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韩孝道观比较

来源 :牡丹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xdongd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孝经·开宗明义》篇中讲:“夫孝,德之本也。”“孝”字,上为老、下为子,意思即为子女能够承其亲,并且能够顺从其意。甲骨文中就已经出现了“孝”字,孝的思想也刻印在人们心中。王永彬的《围炉夜话》更是提到“百善孝为先”,反映出中华民族极为重视孝的观念。中韩两国隔海相望,有着两千多年友好交往和文化交流的历史。中韩两国共同重视的孝思想,对两国人民来说,更是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及价值。
  中国和韩国都是重视礼仪的国家,都受到儒家文化的影響,两国人民在文化和思想价值观念上有很多相似之处。事物存在共性的同时,当然也有其特殊性。孝思想也是如此。事物都是处在发展中的,随着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一切事物都在发生变化。中韩两国各自的地理位置、生态环境、政治格局、经济态势和历史文化等,都无不影响着两国孝思想的变化发展。孝思想受到各方面客观外界事物的影响,同时,孝思想也有一定的反作用,逐渐渗透到人们的行为、观念中,影响到人们的生活。本文以中国的《木兰诗》和韩国的《沈清传》为研究对象,来比较中韩两国孝道观的异同。
  一、《木兰诗》中体现的中国孝道观
  木兰从小学习骑马,时值可汗点兵,她父亲的名字也在点名册上,必须入伍打仗,但她的父亲因年老多病而不能胜任。木兰便决定化妆成男子,代替父亲出征打仗。逆黄河而上,翻越黑山,与敌在疆场作战十二年之久,木兰屡建奇功。
  木兰突破了中国传统封建礼教对女性的约束,具有一定的进步思想。但最终,木兰还是重回女儿身,对镜贴花黄,守护住封建制度标准下的完美女性形象。在以自然经济为基础的古代中国,男女分工明晰。男子负责建设并管理国家,女子都要以父为天,以夫为天,只能在家活动,一心一意为家庭服务。为了父亲,为了保家卫国,木兰冒着欺君之罪的危险,入伍打仗。更重要的是,在疆场上,木兰屡获战功,展现了“女子也顶半边天”的实力。她让女子扬眉吐气,其实力更是很多男子所不能及的。可是,最后木兰还是未能冲破礼教束缚。战争胜利,木兰归来后,她立刻回到女儿身。从这样的结局人们也可以看到:第一,古代女性对家庭的重视超过重视其他的一切,她们是可以为保护家人而付出生命的;第二,在男尊女卑的封建社会,女子是不被允许管理国家的。但是,木兰这样做有一定的进步意义。
  二、《沈清传》中体现的韩国孝道观
  沈清来世七天,母亲便离世了,盲父沈学圭将其抚养长大。父女两人相依为命,艰难度日。他们相信了和尚的话:如果捐献三百石贡米向神灵求助,盲人就能复明,结果被骗。无可奈何之时,为了父亲,沈清决定卖身充当投海祭神的供品。她的孝心感动了上天,沈清不仅得救还做了王后,最后父女两人重逢。沈学圭一喜之下,双目复明。
  韩国古代被称为朝鲜,19世纪,朝鲜出现了很多展现孝道的故事,但故事的主人公都是男子,《沈清传》就在这样的背景下出现。《沈清传》受到外来文化的影响,但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朝鲜人民生活的现实。在那样困苦艰难的环境中,苦难没有削减沈清的半分孝心,为了父亲能够复明,获得幸福,沈清选择死亡为父复明。沈清的孝,是朝鲜时代统治者所追求的理想化的孝,希望通过沈清这一人物形象来给百姓树立榜样,让人们受到教育和引导。
  三、中韩孝道观对比
  (一)共同点
  1.木兰和沈清的孝道挑战了男权社会的封建思想,展现了女性魅力
  木兰和沈清的孝道,展现了女性的智慧和勇敢。在以男性孝道为中心的朝鲜王朝后期,沈清的出现代表了女性的孝,强调了女性的作用,展现了女性力量。木兰为了父亲勇敢地突破封建制度,做到了很多男子都做不到甚至逃避做的事情,替父从军,而且屡获奇功,展现了女性的力量和实力。木兰和沈清都是为了父亲,施行孝道,勇敢地放弃了自己的幸福,这在当时社会是非常伟大的行为。
