亦评亦讲靓荧屏

来源 :党的生活·党员电教与远程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y025539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说起主持人,很多人会下意识地认为那是只是在新闻、讲座、访谈等类电视节目中才会出现的角色,和讲求叙事为主的党教片似乎风马牛不相及。然而,党教片想要拍出彩,不创新是万万不行的,要勇于、善于、乐于去探索各种制片手法在党教片中的应用——由此来说,主持人在党教片中亮个相,也未尝不可。令人欣喜的是,在目前党教片制作领域中,已有一些片子尝试着采用了主持人出镜这一制片手法,总体效果可说差强人意,个中也涌现了几部佳作。山东省龙口市的党教片《治村之道》就是运用了主持人出镜进行评讲的制片手法,从而很好地突出了主题、补充了叙事、顺畅了结构,可称得上是一部难得的探索之作。
  那么主持人评讲在制片中的具体作用有哪些呢?现仅以《治村之道》为例,简要介绍如下:
  对主题的鲜明定论:主题鲜明是党教片的存在原则。“无主题,无好片。”那么如何鲜明地把主题开宗明义地告诉给观众呢?主持人评讲无疑是一种事半功倍的选择。通过主持人直白的讲述和评价,从而旗帜鲜明地把片子所要陈述的主题表现出来,并定下全片的主题基调,告诉观众是褒还是贬、是爱还是憎。在《治村之道》中,有这样一段主持人的讲述:“……本部系列教材《治村之道》,从村级规范化管理的意义、班子建设、村务管理、事务决策和为政之要五个方面,详细讲解……希望这部教材能给广大农村干部特别是新上任的农村干部一点儿启发,使大家工作起来更规范、更有道儿,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做出新的贡献。”这一讲述,开门见山地昭示出了全片主题,回答了观众“片子到底讲什么”;又如主持人在片中如是评价:“……试想,我们在村级重大事务决策时,如果都能按照‘四议三审两公开’的办法扎扎实实去做,群众还有什么不理解、不放心的呢?……”这一评价,是对片中所介绍的工作方法的充分认可,也是对主题的高度确认。
  对叙事的合理补充:叙事清晰是党教片的基本要求。设想一下,如果片子连叙事都含含糊糊、不清不楚,那么观众自然就看不明白,更无从谈及从中接受引导和教育。而目前党教片的长度并不是很长,一般也就十几分钟,想要叙事清晰,就必须考虑在有限时长内运用各种制片手段。主持人评讲,可以适当地履行补充性叙事的职能,对一些来不及交代的故事或场景,进行一定的信息交代。在《治村之道》中,有这么一段主持人的讲述:“……今天对于北沙姚家村的村民来说是一个永远值得纪念的日子,因为他们马上就要告别世世代代居住的平房,搬进宽敞明亮的楼房了。这楼房的分配方案涉及家家户户,怎样才能做到公平公正、让群众都满意呢?”这里通过主持人之口,对即将发生的叙事进行了背景信息的交代,使观众对故事场景有了了解,不至于接下来“看不明白”。这种很有效率的补充性叙事,客观来讲,是其他语言手段所难以完成的。
  对结构的顺畅承转:结构顺畅是党教片的艺术追求。在日常生活中,如果话说得逻辑混乱,是没有人愿意听完的。党教片也是如此,如果没有顺畅的结构来完成全片整体叙事,观众就很难坐得住板凳。主持人评讲,完全可以起到一个引导或总结的作用,从而很好地梳理叙事、调整节奏,完成对全片结构的贡献。在《治村之道》中,有很多这样的例子,如在讲述姚家村将要进行整村动迁这一故事时,主持人说道:“住新楼、搬新家是老百姓盼望的大好事,可是这楼建好了,到底怎么个分法?谁住一楼,谁住顶楼?好婆媳偏要住对门,老朋友还想做邻居,这事儿还真是不好办!”这一讲述,接以“姚家村整村动迁”的叙事,起到了前导的作用;又如在讲述完这一故事后,主持人总结道:“干部沉下去,意见带上来,这种主动‘开门纳谏、集思广益’的做法,不仅化解了大量的矛盾纠纷,而且使村两委做出的决策更加科学,更加合民心、顺民意,保证了拆迁工作的顺利进行。”实际上是对这一叙事进行总结。总的来看,主持人评讲的出现,使叙事段落之间的过渡显得极为自然,结构也就随之流畅起来。
其他文献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是在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中开展的,但要求是针对全体党员、干部的,所有党员、干部都要按照“三严三实”要求鞭策自己。这为党员经常性教育指明了方向。各级党组织要认真贯彻落实中央要求,以“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推动党员经常性教育取得新进展。  中央明确指出,“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不分批次、不划阶段、不设环节,不是一次活动,而是在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基础上融入经常性教育的一次探
