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写结合巧落实?语文素养妙提升

来源 :学校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xcalibu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下的语文课堂,是“生本、师生、生生” 对话的课堂,在多种形式的对话中,“读写结合”不失为一种极好生本对话形式。那如何为学生构建对话平台,以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呢?就需要在语文教学中抓住的读与写之间的联结点,进行观察、思维、表达的综合训练。
  一、读中学写,以写促读
  阅读是吸收,写作是表达。写是一个经历严密思维的语言表达过程,教师要引导学生以文章为依托,充分挖掘和利用课文中内在的读写结合的信息,在“读”中学“写”,指导学生把从阅读中习得的基本功,运用到自己的表达中去;在“写”中促“读”,引导学生进行相关的阅读,以读助写,促成读写一体,把读写训练相互沟通,达到了读与写的有机融合。
  (一)表演中体验写
  北师大版语文二年级下册《特殊的考试》一课,教学的瓶颈在于:文章的人文性、思想性很强,本单元是以“考验”为主题的。如果让学生只学会接受住生活中考验的教育,不过是思想教育而已。如果一味地囿于内容的分析和理解上,试想,学生又能获得什么呢?只有找到适当的读写训练点,才可以让语文回家。
  抓住小动物的动作、心理,进行细致、生动地描述,从而再现场景,是本课一个突出的特点。在“小熊来到电视台门前……心想,这不关我的事……”“小猴来了……想捡,又一想,别弄脏了我心爱的……”“小狐狸来了……想把果皮……又一想……”这些地方没有小动物的神态、语言的描写,为了更好地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和體会情感,帮助学生更加深刻地揣摩人物内心,体会文章含义,我决定把这几句话作为写作素材,进行改写。
  先请几位学生上台演一演当时的情景,其他同学注意观察表演者的神态、动作、语言,并把观察到的记录下来,以记者采访的形式练习写话。就这样,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体验中受到感染,并引起了共鸣,自然而然地走入了写作天地。
  (二)品读中感悟写
  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下册中的《太阳是大家的》是一首儿童诗。全文采用拟人化的手法,文辞简单,但含义却不易领悟,其中第二节是这样描写的:一天中太阳做了多少好事/她把金光往鲜花上洒/她把小树往高处拔/她陪着小朋友在海边戏水/看他们扬起欢乐的浪花……
  在教学这节时,教师先引导学生运用多种形式朗读课文,再让学生了解到:课文把太阳当作孩子、小树和鲜花的朋友,显得亲切、易懂;把都有蓬勃生命力的孩子、小树和鲜花并列,显得新奇、有诗意。最后启发学生找出诗歌中的省略号,想想省略了什么,太阳还可以是谁的朋友?在老师的点拨中,学生由浅入深地拼读课文,让学生的思维顿时活跃起来,纷纷发言。把读为基础,从读学写,写中促读,多读多写,把读写训练相互沟通,达到了读与写的有机融合。
  (三)讨论中落实写
  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白杨》一文,塑造了一位父亲,服从祖国需要,扎根边疆,建设边疆,以及他对下一代的殷切希望。本课的难点在于:引导学生理解课文的重要段落“是啊,不管遇到风沙还是遇到雨雪,不管遇到干旱还是洪水,它总那么直,那么坚强”的深刻内含。为了突破这个难点,老师让学生先小组合作,议一议:白杨树是如何坚强的呢?以此为切入点,让学生展开讨论。思维就像网线连接你我他,让彼此的思维的火花,碰撞出精彩的情节。
  二、读中悟写,以写促读
  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理解、分析、概括能力,是一种从具体到抽象的语言及思维的双重训练,加深了学生对课文的阅读理解,又促进了学生言语活动的发展,也提高了学生遣词造句、语言表达的能力。
  (一)在词句中品味语言
  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老人与海鸥》一文的设计中,我注重引领学生对“海鸥怀念老人”的场景的描写中,感受语言文字的魅力,在阅读中进行语言文字的训练,提高运用语言的能力,使学生在读、悟、写中受到情感的熏陶。
  在教学“见到遗像”一群海鸥突然飞来,围着老人的遗像翻飞盘旋,连声鸣叫,叫声和姿势与平时大不一样,像是发生了什么大事。”让学生抓住“大不一样”去想象当时海鸥飞行或者叫声与平时是怎么样的“不一样”?来感受到它们见不到老人时的急切心情。
  在阅读教学中,抓住重点词句,适时进行读写结合的训练,可以提高学生语言表达的能力,使學生能够在不断锻炼中习得语言。
  (二)在填写中咀嚼文字
  在教学老舍先生的《猫》,理解“古怪”的性格这一段时,抓住课文具体描写大猫“古怪”的三方面表现让学生反复品读。在理解猫的“尽职”时,老师设计了三道填空练习,用三个“( )心”来尝试概括猫尽职的三种表现。
  老师在引导学生理解猫“古怪”的性格时,在学生充分理解了猫“古怪”的三方面具体表现后,抓住饱含作者情愫的词语和句式,通过填空练习让学生再次咀嚼消化,理解运用,体察作者的表达思路。以练促悟、以点带面,在理解中训练学生的语文能力,在训练中加深对语言文字的体验。
  (三)在补白中蕴积情感
  在阅读教学中,我们了解到有许多空白点,是作者言犹未尽的。教师可以抓住这些训练点进行读写结合的训练,发挥学生的想象,适时拓展,也可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阅读教学中有许多课文存在这种空白点,只要教师善于发现,适时进行读写结合训练,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让学生走进文本,提升语文素养,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四)在续写中回味文本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跳水》一文是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的作品,我们的课文只是节选,原文的结尾部分没有了。于是老师抓住“课已结,意犹存”的结尾,让学生揣摩作者的未尽之言,从文字中去发掘未写出来的文外之意,弦外之音。
  一堂好课的结尾,不仅可以对教学内容起到梳理概括,画龙点睛和提炼升华的作用,而且能延伸拓展课堂教学内容,取得“课虽尽而趣无穷、思未尽”效果。在语文课的结语中,选取一些结尾进行续写,往往令人萦怀难忘。
