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东北秧歌是一种流行于东北地区的健身娱乐行为活动,它是关东文化的承载,同时意味着秧歌还是一种多民族文化碰撞下具有豪放豁达、开朗奔放、宽广包容的特点娱乐活动。本文将借用文化人类学的理论,对东北秧歌的起源、发展以及文化内涵进行分析,并以具体案例进行说明。
关键词:东北秧歌;文化人类学;文化现象
作者简介:杨靖雯(1992.11-),女,汉,黑龙江省密山市人,在读研究生,研究方向:外国语言文学。
[中图分类号]:G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8)-15--01
一、东北秧歌的起源
东北秧歌,一般是指东北地区的秧歌类民间舞蹈,主要可以分为三类:高跷秧歌、地秧歌以及介于二者之间的寸跷秧歌。现在流行于东北地区街头巷尾的东北秧歌是最具代表性的种类之一,也被俗称为“秧歌舞”,是群众自娱自乐的民间舞蹈活动。[1]这种舞蹈类型主要流行于按行政区划分的东北三省:黑龙江、吉林和辽宁省。
许多的学者认为东北秧歌是汉族和满族舞蹈相结合而成的产物。后满入主中原为了加强东北地区边防,清政府招揽了很多中原居民去开垦东北地区,还有一些北清政府驱逐的人,因此东北地区生活着各个阶层的居民。同时,在东北地区汉族人的收入一般高于满族人,但是社会地位却不高,因此满汉通婚现象很常见,而节庆之时,满汉居民会于街上共舞,也就是“秧歌”的前身了。
也有人通常认为是人们田间劳作时所唱的田哥,后来加入舞蹈动作形成。“秧歌,南宋灯宵之村田乐也。所扮有耍和尚,耍公子,打花鼓,拉花姊,田公渔妇,装态 货郎,杂沓灯术,以博观者之笑。”[2]还有一些出土的文物将秧歌的来源指向古代一些祭祀活动所跳之舞。
秧歌这种艺术形式在全国各地都存在着,但是各地又因为不同的地理位置,气候条件,文化风俗而形成各具特色的秧歌舞蹈,主要包括东北秧歌,陕北秧歌,山西秧歌,山东鼓子秧歌和胶州秧歌等。
二、东北秧歌的主要表演形式
前文中有提到东北秧歌主要分为三种表演方式:高跷秧歌,地秧歌以及介于两者之间村头秧歌。
在笔者黑龙江省地区比较常见并流行的是地秧歌和寸头秧歌。一方面是因为地理位置因素,这里的冬季漫长、天寒地冻,这给生存和生活带来很多的困难,但同时也磨练了人的意志,于是人们坚韧、豪放的性格特点就被赋予该地区的秧歌中。同时,黑龙江省是一个农业大省,老人常说“黑土地养龙江人”。拥有大片平原,农田十分广博,所以有大量的农民会把秧歌作为他们农闲时的一种放松的娱乐方式,也以这种方式来感谢土地,感谢一年的丰收。另一方面是背景文化因素,在黑龙江省有大量的居民由于中原地区常年灾荒和耕地少等原因“闯关东”而来到的黑龙江省,他们也同时将关东文化带到了东北地区。关东文化也可以被称为“移民文化”,“关东文化应该是以汉族为主体,包括东北其他少数民族在内,自‘关东’一词出现后逐渐形成并在清末定型的一种区域文化。”[3]在闯关东的人来到这片未被开垦的广阔荒地后,随后也把各地的音乐形式带到了黑龙江省地区,在这里形成了一种新的音乐形式,也就是现在黑龙江地区秧歌的背景音乐。除了这两种因素外,由于该地区靠近日本与俄罗斯,这也就使这片黑土地上拥有了更加丰富的文化。
三、黑龙江地区秧歌的文化内涵
“秧歌”这种代表民族特色的文化活动既可以看作是代表地域特色的风俗,也可以看作是一种文化。所以它的文化内涵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理解,一方面是地域文化,另一方面是文学文化。
首先,“东北的地域文化有喜劇感,东北人爱笑爱闹,向来不缺乏体会幽默的能力”,在他们的精神世界中,肆意放纵的笑是一种日常感性武器,发挥着重要的功能。通过笑所促成的‘狂欢化世界’引领人们进入一种特殊的时空中,在这里,人们悬置了对社会世界的常规判断,进而摆脱了日常生活的无奈与凡庸并重新获得存在的勇气。”[4]
