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国美术发展研究

来源 :大观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skn__ZH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文章以殖民时期泰国的美术发展情况为切入点,通过研究殖民时期泰国的建筑、造像、绘画等方面,深度挖掘殖民时期泰国美术发展的变化,以及西方列强与我国对泰国美术的影响,进而深入地了解泰国。从这些研究之中,寻找出我国与泰国的联系与共通点,希望有益于我们中泰两国的文化交流,从而促进中泰两国的经济合作,丰富我们泰国史的研究。
  关键词:泰国美术;殖民美术;东南亚艺术
  20世纪90年代,泰国经济发展迅速,跻身跃进“亚洲四小虎”,虽然在后来经历了经济危机的冲击,但也很快就缓过来了。因为从殖民时期开始,泰国受到的冲击就较小,国家也完成了自上而下的资本主义改革,一直以来国家政局稳定,经济发展持续上升,有大量的资本积累,所以能很快从经济危机之中安全度过。相比之下,东南亚的其他国家,大多受殖民影响严重,经济比较落后,又加上国家较小,资源不够丰富,与泰国相比稍显弱势,所以从经济上讲,泰国在东南亚地区有很重要的地位。
  泰国是东南亚国家联盟成员国和创始国之一,同时也是亚太经济合作组织、亚欧會议和世界贸易组织成员。中国作为东盟的近邻国家,与泰国的经济、文化交流较多,为了更好地进行合作,对泰国的了解必不可少。
  一、泰国美术近代变革
  (一)历史中泰国美术的殖民时期
  从15世纪开始,西方列强就开始了殖民扩张,最开始的殖民方式只是以简单的掠夺财富为主。新航路开辟后,西方列强开始贩卖非洲奴隶,到后来侵略亚洲的时候,就形成了各国瓜分的状况,列强们建立一个殖民政府或者是控制当地的政府为其卖命。
  其实,泰国是没有被殖民过的国家,准确地讲泰国是没有被完全殖民过的国家。泰国作为英法两国的殖民缓冲带,从而保持独立。但泰国还是有部分地区被殖民,因此泰国文化也受到了国外的冲击。
  公元19世纪,迅速发展起来的西方列强,由于不满足仅对非洲和美洲的殖民掠夺,想要获得更多生产原料和商品销售市场,于是将目标转向了东方的暹罗(泰国地名)。
  曼谷王朝初期,泰国和清朝的中国一样实行闭关锁国政策,直到拉玛二世在位时期也就是19世纪初期,再次开始了与西方国家的联系。开始联系之后,西方列强都想打开暹罗的大门,进行殖民掠夺和商品销售。“葡萄牙、荷兰和美国都先后来敲暹罗的大门,但都没有获得成功。”[1]而最终打开泰国大门的是英国,公元1851年,英国派遣当时驻香港总督鲍林率领使团出访泰国,并且威逼利诱当时的暹罗国王拉玛四世(公元1851年—1868年在位)签订了《英暹条约》(又称《鲍林条约》)。这是暹罗跟西方签订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
  一战结束,泰国作为战胜国,与其他国家解除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标志着泰国结束了被殖民时期。因此,历史中泰国美术的殖民时期可以确定为公元1851年到公元1919年。
  (二)殖民时期泰国美术存遗
  1.建筑
  泰国的建筑基本上是从堕罗钵底时代遗留下来的,大多为佛教寺塔。但是,泰国的美术在阿瑜陀耶时期遭到严重的破坏,由于曼谷时期国家发展比较稳定,泰国美术在这一时期得到充分的发展,才逐渐恢复。在曼谷时期,曼谷王朝的统治者更加信奉佛教,他们发现整个国家的佛教建筑被破坏严重,所以开始兴建寺庙。曼谷时期的佛教建筑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延续了阿瑜陀耶时代的建筑风格,但也受到了中国或欧洲建筑风格的一些影响,比如其中的大皇宫、玉佛寺、大理石寺等。
  大皇宫,又称大王宫,始建于1782年,随着曼谷王朝的建立而建,耗时长,经过历代君王的不断修缮与扩建,才完成这一巨大的建筑群。大皇宫与故宫有着很多相似的地方,它们都是一个巨大的长方形,左右基本对称,中线上是主要的建筑,正中心是最为高大的建筑,一般用于议政。与故宫不同的是大皇宫有很多两层甚至更高层的建筑,这些建筑带有欧洲色彩,这是因为在殖民时期的修缮与扩建过程中,受到欧洲文化的影响。大皇宫有着大量的佛塔型建筑,它们都被装饰得金碧辉煌,建筑的屋顶也都装饰金色塔顶,象征着佛教至高无上。
