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有和虚幻间

来源 :美术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haoyu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真正给李继开带来声誉的就是那个为人所熟知的蘑菇、苔藓、垃圾及那个时常作冥想状又长不大的男孩,这既是李继开的视觉叙事语符,又昭示着李继开个人强烈的生存印记,那种既衰物,又衰情,其视觉图景在实有和虚幻间营构出的是一种意蕴朦胧,情境飘忽,时常令人遐想,但的确又时常令人费解,这是李继开主观虚构的精神世界。在这个精神世界中阅读者能够感受到一种抚慰受现实压迫的心灵及放空敏感紧绷的神经,去获得一种片刻的欢愉与宁静。
  李继开的视觉讲述昭示出的其实是七十年代人典型的精神特质,作为“70后”的艺术现象的重要一员,李继开以自我的生存体验和视觉经验并透过其图像世界把对当代社会的激情思考和盘托出。很显然,透过李继开的视觉表达,让阅读者充分感知到七十年代人的精神出场及迥异于上一辈人的视觉图像的转向。
  不难发现,在李继开低调、含蓄、不善言辞的表象之后,他其实对自我的人生和艺术有着一种常人不易察觉的精致与严密,其规划的细腻,透过其近几年的视觉轨迹,从中可窥见其不懈的努力和执着的追求,正是这种坚守无疑成就了李继开越来越成为自己的独立的语言和勇气的讲述方式。他以自我个性化散谈的视觉描述,书写了他对于这个激变的社会现实的理解与表达。
  李继开生于一个理想主义年代,那是一个充斥着革命话语的叙事方式的年代,是集体主义世界观价值观横行,而鲜有个人情怀和个人主义表达的年代,但他又真实地生活在一个物质主义的功利的现实。现实的窘境导致李继开的视觉思考不能不带有他这代人的精神状态和精神问题。
  一方面理想主义的革命情怀不可避免地会给其早期生活经历留下深刻的印迹,残存的记忆和社会现实之间的隔膜与疏离,期间夹杂着时而令人沮丧,时而令人糊涂但又伴随着一丝丝希望,无所事事的场景与记忆的混乱不堪,透露着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迷失与迷茫,但在这些迷茫的表象中又时时彰显出一种隐秘的坚守。它让阅读者感知到了都市化进程中个体与生存状态及心理的改变。毋庸置疑,李继开面对的是一个日益都市化的社会现实,当我们的社会一夜之间从传统文明向现代文明转变,从农耕文明进入现代工业文明,从乡土社会跑步进入了城镇化,城镇化所带来的高速路、霓虹灯及各种物质诱惑。当人们的欲望一次次得不到满足时,社会就会普遍生成弥漫着焦虑的生存体验。
  这种焦虑与迷茫透过那些迷人的蘑菇、苔藓、垃圾和那个拒绝长大的孩子,给阅读者带来的就是李继开个人的生活状态和精神世界,它让阅读者感知到了他面对激变的社会现实的无奈与无助。这些内化着我们这个时代的情感结构,亦让我们看到了视觉图像世界转向的鲜活与鲜明。他机智地逐渐脱离其父辈师辈宏大叙事的激情而逐渐回归个体的微叙事与微表达。同时他也逃出了历史广场的羁绊,而试图回归自己个人生活的一次次冒险与努力。他以一种个人的勇气和不间断努力,散淡的写出了中国社会被金钱价值观一步步击溃的历史,仅就这种视觉转向,让阅读者充分体验到告别计划经济,结束以阶级斗争为纲,社会全面迎来思想解放和改革开放所带来的观念形态和生活方式的变化。这不能不说是七十年代人的精神出场。
  如果沿着这种视觉叙事逻辑走下去,李继开依然会有序地去感知体验、理解和表达他所处的社会现实。但近期的视觉思考很显然是李继开个人人到中年对自由的生命状态的一次逼近。一方面他尝试多种媒材的跨界生成,炭笔素描、布面丙烯、纸本水彩的混搭与交融,另一方面那个最为人所熟知的长不大的男孩已被《睡着的农夫与麦浪》《背包袱的人》《棉花》所取代,而《风景》又呈现出了一种艺术化的浪漫与激情、真实地折射出了李继开愈来愈自由的心态、认识、激情和理想。
  李继开有意在摆脱惯性的叙述方式,脱离具象描述现实与物象的束缚而以表现主义式的激情、概括和洗练,去进行更加纯粹的精神探求。由此,视觉图景中的多余素材不见了,一种不同以往的视觉经验扑面而来。视觉图景中的人物和场景处处充满着生机,他和它们并非是眼睛所见物象的真实叙述和反映,他呈现出的是一种挑战惯性视觉语符的束缚及强烈的主体感受。透过夸张而又拉长变形的人物及大色块的白点,流畅而有韵律的线条,他将所描绘的对象从固有的形态中抽象出来,浓缩内化成颇具内省性文化性格的精神元素和文化符號。而抽象形式的语言与表现主义的激情,也的确让其近一阶段的视觉探求给人一种耳目一新之感。人生阅历的积淀,及艺术探索之路上的甘苦体验也让这批作品处处浸润着一种迷人的平和和独立不羁的艺术姿态。
  看似随意的涂抹,散发出的却是一种深思熟虑后的选择,想象力的充分展现和对时尚与新潮的捕捉。卸掉多重束缚之后的李继开,用色彩构筑的空间与形体愈发显得轻松与自由,热烈浪漫而又抒情。个人化的艺术倾向更加人性化的人文关怀一次次向阅读者袭来,在这个处处充满着诱惑与功利的现实生活面前,逃避的方式虽然有很多,但回归画布、回归油彩显然是李继开在都市生活中苦苦寻觅幽僻之所的视觉路径。