前文中也提到过,东北地区的“秧歌”是由于中原地区汉族人的迁徙所带来的文化碰撞而形成的。历史上汉族人进入到东北地区主要有两次高潮:一次是发生在辽金时期,另一次是发生在清代,正是由于这两次的移民,汉族人也将自己的舞蹈带到了这片黑土地上,秧歌也就成为了 最主要的汉族民间舞蹈。曾经秧歌作为一种看管手段被元朝士兵用来避免聚众造反。
其次,从文学文化方面来看,东北秧歌的夸张、热烈也可以用一种文学的眼光来理解,可以解释为“狂欢化的世界”,在秧歌中,人们可以尽情狂欢,肆意宣泄感情,不用去顾虑任何事情。一年中也就只有从春节到正月十五这一段时间能够抛却一切事物尽情舞动。这一点从秧歌表演者的装扮,面部表情以及表演动作也能够看出。表演者的服装极尽夸张,披红着绿,一般表演者会化两个红红的脸蛋儿,以及充满喜感的表情,就是为了凸显出秧歌所带来的喜悦氛围,表演者还会大幅度的扭动,以使扇面或其他道具能够赚足眼球。
综上所述,黑龙江的秧歌也是东北地区秧歌的一种典型代表,与胶东地区以及陕北地区有很明显的区别,已经逐渐发展成为了一种自娱自乐的群体性的健身活动,并且近年来,秧歌不再是老年人的专利,而是让更多人融入其中,现代的秧歌更具备都市的文化气息,更加富有观赏性,已经成为黑龙江地区的一种代表性的文化产业之一,越来越多的游客来到这里尽情参与其中并从中感受到东北文化和东北人民的热情。
参考文献:
[1]王桂欣,赵益洋. 东北秧歌的沿革和社会控制管窥[J]. 北京:首都体育学院学报 2004(3).
[2]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中国音乐词典编辑部》. 中国音乐词典[M]. 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 2005.
[3]马毅、胡凡. 论关东文化[J]. 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2).
[4]周福岩. 方言、二人转与东北地域文化问题[J]. 《民俗研究》,2007(2):140-150.
关键词:东北秧歌;文化人类学;文化现象
作者简介:杨靖雯(1992.11-),女,汉,黑龙江省密山市人,在读研究生,研究方向:外国语言文学。
[中图分类号]:G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8)-15--01
一、东北秧歌的起源
东北秧歌,一般是指东北地区的秧歌类民间舞蹈,主要可以分为三类:高跷秧歌、地秧歌以及介于二者之间的寸跷秧歌。现在流行于东北地区街头巷尾的东北秧歌是最具代表性的种类之一,也被俗称为“秧歌舞”,是群众自娱自乐的民间舞蹈活动。[1]这种舞蹈类型主要流行于按行政区划分的东北三省:黑龙江、吉林和辽宁省。
许多的学者认为东北秧歌是汉族和满族舞蹈相结合而成的产物。后满入主中原为了加强东北地区边防,清政府招揽了很多中原居民去开垦东北地区,还有一些北清政府驱逐的人,因此东北地区生活着各个阶层的居民。同时,在东北地区汉族人的收入一般高于满族人,但是社会地位却不高,因此满汉通婚现象很常见,而节庆之时,满汉居民会于街上共舞,也就是“秧歌”的前身了。
也有人通常认为是人们田间劳作时所唱的田哥,后来加入舞蹈动作形成。“秧歌,南宋灯宵之村田乐也。所扮有耍和尚,耍公子,打花鼓,拉花姊,田公渔妇,装态 货郎,杂沓灯术,以博观者之笑。”[2]还有一些出土的文物将秧歌的来源指向古代一些祭祀活动所跳之舞。
秧歌这种艺术形式在全国各地都存在着,但是各地又因为不同的地理位置,气候条件,文化风俗而形成各具特色的秧歌舞蹈,主要包括东北秧歌,陕北秧歌,山西秧歌,山东鼓子秧歌和胶州秧歌等。
二、东北秧歌的主要表演形式
前文中有提到东北秧歌主要分为三种表演方式:高跷秧歌,地秧歌以及介于两者之间村头秧歌。