  玉佛寺于1785年建成,后来有一些建筑被大火烧毁,1903年又重建。玉佛寺位于大王宫的东北角,规模甚是宏大,占据了大王宫的四分之一的面积,从此可以看出玉佛寺在泰国的地位也是非常高了。玉佛寺的建筑富丽堂皇,有着传统的金色塔顶,建筑所采用的颜色鲜艳明亮。屋顶的颜色搭配与中国古建筑风格相似,都是采用了砖红色与绿色装饰,佛塔型建筑则是采用了白色与青灰色。玉佛寺加入了明显的中国特色风格,寺外有身形巨大、形态怪异的威武神像,这是模仿了中国佛教建筑中的天王神像。“一些建筑里陈设大瓷屏风,上面装饰着中国《三国演义》的彩绘。”[2]这是受到中国影响最严重的地方,将中国的经典文化表现在这么高地位的寺内。
  2.雕塑与绘画
  殖民时期,造像艺术朝着新的方向发展,造像艺术开始平民化,创作出来佛像的外形也更接近普通人。拉玛四世时期,创作的佛像盘腿坐在莲花宝座上,没有了头顶上的装饰,头顶没有肉髻,只有火焰形的装饰。佛像身上的袈裟也随着佛像的动作有不一样的样子,袈裟上的褶皱也比较自然、写实,不再是以前固定的风格。
  拉玛五世时期,造像艺术比之前要更平民化。由于西方人体解剖学和西方雕塑的影响,佛像造像的身体越来越接近真实的人体,不再是之前的超越常人形象。这一时期的佛像,身体比例更接近于常人,不再有之前的身体某些部位大小特别浮夸的现象。
  其中有一座为庆祝佛教成立2500周年的大理石佛像,在新兴的佛像中最具代表性。这个佛像保留了很多拉玛四世和五世时期创新的特点,比如佛像的外形和头顶上的一些装饰等。但是,它也有一些类似古希腊罗马神像的特点,比如佛像的重心在左或者右侧,佛像的面相也与之前不同,更具有活力。
  这一时期的绘画形式非常多,但是最具代表性的,还是属于壁画。曼谷时期的壁画都保护得很好,其中有与泰国相关的画面,也有与西方国家相关的画面。苏瓦那拉姆寺的壁画由中国画家谷空佩和泰国画家差萨达合作完成。   公元19世纪中期以后,拉玛四世时期,泰国被迫打开了闭关锁国的大门,开始了从上而下的改革,泰国绘画也出现西方化的现象。一位名叫库阿因空的僧侣画家,“开泰国曼谷绘画之先河,采用透视技法描绘佛教主题”[3],他的作品可以说影响了整个泰国绘画。他所创作的壁画《观花图》是其成名作,画面的背景颜色以偏冷色调蓝色为主,中心以暖色调橘色和红色来描绘莲花,莲花的比例远远大于人物,象征着佛教如莲花般永远灿烂绽放。画面中的人物身着西式服装,绘画的技法也融合了一些西方绘画方法。《观花图》是泰国美术将西式绘画和佛教结合的标志性绘画。还有一些泰国绘画吸收中国山水画的技法,学习中国山水画分割画面的方法,深受泰国画家的喜爱。
  也正是因为19世纪外来文化的影响,泰国绘画发生巨大的蜕变,一改传统绘画风格,逐渐向现代绘画迈进。
  二、泰国美术现象的形成
  (一)西方国家的影响
  自从拉玛四世时期,泰国被迫打开“封建大门”,进入被殖民时期,泰国就不断受到外来的西方文化冲击,从而影响到人民的生活、艺术家的创作、佛教文化甚至国家政治。
  从拉玛四世起,泰国开始了自上而下学习西方的运动,开始了资本主义改革。拉玛四世接受西方的先进思想,并且身体力行,首先在自己的宫中开始了改革,接着拉玛五世将改革进行得更加深入,改革风暴在全国掀起。正是从拉玛四世开始的西方化改革,使泰国变得与以往大不相同,西方文化在整个泰国流行起来。画家和僧侣受到了改革的影响,接受到了新的思想,同时也见识到和学习到了新的艺术。他们是泰国美术的创作者,自然就影响到了泰国美术,使泰国美术开始西方化,也使泰国美术更加多样化。
  (二)中国美术对泰国美术的影响
  自古以来泰国就与中国有着密切的联系,不管是生活方式还是艺术创作都受到中国的影响。“曼谷王朝拉玛三世时期受中国画的影响比较大,壁画贴金,十分奢侈。”[4]自曼谷时期开始,泰国美术就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中国的影响,特别是拉玛三世时期,受到的影响比较大。拉查辛托拉姆寺和母旺尼域寺的壁画带有浓厚的中国色彩,风景和人物着装等都是中国风格,和中国装饰在长廊上的天花板的绘画风格相似。还有的佛寺的壁画则完全是中国绘画,甚至是出自中国人之手或者由中泰两国画家合作完成。
