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是一场自由之梦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oo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小时的故事》是凯特·肖邦众多短篇小说中的佳作。虽然篇幅短小,不足两千字,却以精湛的语言、戏剧性的情节、多变的创作技巧、深邃的主题赢得众多评论家的青睐。故事女主人公马拉德夫人在看到并未死于交通事故的丈夫回到家中的一刹那突发心脏病不治身亡。在看似简单的故事中,作者却独具匠心、笔触细腻地刻画了主人公在生命最后一小时内跌宕起伏的心理变化,反映了一位隐蔽在体面生活下的女性自我意识的逐渐觉醒,对自由的渴望。然而看似实现了的自由之梦却在丈夫意外出现的事实中粉碎了,马拉德夫人也为梦想付出了生命的代价。本文通过剖析故事主人公在整个事件中展现的丰富的内心活动,勾勒出一个敢于勇于追求自由的女性形象,从主人公的悲剧命运揭示出女性在十九世纪男权社会束缚下的生存困境。
  一、梦的始末
  小说在开篇便告知读者:马拉德夫人患有心脏病,随时都有丧命的危险。故事便在亲朋如何小心翼翼地告诉她丈夫意外身亡的消息展开情节。然而得知丧夫之后,马拉德夫人并没有像人们预想的那样脆弱。她“一下子倒在姐姐怀里,放声大哭起来”。在哀痛之后,她不让人跟着,上了楼,独自待在房间中。她坐在一张扶手椅上,对着打开的窗户,她看见了在“新春的活力中颤动”的树梢,感受到了“充满春雨芬芳的气息”的空气,听到了远处隐约传来的歌声,还有无数麻雀叽喳的啼鸣。在此作者运用对比讽刺的手法描写马拉德夫人在本该悲痛欲绝的时刻所感受到的窗外生机勃勃的春天景象。这种异同寻常的感受从传统道德方面考虑是难以理解的。正如瑞士哲学家兼日记文学家阿弥尔所说:“一片自然风景就是一种心情。”马拉德夫人眼中新春的景象暗示着她的女性意识开始觉醒。“打开的窗户”象征着他对家庭之外空间的向往;春景象征新的生命新的希望。一直深受传统观念束缚的她并非立刻感受到了自由带来的快乐,而是经历了由恐惧到欢欣这种复杂的心理斗争。“有一种东西正向她走来。她正在等待它的到来,但又充满了恐惧……她感到了它的存在。她开始明白,这种越走越近要占有她的身心的东西是什么了。她力图用自己的意志把它抵挡回去,但她的意志像她苍白纤细的双手一样软弱无力。木然迟钝的目光,以及随之而来的恐惧神情从她的眼睛里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热切和闪光”。这种细腻入微的心理描述,使读者感受到了受传统道德标准束缚的家庭妇女压抑的情感,以及当自由之梦实现时矛盾的心理。“奇特的喜悦”占据了马拉德夫人,她意识到“在未来的岁月里,她将为自己而生活”,于是她“伸开双臂,欢迎未来和许多完全属于她自己的岁月”。她尽情吮吸着自由的甘露。“她迅速做了一个祈祷,希望自己能够长寿”。在自由光圈笼罩下的马拉德夫人,“俨然像一位胜利女神”,走到恳求她开门的姐姐面前,两人一起走下楼梯。
