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化学新课程已走入课堂。新教材注重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出发,让学生在熟悉的生活情景中感受化学的重要性,了解化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新教材强调了学生主体性学习的重要性,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新教材让学生主动地体验实验的探究过程,在知识的形成、联系、应用过程中养成科学的态度,获取科学实验的方法。
一、从书本走向生活
教育的本意是面向生活的,所谓学习,就是学会生活,学会做人,离开了生活,学习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长期以来,传统教育观念是:学习就是读书,提高能力就是会解难题,对教师来说,教学就是把书本上的内容讲给学生听;对学生来说,读书就是读课本,能力的提高就是学会解难题。可以看出,传统的教育把学生固定在“书本世界”里,把教育与人的“生活世界”分离开来,使教育在“生活世界”的意义失落中艰难前进,不能为学生建立起教育全部的生活意义和生活价值。
初中《化学》新教材重视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对科学过程的感受,不过分强调书本知识的逻辑关系。新教材改变了学科内容“难、繁、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注重了科学与生活的有机整合,加强了课程内容和学生生活以及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
新教材注重从生活实际中引入课题,生活是课题资源,生活是最好的教育。新教材编入了与生活、生产和科学技术实际联系密切的内容。如空气和水、燃烧和灭火、化石燃料和新能源、金属材料和金属资源保护、化学与生活等。在具体内容中编入了如何防止空气和水体污染、如何灭火、如何防护钢铁锈蚀等解决实际问题的课题,使学生通过化学学习,能够初步解决一些与现代社会有关的实际问题,能从切身感受中体验化学与人类社会的密切关系,从而建立起正确的化学学习价值观。
二、从以教师为主走向以学生为主
在传统的教学活动中,认为只要教师教得好,学生自然会学得好。因而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只有教师“教”的自由,而没有学生“学”的自由,一切教学活动都是从教师主观愿望出发,“我讲你听、我写你记、我问你答” “我要你怎么学,你就得怎么学”,教师牵着学生走,学生围着教师转。长此以往,学生习惯被动学习,学习的主动性渐渐丧失。这显然不利于学生的潜能开发和身心发展。
初中《化学》新教材改变了以教师为主的教学倾向,按照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建立起了有利于学生自主探究和创新的教材模式,体现学生身心发展特点,让“教本”变成“学本”,变简单传播为互动的教学,如化学反应中的能量探究、物质的制取和性质探究、元素质量计算的探究等。改变了以往以教师讲解为主的传统,从教师带着知识走向学生转变到教师带着学生走向知识,从教师带着问题提问学生转变到让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进而探究问题、解决问题。
当然,强调学生的主体性,也不可忽视教师的主导作用。“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一方面,教师是教学计划的设计者、实施者和组织者。另一方面,教师又是教学实践的参与者、合作者和引导者,不能认为学生主动学习活动多了,探究活动多了,教师就可以省力了。我们不能强调了学生的主体性和积极性,而放弃了教师的责任性和指导性。恰恰相反,从学生发展出发的教学设计的难度更大了,启发式和探究式教学的组织更费力了。学生的主体性需要教师的培养、诱导和训练。教师的主导性发挥得越好,学生的主体性增强得越快,二者是互动的关系,也是因果的关系。
三、从注重知识走向注重活动
随着知识总量的迅猛扩张,知识更新速度加快,一个人在课堂内所学的知识仅占一生中所需知识的一小部分,大部分知识都要在生活、工作中不断学习和获取,教育不再局限于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教给学生学习知识、获取知识的能力。
初中化学新教材强化了其作为学生学习工具的功能,注意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的学习情景创设,精心编入了大量实验内容,使学生经历相应的思维活动过程,从中体验和认识这些方法。如在燃烧条件的教学中,先让学生动手实验:(1)点燃酒精棉球和水棉球,(2)用玻璃杯罩住燃着的蜡烛,(3)点燃木条和煤块。再进行交流和讨论。可以看出,由学生亲自进行探究实验的教学效果大大胜过教师演示的教学效果,首先,本组实验是小实验说明大道理,针对性极强,能逐条得出清晰可信的结论。其次,教学是个连续的过程,也是为了学生的终身发展,让学生动手探究问题是在潜移默化地培养着学生的科学思想、科学意识和科学方法,从前后贯通的探究式教学来看,让学生动手探究,极具价值,对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极其有益。新教材中还编入了大量的拓展性实验和探究性实验,让学生动手活动的机会大大增加了。学生在实验的过程中会对新出现的问题进行探索并不断追寻解决问题的方法与途径,从中可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
