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要探索欲望与仇恨”

来源 :译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nxiuyang5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译:红笺小丁
  文:【英】斯图亚特·杰弗里斯
  
  安妮·恩莱特折桂2007年布克奖,颇有几分爆冷门的意味。在获奖后首次接受的采访中,她与斯图亚特·杰弗里斯聊到了自己曾经有过的崩溃,聊到了家庭在爱尔兰文化当中的意义,也聊到了她的小说为什么并不如大家读出的那般阴沉荒芜。
  
  安妮·恩莱特未曾下注赌自己会赢,这有点遗憾,不然在五万英镑奖金之外,她还可揽走输家碎银若干。因为威廉·黑尔——大名鼎鼎的博彩公司——会为她设立12比1的赔率,赌她的第四部小说《聚会》会击败其他的入围作品,最终胜出。她在《聚会》中讲述了一个爱尔兰家族噩梦重重的悲惨传奇故事,作者在渲染凄凉氛围上毫不吝惜。书中展示了这样的群像:自杀的醉汉,眼神空洞的恋童癖,暴虐的父亲,茫然的母亲,自鸣得意让人讨厌的牧师;甚至还描绘了这样的场景——糟糕透顶的性爱,自戕自虐,寡然无味的守灵夜,还有凌晨五点悲伤袭来的放声哀嚎。赌家们以为,这样一部小说不会是捧冠的热门。
  “我丈夫倒是押了宝,”恩莱特说。这是她获奖后第一次接受采访,这会儿她把一只可颂面包送到嘴边,咬下一口,眼里忽闪了一下。“有一些奇怪的规则,其中一条是只准你一次投十五欧元。他赢了一千块。我另一个伦敦的朋友却在除我之外的其他入围作品上都下了注,赌其中总有一个会赢。因为他觉得赌我赢的话等于自找霉运。”
  对于入围最终榜单的其他作品,她怎么看?“在书店里的话我甚至连看也不会看一眼那些书的。自从知道自己入围决选名单,我心里就只有这一个想法:接下来六个星期,将会很好玩。我可不愿呆呆坐着,忧心忡忡,想东想西。以至于昨天一下子看到其他入围作品时——嗯,我是这样称呼它们的——我还吓了一跳。原先感觉中决选名单里就只我一个人呢。”
  离她意外捧冠才刚刚一晚,早上,我们就坐在伦敦一家公关公司的地下室里了。恩莱特这一整天都将在这儿接受采访——听上去真像因为胜利而得付出的偿赎——然后才能飞回都柏林的家。前一晚她只睡了四个小时,还喝了“不只一丁点儿”香槟酒,不过单从外表你可看不出来:她一脸轻松满足,很是乐得与你交谈。爱尔兰总统府正好向她致以了祝贺。“我得留意,别让自己成了爱尔兰文坛上的索尼娅·奥沙利文(二十世纪九十年代该国中跑名将)。”玛丽·麦卡利斯总统曾经亲自致电索尼娅?“噢不不,是总统助理,”恩莱特很快回答。这位四十五岁的女士仔细瞧着我,眼神里竟有几分怨愤,仿佛我执掌天气,却在她的游行日下了雨。
  文学圈外,知道恩莱特的人并不多。然而在圈内,二十年来她的声誉日隆,而且在英国和爱尔兰都曾捧得奖项。她的第一部短篇小说集《便携式处女》(The Portable Virgin) 就曾受到过去的写作班导师安吉拉·卡特的热情赞誉:“格调高雅,扣人心弦,处处流露智慧,笔法新颖特别。”评论家们对其长篇小说《我父亲的假发》(The Wig My Father Wore)、《你像什么》(What Are You Like)以及《伊莱扎·林奇的乐事》(The Pleasure of Eliza Lynch)也是热情洋溢。然而只有《制造宝宝》——写的是她对于怀孕时光的回忆——进入了主流视线。