  2.木兰和沈清的孝都受到了中国儒家思想的影响
  公元前3世纪,儒家思想传入朝鲜,当时,朝鲜希望借助一种外来的力量,从精神上团结百姓,形成国家的向心力。儒家思想逐渐受到朝鲜人民的认可、接受,,朝鲜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儒家文化教育制度,还出现了很多关于儒家文化的思想、主张的文学作品。到了后来,“孝”的重要性日益凸显,成为政治、社会秩序的根本规范。虽然《沈清传》中有和尚出现,但并不能说明沈清的孝道观受到佛教思想的影响。而儒家思想长期在中国封建社会占据统治地位,木兰的孝道观在儒家思想的影响下形成是毋庸置疑的。
  3.木兰和沈清都因为自己的孝行受到人们的称赞
  木兰受到天子的封赏,沈清成为皇后。这都是对其孝行的肯定和赞扬。
  (二)不同点
  1.时代背景不同,孝的表现也不同
  木兰的孝源于战争,她是在战乱纷飞的年代保家卫国。首先,女性入伍打仗是对军队的一种士气上的鼓舞。其次,还有着人们对和平的向往。战争发生,不管输赢为谁,痛苦的还是百姓。安居乐业的生活现状被打破,百姓渴望和平安宁。最后,展示了女性的勇敢坚毅。
  沈清的孝源于生活,生活固然贫困,但她生活在和平年代,只是为了父亲复明,展现了女性的柔弱之美。
  2.孝的表现受到的历史局限不同
  木兰生活在礼教严格的封建社会,男尊女卑极为严重,女性的地位极为低下,木兰的勇敢有进步意义,可还是归附于封建礼教的约束之下。沈清生活在贫富差距很大的朝鲜时代,虽然生活艰辛,可因为善良和孝心,她最终成为皇后。当时,朝鲜统治者正需要一种精神力量团结民众,因此需要这样的感人故事感化人民、聚拢民心。和沈清相比,木兰的孝行更多地是为了宣传保家卫国、为国争光的思想,对女性进行赞扬,木兰的孝行受到了更多的时代局限。
  四、结语
  木兰从军是中国人当代相传的故事,不仅体现了中国传统的孝道文化,也作为一种精神力量鼓舞着现代人民,以和为贵,以国为重,正符合中国君子“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信念和思想。沈清的故事流传至今,影响深远,即使在现代社会,韩国人民依然注重尊敬长辈,施行孝道。
  孝道是人类道德的基础,也是传统思想文化的核心。中韩两国同属汉字文化圈国家,隋唐以前就有了文化交流的历史。受到儒家思想文化影响的中韩两国,隔海相望,在相互友好交流合作的过程中,中韩两国文化相互渗透,又保持着各自独有的韵味。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就是一个讲究百善孝为先的民族,韩民族也是一个重视孝道的民族。孝道观作为两国思想文化的核心,有着不可取代的价值和意义,也有着许多相似之处。但同时,两国的孝道观和本国的文化、地理、人文相联系,又各具特色,绽放出各自的光彩。
  (大连外国语大学)
其他文献
时光过得飞快,笔者还记着去年年底为《牡丹》的散文写综评,2017年就要结束了。打开《牡丹》,满纸飘香。2017年的《牡丹》散文,依然是以传统叙述方式为主,关注的依然是人生百态,并《牡丹》不回避热点焦点问题,所刊登散文绝没有小资情调的卿卿我我。同时,笔者注意到2017年的《牡丹》所刊登散文,在尊重大自然,彰显“天人合一”理念方面有很大分量。  党的十九大提倡导的生态文明与古代的“天人合一”理念是相通
期刊
2月1日,由中国为主宾国的第27届古巴国际书展在俯瞰哈瓦那港的圣卡洛斯城堡开幕。中国此次派出阵容强大的出版代表团,60多家出版社前来寻找合作契机。阿来、刘震云等11名当代中国作家也将携作品参加书展,与读者进行交流。  古巴图书委员会主席胡安·罗德里格斯在开幕式上说,古巴国际书展是本地区最重要的文学文化活动。中国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副局长周慧琳在发言中说,中国应邀作为主宾国参加哈瓦那国际书展,这是近
期刊