  李继开以一种“有结构,有力量,有呼吸,有创作精神”(赵无极语)的努力,及真诚地面对自己和自己的内心世界的勇气,还有对劳动和劳动者的敬畏,在其视觉表达间所彰显出的这种对生活、对社会的立场和态度,及对人类生存境遇和人性深处的关怀与关注,才是社会能够不断获得前行的动力源泉。
  李继开
  1975年生于四川成都。
  2004年毕业于四川美术学院油画系,获硕士学位。
  现生活于湖北武汉。
  在中国、韩国、德国、瑞士、荷兰等国家举办二十多次个人画展。
其他文献
我与刘杰先生虽不经常见面,却一直默默关注和探究着他的花鸟画作品。他“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其写意花鸟画将东西方艺术表现元素相互融会贯通,创造出一种新的意境,使作品产生出一种新的魅力,具有鲜明强劲的艺术表现力和感染力。  拜读《刘杰中国花鸟画作品集》和《刘杰国画作品集》,所显示的意象感很是独立,水与墨的交融总是不期而遇,碰出许多欣喜;他把传统笔墨气韵和西方色彩构成进行了融会贯通,创造了新的意境;他西
期刊
当代架上作品公认的界限划分仍然是以杜尚以后的艺术为参照,波普艺术与抽象表现绘画等等相继产生拉开序幕。之后的艺术评论区分传统绘画与当代绘画前提就是物性与人性的转换。绘画本体与用体的相生关系,物体性的描绘逐渐转向物象的直接表达,构成了当代几乎所有绘画作品的共性。也许这也是以客观实体为本体的艺术形式与精神客体之间的矛盾转换。莫沁杰的绘画带有明显的“体象生用”的当代绘画的审美特征。“体”就是根本的,第一性
期刊
国春是多年的朋友,其画如其人。  他的工笔画以农村田间地头的山野花卉为题材,不仅很好地继承和发展了中国传统工笔画的精髓,而且在观念方面有了一个新的突破。食古而化,师法自然,并融入了现代审美要素,展现了花鸟万物在自然界中生命的自然之美,赋予了工笔画新的生命活力。  在选材方面,一方水土养一方人,颇具地方特色的选材又一次证实了这句古话。由于国春出生在贵州,这里的风土人情,山花异草滋养了他,丰富了他的创
期刊
若以画家一生的时间为线,其不同时期的作品或可看成穿在这条时间线上的珠子,这些珠子的介质不论被界定为陶土、珍珠抑或是宝石,对于画家本人而言,它们都是以一种线性的不可逆的次序生成,且具有不可替代和不可重复性。它们是画家在某一特定时期、特定情境的创作实践的结晶。这些作品因画家于不同创作时期所处的社会情境以及对创作主题和表现形式有目的扬弃和探求等因素的影响会形成不同的风格和面貌。这些因素有时是同时作用,更
期刊
当代美术的研究,地方性、区域性的问题会越来越突出。写地方美术史最重要的是要解决在地性问题。我们不能够把地方美术史写成中国美术史的微缩版,特别是那种按照前后历史时期排列,再分门别类叙述,即所谓横排纵列的写作框架。这种框架对地方研究没有意义,不能解决问题,也没有针对性,只是资料的累积和汇编。有的地方写美术史就是这样做的。  我看了谢麟和孟远烘编著的《广西美术史》,有自己的特点,能够依据广西自身的历史现
期刊
【摘要】陈烟桥是中国20世纪三四十年代木刻版画首当其冲的领军人物,一生有着卓越的贡献,1958年他只身前往广西,为广西的美术事业建设铺下基石,其绘画风貌也随着地域和时间的变迁发生了改变。  【关键词】陈烟桥;广西  陈烟桥先生是中国20世纪三四十年代木刻版画的领军人物,从一开始受新兴木刻的启蒙与木刻结缘,到积极投身于新兴木刻运动之中,受到鲁迅先生在木刻理论上的孜孜教诲,陈烟桥在木刻上的进步是伴随着
期刊
【摘要】本文尝试分析至今仍活跃在世界艺坛且有重大影响的艺术家大卫·霍克尼(David Hockney,1937年出生)在20世纪60—70年代独特艺术语言风格的形成,从艺术家生活的时代环境等因素出发,借助于所能搜集到的资料,选取相关画作及文献材料,力求忠实于艺术家的真实状况与画家作品的客观面貌进行分析,阐明艺术家这一时期绘画作品的画面形式与内容特质。  【关键词】20世纪60—70年代;语言风格;
期刊
广袤大地必然有生存环境、生活习性的异同,由此而形成的多元文化左右着人们的精神生活、价值取向。地域对艺术特征的决定作用非常明显,这可以从我国不同地区的不同剧种中看到:从西部的藏剧、秦腔到中原的豫剧、梆子;从北方的二人转、京剧到南方的花鼓戏、黄梅戏、粤剧。同样,作为造型艺术之一的美术,则古有南北宗之说,近有海派、金陵画派、岭南画派等之分。不管是戏剧或者美术流派,它除了具有相同或相近的思想倾向、审美趣味
期刊
青年画家张琳以寻常生活为题材的绘画,之所以引起我们瞩目,在于她把寻常生活现象,都指向了内心情绪的表达。她在作品中,意欲表现的是当代女性寻常生活和内心情绪的丰富性及其精神状态;作品同时表明,在审美意义与个性化生活感受和体验中,包含的正是寻常生活所存在的生命意义。  由此可见,张琳是一位善于在寻常的、现实生活中发现美的形式,并敏感于审美创造的女画家。  显而易见,张琳从女性视角出发,在“以技入境”的前
期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