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新一轮的课程改革的启动使得我们不得不思考:在新课程在我们小学音乐教师应该怎样去上小学音乐课,许多音乐教师面对新课标,认为他们自己的素质太低,没有准备好一桶水让学生取用,小学音乐教学的目的不是培养音乐家,而是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探究与创造,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潜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品质,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关键词】 新课程创新能力
小学生,特别是低年级学生天生活泼好动,想象力丰富,他们对音乐的感受一般是通过各种动作来表现的,要提高音乐课的教学质量,达到音乐教学的目的,应根据儿童生理和心理特征,把音乐学习与游戏,舞蹈等有机结合起来,把抽象的音乐概念,复杂的乐理知识及枯燥的技能训练,转化成有趣的游戏、舞蹈等,使之生动、形象、具体,容易理解和接受。让他们动口、动手、动脚,也动脑,真正把学生从桌凳上解放出来,让学生轻松快乐地进入音乐王国,在愉悦的气氛中获取音乐知识,激发学生的自由想象力,同时也受到美的熏陶。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要如何上音乐课呢?下面是我的一些想法:
1 转变原来的唱歌课形式
在我们音乐课堂教学中,大部分教师总是“年年岁岁人不同,岁岁年年课相似”,依葫芦画瓢,固步自封,机械地重复着以往的教学模式,创新意味着对陈规的突破,对未知领域的探索,教师本身就缺乏创新意识,没有创新能力,又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呢美国著名教育家布鲁纳曾指出:“教学生任何科目,绝不是对学生心灵中灌输些固定的知识,而是启发学生去获取知识和组织知识,教师不可以只把学生教成一个活动的书橱,而是教学生如何思维。”
2 更新教学方法
新课程综合了音乐、美术、戏剧、舞蹈以及书法、篆刻、影视等多种领域的艺术因素,这些因素对老师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如何能做一个与时代不脱节的音乐老师呢除了要拓展自己的知识领域和专业技术外,还必须有大量配合教材内容的资料,教师要寻找,开发,制作教学资源和资料。例如,在教学的准备中,应该集思广益,要善于利用短信时代的各种资源.广大音乐老师要善于发现自己身边的材料,在自己的生活环境中找寻更贴切的,鲜活的,适应于本地区学生学习的材料。例如:还是在上《小乌鸦爱妈妈》这一课时,为了让孩子能深切地体会到乌鸦母子之间的感情,我让学生在课前找出和妈合影,在上课时让小朋友上来给全班同学看,并讲述和妈妈之间的动人故事,老师再把课前收集到的许多动物母子之间的图片展示给学生看,并配于抒情的音乐,学生在这样的氛围中都受到了感动。再如:在教学生认识音的高低时,我的做法是:准备七只透明的玻璃杯,杯里分别放入不同容量的水,(用筷子敲击时能发出不同的音高)。上课时,我在桌子上把七只杯子一字排开,再拿出一根筷子,对学生说;“我们今天来找音乐!音乐就在这七只杯子里,谁来找一找”学生觉得很新奇,都争着要来找音乐。当几个学生用筷子敲击杯子以后,马上有学生告诉我:“老师,杯子里的音乐怎么都不一样呀”我因势利导说:“对呀,这七只杯子里住着七个不同的音符,它们的音高都不同。”然后拿出写好音符唱名的卡片,边唱出音名,边贴在杯子上,再按从低到高的顺序唱一唱,学生跟我唱一唱。