在笔者黑龙江省地区比较常见并流行的是地秧歌和寸头秧歌。一方面是因为地理位置因素,这里的冬季漫长、天寒地冻,这给生存和生活带来很多的困难,但同时也磨练了人的意志,于是人们坚韧、豪放的性格特点就被赋予该地区的秧歌中。同时,黑龙江省是一个农业大省,老人常说“黑土地养龙江人”。拥有大片平原,农田十分广博,所以有大量的农民会把秧歌作为他们农闲时的一种放松的娱乐方式,也以这种方式来感谢土地,感谢一年的丰收。另一方面是背景文化因素,在黑龙江省有大量的居民由于中原地区常年灾荒和耕地少等原因“闯关东”而来到的黑龙江省,他们也同时将关东文化带到了东北地区。关东文化也可以被称为“移民文化”,“关东文化应该是以汉族为主体,包括东北其他少数民族在内,自‘关东’一词出现后逐渐形成并在清末定型的一种区域文化。”[3]在闯关东的人来到这片未被开垦的广阔荒地后,随后也把各地的音乐形式带到了黑龙江省地区,在这里形成了一种新的音乐形式,也就是现在黑龙江地区秧歌的背景音乐。除了这两种因素外,由于该地区靠近日本与俄罗斯,这也就使这片黑土地上拥有了更加丰富的文化。
三、黑龙江地区秧歌的文化内涵
“秧歌”这种代表民族特色的文化活动既可以看作是代表地域特色的风俗,也可以看作是一种文化。所以它的文化内涵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理解,一方面是地域文化,另一方面是文学文化。
首先,“东北的地域文化有喜劇感,东北人爱笑爱闹,向来不缺乏体会幽默的能力”,在他们的精神世界中,肆意放纵的笑是一种日常感性武器,发挥着重要的功能。通过笑所促成的‘狂欢化世界’引领人们进入一种特殊的时空中,在这里,人们悬置了对社会世界的常规判断,进而摆脱了日常生活的无奈与凡庸并重新获得存在的勇气。”[4]
前文中也提到过,东北地区的“秧歌”是由于中原地区汉族人的迁徙所带来的文化碰撞而形成的。历史上汉族人进入到东北地区主要有两次高潮:一次是发生在辽金时期,另一次是发生在清代,正是由于这两次的移民,汉族人也将自己的舞蹈带到了这片黑土地上,秧歌也就成为了 最主要的汉族民间舞蹈。曾经秧歌作为一种看管手段被元朝士兵用来避免聚众造反。
其次,从文学文化方面来看,东北秧歌的夸张、热烈也可以用一种文学的眼光来理解,可以解释为“狂欢化的世界”,在秧歌中,人们可以尽情狂欢,肆意宣泄感情,不用去顾虑任何事情。一年中也就只有从春节到正月十五这一段时间能够抛却一切事物尽情舞动。这一点从秧歌表演者的装扮,面部表情以及表演动作也能够看出。表演者的服装极尽夸张,披红着绿,一般表演者会化两个红红的脸蛋儿,以及充满喜感的表情,就是为了凸显出秧歌所带来的喜悦氛围,表演者还会大幅度的扭动,以使扇面或其他道具能够赚足眼球。
综上所述,黑龙江的秧歌也是东北地区秧歌的一种典型代表,与胶东地区以及陕北地区有很明显的区别,已经逐渐发展成为了一种自娱自乐的群体性的健身活动,并且近年来,秧歌不再是老年人的专利,而是让更多人融入其中,现代的秧歌更具备都市的文化气息,更加富有观赏性,已经成为黑龙江地区的一种代表性的文化产业之一,越来越多的游客来到这里尽情参与其中并从中感受到东北文化和东北人民的热情。
参考文献:
[1]王桂欣,赵益洋. 东北秧歌的沿革和社会控制管窥[J]. 北京:首都体育学院学报 2004(3).
[2]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中国音乐词典编辑部》. 中国音乐词典[M]. 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 2005.
[3]马毅、胡凡. 论关东文化[J]. 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2).
[4]周福岩. 方言、二人转与东北地域文化问题[J]. 《民俗研究》,2007(2):140-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