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缺血性卒中静脉溶栓患者不同部位脑白质疏松的影响因素分析

来源 :中国卒中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yuang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急性缺血性卒中(acute ischemic stroke,AIS)静脉溶栓患者不同部位脑白质疏松(Leukoaraiosis,LA)的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纳入2018年1月-2019年12月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徐州市中心医院神经内科连续收治且发病在4.5?h以内行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的AIS患者.依据患者入院后72?h内完善的头颅MRI影像结果,采用Fazekas评分量表评估LA部位及严重程度,根据深部LA严重程度分为中重度深部LA组及无或轻度深部LA组;再根据脑室旁LA严重程度分为中重度脑室旁LA组及无或轻度脑室旁LA组.分别比较脑室旁与深部LA患者中组间临床特征(年龄、高血压,肌酐、Hcy水平等)差异,并应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分别探讨脑室旁和深部LA严重程度的影响因素.结果 最终纳入318例A I S患者,均给予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总体患者年龄41~91岁,平均65.4±11.6岁,男性211例(66.4%).在深部LA分组中,中重度深部LA组89例,无或轻度深部LA组229例;在脑室旁LA分组中,中重度脑室旁LA组160例,无或轻度脑室旁LA组158例.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在脑室旁LA分组中,中重度脑室旁LA组患者年龄、高血压比例,纤维蛋白原、肌酐及Hcy水平均高于无或轻度脑室旁LA组,LDL-C水平低于无或轻度脑室旁LA组;在深部LA分组中,中重度深部LA组年龄、高血压比例,纤维蛋白原及肌酐水平均高于无或轻度深部LA组,以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在脑室旁白质区域,高龄(OR?1.058,95%CI?1.034~1.082,P<0.001)、高血压(OR?1.900,95%CI?1.129~3.197,P=0.016)及Hcy水平升高(OR?1.053,95%CI?1.003~1.105,P=0.039)是AIS静脉溶栓患者中重度LA的独立危险因素;在深部白质区域,高龄(OR?1.050,95%CI?1.025~1.075,P<0.001)与高血压(OR?2.851,95%CI?1.514~5.369,P=0.001)是AIS患者中重度LA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高龄与高血压是AIS静脉溶栓患者中重度LA的独立危险因素,而Hcy水平升高则是此类患者脑室旁中重度LA的独立危险因素.
其他文献
中医临床课程的培养目标是为社会输出德才兼备的实用型中医临床人才.为实现这一目标,引导学生科学构建中医临床思维已成为教学过程中的关键环节.本文以《中医妇科学》为例,首先探讨了构建中医临床思维的内涵,强调辨证思维、经典学习、临床实践的重要作用.然后从教学形式与方法方面,探讨了以案例为中心是否为引导学生构建中医临床思维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并倡导灵活运用师承方式,以求培养和造就更为优秀的中医临床人才.
继续教育是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知识经济到来的必然要求.继续医学教育(Continuing medical education,CME)是医学继续教育的重要形式,目前已经成为医院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措施.本文针对综合医院开展CME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领导层要高度重视和支持CME管理工作;丰富CME内容和形式,提高继教管理水平;采用现代教育技术,开展网络和远程医学教育;发展壮大继续教育师资队伍等方法,推进继续教育管理,切实把CME落到实处,更好地为医院培养高素质复合型人才,从而保障医院
中西医结合内科教学以政治思想及中医药文化为引领,以“闻-见-试-思-悟”智慧课堂的构建、师生角色定位的调整、实践教学的改革、基于成果导向教学理念(Outcom-based education,OBE)立体与全程评价体系的建立及社会实践与理论教学的有机融合等为学习质量快速提升的多轮驱动,使中西医结合内科教学真正达到课上课下、线上线下融会贯通,引导之教、领悟之学与勤练生巧有机结合,全面提升以“岗位胜任力”为目标的教学质量.
期刊
出血性卒中约占全部卒中的20%.虽然其发病率较缺血性卒中低,但其临床表现更凶险,致死、致残率也更高.急性脑出血在头颅CT影像上表现为显著的高密度,诊断相对容易;同时因为脑出血患者常有明显躁动,而CT成像速度相对更快,可以在较短时间内完成检查,故目前CT检查是脑出血诊断的首选方法.不过,在临床实际工作中,仍然会有一些症状不典型的脑出血患者可能首选MRI检查;同时,在脑出血治疗过程中也会进行MRI检查进行疗效评估[1].与CT影像相比,脑出血在MRI影像上的信号表现更复杂,这导致很多临床医师甚至放射科医师很难
目的 探讨非优势半球出血性镜像卒中(hemorrhagic mirror stroke of non-dominant hemisphere,HMSNH)前后患者语言功能、非优势侧肢体运动功能、日常生活能力的变化,以及大脑脚非对称性比例(asymmetry rate of cerebral peduncle,ARCP)与这些变化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9月—2020年6月16例HMSNH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HMSNH后1周内最早的MRI数据测量ARCP,根据首次卒中后1周内的功能MRI数据测量
目的 分析实质性神经白塞综合征(parenchymal neuro-Beh?et syndrome,p-NBS)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征、治疗及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2020年9月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收治的p-NBS患者的临床资料,选择年龄和性别与p-NBS匹配的无神经白塞综合征(neuro-Beh?et syndrome,NBS)的白塞综合征(Beh?et syndrome,BS)患者为对照组,比较p-NBS组与对照组之间临床特征、实验室指标(红细胞沉降率、CRP、纤维蛋白原)、2006版
目的 系统分析缺血性卒中患者发生吞咽障碍的危险因素.方法 计算机检索Cochrane Library、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检索建库至2020年2月关于缺血性卒中患者发生吞咽障碍危险因素的文献.采用纽卡斯尔-渥太华量表对文献质量进行评价,纳入该量表≥7分的文献.采用RevMan?5.3软件进行meta分析,先对各影响因素进行异质性评估,如无异质性,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分析;如存在异质性,则采用随机效应模型分析,计算各影响因素的合并MD值或OR值
目的 比较急性前循环大血管闭塞性缺血性卒中采用RECO支架与Solitaire支架取栓治疗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2020年5月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连续收治的行血管内支架取栓治疗的急性前循环大血管闭塞性缺血性卒中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选用的支架类型将其分为RECO支架治疗组和Solitaire支架治疗组.比较两组患者的基线资料,治疗有效性指标(血管成功再通率、首次取栓再通率、穿刺至手术结束时间及90?d良好预后率),以及安全性指标(术后24?h症状性颅内出血,术后24?h和
1 病例介绍rn1.1 病例1 患者男性,67岁,因“头晕10小时,行走不稳2小时”于2020年10月16日至本院就诊.患者入院前10?h无明显诱因出现眩晕,持续性,活动后明显,伴有恶心和呕吐,呕吐物为胃内容物,无肢体麻木及无力.在我院急诊就诊,考虑“头晕、恶心待诊”,给予“甲磺酸倍他司汀、泮托拉唑、甲氧氯普胺”等药物对症治疗,效果欠佳.入院前2?h出现行走不稳,四肢肢体力弱,伴有饮水呛咳,言语不清,但理解力正常.再次来我院就诊,行头颅CT排除脑出血及颅内肿瘤,急诊以“脑梗死”收入神经内科住院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