  虽然殖民时期泰国深受西方绘画的影响,但仍然不乏来自中国文化的影响。受到中国绘画的影响,泰国壁画的色彩一改传统的单调、暗淡,加入很多亮丽的颜色,丰富了泰国绘画的色彩、风格。泰国佛寺的装饰很多采用中国的经典文化进行创作。
  三、结语
  殖民虽然打开了泰国的大门,使西方列强掠夺了泰国的一些资源,让泰国成为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但殖民也给泰国带来一些新的先进的东西,给国家带来了新的政治制度,给人民带来了新的科技,给泰国美术带来了新的绘画艺术。在殖民时期,泰国学习了欧洲的绘画技法、建筑材料和风格以及人体解剖学等,也学习了中国山水画表现方法和用色、佛像造像和建筑等艺术。泰国将其学习及应用,取之精华,去其糟粕,形成了泰国特色的全民族美术。
  殖民时期,在泰国美术史是一个重要的时期。正是因为有了殖民时期的过渡,才有了泰国当代美术的辉煌。泰国殖民时期大量吸收了西方美术和中国美术的精华,一改传统美术风格,形成了更加豐富的美术风格,从而影响到当代美术,使当代美术更加强调个体认知和创造,善于采用写实、夸张、隐喻、象征等语言表现。
  参考文献:
  [1]段立生.泰国文化艺术史[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
  [2]吴虚领.东南亚美术[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3]李元君,段立生,连旭.丝绸之路上的东南亚文明:泰国[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2016.
  [4]王彪.泰国北部山地民族民间美术与艺术设计[M].昆明:云南美术出版社,2009.
  作者单位:
   广西艺术学院
其他文献
从区域经济着眼,论述了应用型本科高校特色专业建设应树立前瞻性的特色专业理念、科学准确的定位、合理的资源配置以及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等环节,对特色专业建设的基本内容做了
以往的边区土地开发研究侧重于描述土地开发事件和土地开发过程,忽视了不同历史时期的差别和理论概括。本文从治理的角度出发,以前人对治理的理想类型分析为基础,将清代中期
从前有个国王极为傲慢苛刻,臣民们都畏之如虎.rn一天他坐在宫殿里,簇拥在阿谀奉承的侍臣们当中,朝拜的百姓跪满阶下.国王油然生起满怀豪情,高声宣布他是全世界的主人,普天之
摘 要:艺术起源的问题在西方美学体系中大多时候并没有成为一个单独命题,而是体现在对艺术本质、艺术与自然的关系、审美以及艺术社会功用等方方面面的美学分析上的。总的来说,与艺术起源有关的学说有两种,一种是从艺术现象中探究艺术的原型,这一类观点一般解释艺术为什么会被创造以及如何被创造,例如摹仿、游戏、巫术、劳动。另一种则从审美出发,认为审美观照活动是艺术的本源。这一类中以休谟为代表的经验主义认为美不是事
面对数学素质逐渐下降的生源,如何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文章从思想教育、学习兴趣、学习能力三方面予以阐述。 How to improve students’ math qualit
黄绍伦教授在《移民企业家:香港的上海实业家》中阐发了自主经营中的社会理性,引起了后续诸多学者的深入思考和进一步研究。总结和反思既有研究,发现自主经营选择行动中的经
期刊
摘 要:《涅槃经》的主旨是阐释:“一切众生悉有佛性,如来常住无有变易”。所谓“佛性”便是讲众生与生俱来都有成佛的品性。在佛教经典中,“涅槃类”经典可以分为大乘《涅槃经》和小乘《涅槃经》两大类,其中对中国佛教影响最大的是大乘佛经,相传早在东汉时期就已经有译本,而影响最大的是北凉时期昙无谶所翻译的《大般涅槃经》。它的来源、内容以及翻译时间都比较复杂,学者们说法不一。现存的昙无谶的四十卷本虽然说还不是全
有人形象地把高考第二轮复习比喻战争的相持阶段,这个阶段也是同学们学习水平的分水岭,成绩在这个时候就开始逐渐拉开差距.要赢得这个阶段的胜利,关键是心中有目标,解题有方
父子间的交接棒是永恒的,不同的是交接方式:有时是楚河汉界,有时只是3枚硬币.rn青岛是一个很美丽的城市.我那时认为它恰如其分的美丽是因为父亲去了那里.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