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时代的发展,信息技术已在现代社会中得以广泛应用,对当代教育也产生着越来越重要的影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明确指出:“要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
语文作为一门基础性的重要学科,是学生学好其他学科的重要保证。在平日的教学中,笔者发现现代信息技术的介入,使得阅读教学更富生机,更见成效。笔者现结合教学的具体实践,就来谈一谈信息技术与阅读教学整合所产生的巨大效应。
一、激发学习兴趣
阅读教学,旨在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的体验与趣味的熏陶,形成良好的语感,拥有丰富的精神世界。如何让学生有效地达成这些目标,培养学生阅读的兴趣是关键。诚然,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大教育家孔子曾经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现代信息技术与阅读教学的整合,使得我们的语文教学内容变得生动有趣、直观可感、声情并茂,在增强教师教学魅力的同时,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各种感官,激发了他们学习的兴趣。
执教《黄鹤楼送别》这篇课文,上课伊始便通过投影仪播放了童丽演绎的《烟花三月》这首MTV。甜美的音色、优美的旋律、迷人的情境,一下子将学生的注意力牢牢吸引住。歌曲演绎完了,学生还久久沉浸在这一种美好的氛围之中。此时,教师微笑着问:“同学们,刚才这首歌好听吗?”“好听。”“谁来说一说,歌词大概讲了什么内容?”“好像是关于送别,并且是在烟雨纷飞的三月。”“一首优美的《烟花三月》,唱出了多少人深藏在内心的离情别绪,而你们知道吗,这首歌的创作灵感是来自于我国古代的一首诗,想知道是什么诗吗?”“想!”“好,那就让我们在这优美的旋律中,一起穿越时光,回到若干年前的那一个暮春三月。”
二、突破教学难点
在当下的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有一些文章离学生的实际生活较远,加之他们认知能力有限,生活经验匮乏等方面的影响,在对文本的解读过程中会感到困难,难以达成高效的学习。多媒体的介入,有效地化解了这一难题。它将抽象枯涩的文字转化为悦耳的声音与直观的图像,丰富了课本内容,有效地链接到广博的资源,为学生深入探究文本提供了重要依托。
《菩萨兵》这篇课文主要讲述了在长征途中,朱德总司令与红军战士帮助藏族同胞春耕春种,用实际行动赢得藏胞们的信任。文章的最后“几时见到菩萨一样的司令、菩萨一样的兵啊!”这一句话深刻地表达了藏胞对红军战士的赞颂。而学生对于“菩萨”这一对象所指代的具体含义不甚了解,所以理解这一句话就有些含糊。在教学时,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出示一些预先准备好的资料,以图文结合的方式来介绍“菩萨”这一特定对象,使学生明白“菩萨”一词来源于佛教,现用来比喻一些心肠慈善的人。
三、辅助语言训练
语文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相互统一的一门学科。因此,阅读教学不仅要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与态度价值观的培养,也应重视语言文字的训练。而多媒体则成为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语言训练最有效的帮手。
《燕子》是郑振铎先生的一篇经典之作,数十年来一直被选编到小学《语文》教材中。文章的结尾有这么一段文字:“在蓝天的映衬下,电线杆之间连着的几痕细线,多么像五线谱哇。停着的燕子成了音符,谱出一支春天的歌。”比喻手法的运用使得这一描写格外生动形象,但学生由于对五线谱不甚熟悉,所以比较难理解。此时教师通过多媒体电子白板,以图文结合的方式介绍五线谱和音符的相关知识,引导学生观察它们的形状,然后再播放一段FLASH动画,演示燕子停歇在电线上的场景,帮助学生形象地感知到这一段文字的美。学生也因而对此处比喻手法的运用有了清晰的感知。此环节过后,教师趁热打铁,引导学生也用上比喻的修辞手法来说一句话或描述一个场景。
四、实现自主探究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课堂教学”的内涵与方式也在悄悄地发生变化。 学生学习的内容可以不仅仅只是一本书,学习的方式也可以不再是教师滔滔不绝的讲解。信息技术中的网络资源,为学生提供了更广阔的学习空间。因此,教师在进行阅读教学时,可以为学生提供学习目标之后,引导它们通过网络去自主探究和思索,这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教学方式。
信息技术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提供了一条便捷有效的路径,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只要我们能够结合当下实际,创造性地去思考、去尝试、去总结,相信它们的联姻之路会越走越长,越走越和谐,越走越美满!