这主要是因为书写得妙趣横生,充满人情味,就像给充斥市面只会指手画脚的种种育儿手册来了一针解毒剂。同行小说家A.L.肯尼迪在为《卫报》撰写《聚会》的评论文章中就叹道,恩莱特笔下的一切都栩栩如生——她的笔调有力又轻快,时而诙谐,时而魔幻,背景是暗色的,却有抒情诗的风味。她笔下的世界,安静又巧妙,实在让人敬畏。这番话或许没错,不过单凭这些还赢不来理查德-朱迪俱乐部的出版认可——这认可价值重大;也赢不来疯狂的销量。恩莱特获布克奖之前,《聚会》在整个英国一共才卖出三千五百五十三本。毫无疑问,布克奖的奖杯将很快扭转局面。
  我对她坦言,翻开《聚会》之前对于阅读此书并未抱有多大期待,因为之前媒体上的介绍文章实在描述得叫人心情沉重。赫戈特家族的几代人团聚在都柏林,参加溺水自杀的利亚姆的葬礼。维罗尼卡——利亚姆最亲近的妹妹——一刻也停不下回忆他们的童年,想知道哥哥的死是否跟几十年前还是个孩子时所受的侵犯有关。她满心的悲伤,满心的担忧,索性从自己本就摇摇欲坠的婚姻当中抽身而退了。我是宁肯一边读叔本华,一边在玻璃碎屑当中打滚,也不愿意读这样一个故事的!
  “我明白,我明白,”恩莱特温和地接过话去,“还有个学生时代的朋友跟我说:‘恐怕我现在是非读不可了,可是我好害怕!’”她呵呵笑起来。有人说她作品的素材纯属爱尔兰小说中的陈词滥调,这一点恩莱特决不同意。“从爱尔兰小说当中你可读不到那段故事。从回忆录里面倒可以——譬如弗兰克·麦考特写的那些。”
  那位学生时代朋友的心情不难体会。批评家们也一样,一边热情赞扬这部作品,一边对其中冷酷剖析家族历史的做法很是愤愤,虽则他们对这种不满通常着墨不重。甚至纽约时报的批评家——他的评论基本是褒扬,而且算得上是最有深度的文章之一——也忍不住要说一句此书当中找不到“一丝慰藉”。我对恩莱特说,他们读的跟我肯定不是同一本书,因为我读下来感觉是风趣好玩。
  “噢,谢谢你这么说,”她回答。我说的是真心话。《聚会》在哪怕最阴森的场景里也安插了幽默,这种慰藉是此书的好处之一。就像贝克特在《终局》当中做的(或者不如说在他每一部既灰暗又欢闹的作品当中)一样,即使写死亡的场景写到一半,我们的女作家也忍不住添一段笑料,虽则冒险,却当真充满存在主义的意味。利亚姆给自己衣兜里塞满石头,在布莱顿投海死去。他的守灵夜上,十一个还活着的兄弟姐妹当中挑出一个来守卫没合盖的棺材。恩莱特写道:“基蒂在远处那面墙边站岗,免得哪位吊丧者不小心一个人同尸体呆在一起,那就很不体面了;也免得尸体一个人孤零零躺着没人管,那同样很不体面。”她滑了虔诚的葬礼仪式一稽,这一点我非常喜欢。“停尸屋内的时候,拿尸体怎么办才算是对?”恩莱特邪邪地笑了,“我打包票,我是一点也不知道的。”
  从头到尾,若非有味的笑料,就是新颖的想象,如同酵母一样把书中的阴郁调节到风味正好,即便是关于爱和死亡最严肃的思考也变成迷人佳肴。“要我手里拿捏着一个句子那么久,却找不到一点乐子,我可受不了,”她这样说。评论家们经常拿她早期的作品与爱尔兰伟大的幽默作家弗兰·欧布莱恩对比,这一部却恰恰还无人如此提起。也许他们应该马上跟进。
  并不是说恩莱特的笔触不深沉,不阴暗。噢,她其实总也如此。维罗尼卡赶到布莱顿,认领人们送回的弟弟的尸体。她低头望向海滩。“我注视着自己搭在栏杆上的手,多么苍老的一双手;还有我的身体,因为生孩子而早已走形,有时候我感到自豪,因为从这身体里孕育出了崭新的人儿;可是他们给孕育出来,最后仅仅只是喂养了坟墓,喂养了坟墓!我简直想对着这群陌生人大声叫喊,喊出这一番话来。我还想做一张三明治广告牌挂在自己身上,提着扩音器大声宣告,叫人们停止繁衍后代!”