  然而,就在马拉德夫人沐浴在自由带来的欣喜之中的时候,肖邦却选择了一个极具戏剧性的结局:当丈夫出现在她的面前时,马拉德夫人突发心脏病死了。带着医生给出的死于过度欢欣的结论,她的自由之梦粉碎了。
  二、梦的思考
  对于马拉德夫人的死亡,医生的诊断似乎最“符合常理”:极度高兴致死。然而读者不禁要问,马拉德夫人难道不是死于极度绝望吗?关于她的死因,作者巧妙地在文中给予了提示。对于丈夫“她曾经爱过他,但经常是不爱的”。对于丈夫的死,“她还是要哭的,但是透过这个痛苦时刻,她可以看到,来日方长的岁月就可以完全属于她了,她张开双臂欢迎这岁月的到来”。这样一个因丈夫的死尽情品尝自由之果的女人会因为丈夫的意外回来而高兴得死去吗?答案是显然的。梦想被击得粉碎,这位刚到达幸福顶峰又跌回到痛苦深渊的女性宁愿以死亡保存对自由的向往。结合小说创作的社会背景,马拉德夫人的死因就会浮出水面。在当时处处受到限制、沉闷压抑的男权社会,女性的情感被忽视,话语权被剥夺,心中追求自由平等的火花被浇灭。故事结尾处,马拉德夫人的突然丧命和医生宣布的死亡诊断也表明女性是男性话语的对象,她们要服从男性话语的权威。这种女性话语权的丧失在故事的开始就给出了暗示。有关女主人公的信息和她的丈夫的消息全部来源于周围的人。无疑,马拉德夫人听到消息后放声大哭的反应是符合传统道德期望的,但从上文分析的主人公独处的心理活动才看到马拉德夫人真实的自我。此外,女主人公一直被称为马拉德夫人,在文中她是作为“她”被提到的。这种在男权话语中被“边缘化”了的女性,已经成了“他者”,没有自我可言。只有在丈夫死后,文本中才出现了她的名字——露易丝。然而一旦丈夫归来,在语言上她又恢复成“他妻子”的身份。这样短暂的自我又丧失了。文论家吉尔伯特和古芭认为:“在父权制文学传统中理想的妇女是被动的、顺从的、无私的、风险的和天使般的。而那些拒绝无私奉献按照自己的意志行动的,拒绝男性传统为她们设定的顺从角色的妇女是魔鬼。”[1]P184—185从此意义上讲,马拉德夫人对自由的向往无疑违背了男权社会为其设定的形象,必然要受到惩罚,她的死亡从所在社会传统道德的尺度来衡量无疑是必然的。
  在这篇文字精练、充满悬念的短小故事中,肖邦运用象征反讽对比等多种创作手法细致入微地描写了马拉德夫人的心理活动,让读者走进了主人公的精神世界,见证了这场自由之梦从建构到粉碎的全过程。主人公看似被命运玩弄而不堪打击的结局向读者展现了十九世纪末女性在男权社会中的生存困境,而妇女对自由的追求只能以疯癫或生命为代价的命运也体现了作者对其所在社会束缚女性的社会习俗、传统道德的不满和控诉。
  
  参考文献:
  [1]程锡麟,王晓路.当代美国小说理论[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1.
  [2]Kate Chopin.The Story of an Hour.The Awakening and Other Stories[M].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0.
  [3]金莉.文学女性与女性文学:19世纪美国女性小说家及作品[M].北京:外研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4.
