[5]西藏自治区“十三五”时期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纲要[N].西藏日报,2016-04-26.
[6]西藏林芝城市总体规划(2012-2030)公示[N].林芝报(汉).2013-05-24.
关键词:西藏城乡旅游;城乡差距;协调发展;机制研究;旅游资源
中图分类号:F592.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8)05-0100-03
中央第五次西藏工作座谈会明确提出“将西藏建设成为重要的世界旅游目的地”,在“一带一路”战略下,西藏旅游业将迎来发展的重要机遇。城乡旅游一体化是“十二五”期间我国旅游业发展的重要趋势与现实要求,加深区域合作,加强西藏区内资源统筹,是西藏积极对接“一带一路”,深入推进世界旅游目的地建设的重要途径。近年来西藏的旅游业已为西藏带来可观的经济收益,同时,西藏城乡发展之间却存在着较大的差距,如何通过旅游业促进西藏城乡协调发展是当前我们需要解决的重要课题之一。当前,国内外关于城乡旅游发展研究成果倾向于城市旅游或乡村旅游,较少从本质上研究城乡旅游协调发展的核心主导因素。鉴于此,笔者通过亲身旅游体验,去西藏林芝旅游相关部门去调研,与游客深度访谈,在对林芝旅游发展现状分析的基础上,分析西藏城乡旅游发展中各要素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作用机理,在此基础上提出西藏林芝城乡旅游协调发展的四大机制:动力机制、组织协调机制、资源整合机制与政策保障机制。
一、动力机制
当前,西藏城乡旅游发展存在相互隔离的问题,彼此间互补优势没有更好地发挥出来,研究促进西藏城乡旅游协调发展的动力机制,对于西藏城乡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关于城乡旅游协调发展的动力机制,学术界已出现了不少成果。张付芝(2008)认为城乡旅游互动发展的动力机制有两大类:内源动力机制(城乡旅游资源的差异性、需求的拉动、乡村居民求变求富的心理、城乡居民旅游偏好的差异)与外源动力机制(政府实施的统筹城乡政策、休假制度、区域外部旅游竞争的加剧、交通和通讯发展的推动)。徐福英、马波(2005)结合旅游业的特点及城乡协调发展面临的问题,提出城乡协调发展旅游的动力机制:推动力、吸引力、拉动力(旺盛的市场需求)与支撑力(丰富的旅游资源);张勇(2010)提出城乡旅游互动发展的动力机制分为宏观动力、中观动力与微观动力,基于以上研究,本研究以推拉理论为基础,结合林芝城乡旅游的特点,提出林芝城乡旅游协调发展的两大动力机制:推动力机制与拉动力机制。
(一)推动力机制
1.政府推动力
随着国家的高度关注和持续支持,西藏自治区政府在保持和谐稳定的基础上,逐步加大对西藏的经济建设力度,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林芝旅游局十二五(2011-2015)工作总结中把旅游业确立为其战略性主导产业地位,十三五时期以“旅游强市”和“林芝国际生态旅游区”为目标,全面提升林芝旅游产品的质量和服务水平。林芝当地政府为了实现打造世界旅游目的地的战略目标,在国际生态旅游与全域旅游理念的指导下,通过重点项目的开工建设,如基础设施的改善、接待能力的提高等,为林芝城乡旅游业带来新的发展机遇。
2.旅游企业推动力
据2015年底的统计,林芝的旅行社有5家,各类旅游开发企业26家,城乡旅游互动为这些旅游企业开辟新的旅游领域与资源类型提供了潜在的沃土条件,林芝城乡旅游市场正呈现出以旅游观光为主、休闲度假逐步增长的态势,这必将为林芝旅游企业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而旅游企业为了经济效益会加大投入开发力度,这将进一步促进城乡旅游的发展。
3.旅游产业发展推动力