3 学会分析歌曲
在欣赏作品的最初阶段,选择作品不应过难,可以先从教材中的歌唱曲目开始,歌唱曲目学生已经会唱,只要稍加指点就能够正确的说出音乐的情绪和特点。循序渐进的达到欣赏抽象的音乐作品的能力。例如在“我爱绿军装”这一单元中学习的曲目全部是军旅歌曲,其节奏却各有特点的,为了让学生体会军旅进行曲的特点,我让学生把自己想象成被检阅的士兵边唱歌边踏步,同学们会发现4/2、4/4拍的歌曲最为雄壮有力,我们再去讲解:进行曲是一种按照步伐行进节奏创作的乐曲或歌曲,一般是4/2、4/4拍子,是节奏鲜明、结构规整的队列音乐。同学们就容易记住进行曲的节奏特点了。
曲势结构是欣赏的一大难题,所以最初接触更要选择结构明显的音乐例如《一二三四歌》,能够明显的听出每个乐段,学生很容易就知道这是个三段体曲势结构的歌曲。利用此类歌曲进行分析,给予了学生很大的信心,鼓励了学生更进一步的学习。
4 欣赏艺术作品
有了一定的基础,就可以进行真正的音乐欣赏课了,一段好的作品不管是歌曲、乐曲、还是舞蹈等必然有一个特殊的创作背景,所以在欣赏课之前我便让学生搜集相关的资料,在自己补充后,用图片、视频等向学生直观的介绍作品的作者、创作背景,来为欣赏课做铺垫。
对于没有听过的歌曲,如果一开始便去分析作品的情感和曲式结构,学生的积极性就会大打折扣,所以首先要让学生聆听歌曲的旋律和感受基本的节奏,让学生享受音乐的流畅和韵律。
在了解了旋律和节奏之后是不是就可以进行讲解了呢?我认为这是不正确的,前面说过学生的这个年龄段表现欲增强,而单纯的讲解会让他们厌倦,刚刚提升的兴趣也就消失了。我们应该在课上尽可能多的为他们留出发挥的空间,培养他们对艺术的感悟和创造能力,让学生们边听音乐,边理解,要组织讨论,再去帮助分析,但在分析过程中,不要急于否定学生的错误,而是婉转的通过实际的分析让学生了解自己的答案可能还不够准确,以此增加学生的信心、兴趣,尊重学生的个性。
总之,有个性才有艺术,有创新才有进步,以人为本的多元化教学是最有利于促进学生艺术修养的,教学方法可以“千姿百态”但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让学生了解艺术,走进艺术、爱上艺术、欣赏艺术。
【关键词】 新课程创新能力
小学生,特别是低年级学生天生活泼好动,想象力丰富,他们对音乐的感受一般是通过各种动作来表现的,要提高音乐课的教学质量,达到音乐教学的目的,应根据儿童生理和心理特征,把音乐学习与游戏,舞蹈等有机结合起来,把抽象的音乐概念,复杂的乐理知识及枯燥的技能训练,转化成有趣的游戏、舞蹈等,使之生动、形象、具体,容易理解和接受。让他们动口、动手、动脚,也动脑,真正把学生从桌凳上解放出来,让学生轻松快乐地进入音乐王国,在愉悦的气氛中获取音乐知识,激发学生的自由想象力,同时也受到美的熏陶。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要如何上音乐课呢?下面是我的一些想法:
1 转变原来的唱歌课形式
在我们音乐课堂教学中,大部分教师总是“年年岁岁人不同,岁岁年年课相似”,依葫芦画瓢,固步自封,机械地重复着以往的教学模式,创新意味着对陈规的突破,对未知领域的探索,教师本身就缺乏创新意识,没有创新能力,又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呢美国著名教育家布鲁纳曾指出:“教学生任何科目,绝不是对学生心灵中灌输些固定的知识,而是启发学生去获取知识和组织知识,教师不可以只把学生教成一个活动的书橱,而是教学生如何思维。”
2 更新教学方法
