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来源 :东方青年·教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ncy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改要求“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使学生能够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由此可见,创新教育已成为数学教学改革的一个重点。,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已引起广大数学教师的高度重视,如何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找到培养和发展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在数学教学中愈来愈显得重要。本人在具体的数学教学过程中,注重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本人就“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和创新能力的发展”谈谈几点粗浅的看法
  一、教师的创新意识是培养和发展创新能力的条件
  教育本身就是一个创新的过程,教师必须具有创新意识,改变以知识传授为中心的教学思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为目标,从教学思想到教学方式上,大胆突破,确立创新性教学原则。
  (一)克服对创新认识上的偏差。一提到创新教育,往往想到的是脱离教材的活动,如小制作、小发明等等,或者是借助问题,让学生任意去想去说,说得离奇,便是创新,走入了另一个极端。其实,每一个合乎情理的新发现,别出心裁的观察角度等等都是创新。一个人对于某一问题的解决是否有创新性,不在于这一问题及其解决是否别人提过,而关键在于这一问题及其解决对于这个人来说是否新颖。学生也可以创新,也必须有创新的能力。教师完全能够通过挖掘教材,高效地驾驭教材,把与时代发展相适应的新知识、新问题引入课堂,与教材内容有机结合,引导学生再去主动探究。让学生掌握更多的方法,了解更多的知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二)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创设宽松氛围、竞争合作的班风,营造创造性思维的环境
  罗杰斯提出:“有利于创造活动的一般条件是心理的安全和心理的自由”。首先,要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探求知识,发挥创造性,必须克服那些课堂上老师是主角,少数学生是配角,大多学生是观众、听众的旧地教学模式。因为这种课堂教学往往过多地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限制了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教师应以训练学生创新能力为目的。保留学生自己的空间,尊重学生的爱好、个性和人格,以平等、宽容、友善的态度对待学生,使学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能够与教师一起参与教和学中,做学习的主人,形成一种宽松和谐的教育环境。只有在这种氛围中,学生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和创造想象的能力;其次,班集体能集思广益,有利于学生之间的多向交流,在班集体中,取长补短。课堂教学中有意识地搞好合作教学,使教师、学生的角色处于随时互换的动态变化中,设计集体讨论、查缺互补、分组操作等内容,锻炼学生的合作能力。特别是一些不易解决的问题,让学生在班集体中开展讨论,这是营造创新环境发扬教学民主环境的表现在班集体中。学生在轻松环境下,畅所欲言,各抒己见,学生敢于发表独立的见解,或修正他人的想法,或将几个想法组合为一个更佳的想法,从而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集体创新能力。值得注意的是,任何合作,都不要让有的学生处于明显的从属地位,都是应细心把握,责任确定到每个学生,最大限度调动学生潜能。
  二、学生的创新兴趣是培养和发展创新能力的关键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和爱好是最好的老师.”教育心理学认为:兴趣是人们力求认识事物、探求知识的心理倾向,它能激发和引导人们在思想感情和意志上探索事物的底蕴,它直接影响一个人的工作效率和智力的发挥.正如孔子所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因此,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创新能力关键就是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一)利用“学生渴求他们未知的、力所能及的问题”的心理,培养学生的创新兴趣
  兴趣产生于思维,而思维又需要一定的知识基础。在教学中出示恰如其分的出示问题,让学生“跳一跳,就摘到桃子”,问题高低适度,问题是学生想知道的,这样问题会吸引学生,可以激发学生的认知矛盾,引起认知冲突,引发强烈的兴趣和求知欲,学生因兴趣而学,而思维,并提出新质疑,自觉的去解决,去创新。
  (二)合理满足学生好胜的心理,培养创新的兴趣
  学生都有强烈的好胜心理,如果在学习中屡屡失败,会对从事的学习失去信心,教师创造合适的机会使学生感受成功的喜悦,对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是有必要的。比如:针对不同的群体开展几何图形设计大赛、数学笑话晚会、逻辑推理故事演说等等,展开想象的翅膀,发挥它们不同的特长,在活动中充分展示自我,找到生活与数学的结合点,感受自己胜利的心理,体会数学给他们带来的成功机会和快乐,培养创新的兴趣。