当前,林芝城乡以生态旅游为主,目前的旅游现状主要是“门票”经济,在2017年8月进行旅游体验时发现,无论是去大峡谷、南伊沟还是巴松措,均是当天去当天回,消费主要以门票与路费为主,同时,笔者居住在城市,而旅游景区多在乡村,旅游产品的延伸与融合、旅游产品的更新将会改变与完善,林芝的旅游产业链有很大的挖掘空间,旅游产业的内在推动将成为林芝城乡旅游发展的持续动力之源。此外,旅游目的地的农牧民通过参与旅游经营活动与服务,改善其自身的经济与生活状况,这也成为城乡旅游协调发展的推动力之一[1]。
(二)拉动力机制
1.城乡旅游资源的吸引力
中央第五次工作座谈会中提出要将西藏建成“世界旅游目的地”,林芝是“西藏建设世界旅游目的地”的重要组成部分。林芝的旅游定位为生态旅游路径以及全域旅游发展模式,因为它有着丰富的旅游资源:独特的自然风光、生态环境,悠久的人文历史发展过程,浓郁的宗教文化与多彩的民族风情等,林芝城乡旅游资源的差异性与互补性,对区内外以及国内外的旅游者产生了强烈的吸引力,甚至在全球都具有明显的旅游资源优势,这是林芝旅游业向纵深层次发展的重要依托。
2.旅游市场的需求拉力
在市场经济体制下,没有足够的市场需求容量,旅游业就难以发展,市场才是决定资源配置的方向,林芝旅游市场需求增长趋势是形成西藏城乡旅游协调发展的强大拉动力。林芝旅游市场需求拉动包含以下两点:一是自治区以外的国内游客与外国游客市场需求拉力。由相关市场调查发现:林芝国内的主要客源地与距离以及客源当地经济发展、生活水平相关,有来自西藏周边的省市,比如四川、重庆、云南等,有来自经济较发达的地区,如广东、北京、上海等,此外,以河南为主的中部地区省市也逐渐成为重要的客源市,辽宁、黑龙江等边远省份开始成为林芝旅游的新的客源市场。①由于林芝市属于边境管理地区,因而当前国际游客较少,但未来林芝要打造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必然会增强其开放性,国外游客市场需求将会比较大。二是林芝城乡游客的市场需求拉力。城市与乡村是拥有不同生活方式与环境的两种区域,环境的差异形成了不同的旅游景观。一般来说,游客一般喜欢反向旅游,即游客喜歡选择与自己所居住的环境相异的旅游地作为目的地游览,城市旅游与乡村旅游是反向旅游的相对方,这也是城乡旅游持续发展的动力所在[2]。 二、组织协调机制
《西藏自治区旅游条例》规定与旅游业相关的组织和部门如旅行社、旅游交通部门、旅游景区等应当充分发挥自身的功能和作用,保证西藏旅游业的长足发展。当前,西藏正致力于打造区域旅游协调发展大格局,旅游业的和谐稳定发展离不开不同层级政府和不同部门间的协同。西藏城乡旅游组织协调发展是指在国家和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的宏观领导下,在旅游主管部门的统筹规划和相关人员的密切配合下,充分调动包括旅行社、旅游景区、旅游交通部门、旅游协会、旅游工艺品等特产公司组织、酒店饭店等诸多组织在内的协作积极性,实现多组织间的协同配合与联动发展。
(一)西藏城乡旅游组织协调发展的必要性
西藏旅游业涉及诸多组织和部门,各个部门承担的旅游管理职能不同,各职能之间有交叉和重复,如旅行社组织提供服务和景区管理组织、旅游交通组织有交叉,旅游景区组织和旅游协会组织某些职能有重复。因此,促进西藏城乡旅游组织协调发展,有助于西藏城乡旅游的协调发展。首先,实现西藏城乡旅游组织协调发展符合当今社会发展趋势,尤其在信息化程度高的今天,各个部门和组织并非是独立存在的,实现部门和组织间的联动协调已然成为未来西藏旅游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其次,实现西藏城乡旅游组织协调发展符合西藏旅游发展实际,西藏的旅游业是西藏的主要支柱产业,西藏旅游人口近年来更是呈现递增趋势,加强旅游组织间的协调配合、合理分工有助于提升旅游服务质量和效率。最后,实现西藏城乡旅游组织协调发展助力西藏旅游长足发展,随着旅游资源的开发和旅游业的不断兴盛,未来的旅游竞争将会日渐激烈,西藏旅游组织间的协调发展有助于提升游客的整体旅游体验,一体化旅游服务是未来西藏旅游发展的必然趋势,有助于西藏旅游的长足发展,必然要建立在旅游组织的协调配合之上。
