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3年高考即将来临,如何在紧张的备考中避免机械、无意义的训练,提高复习的效率,笔者认为有效的途径就是研究并且深挖《考试说明》,因为《考试说明》是高考命题的依据,也是高考复习的重要依据。历史知识千头万绪,试题材料新颖,但不论试题形式如何变化,高考考核的目标和要求是基本不变的。下面就以2012年山东《考试说明》为例进行说明。
考核目标一:获取和解读信息。获取信息即发现、收集信息,解读信息即对信息的理解。
要求:1.理解试题提供的图文材料和考试要求。(审题)
2.整理材料,最大限度地获取有效信息。(获取)
3.对有效信息进行完整、准确、合理的解读。(理解)
【例】右图为1600-1913年西班牙、荷兰、英国和美国(自殖民地时代起)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变化曲线图,其中,代表英国的曲线是 ( )
A.① B.② C.③ D.④
【说明】本题通过四个国家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的变化曲线图反映四个国家经济发展的状况,考生需要从题干和图表中获取信息,抓住关键时间信息“1600-1913年”,正确认知历史阶段发展特征。根据所学知识,美国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第二次工业革命后,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跃居世界第一,所以①是美国。荷兰在17世纪最为强盛,这时期人均工业生产总值最高,所以③是荷兰。英国在19世纪中期,第一次工业革命之后成为世界工厂,在这个时期,英国的人均工业生产总值最高,所以②是英国。在第二次工业革命后,美国经济超过英国。本题选B。
考核目标二:调动和运用知识。调动和运用知识,即通过对信息的接受和反应启动原有的知识储备,再经过分析、判断、推理、归纳等思维过程解决问题。
要求:1.辨别历史事物和历史解释。(合理提取知识)
2.理解历史史实,分析历史结论。(加工知识)
3.说明和证明历史现象和历史观点。(运用知识)
【例】1985年,邓小平指出,“过去我们的观点一直是战争不可避免,而且迫在眉睫”,“这几年我们仔细地观察了形势”,“由此得出结论,在较长时间内不发生大规模的世界战争是有可能的”。这一判断 ( )
A.缘于美苏关系的全面缓和 B.基于世界格局的重大变化
C.有利于推进国内经济建设 D.有助于确立改革开放方针
【说明】本题主要考查有效解读信息,迁移历史知识,从而解决问题。题干中邓小平作出的判断是“较长时间内不发生大规模的世界战争是有可能的”,注意时间信息1985年,当时世界还属于冷战时期,运用所学的知识经过排除得出答案C。
考核目标三:描述和阐释事物。描述事物即表现事物的形态或状态,阐释事物即对事物的说明和解释,主要通过叙述、概括、解释、认识、评价等方法。
要求:1.客观叙述历史事物。
2.确准描述和解释历史事物的特征。
3.认识历史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并作出正确的阐释。
【例】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材料略)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明清之际江南手工业发展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19世纪中期以前英国工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
【说明】本题第(1)问旨在考查学生对明清时期手工业发展状况的掌握程度,需要学生结合所学知识,同时快速获取材料信息,准确概括明清手工业的发展特点。第(2)问要求“说明19世纪中期以前英国工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主要考查考生准确提取材料中的有效信息以及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归纳、分析的能力。16-18世纪是工场手工业阶段,18世纪60年代到1840年前后是英国的工业革命时期,再根据材料二,英国工业发展的阶段至少应回答手工工场、工业革命两个阶段。
考核目标四:论证和探讨问题。论证就是引用证据来证明论题真实性的论述过程,探讨即对某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
要求:1.运用判断、比较、归纳的方法论证历史问题。
2.使用批判、借鉴、引用的方式评论历史观点。
3.独立地对历史问题和历史观点提出不同看法。(举例略)
总之,《考试说明》中的考核目标和要求是高考对考生能力的全面考查,希望大家以它为方向,把握2013年高考的尺度,提高复习效率。
考核目标一:获取和解读信息。获取信息即发现、收集信息,解读信息即对信息的理解。
要求:1.理解试题提供的图文材料和考试要求。(审题)
2.整理材料,最大限度地获取有效信息。(获取)
3.对有效信息进行完整、准确、合理的解读。(理解)
【例】右图为1600-1913年西班牙、荷兰、英国和美国(自殖民地时代起)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变化曲线图,其中,代表英国的曲线是 ( )
A.① B.② C.③ D.④
【说明】本题通过四个国家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的变化曲线图反映四个国家经济发展的状况,考生需要从题干和图表中获取信息,抓住关键时间信息“1600-1913年”,正确认知历史阶段发展特征。根据所学知识,美国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第二次工业革命后,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跃居世界第一,所以①是美国。荷兰在17世纪最为强盛,这时期人均工业生产总值最高,所以③是荷兰。英国在19世纪中期,第一次工业革命之后成为世界工厂,在这个时期,英国的人均工业生产总值最高,所以②是英国。在第二次工业革命后,美国经济超过英国。本题选B。
考核目标二:调动和运用知识。调动和运用知识,即通过对信息的接受和反应启动原有的知识储备,再经过分析、判断、推理、归纳等思维过程解决问题。
要求:1.辨别历史事物和历史解释。(合理提取知识)
2.理解历史史实,分析历史结论。(加工知识)
3.说明和证明历史现象和历史观点。(运用知识)
【例】1985年,邓小平指出,“过去我们的观点一直是战争不可避免,而且迫在眉睫”,“这几年我们仔细地观察了形势”,“由此得出结论,在较长时间内不发生大规模的世界战争是有可能的”。这一判断 ( )
A.缘于美苏关系的全面缓和 B.基于世界格局的重大变化
C.有利于推进国内经济建设 D.有助于确立改革开放方针
【说明】本题主要考查有效解读信息,迁移历史知识,从而解决问题。题干中邓小平作出的判断是“较长时间内不发生大规模的世界战争是有可能的”,注意时间信息1985年,当时世界还属于冷战时期,运用所学的知识经过排除得出答案C。
考核目标三:描述和阐释事物。描述事物即表现事物的形态或状态,阐释事物即对事物的说明和解释,主要通过叙述、概括、解释、认识、评价等方法。
要求:1.客观叙述历史事物。
2.确准描述和解释历史事物的特征。
3.认识历史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并作出正确的阐释。
【例】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材料略)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明清之际江南手工业发展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19世纪中期以前英国工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
【说明】本题第(1)问旨在考查学生对明清时期手工业发展状况的掌握程度,需要学生结合所学知识,同时快速获取材料信息,准确概括明清手工业的发展特点。第(2)问要求“说明19世纪中期以前英国工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主要考查考生准确提取材料中的有效信息以及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归纳、分析的能力。16-18世纪是工场手工业阶段,18世纪60年代到1840年前后是英国的工业革命时期,再根据材料二,英国工业发展的阶段至少应回答手工工场、工业革命两个阶段。
考核目标四:论证和探讨问题。论证就是引用证据来证明论题真实性的论述过程,探讨即对某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
要求:1.运用判断、比较、归纳的方法论证历史问题。
2.使用批判、借鉴、引用的方式评论历史观点。
3.独立地对历史问题和历史观点提出不同看法。(举例略)
总之,《考试说明》中的考核目标和要求是高考对考生能力的全面考查,希望大家以它为方向,把握2013年高考的尺度,提高复习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