  (三)利用数学中图形的美,培养学生的兴趣
  生活中大量的图形有的是几何图形本身,有的是依据数学中的重要理论产生的,也有的是几何图形组合,它们具有很强的审美价值,在教学中宜充分利用图形的线条美、色彩美,给学生最大的感知,充分体会数学图形给生活带来的美。在教学中尽量把生活实际中美的图形联系到课堂教学中,再把图形运用到美术创作、生活空间的设计中,产生共鸣,使他们产生创造图形美的欲望,驱使他们创新,维持长久的创新兴趣。
  (四)利用数学中的历史人物、典故、数学家的童年趣事、某个结论的产生等等激发学生的创新兴趣
  学生一般喜欢听趣人趣事,教学中结合学习内容讲述数学发展的历史和历史上数学家的故事,象数学理论所经历的沧桑,数学家成长的事迹,数学家在科技进步中的贡献,数学中某些结论的来历,既可以了解数学的历史,丰富知识,又可以增加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学习其中的创新精神。
  三、良好的学习环境是培养和发展创新能力的基础
  (一)提高教学艺术,增强教师的亲和力
  孔子说:“亲其师而信其道”.教师的人格力量和师表形象最容易让学生亲近、感染、和敬佩,亲近了就会乐于听从老师的教诲.因此,作为教师,应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学艺术,让学生有一种敬佩感,教师除了精心备课、设计教学流程外;还应注意教态的自然亲切、语言的精练与幽默、板书的简明工整等;同时还要善于调控自己的情感,增强教师的亲和力,引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二)创设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
  罗杰斯提出:“有利于创造活动的一般条件是心理的安全和心理的自由”.要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探求知识,发挥创造性,必须保留学生自己的空间,尊重学生的人格,尊重学生的选择,以平等、宽容、友善的态度对待学生,注重学生差异,有意识地搞好合作教学,以利于老师与学生之间以及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多向交流,使教师、学生的角色处于随时互换的动态变化中,特别是一些不易解决的问题,让学生开展讨论,将责任确定到每个学生,最大限度调动学生潜能.做学习的主人,形成一种宽松和谐的教育环境,充分发挥学生的聪明才智和创造想象的能力。   四、科学的学习方法是培养和发展创新能力的钥匙
  德国著名教育学家第斯多惠说:“一个坏的教师奉送真理,一个好的教师则教人发现真理.”这强调了培养学生学会自主学习的重要性.因为学会学习是学生学习上自立自主的一个必要前提,只有学会学习, 才可能创新,才可能持续发展。因此,教师应改进课堂教学,不但要帮助学生“学会”,更要指导他们“会学”。
  (一)学会阅读.开始可以为学生编好阅读提纲,并指导学生“读一读、划一划” ,掌握预习的方法,逐步学会归纳整理,善于抓住重点以及围绕重点思考问题的方法。
  (二)小组讨论.对于那些容易混淆的概念,难以掌握的内容,应引导学生小组讨论,鼓励学生去讲.对于学生出现的差错、漏洞,教师要特别耐心引导,帮助他们逐步正确地表述.
  (三)实践操作.让学生动手操作、实验,特别是在图形的折叠等内容时,更应让学生动手操作、实验,在“试验—观察—猜想—论证”中得出结论,锻炼学生的思维和动手能力.让学生明白实践操作是获取知识的重要方法.
  (四)总结和反思.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将总结的机会尽可能地放给学生,有意识地让学生总结,同时还应引导学生解题后反思知识点和解题技巧,养成反思的习惯.
  五、树立自信心是培养和发展创新能力的动力
  “自信是成功的阶梯”.心理学认为:自信是一种自我激励的精神力量,能够激发潜意识,释放出无穷的热情、精力和智慧,帮助人们获得成功.数学学习的自信心是指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对自己的数学能力、数学认知、数学实践等方面的信念,它影响着学生对数学学习任务的选择、接受和学习状态的准备;影响着对数学学习的坚持性和情绪调节,是能否获得数学学习成功的关键。
  (一)抓住学生好胜的心理,培养学习数学的自信心
  初中学生有着强烈的好胜心,是一个需要肯定、褒扬,体验成功刺激的群体,如果在学习中屡屡失败,他们就会对学习失去信心,因此,教师应创造合适的机会,使学生感受成功的喜悦,对培养他们的自信心是有必要的.比如:学习《图形的密铺》后,开展几何图形设计大赛,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在活动中充分展示自我,感受自己胜利的喜悦,体会数学带来的成功,培养学习数学的自信心.
  (二)进行积极评价,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评价的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学习数学的历程,关注学生在数学活动中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学习数学的信心.这就要求教师采取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对学生的学习行为、结果、过程等作出积极的评价.我在教学中以鼓励为主,常使用表扬的语气词,如:“很好!”“太棒了!”等;在作业的错误地方下面划线,并批注引起学生注意.单元测试采用师评与自评,如果学生对自己的成绩不满意,可以申请“借分”,但必须“双倍偿还”;也可以申请补考,进行“延迟评价”.通过这样的评价,既尊重他们的自尊心,又让学生享受到成功的喜悦,增加他们的自信心.