  只要我们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去研究、去探索,弄清读写之间的关系,将读与写有机的结合起来,反复训练,就能提高学生的读写水平,一定会出现“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的良好局面。
其他文献
一、创设生活情景,激发学习兴趣  应用题源于生活,每道应用题总可以在生活中找到它的蓝本。因此,我们在应用题教学中一旦把应用题与生活实际情况起来,就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如在教学“折扣”时,我作了如下设计:“老师昨天逛街,发现有甲、乙两家超市卖完全相同的商品,却标着不同的打折方法,金山超市标着九折优惠,而时代超市标着八折大酬宾,你们说老师应该上哪家超市去买这种商品?”同学们顿时活跃起来,各抒己
期刊
一、从“情”出发,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情感  俗语说:“亲其师才能信其道,信其道才能从其学”。情感是融洽师生关系的纽带,教师对学生的爱,对他们的信任與鼓励都会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而学生一旦对学习产生了兴趣,就会自觉、主动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并从中获得学习的乐趣。因此,在数学教学活动中,教师应该深入学生,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喜怒哀乐情绪的变化,努力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沟通师生情感。师生关系融洽了,学
期刊
一、引言  (一)研究背景  早在教育部2001年颁布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明确指出:“幼儿园必須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的健康放在工作的首要位。  本学期的安全知识月中,在户外活动时间巡班过程中发现教师常常在班级内组织活动,常常偏重有形的、使用运动器械的活动,形式上热热闹闹,而运动质量却不高,对体育活动的重要性和意义存在认识上的不同:有的认为户外体育活动的场地大,教师不好组织;有的认为体育
期刊
在新课程改革的形势下,应该怎样更好地进行语法教学?作为中学语文教学的一个组成部分,初中语法教学的目的应该体现一个基本理念: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应用祖国语言,丰富语言知识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初中语法的教学完全是为提高学生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的实际能力服务的。  一、充分利用初中语文教材中的语法资料  2011年版的《语文课程标
期刊
读作为一种简单而又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在新课改的春风下重又放出了它的异彩,受到了越来越多的专家和教师的追捧。然而阅读却成为我们少数民族地区语文教学的一道门槛。民族地区,学生存在语言差距,教师在具体的教学中往往忽视了自读感知阶段学生的自悟自得和诵读表达阶段学生情感的表达和提升。这样学生对本文的理解往往更多的烙上了教师思维的烙印,而缺失了自己个性的,独特的东西。而且彝区农村家庭没有意识到阅读的重要性,
期刊
教师的专业发展是新时期教育发展赋予教师的特殊使命,也是教师自身发展所必须具备的条件。信息技术作为一种先进的科学技术,必然要对教师专业发展提出新的要求:教师要把信息技术熟练地运用于课堂教学之中;要把信息技术更加有效地与教学研究结合起来;还要凭借信息技术进行交流与合作。毋庸置疑,信息技术在推动教育现代化的同时,实现了教师教育观念和手段的变革,更为教师专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的舞台。  针对信息技术环境中影响
期刊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游戏是幼儿园的基本活动。民间体育游戏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它来源于民间的现实生活,有着悠久的历史,是勤劳智慧的中国人民在漫長的历程中创造出来的,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和民族风情,风采特异、形式多样,而且不受一些条件的限制,随时随地即可进行,幼儿易懂、易学,深受他们的喜爱。  如何培养幼儿对民间体育游戏活动的兴趣,使他们在自主活动的基础上,积累
期刊
历史课程目标是是通过义务教育阶段历史课程的教学,学生能够掌握中外历史的基本知识,初步掌握学习历史的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对人类历史的延续与发展产生认知兴趣,感悟中华文明的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养成爱国主义情感,开拓观察世界的视野,认识世界历史发展的总体趋势;初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为成为拥有良好综合素质的合格公民奠定基础。但是我们现在的历史教学却背离了这个目标,只是为了在中考中取得高分,
期刊
英语教学作为一门语言的教学,其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语言技能,即语言运用的能力。真实的交际涉及到与另一个人说话,而不是在我们典型的教科书中所见到的那种纯粹的A/B/A/B的对话。那么,怎样才能进行有效的对话教学呢?我们经过不断的摸索和探讨,逐步形成了“多元导入,引入话题——整体呈现,展开话题——运用话题,多维操练——总结评价,巩固提升”的教学模式。  一、多元导入,引入话题  这是知识的输入阶段。在
期刊
“有机化学基础”模块以有机合成(推断)为基本模型,综合考查有机化合物结构与性质及物质间的联系及转化。充分体现化学学科思想和素养“以基础知识为支撑点,以各项能力培养为再生点,以思维训练为落脚点,实现对综合运用能力的提高。”因此,我们应充分研究,积极备考。  一、“有机化学基础”题型分析  1.常考考点  ①有机化学基本概念(有機物分类、官能团(较少)、有机物命名、鉴定有机物物理方法(各种谱图)、原子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