期刊
传统电视新闻节目呈现给观众的姿态往往是居高临下,新闻中充满着教条的意味。这样的新闻思维方式已经远远脱离社会发展,更满足不了观众需求。网络、新媒体快速化、互动点播的新闻推送方式,给了传统电视新闻人鞭策和提醒。于是,新的新闻表达方式应运而生,以讲故事的形式表现新闻被越来越多的新闻工作者应用。   一、打开“心结”: 展示主体人物真情实感   叙事是围绕人展开的,描写人的境遇,传达人的思想情感,是故
期刊
党的十八大强调,要加强基层党组织带头人队伍建设。乡镇(街道)、村(社区)党组织书记是党在基层的执政骨干,是城乡基层党组织发挥领导核心作用的关键。积极整合资源,实施大规模培训工程,是建设高素质领头雁队伍的有效途径和重要举措。  全员覆盖,扩大培训规模。推进西藏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到2020年同全国一道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关键在基层。要组织实施大规模培训乡村干部工程,把所有乡镇(街道)、村(社区)党组
期刊
清朝肇兴之地的厚重历史孕育出踏实的工作作风,共和国钢铁之都的盛誉激发出坚韧的进取精神。辽宁省本溪市委组织部远程教育中心针对以往远程教育工作一直难以细致量化考核的顽疾,自2015年以来,以溪湖区为试点,开展了远教“四率”(站点利用率、节目点击率、群众参学率、成果转化率)建设活动。卓有成效的“四率”活动犹如春风,在本溪大地上绿出了一片创新的春色。  站点用起来  站点利用率是开展远教工作的基础。站点的
期刊
金秋十月,记者沐着凉爽的秋风来到安徽省蚌埠市。蚌埠山清水秀,自古便是连通皖南皖北的要津。一路上,记者感受着蚌埠的古风古韵,也欣喜地看到远程教育在蚌埠开花结果。近几年,蚌埠市党员电化教育中心利用《先锋在线》市级党建频道创建了直播窗口。为一探究竟,记者走进直播频道工作平台,切身体验了这个平台是如何把党的惠民政策“零距离”送到党员群众身边的。  助农致富零距离  在蚌埠市党员电化教育中心的办公区,记者看
期刊
把张长国搁在农民中间,你绝对看不出这是一名乡镇干部。他平时很少“捯饬”自己,衣服有些皱巴巴,鞋面覆着一层灰,皮肤黝黑,胡子拉碴,与寻常的朴实庄稼汉形象无异。这也难怪,一个大部分时间都在农村走东访西、三天两头就跑地垄沟的干部,哪有时间和心思修饰自己的仪表呢。正因为他身上没有“官样子”,所以他才能与全镇的农民兄弟打成一片;也是因为他能沉下身子向基层问需答疑,所以万发镇的远程教育学用转化工作才能不断结出
期刊
当你走进新疆吉木乃县珍珠民族刺绣专业合作社,那琳琅满目的哈族绣品马上就晃花了你的眼,一会儿拿起精美的挂毯爱不释手,一会儿戴上俏皮的绣花帽不舍摘下……这么多美丽的绣品,都是出自阿娜尔·孜雅达和她的姐妹们灵巧的双手。面对着众人的夸赞,阿娜尔总是羞涩而感激地说:“要是没有远程教育帮助我,哪能琢磨出这么多新绣品呢?”那么阿娜尔是怎样和远程教育结缘的呢?故事还得从两年前说起。  就在2013年以前,阿娜尔还
期刊
前不久,偶随“下乡团”下乡参与远教培训,所到之处只见活动室内人头攒动,来“求学”者着实不少;主席台上投影仪等设备一应俱全,领导专家全部到位,设施和师资配备堪称豪华。见之慨叹,远程教育这些年着实为党员群众办了很多好事实事。然而,笔者不免想得更深一层:接下来是不是就像魔术师刘谦那句口头禅说的那样,是“见证奇迹的时候”呢?与当地远教工作者私下交流一番后却有一丝失望,这些年培训年年有、月月搞,但要说实效却
期刊
“今天你约了吗?”这句话成了如今陕西省陇县远程教育管理员们互相调侃时的俏皮话。说约谈,道约谈,远教约谈制度在各地也尝试了多少年了,然而真正能落实下去、坚持下来的却不多。可是在陇县,远教约谈制度却被认认真真地执行了下去,给各级远教干部和管理员实实在在地套上了“笼头”。  谁约谈,需落实到人  建立三级约谈体系,滥竽充数可休矣。陇县建章立制,明确由县委常委、组织部部长约谈镇党委书记,县委组织部分管远程
期刊
据文献记载,先秦时期,农民在田野耕作、居住的地方被称为“庐”;生产、猎捕及纳赋单位被称作“丘”。东汉初期,开始有了“聚”的称谓。庐、丘、聚等是“村”的早期形态。到了东汉中后期,开始有了“村”的称谓,并且有了具体的村名。南北朝时期,“村”的数量明显增加,村名的使用和分布范围逐步扩大,“村”不仅仅是单纯的自然聚落名称,而且开始与一定的社会变革有了联系。到了唐代,明文规定:所有野外聚落统称为“村”。“村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