(二)西藏城乡旅游发展中的组织构成
根据波特的“价值链”理论,随着旅游业的发展,许多旅游关联组织会受到吸引加入旅游组织的行列,提供旅游所需的产品和服务等[3]。西藏城乡旅游发展中的组织构成主要有:西藏各级政府、西藏各級旅游主管部门、西藏旅行社组织、西藏旅游景区组织、西藏旅游交通组织、西藏旅游协会组织、酒店饭店组织以及其他旅游组织。明晰了西藏城乡旅游发展的组织构成,我们所要做的就是要充分发挥各组织与部门的作用,调动多种旅游资源的优化组合,发挥西藏城乡旅游优势,做好城乡旅游对接、设计城乡旅游路线、完善城乡旅游组织的协调机制,实现林芝城乡旅游的协调发展。
(三)西藏城乡旅游组织协调机制构建
如何在西藏城乡旅游发展建设过程中建立一个合理高效的协调机制,通过协调使得各级政府和各旅游相关部门能够在满足自身利益的同时,兼顾其他部门利益和整体利益,使各方利益最优,实现旅游业的长足发展,是西藏城乡区域旅游合作实现一体化的关键选择,也是西藏城乡旅游组织协调发展的题中应有之义。旅游业涉及宏观、微观等诸多旅游组织,组织协调有组织内部协调和组织外部协调两层含义,推进西藏城乡旅游组织协调机制的建设需要从这两方面着手:组织内部协调要立足于管理高层,严格规定各职能部门的职责,在组织内部依托良好的沟通机制和监督管理机制实现不同部门之间的协同。组织外部要建立宏观、中观、微观的组织协调机制,需要地方政府部门和企业的密切参与,充分利用“互联网+”工程,逐步实现以网络为先导的旅游产业信息化,构建以都市型特色产业为龙头,连接城市与乡村的旅游产业链条。
三、资源整合机制
林芝在“全域旅游”的大背景下,需优化提升城乡旅游基本要素的发展水平,以下从旅游产品布局、旅游市场、旅游基础设施几方面分析林芝旅游资源的整合机制,通过做大做强以旅游业为引领的产业经济,实现林芝城乡旅游的协调发展。
(一)城乡旅游资源整合机制
城乡旅游资源整合机制是对城乡的旅游资源进行综合开发,统筹考虑,发挥彼此的优势,从而通过游客的增加而产生经济效益。林芝国际生态旅游区总体规划为“一心一廊四带七区”的布局结构,即:“一心”为“林芝旅游中心区”,“一廊”为“G318旅游经济走廊”,“四带”为“四条生态旅游发展带”(雅鲁藏布、林芝西北、扎墨派、然察察公路旅游带),“七区”为“七个生态旅游功能区”(尼洋河、大巴松措、波密冰川森林、通麦易贡、横断山怒江峡谷、雅鲁藏布河谷、雅鲁藏布大峡谷旅游区)。林芝以“一廊四带”为纽带,通过旅游资源的有机整合,构成林芝国际生态旅游区的新型空间布局。另外可通过培育旅游新型业态,推动生态旅游业与特色农牧业、藏医药业、水电能源等产业融合互动。
(二)城乡旅游市场整合机制
积极多方位、多渠道开展林芝市的城乡旅游市场营销,推进林芝旅游促销基金的设立,联合各部门、各企业、各社会团体共同打造林芝独特的旅游形象,形成营销合力,开拓市场。
1.旅游品牌塑造
建设旅游目的地、旅游产品(线路)、旅游企业、旅游管理与服务品牌。要想打造国际旅游景区,就需要世界自然遗产、生态文明示范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国家5A级景区、生态旅游示范区、国际重要湿地、世界地质公园等品牌的支撑。
2.城乡精准旅游营销
林芝旅游局联合相关旅行社、景区、旅游商品销售商、有关政府部门等,直接走进主要旅游客源地的重要社区、企业、学校,开展一对一、面对面旅游营销,尤其需要在城市加强对乡村旅游的大力宣传与精准旅游营销,针对白领、中老年、青少年等特定群体开展专项营销,不断创新营销手段,大力开展城乡旅游促销活动。
(三)旅游基础设施整合机制