  小说对性欲的探索亦有深刻惊人之处。“在这本书里,我想做的事情之一就是追寻欲望和仇恨究竟是如何紧紧彼此捆缚,”恩莱特说,“你知道,有时候我们会感觉,一个人——通常是一个男人——因为自己想要得到某一个人——这又通常是一个女人了——而狂怒不已。”小说中,这番竦人的话是在维罗尼卡与丈夫做爱后说出的:“将来你的女儿会同像你一样的男人睡觉。那些个男人会恨她们,因为他们想要她们。”我暗示道,这么说不免有些太过冷酷。恩莱特又一次咯咯笑起来:“没错!我就指望你这反应!可是欲望有时候真的就是那样。你恨你所欲求的东西,正是因为你想要得到它。这就是为何我们会用如此暴力的一个词——操(fucking)。男人笔下的性总不过是花花公子一类俗套,我想写出些不同来,想思考隐藏在欲望当中的暴力。”
  然而小说给人慰藉最多的,是被大多数评论家忽视之处——结尾。布克奖的评委会主席霍华德·戴维斯在星期二晚上讲了这一席话,说明他是留意到这一处的:“结尾绝对精彩。我读过的所有小说里,它的收尾一句算得上最棒的之一。”说实话,单就收尾一句倒看不出太大意思,要最末三句并看。维罗尼卡从盖特威克机场上飞机回都柏林,很可能已经有了身孕(也许怀的是个男孩,她会给他取名叫利亚姆)。她害怕飞行,“因为你在那么高的空中,在各种奇怪的东西当中穿行,就连最后落地也得有那么长的路往下降!转念一想,我不是已经一连好几个月都在降落吗。降落进自己的人生,这几个月。现在,即将着陆。”
  这又是在谈什么呢?“嗯,一部分是在谈人物意识到无法离开自己的家庭,这可能是非常有爱尔兰特色的一项真理。”为什么说是爱尔兰特色?“噢,也许我说的不对。只是有时候我跟伦敦或者纽约的朋友聊起来,听他们说自己圣诞节竟然不回家,也不看望父母。在我生活的圈子里,这简直就是不可能的事情。”
  然而,故事到后来,维罗尼卡终究体会到她不愿改变自己的生活,即使弟弟的死带来的悲伤让她消沉迷惘,简直要驾驭着她与家庭渐行渐远。“我就是想那样活着,没有别的,”快结尾时,维罗尼卡这样说。
  假如有人愿意把这番表白当作恩莱特对于自己生活的宣告,也无可厚非。她的丈夫名叫马丁·墨菲,是都柏林城南邓莱里剧院的艺术指导。星期二,伦敦市政厅为她举行了欢迎仪式。她在致辞当中说,丈夫是她一生的爱人。是这个男人帮助她从崩溃的境地走出,也是他给了她成为职业作家的勇气。
  恩莱特曾经为电视台工作过一段时间——这份工作让她的作家梦看上去遥远渺茫。她1962年出生于都柏林,大学里念了哲学专业,毕业后转投东英吉利大学,攻读创作性写作的硕士学位(跟另一位布克奖获奖候选人伊恩·迈克伊文一样),随后返回都柏林,在爱尔兰国家电视台RTE谋到了一份制作人的工作。“整日地扑在讽刺秀和儿童节目上,有趣得不得了,但是我太拼命,同时也没有做成自己想做的事情——写作——以致后来我陷入了崩溃。人们说在电视台工作的人肾上腺水平同军队里的士兵们差不多,对我来说确实不假。周围的环境里总充斥着嗡嗡声,有时候我简直想吞上几片紫心片来犒劳自己。这种日子是有代价的——我总喝太多的酒,而且总也做不成自己真正想要用生命去完成的事情。感觉像是掉进一口陷阱。抑郁了好几个月,我问自己的问题只剩下:怎样扔掉这份工作?1993年,我终于成为一名职业作家,从那以后,一直感觉非常幸福。”
