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勢下怎樣找到合適的經銷商?

来源 :台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f3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來,隨著大陸管控力度的加大,互聯網招商的興起,以及經銷商群體的投資理念越來越理性,傳統企業在招商方面遇到了很多難題,比如招商效果下降、招商成本加大、招商變成「招傷」、忠實的經銷商難尋且流失嚴重;比如採用線上與線下相結合的方式,但如果兩個管道協調不好,就會出現管道衝突問題。
  在新的招商趨勢下,傳統企業如何才能吸引到高品質的經銷商並保證其忠誠度;如何處理線上經銷商與線下經銷商的管道衝突;如何借力第三方招商平台,以降低招商成本,提升招商效果……這些都亟待做出規劃和調整。
  
  ●與經銷商形成利益共同體
  行業間惡性競爭,急功近利的心態都是導致經銷商流失的重要原因。在網路管道對傳統管道造成嚴重衝擊的現狀下,傳統企業如何才能吸引到高品質的經銷商並保證其忠誠度?
  急功近利之下,現在的銷售方式往往是廣告轟炸、終端陳列、促銷大戰、集貿市場、現場推銷、價格大戰,產品的生命週期越來越短。在這樣的現狀下,經銷商資金需求加大,基本上做的多是短、平、快的項目。雖然大家都清楚品牌的重要性,但極少有企業能夠有耐心去花時間培育自己的品牌。經銷商埋怨廠家過河拆橋,而廠家則抱怨經銷商唯利是圖,這都是單利主義思想在作祟。
  對於企業來說,要想保持經銷商的動態穩定,就必須做到先在企業品牌宣傳上跟得上,產品更新要及時,市場價格要規範;同時,還要保證經銷商有錢賺,這樣經銷商才可能願意和企業共同發展。廠家要確定自己的管道和終端政策,設計好雙贏的操作模式,要及時準確地傳遞到經銷商,讓經銷商有信心去長期經營市場、經營品牌。
  同時,通過對經銷商在貨品、人員培訓等方面支援來提升他們的管理水準,讓經銷商先賺到錢,而不是簡單增加經銷商的數量,否則只會讓經銷商忠誠度降低;同時,以提升用戶品牌忠誠度的方法來間接提升經銷商的忠誠度,畢竟經銷商會對消費者忠誠度高的品牌產生依賴。
  正如福來品牌行銷顧問機構首席顧問婁向鵬所發現的:過去的生存規則是,只要有商業利益,就有生意和「婚姻」維繫。現在也沒有錯,但關鍵的問題是商業生態變化太快太大,商業利益越來越脆弱,合作雙方已經經不起風吹雨打的考驗。所以,企業要想與經銷商長治久安,必須超越單一的利益共同體,上升到事業共同體和感情共同體,理念一致、價值觀一致、榮辱與共,能共輸才能共贏。業內人士建議:在這個過程中,一個最有效的舉措就是參股經銷商或與經銷商互相參股,由兩家人變成一家人。比如家電行業的格力、步步高,以及白酒行業的茅台、洋河都是這麼做的。
  
  ●線上線下尋找平衡
  傳統企業在招商方面呈現的新趨勢是打「組合拳」,一方面是以網路平台招商為主,同時輔以傳統媒體進行招商宣傳;另一方面就是網路招商與傳統地面招商並舉,但如果兩個管道協調不好,就會出現管道衝突問題。
  如今,隨著互聯網時代的到來,由鼠标催生的「手指經濟」正在以不可遏制的力量迅速增長,各行各業也都搭乘這班順風車向e時代邁進,網路招商銷售因此成為企業尋求發展的一個新方向。與傳統的三大媒體(報刊、廣播、電視)廣告及近來備受垂青的戶外廣告相比,網路招商的獨特優勢,已經越來越受到企業的「推寵」,這是誰都回避不了的,這也是未來企業跟消費者之間互動的最短路徑。
  「但並不是唯一路徑,不是說有了互聯網的銷售,就要把傳統的經銷商取消掉。」婁向鵬认为,傳統經銷與互聯網經銷是可以相互支撐的,也是相輔相成的。具體以哪種招商形式為主,要根據整體市場開發進度、招商策略和資源配置狀況來設計。有效避免線上與線下招商衝突的辦法是把產品規格、型號、包裝,甚至品牌等區分開來,分線運作。
  