2月2日下午,2018年中国作家协会迎春茶话会在北京举行。中国作协主席铁凝出席茶话会并致辞。中国作协党组书记、副主席钱小芊主持茶话会。400余位老作家老同志欢聚一堂,畅叙友情,共话新春。  铁凝在致辞时说,刚刚过去的2017年,是我们党和国家发展进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文学界高举旗帜、砥砺前行。过去的一年,中國作家协会开展了一系列主题鲜明、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组织周密的文学
期刊
一、“套盒”内外:城乡与罪罚  《黑镜分身术》五篇小说似乎都嵌套着另外一些内层故事。在破爷带着他的魂机进村之前,即在《离魂术》的故事开始前,他曾给半步村带来色情电影、木材厂、造纸厂、美丽湾等事物,后在一把大火中逃离;《分身术》经由金满楼回忆并讲述了且帮主曾带领水手出海捕鱼,试图征服海洋的往事;《停顿客栈》由老魔术师余大乐的笔记簿牵引出他的儿子与半步村的过去纠葛;同题小说《黑镜分身术》里“我”的爷爷
期刊
1月23日,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和中國作家协会在北京联合发布2017年优秀网络文学原创作品推介名单,《复兴之路》《岐黄》《草根石布衣》《全职妈妈向前冲》《诡局》《恩将求抱》《别怕我真心》等24部作品入选。  此次活动共收到来自北京、上海、浙江、江苏等11个省(区、市)的41家网站、机构报送的380部作品,申报数量创三年新高。  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副局长张宏森在发布仪式上指出,此次推介活动旨在贯彻
期刊
作为洛阳的“老牌”诗人,赵克红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创作了大量的优秀诗歌,先后出版了《燃烧的情愫》《心的祈祷》《美丽的忧郁》《五弦琴音》等诗集,颇有建树。近年来他的文学视野有所转移,专注于散文写作,并取得了可喜成绩。原本让人以为他已与诗歌渐行渐远,然而最近读到他的一组诗歌新作《陌生人望我的眼神》,让人惊讶不已。组诗中每一首诗歌所呈现的思想和美学的价值重构与开阔的艺术张力,都显示出难得的敏锐与深厚的内功
期刊
2017年,中原作家群硕果累累。1月23日下午,以“零奖金,全透明”的评奖风格在文坛独树一帜的第十四届《当代》长篇小说年度论坛在京举行。经投票,张翎《劳燕》、严歌苓《芳华》、李佩甫《平原客》、梁鸿《梁光正的光》、范稳《重庆之眼》,成为2017年度五佳作品。五佳作品中,中原作家群占去兩席,李佩甫是河南省内作家,梁鸿是在京的豫籍作家。  本届论坛的另一部分主要内容是为第十九届《当代》文学拉力赛年度总冠
期刊
摄影是追求纪实性与艺术性完美融合的一门艺术,在现代摄影艺术的发展中,某些特立独行的艺术家试图突破传统美学的审美,如以“私摄影”成名的荒木经惟探索了摄影艺术创作中虚构与真实之间的联系。“私摄影”掀起了现代摄影的风暴,其美学价值不仅在于发现了新的艺术表达手法和观看方式,还在于给人提供了一种对传统与现代恰当结合的优秀范例。  摄影术发明至今已有170余年,纪实摄影的发展更是一脉相承。所谓纪实,也就是以照
期刊
山水田园诗是中国古代的一种诗歌体裁,主要描写自然风光、农村景物以及安逸恬淡的隐居生活,诗境隽永优美,风格恬静淡雅,语言清丽洗练,多用白描手法。追溯起来,田园诗的创作起源于南北朝时期,以东晋陶渊明和谢灵运为先驱和奠基人,到唐代又涌现出王维、孟浩然等杰出代表。因此,后人将田园诗人分为东晋田园诗派和盛唐田园诗派。  由于田园诗人的灵感来源于大自然的山河景色以及生活在其间的朴实劳动人民,所以这类体裁的诗歌
期刊
当前,学界围绕狐这一主题已着墨甚多,狐作为文学上的一种独特意象,是反映当时的社会文化、宗教信仰、审美意识等的一种文学意象。本文将通过分析《搜神记》和《今昔物语集》本朝部中的狐意象,探求中日两国狐意象的异同及其原因,剖析中日两国民众所具有的深层文化心理,使人加深对本民族文化的再认识和对日本文化的理解。  在中国,被誉为魏晋南北朝时期志怪小说集大成之作的《搜神记》中有十几篇关于狐的故事,呈现出狐意象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