这里的旅游基础设施包括城乡旅游道路基础设施,城乡景区基础设施、城乡旅游安全基础设施等。完善城乡旅游基础设施,以318国道、306省道、滇藏新通道、岗派公路为主线,加快主要旅游线路沿线综合服务区的建设,建成一批集餐饮、购物、休憩、车辆维修保养、旅游信息获取等功能于一体的旅游综合服务区。在主要的旅游镇、重点乡村改进旅游道路交通、自驾游与露营基地与安全救援体系,完善旅游产业要素和接待服务设施建设,强化旅游服务功能,不断提升发展层次和水平。集中建设旅游通道的厕所、停车场、导示标识牌、解说牌、观景台、垃圾回收设施、吸氧站等,做好重点旅游基础设施提升及环境整治工作。 四、政策保障机制
林芝旅游资源得天独厚,但由于其生态环境的脆弱性使其旅游业的发展必须坚持开发与保护并重的原则,国家在政策制度方面一直给予高度重视,近年来出台了一系列与之相关的政策、规划,为西藏城乡旅游协调发展提供了具体的抓手,对于西藏统筹城乡发展提供了依据与途径。
自1980年到2015年,中央的六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从关注西藏的稳定发展到经济提升,旅游业逐渐引起重视。林芝旅游局在十二五(2011-2015)工作總结中指出,要坚持以建设全国旅游目的地和西藏生态旅游中心为目标,把旅游业确立为战略性主导产业地位,改善基础设施建设,扩大行业规模,促进生态旅游产业发展,逐步完善乡村旅游服务设施、服务水平、服务质量。此后,为积极响应国家对西藏的重要战略规划,加快西藏特色旅游业建设,西藏自治区、林芝市、林芝市旅游局等分别出台了《西藏自治区“十三五”时期(2016-2020)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纲要》《西藏林芝城市总体规划(2012-2030)》《西藏自治区林芝市“十三五”旅游业发展规划(2016-2020)》《林芝生态地区建设规划(2011-2020)》等政策规划,提出林芝把旅游业培育成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以便发挥旅游业的带动作用[5],使林芝在2030年建设成为“高原森林生态国际旅游城市”、“生态宜居中心城市”[6]。根据林芝市的生态地位、资源优势、在区域经济及社会发展中的定位,确立林芝生态地区建设的战略定位,将林芝市建设成为我国以生态文明建设为主线,以生态旅游为主导的宜居宜游宜业样板地区,以休闲度假、避暑养生为特色的世界级四季生态健康旅游目的地。
总之,在西藏自治区建设世界旅游目的地的浪潮中,林芝市必须紧抓机遇,落实政策发展生态旅游、文明旅游、绿色旅游,政府必须要在生态旅游业建设中发挥主导作用,把建成国际生态旅游区作为各项政策的落脚点。通过探讨西藏城乡旅游协调发展机制,对进一步缩小西藏城乡差距、促进西藏城乡协调发展、经济社会和谐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及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张勇.我国城乡旅游互动发展的动力机制及其对策研究[J].河南大学学报:自然版,2010(6):599-602.
[2]张付芝.区域城乡旅游互动发展动力机制分析[J].旅游论坛,2008(3):375-379.
[3]兰海、石培基、王俊.近十年国内外旅游组织发展研究进展及启示[J].旅游论坛,2009(2):258.
[4]卢松.旅游交通研究进展及启示[J].热带地理,2009(4):396.
[5]西藏自治区“十三五”时期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纲要[N].西藏日报,2016-04-26.
[6]西藏林芝城市总体规划(2012-2030)公示[N].林芝报(汉).2013-05-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