  ●外包或自建勿盲目
  在招商成本越來越高漲的形勢下,把招商環節外包給專業的第三方成為一種新的商業模式,但對這種模式企業也會擔心其實際效果和不可控風險。
  傳統企業招商,外包還是自建主要取決於三個因素:老闆思想、專案定位、企業資源配置。首先要看專案屬性和定位。一般來講,比如像家電、醫藥、日化、食品等成熟行業,經銷商群體相對成熟和聚焦,各方面都有一定的積累和沉澱,經銷商容易找到,招商比較適合自建;而像互聯網、農業、能源、休閒等新興行業,經銷商群體比較分散和多變,人員參差不齊,需要廣撒網,因此比較適合外包。其次要看企業的資源配置,企業在經驗、資金、團隊、管道、人脈等方面的資源狀況千差萬別,資源配置良好的,傾向於選擇自建,而有想法、有項目缺資源的,則更傾向于外包。當然,招商自建還是外包,並非一個單選題,企業完全可以先外包,借勢後,然後再自建;或者兩條腿走路,分區域、分管道操作,讓外包成為一種拾遺補缺、或開發特殊管道的探索,未必要做到一刀切。
  總體來說,傳統企業之前大多追求「大而全,廣而多」的招商模式,現在已經不復存在,招商模式的創新已經成為新的趨勢,這裏面不僅包括招商企業對網路銷售的理解、對具體細節的掌控,還包括招商制度的合理化及其對執行力度的把控。在前幾年各種「概念性行銷」充斥市場的時候,招商往往是粗放型的,而現在,在經銷商越來越理性、傳統招商手段貧乏、招商壓力加大的現實下,對經銷商的精細化管理成為新的競爭要素。行銷專家陸風建議:行銷人員只有長期深入到市場一線,才能觸摸到行業招商市場的變化,了解自身產品和產品競爭的真實情況,才能在第一時間內根據市場的變化做出應對措施。
  