(作者单位:江苏省海门市海南小学)
责任编辑:刘伟林
语文作为一门基础性的重要学科,是学生学好其他学科的重要保证。在平日的教学中,笔者发现现代信息技术的介入,使得阅读教学更富生机,更见成效。笔者现结合教学的具体实践,就来谈一谈信息技术与阅读教学整合所产生的巨大效应。
一、激发学习兴趣
阅读教学,旨在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的体验与趣味的熏陶,形成良好的语感,拥有丰富的精神世界。如何让学生有效地达成这些目标,培养学生阅读的兴趣是关键。诚然,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大教育家孔子曾经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现代信息技术与阅读教学的整合,使得我们的语文教学内容变得生动有趣、直观可感、声情并茂,在增强教师教学魅力的同时,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各种感官,激发了他们学习的兴趣。
执教《黄鹤楼送别》这篇课文,上课伊始便通过投影仪播放了童丽演绎的《烟花三月》这首MTV。甜美的音色、优美的旋律、迷人的情境,一下子将学生的注意力牢牢吸引住。歌曲演绎完了,学生还久久沉浸在这一种美好的氛围之中。此时,教师微笑着问:“同学们,刚才这首歌好听吗?”“好听。”“谁来说一说,歌词大概讲了什么内容?”“好像是关于送别,并且是在烟雨纷飞的三月。”“一首优美的《烟花三月》,唱出了多少人深藏在内心的离情别绪,而你们知道吗,这首歌的创作灵感是来自于我国古代的一首诗,想知道是什么诗吗?”“想!”“好,那就让我们在这优美的旋律中,一起穿越时光,回到若干年前的那一个暮春三月。”
二、突破教学难点
在当下的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有一些文章离学生的实际生活较远,加之他们认知能力有限,生活经验匮乏等方面的影响,在对文本的解读过程中会感到困难,难以达成高效的学习。多媒体的介入,有效地化解了这一难题。它将抽象枯涩的文字转化为悦耳的声音与直观的图像,丰富了课本内容,有效地链接到广博的资源,为学生深入探究文本提供了重要依托。
《菩萨兵》这篇课文主要讲述了在长征途中,朱德总司令与红军战士帮助藏族同胞春耕春种,用实际行动赢得藏胞们的信任。文章的最后“几时见到菩萨一样的司令、菩萨一样的兵啊!”这一句话深刻地表达了藏胞对红军战士的赞颂。而学生对于“菩萨”这一对象所指代的具体含义不甚了解,所以理解这一句话就有些含糊。在教学时,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出示一些预先准备好的资料,以图文结合的方式来介绍“菩萨”这一特定对象,使学生明白“菩萨”一词来源于佛教,现用来比喻一些心肠慈善的人。
三、辅助语言训练
语文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相互统一的一门学科。因此,阅读教学不仅要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与态度价值观的培养,也应重视语言文字的训练。而多媒体则成为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语言训练最有效的帮手。
《燕子》是郑振铎先生的一篇经典之作,数十年来一直被选编到小学《语文》教材中。文章的结尾有这么一段文字:“在蓝天的映衬下,电线杆之间连着的几痕细线,多么像五线谱哇。停着的燕子成了音符,谱出一支春天的歌。”比喻手法的运用使得这一描写格外生动形象,但学生由于对五线谱不甚熟悉,所以比较难理解。此时教师通过多媒体电子白板,以图文结合的方式介绍五线谱和音符的相关知识,引导学生观察它们的形状,然后再播放一段FLASH动画,演示燕子停歇在电线上的场景,帮助学生形象地感知到这一段文字的美。学生也因而对此处比喻手法的运用有了清晰的感知。此环节过后,教师趁热打铁,引导学生也用上比喻的修辞手法来说一句话或描述一个场景。
四、实现自主探究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课堂教学”的内涵与方式也在悄悄地发生变化。 学生学习的内容可以不仅仅只是一本书,学习的方式也可以不再是教师滔滔不绝的讲解。信息技术中的网络资源,为学生提供了更广阔的学习空间。因此,教师在进行阅读教学时,可以为学生提供学习目标之后,引导它们通过网络去自主探究和思索,这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教学方式。
信息技术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提供了一条便捷有效的路径,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只要我们能够结合当下实际,创造性地去思考、去尝试、去总结,相信它们的联姻之路会越走越长,越走越和谐,越走越美满!
(作者单位:江苏省海门市海南小学)
责任编辑:刘伟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