  总之,通过长期的教学实践,我深切地体会到:要在初中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不是朝夕之功,需要数学教师在新的教育理念下,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发展水平,采用启发、引导、积极参与等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持之以恒地做出不懈的努力。
其他文献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是简易方程,记得我们上小学的时候,解最简单的方程的方法是这样的,比如:3+X=10 可以根据四则的意义,求一个加数,就要用和减去另一个加数,也就是X=10-3 X=7,很好理解的一种方法,而现在五年级课本的解方程是这样的,3+X-3=10-3 X=7,我刚开始看教参的时候,看到例题的解法感觉很奇怪,经过深入研究原来是求方程的解法就要根据天平的平衡原理来进行解答,
内容摘要:本文分析了目前我国高职数学教学现状,并就高等数学教学中内容体系与教学目的,教育思想与教学方法改革,进行了初步探讨。  关键词:高职 高等数学 改革 探析  高等数学课程是高职高专各专业的一门重要的基础课,其目的在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学生学习专业课程提供必要的数学知识和工具,更重要的是通过对数学知识的学习,启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提高学生整体素质。随
音乐是通过音响的艺术形象来表达人们的思想感情和反映社会现实生活的,音乐也可以说是一种情感艺术。音乐教学应通过音乐作品的鲜明艺术形象来诱发学生的情绪,引起美感,产生共鸣。因此,在唱歌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理解音乐作品,应从调动学生的内心情感出发,使学生的情感融化于音乐艺术中,受到音乐作品思想情感的诱发,进而达到“寓教于情”。  一、分 析 歌 词 内 容,掌 握 作 品 情 感  歌曲是抒情的,
《人民日报》曾刊登读者成彬的文章《电视新闻给我们看什么》,对电视会议新闻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批评。不久,《中国电视报》转载了这篇文章。笔者作为一名电视新闻工作者,读了这篇
在王维画史地位的变迁中,北宋后期是重要的分水岭.此前,无论释道、山水画风格的变迁,还是“水墨晕章”[ 1]之成就,王维所起到的作用并不如吴道子、李思训父子乃至张璪.宋仁宗
随着课堂改革不断深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学生是课堂的主人”“自主学习、探究性学习”等教学理念,已成为大家的共识。但在具体教学中,教师还是较多地考虑如何教,很少涉及学生如何学,尤其是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学。一个人若没有疑问,哪来的研究、创新可言?所以要使学生真正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中来,首先要保护和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杜威在《民主主义与教育》中认为课堂教学应该是真实生活的问题解决的实验室,他鼓励教
摘要:语言与文化密切相关,英语语言的学习离不开对英美文化的了解。本文主要从文化与语言的关系方面探讨英美文化教育在英语教学中的运用,即英美文化与词汇教学、听说教学、阅读教学、写作教学和教育方法的关系。  关键词:英美文化 英语教学 语言 文化差异 文化背景  长期以来,无论学英语,还是教英语的人,都知道英语教学要注重听、说、读、写等几项基本技能的培养和训练,而对英语语言所表现的英美文
建构主义学习观认为,学习是积累性的,也就是说,一切新的学习都是在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获得的。当前许多学校尤其是普通中学在高中地理教学中遇到许多困难,一般表现为学生在课堂上似乎听懂了老师的课,而课后作业完成质量欠佳,考试效果也不理想,甚至高三阶段的学生临近高考还问出许多老师认为非常弱智的问题等等。如何解决高中地理学习过程中出现的“断层”、“拦路虎”、“脱节”,最为重要的是作好“
[摘要]合作学习有着坚实的理论基础,实践证明是有效的教学模式与策略。在全面提高学生综合应用能力的今天,合作学习能克服大班级授课的缺点,为学生创造大量的语言实践机会,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性、参与性、自主性以及社会交际能力, 是一种提高英语教学效果、培养学生英语综合能力的有效手段。  关键词:英语教学 合作学习 更新理念 合理分组 科学评价  传统的英语教学模式使学生长期处于被动状态,学生缺乏主动
现在的初中语文教材,以越来越新的面貌出现在我们面前,一些陈旧的老课文大量的被删除,取而代之的是一些具有时代气息的文质兼美的好文章,尤其加大了古诗文的知识含量,古诗文大概占整个文本的三分之一。这些古诗文是我国古代优秀文化的宝贵遗产。它凝聚了中华民族的人文精髓。初中教材中的古诗文,几乎遍涉古文经典。从先秦诸子到唐宋散文;从《诗经》到唐诗宋词元曲……它们是中华文化的沉沉载体,孕育了一代又一代优秀人才。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