◆(作者单位:江西省于都县第三中学)
□责任编辑:周瑜芽
一、从书本走向生活
教育的本意是面向生活的,所谓学习,就是学会生活,学会做人,离开了生活,学习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长期以来,传统教育观念是:学习就是读书,提高能力就是会解难题,对教师来说,教学就是把书本上的内容讲给学生听;对学生来说,读书就是读课本,能力的提高就是学会解难题。可以看出,传统的教育把学生固定在“书本世界”里,把教育与人的“生活世界”分离开来,使教育在“生活世界”的意义失落中艰难前进,不能为学生建立起教育全部的生活意义和生活价值。
初中《化学》新教材重视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对科学过程的感受,不过分强调书本知识的逻辑关系。新教材改变了学科内容“难、繁、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注重了科学与生活的有机整合,加强了课程内容和学生生活以及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
新教材注重从生活实际中引入课题,生活是课题资源,生活是最好的教育。新教材编入了与生活、生产和科学技术实际联系密切的内容。如空气和水、燃烧和灭火、化石燃料和新能源、金属材料和金属资源保护、化学与生活等。在具体内容中编入了如何防止空气和水体污染、如何灭火、如何防护钢铁锈蚀等解决实际问题的课题,使学生通过化学学习,能够初步解决一些与现代社会有关的实际问题,能从切身感受中体验化学与人类社会的密切关系,从而建立起正确的化学学习价值观。
二、从以教师为主走向以学生为主
在传统的教学活动中,认为只要教师教得好,学生自然会学得好。因而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只有教师“教”的自由,而没有学生“学”的自由,一切教学活动都是从教师主观愿望出发,“我讲你听、我写你记、我问你答” “我要你怎么学,你就得怎么学”,教师牵着学生走,学生围着教师转。长此以往,学生习惯被动学习,学习的主动性渐渐丧失。这显然不利于学生的潜能开发和身心发展。
初中《化学》新教材改变了以教师为主的教学倾向,按照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建立起了有利于学生自主探究和创新的教材模式,体现学生身心发展特点,让“教本”变成“学本”,变简单传播为互动的教学,如化学反应中的能量探究、物质的制取和性质探究、元素质量计算的探究等。改变了以往以教师讲解为主的传统,从教师带着知识走向学生转变到教师带着学生走向知识,从教师带着问题提问学生转变到让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进而探究问题、解决问题。
当然,强调学生的主体性,也不可忽视教师的主导作用。“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一方面,教师是教学计划的设计者、实施者和组织者。另一方面,教师又是教学实践的参与者、合作者和引导者,不能认为学生主动学习活动多了,探究活动多了,教师就可以省力了。我们不能强调了学生的主体性和积极性,而放弃了教师的责任性和指导性。恰恰相反,从学生发展出发的教学设计的难度更大了,启发式和探究式教学的组织更费力了。学生的主体性需要教师的培养、诱导和训练。教师的主导性发挥得越好,学生的主体性增强得越快,二者是互动的关系,也是因果的关系。
三、从注重知识走向注重活动
随着知识总量的迅猛扩张,知识更新速度加快,一个人在课堂内所学的知识仅占一生中所需知识的一小部分,大部分知识都要在生活、工作中不断学习和获取,教育不再局限于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教给学生学习知识、获取知识的能力。
初中化学新教材强化了其作为学生学习工具的功能,注意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的学习情景创设,精心编入了大量实验内容,使学生经历相应的思维活动过程,从中体验和认识这些方法。如在燃烧条件的教学中,先让学生动手实验:(1)点燃酒精棉球和水棉球,(2)用玻璃杯罩住燃着的蜡烛,(3)点燃木条和煤块。再进行交流和讨论。可以看出,由学生亲自进行探究实验的教学效果大大胜过教师演示的教学效果,首先,本组实验是小实验说明大道理,针对性极强,能逐条得出清晰可信的结论。其次,教学是个连续的过程,也是为了学生的终身发展,让学生动手探究问题是在潜移默化地培养着学生的科学思想、科学意识和科学方法,从前后贯通的探究式教学来看,让学生动手探究,极具价值,对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极其有益。新教材中还编入了大量的拓展性实验和探究性实验,让学生动手活动的机会大大增加了。学生在实验的过程中会对新出现的问题进行探索并不断追寻解决问题的方法与途径,从中可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
◆(作者单位:江西省于都县第三中学)
□责任编辑:周瑜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