  她还要继续说下去:“走运的是,我交往的一直是些戏剧圈里的朋友,他们说到底并没有什么稳定的职业。如果换成身边都是律师之类,恐怕我就做不出那一步跳跃了。”
  两个人都不说话,陷入沉思。“我觉得有好处,”她忽然又开口。什么有好处,抑郁?“不,我是说早点儿经历崩溃。假如你的人生早早地分崩离析一回,你还可以把它拼凑齐全。正是常常站在危机边缘的人,遇到问题时才不会一下触底。”
  写作时身边环绕着小孩子并不特别恼人(她有一儿一女,一个四岁,一个七岁)?“现在两个孩子都回学校去了,的确轻松不少;不过有他们在身边对我来说也没那么可怕。还记得以前一手摇婴儿床,一手打字的日子呢。”听上去真不可思议。“也许是有点不可思议,但话一点也不假。”在回忆录《制造宝宝》当中,她这样描述为人母的心情:“踏上那一岸,生活跟之前也没什么两样——只不过多出许多美妙,也多出许多麻烦。”
  相反,她坚称《聚会》并非自传,虽然故事的叙述者与她年纪大致相仿。不过她也承认其中有些片段采自自己真实的生活。小说中有个小插曲,她举例说道,维罗尼卡打电话回家,说自己准备回来,接电话的女儿答道:“我要送你一个词,这个词是‘爱’。”这就是真实生活中的一幕。
  “我女儿真的对我说过这话,”恩莱特很自豪。当时她多大?“三岁。”真是个早熟的小妖精!“从某些方面讲,她的确是。我想过不把这句台词放进书中,因为太嫌煽情。”然而效果并非如此。在一部如此冷酷地剖析了爱、欲与死的小说快近尾声处,抹上这一笔,就如同注入一丝温暖的慰藉,恰到好处。不只如此,这一笔还让人窥见恩莱特自己的家庭故事——一篇不见阴霾的传奇。
其他文献
译 黄少婷 文 [美]琳·依格尔  去年夏天一个晴好的午后,我顺道拜访了大都会博物馆,在馆中,我满心渴慕地久久凝视着一件1911年的保罗·布瓦雷晚礼服,这件礼服的面料采用了郝鲁尔·杜非设计的印花天鹅绒,袖子宽大,绿松石色的衬里历经近一百年的时光仍然光泽闪耀。我素有衣着考究的恶名,这一天我身穿一件“Liberty of London”牌子的衬裙,外套黑色真丝雪纺罩衣,加上猩红色紧身裤和古铜色便鞋,这
期刊
译 袁 圆 文 [日]上总英郎    第一节 双面像——面临苦恼的远藤    读过远藤周作作品的人都知道,一提到远藤文学,首先浮现在脑海里的可能就是天主教文学。当然,因为作家本人是天主教徒,创作了一些关于天主教的作品是很自然的,但同时在他的多篇随笔,特别是以织田信长、丰臣秀吉等活跃于日本中世的武将为主人公的历史作品中,以及堂堂男子汉突然变性成为女子的幽默讽刺小说里面,主人公风格迥异,让人无法相信这
期刊
译 吕 珏 文 [英]凯瑞·菲利普斯    远藤周作(Shusaku Endo)是一位信奉天主教的日本小说家,其作品着力挖掘背负信仰的矛盾处境。这样一位生于日本的作家竟激发了英国小说家凯瑞-菲利普斯的创作灵感。在这篇访谈中,菲利普斯详细分析了这位伟大的小说家何以对他产生如此持久的吸引力。  坐在我面前的加藤宗哉先生(Muneya Kato)满脸迷惑。他扶了扶眼镜,手指一会儿紧张地叉拢,一会儿又松开
期刊
《萨瓦纳湾》(1982)一剧,是杜拉斯专为法国舞台演员玛德兰·勒诺写的,主角的名字也叫玛德兰。这位名伶年轻时在各国的舞台演出红极一时,老了失去记忆,像幽灵似的住在她的女儿溺死的泰国海湾附近。每天晚上有一位少妇来看望她,那是她的外孙女,力图帮助外祖母回忆起她的女儿,也就是自己的母亲的旧事。从老妇三三两两的破碎回忆和少妇断断续续的补叙追问中,像从一张老底片上显现出在大海中的一块白石礁上,一个十六岁少女