  在新的招商趨勢下,傳統企業如何才能吸引到高品質的經銷商並保證其忠誠度;如何處理線上經銷商與線下經銷商的管道衝突;如何借力第三方招商平台,以降低招商成本,提升招商效果……這些都亟待做出規劃和調整。
其他文献
了解規則、轉換思維、親力親為、創新價值,一個都不能少!    大陸跟台灣不一樣,  知曉規則才能邁步!    別看大陸地域遼闊,也不是遍地黃金。就連現在如日中天的85度C,想當初也有過慘痛的教訓。  2007年12月8日,這是令85度C副總孫武良刻骨銘心的日子。這一天,85度C在大陸的第一家店在上海福州路熱鬧開幕,同業和媒體齊賀,當天就賣了4萬多塊人民幣。可是第二天就有大陸工商部門人員上門警告,沒
期刊
東莞「大麥客」、安徽銅陵台商產業園、北京前門「台灣映像」、「天下e家」的「台灣精品館」、江蘇海安「523文化產業園」,當下最夯的五大台商內銷平台,就像「五台山」,開創台商抱團出擊、攻占大陸市場的一片天。    「大麥客」:  無中生有打通自有品牌與外銷品牌的內銷之路  銅陵台商產業園:  強強聯手坐享「天時地利人和」之勢  台灣映像:  爭做北京新亮點  「天下e家」:  借力使力讓台灣精品發揚光
期刊
模式要點:集中台企優質產品、縮減流通環節和費用、大店與小店結合、實體店與虛擬電子商務互惠。  有待觀察: 大陸零售業主要攫取的是物業利潤,不需要中間批發商。這種商業文化下,「大麥客」做批發能否成功尚待觀察。但ECFA簽訂後,「大麥客」的免關稅台灣產品有一定的價格優勢,關鍵還是取決於終端消費者是否接受其產品以及接受程度。    「橫空出世」的「大麥客」,是東莞台協會因應台商轉型升級而生,是迄今為止尚
期刊
大陸家電行業的競爭,這些年一直處在白熱化狀態,原本各擁據點、互不相擾的家電業,因為一個有著「狼性」的「美的」,掀起了地盤搶奪戰,美的所到之處,哀鴻遍野。「美的」以「山寨大王」的形象成為業內「公敵」的同時,也穩穩地占據著市場老大的山頭。  但是,「美的」在霸氣暴漲、得意滿滿的時候,殊不知,他的家電「霸主」地位卻在隱隱受到一位低調「藩王」的挑戰,而且,由於「美的」這些年自毀「公信力」,在行業信譽上也遠
期刊
全家便利、統一集團、旺旺集團、宏、達芙妮、真鍋咖啡、頂新集團、麗嬰房,家喻戶曉的亮眼成績單背後,是這些品牌因地制宜、各顯神通的大陸內銷術。    打內銷市場,什麼策略最奏效?除了抱團出擊,那些一個個在大陸站住腳的企業,靠什麼殺出重圍?因地制宜、區隔市場、簡化通路、善抓商機、企業形象、人脈資源、同業及異業聯盟、資訊系統……正所謂八仙過海,各顯神通。    因地制宜  拓展事業版圖利器    穩紮穩打
期刊
模式要點:歷史淵源,黃金地段,頂級城市成熟而強大的消費力,憑藉大陸同胞對台灣各種美好事物的理解與喜愛,創造台商在大陸創業的最佳平台。  有待觀察: 「微縮台灣」是吸引人氣利器,但匆忙上陣的後遺症不可忽視。儘管消夏夜市彌補了寒冬蕭條的遺憾,但著眼于長遠,配套設施和服務環境的完善至關重要。    進入大陸市場多年的皇冠箱包,在國外同業大舉「進軍」中國後,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戰。經歷了多次在商場內被外資
期刊
模式要點:瞄準「皖江城市帶承接產業轉移示範區被納入國家戰略」的政策商機,鎖定二三線城市的後發優勢,以三產(服務業)推動二產(製造業),帶動一產(農業)。  有待觀察: 內遷之路,獨闢蹊徑,加之台企聯與銅陵市政府的大力輔佐,商機可期。因前期投入較大、週期較長,能否與二三線城市的經濟成長力道契合,還有賴於內地市場的成熟和消費水準的提升。    2011年6月19日,全國台企聯與銅陵市政府簽訂了三項協定
期刊
模式要點:突破单存以油畫生產、銷售為主的模式,擁有自我設計的能力,有原創的版權;自我升級,政府給扶持;開拓國內外市場,直接對接銷售管道,建立一條基礎的、可持續的文化產業鏈。  有待觀察: 「523 」定位推動兩岸文化創意產業合作。如何把大陸獨特的社會人文環境,新興的文化藝術市場和台灣的創意人才有機地融合和發揚,是「523 」面臨的主要課題。    2003 年,曾在上海房地產業收穫頗豐的台商王冉之
期刊
模式要點:利用深圳報業集團這個強大的傳統媒體轉型為通路商的契機,把台商產品整合到「台灣精品館」中,集中打造「台灣精品」整體品牌優勢,進行電子商務管道的整體行銷。  有待觀察: 借力使力,解決了台商行銷難;構思巧妙,突破傳統通路窠臼。強強聯手的背後,更需要合作共贏的智慧,以構建長久合作、和諧成長之路。    「以德立業,雙人一心」,這是黃明智、黃厚生兩位长期在深圳打拼的「黃」姓台商協會會長對於「黃德
期刊
台商做內銷市場、進行品牌傳播時,如何通過聲音、觸感、形態、味道甚至是香氣,在消費者心中塑造獨一無二的品牌特質?    多年前,一家主打産品為一次性墨水筆、打火機和剃鬚刀,名為比克(Bic)的文具製造商,決定開發新的産品線——廉價即拋型香水。這次嘗試毫無懸念的在市場遇冷,因為人們無論如何都難以將一個文具品牌與香水聯繫起來。以同樣方式遭遇滑鐵盧的還有著名的特朗普先生,他曾經嘗試用自己的影響力開創一個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