其他文献
摘 要: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新的课程观已经进入教师认知领域。评价好课的标准也随之发生了实质性的改变。根据新课程标准、专家报告,以及对新教材、新教法的实践摸索,对新课程理念下一堂好课的标准应该有新的理解:评价好课离不开对现代教学背景下课堂教学活动本质的把握。作者就此进行了实践和思考。  关键词: 数学教学 新课程 变式教学  新课程体系在课程功能、结构、内容、实施、评价和管理等
摘 要: 提问是思维的起点,也是思维的动力。根据英语阅读教学中的要求,作者通过实践活动,采用引发式提问、疏导式提问、探究式提问、追问式提问的不同方式进行英语阅读的教学,激发学生的兴趣,激活学生的思维。同时,提出了在设置问题和提问过程中的注意点。  关键词: 有效提问 英语阅读教学 无限思维  一、引言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问题是思维的起点,也是思维的动力。提问的过程是由教师
摘 要: 乙醇这节是在介绍了有机物甲烷、乙烯、苯等烃的基础上引入的。本文对这一节的教材、教法进行了分析,并给出具体的教学设计,旨在对新课程理念下的高中化学教学方法进行研究。  关键词: 新课程理念 高中化学教学 方法研究 乙醇 教学案例  一、教材分析  (一)教材地位和作用  本节课是高中化学苏教版必修《化学2》专题3第二单元《食品中的有机化合物》第一节。乙醇是日常
摘 要: 作者提出在生物教学中要创造轻松愉快的课堂环境,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性学习的能力。  关键词: 生物新课程 课堂设计 探究性学习  新课程标准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性学习,提倡学习活动化、交际化。力图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过程。勤于动手和动脑,逐步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科学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
摘 要: 细节描写教学是解决学生有话不知道怎样说这一问题,激发学生的作文兴趣,快速提高作文水平的有效手段。细节描写的教学过程,就是引导学生细致观察、善于借鉴、积极交流的过程。  关键词: 作文教学 细节描写 观察 借鉴 交流    中学生怕写作文的原因不外乎两个:一是无话可说,一是有话不知道怎样说。其实前一个问题未必十分突出。每个人的记忆仓库里都储存了大量的信息,这里有学过的知识,生活的经验,对世
摘 要: 识字教学是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难点,为了较好地完成这一教学任务,让学生在快乐中识字,作者从激发学生的兴趣,教授学生识字方法,开拓识字渠道三方面进行了探索,努力使枯燥的识字教学成为培养学生发现乐趣和热情探索的热土,让学生在汉字的海洋里尽情遨游。  关键词: 小学低年级 识字教学 教学方法    识字是儿童从运用口头语言向书面语言过渡的基本环节,是阅读与写作的基础,是各科基础知识的起点
《背影》是朱自清先生的散文名篇,该作品从问世以来一直散发着经久不变的感人艺术魅力,它的魅力来自人间最朴实的情感,来自朱自清笔下最无华的语言,字字蕴涵着父子之间的真情,既吐露着父亲爱护儿子的深挚情感,又抒发了儿子对父亲的深切怀念之情。细品全文,文中“一个暗笑”、“二处细节描写”、“三件事情”、“四次流泪”、“五句话”,传达的是道不清说不尽的深厚情感。  一、“一个暗笑”,既悔又责  当父亲送“我”过
摘要: 苏童的小说贯穿“少年”、“女性”、“家族”三大核心主题,其以家族为母题的小说素有“家族历史小说”、“家族生态小说”之称。在这类以“家族生活”为题材的家族小说中,意象的抒写达到了较强的悲剧效果,为读者谱写了一曲曲家族悲歌的同时,体现了淡淡的人文关怀,彰显了苏童家族小说创作的特色。  关键词: 苏童 家族小说 家族悲剧 意象化写作  苏童作为一名崛起于20世纪80年代后期的作家,在20多年的写
摘 要: 课堂上教师提出问题,学生举手回答问题,这是在小学和中学教育阶段司空见惯的课堂场景。但是,这种问与答的方式却渐渐退出了大学课堂,取而代之的是另一种问答方式,即教师提出问题,随机指定学生回答。但是作者认为学生对举手的体验,是融于课堂文化氛围中的,是学习活动的一部分,是主动学习的重要表现。这种举动不管在哪个教育阶段,对于确立学生学习主人的地位,都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特别是对以培养学生听说
摘 要: 所谓语感,就是语言文字刺激源在作用于人的视听感官之后而产生的一种心理反应。叶圣陶先生积极倡导语文教学应当高度重视对学生的语感培养,他在《文心语汇与语感》中指出,加强语文教学的语感训练,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提高阅读鉴赏文章的能力,提高“对词汇的感觉力”,还能在提高语言表达能力之时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然而在实际教学中,语感教学并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以至于造成课程教学中的“高分低能”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