期刊
文:【美】弗吉尼娅·普斯特雷尔(Virginia Postrel)  译:包慧怡    乔治·赫雷尔(1904-1992)是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最重要的美国摄影师之一,但在许多历史书中,你都找不到他的作品。他没有用镜头记录下经济大萧条或干旱尘暴区,没有为希特勒或斯大林拍过特写,也从未把机械和建筑物变为震慑人心的抽象画。赫雷尔专为电影明星拍摄广告照。1930年,他成了米高梅制片公司的主要摄影师,1942
期刊
2007年10月16日,英国“布克奖”评委会把这一英国最重要的文学奖项颁给了爱尔兰女作家安妮恩莱特(Anne Enright)。由此,她的获奖小说《聚会》一改之前低迷的销售境况,立刻成为万众瞩目的焦点。许多人对于《聚会》的获奖大感意外,虽然评委会对它给予了高度评价,但是很多读者依然感到小说思绪纷乱、晦涩沉闷,不少人甚至没有耐心读完全书。一时间,人们对于《聚会》争议不断,褒贬不一。  《聚会》的确是
期刊
译:曾敏昊  文:丽丝尔·史林格(Liesl Schillinger)    妙语迭出,冷峻幽默,层层剖析,不留喘息,安妮·恩莱特的小说阴郁晦暗,但同时却又如此光彩夺目!恩莱特的文字常常像在施暴,有时还让人生厌:阅读时,我们好似要洞穿波光粼粼的湖面,察觉出隐匿其中的危险。在其第二部小说的结尾,主人公安娜·肯尼迪的灵魂问道:“你像什么?”这个死于分娩的爱尔兰女人回想其自己十六岁读书时,修女让她翻译的
期刊
译:曾敏昊  文:A. L. 肯尼迪(A. L. Kennedy)    安妮·恩莱特用词讲究。能讲故事不算大本事,还需讲得地道。读者会发现恩莱特写作从不曲意讨好,文字中无丝毫媚态。不仅如此,我以为更重要的是她心底油然而生的那种力求对得住于作品、无愧于读者的干劲。暂不论恩莱特如何看待自己的写作动机,她确已呈献了三部长篇,以及众多的散文、短篇小说,且部部作品灵动鲜活。那激活作品的声音机敏强健,时妙趣
期刊
译 朱大民 文 [美]乔·萨·富尔  我认识杰弗里·尤金尼德斯已有好些年了,我和他的关系也发生了好大改变:起初我是他的读者,后来他在普林斯顿大学执教,我成了他的学生,如今我们又成了朋友。从他第一部小说《处女自杀》到他最近写给我的电子邮件,我一直痴迷于他极其活跃的思维,他总是很清楚地知道自己想要说什么。所有这一切都令我急着想去读一读他即将出版的小说《中性》,不单如此,我还想去听听他在这本更加正式的、
期刊
2007年9月7日,英联邦国家最重要的小说奖项布克奖(Man Booker Prize)公布入围名单。伊万·麦克尤恩的《切瑟尔海滩》(ON CHESIL BEACH)等六部小说榜上有名。英国立博彩票公司开出六比四的赔率,笃定麦克尤恩乃夺奖热门;《泰晤士报》更是迫不及待,直白2007 “一定是麦克尤恩之年。”  10月16日,伦敦,获奖结果在一片惊诧中揭晓:爱尔兰女作家安妮·恩莱特(Anne Enr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