新课程综合了音乐、美术、戏剧、舞蹈以及书法、篆刻、影视等多种领域的艺术因素,这些因素对老师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如何能做一个与时代不脱节的音乐老师呢除了要拓展自己的知识领域和专业技术外,还必须有大量配合教材内容的资料,教师要寻找,开发,制作教学资源和资料。例如,在教学的准备中,应该集思广益,要善于利用短信时代的各种资源.广大音乐老师要善于发现自己身边的材料,在自己的生活环境中找寻更贴切的,鲜活的,适应于本地区学生学习的材料。例如:还是在上《小乌鸦爱妈妈》这一课时,为了让孩子能深切地体会到乌鸦母子之间的感情,我让学生在课前找出和妈合影,在上课时让小朋友上来给全班同学看,并讲述和妈妈之间的动人故事,老师再把课前收集到的许多动物母子之间的图片展示给学生看,并配于抒情的音乐,学生在这样的氛围中都受到了感动。再如:在教学生认识音的高低时,我的做法是:准备七只透明的玻璃杯,杯里分别放入不同容量的水,(用筷子敲击时能发出不同的音高)。上课时,我在桌子上把七只杯子一字排开,再拿出一根筷子,对学生说;“我们今天来找音乐!音乐就在这七只杯子里,谁来找一找”学生觉得很新奇,都争着要来找音乐。当几个学生用筷子敲击杯子以后,马上有学生告诉我:“老师,杯子里的音乐怎么都不一样呀”我因势利导说:“对呀,这七只杯子里住着七个不同的音符,它们的音高都不同。”然后拿出写好音符唱名的卡片,边唱出音名,边贴在杯子上,再按从低到高的顺序唱一唱,学生跟我唱一唱。
3 学会分析歌曲
在欣赏作品的最初阶段,选择作品不应过难,可以先从教材中的歌唱曲目开始,歌唱曲目学生已经会唱,只要稍加指点就能够正确的说出音乐的情绪和特点。循序渐进的达到欣赏抽象的音乐作品的能力。例如在“我爱绿军装”这一单元中学习的曲目全部是军旅歌曲,其节奏却各有特点的,为了让学生体会军旅进行曲的特点,我让学生把自己想象成被检阅的士兵边唱歌边踏步,同学们会发现4/2、4/4拍的歌曲最为雄壮有力,我们再去讲解:进行曲是一种按照步伐行进节奏创作的乐曲或歌曲,一般是4/2、4/4拍子,是节奏鲜明、结构规整的队列音乐。同学们就容易记住进行曲的节奏特点了。
曲势结构是欣赏的一大难题,所以最初接触更要选择结构明显的音乐例如《一二三四歌》,能够明显的听出每个乐段,学生很容易就知道这是个三段体曲势结构的歌曲。利用此类歌曲进行分析,给予了学生很大的信心,鼓励了学生更进一步的学习。
4 欣赏艺术作品
有了一定的基础,就可以进行真正的音乐欣赏课了,一段好的作品不管是歌曲、乐曲、还是舞蹈等必然有一个特殊的创作背景,所以在欣赏课之前我便让学生搜集相关的资料,在自己补充后,用图片、视频等向学生直观的介绍作品的作者、创作背景,来为欣赏课做铺垫。
对于没有听过的歌曲,如果一开始便去分析作品的情感和曲式结构,学生的积极性就会大打折扣,所以首先要让学生聆听歌曲的旋律和感受基本的节奏,让学生享受音乐的流畅和韵律。
在了解了旋律和节奏之后是不是就可以进行讲解了呢?我认为这是不正确的,前面说过学生的这个年龄段表现欲增强,而单纯的讲解会让他们厌倦,刚刚提升的兴趣也就消失了。我们应该在课上尽可能多的为他们留出发挥的空间,培养他们对艺术的感悟和创造能力,让学生们边听音乐,边理解,要组织讨论,再去帮助分析,但在分析过程中,不要急于否定学生的错误,而是婉转的通过实际的分析让学生了解自己的答案可能还不够准确,以此增加学生的信心、兴趣,尊重学生的个性。
总之,有个性才有艺术,有创新才有进步,以人为本的多元化教学是最有利于促进学生艺术修养的,教学方法可以“千姿百态”但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让学生了解艺术,走进艺术、爱上艺术、欣赏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