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土耳其、伊朗、沙特阿拉伯、阿联酋等中东国家在“非洲之角”动作频频,既为当地带来了投资和基础设施建设,也带来了中东国家之间的“爱恨情仇”,使得本已紧张的地区局势更加复杂。
非洲之角是指东部非洲大陆突进印度洋的一个半岛,狭义上一般只包括厄立特里亚、吉布提、索马里和埃塞俄比亚四国;基于地理和政治关系的紧密联系,有时也包括肯尼亚、苏丹和南苏丹。非洲之角与阿拉伯半岛之间具有相当深厚的历史联系,七世纪以后阿拉伯帝国的强大影响力扩张至非洲之角,并在当地衍生了大量穆斯林。如今,索马里、吉布提、苏丹是阿拉伯联盟成员国,埃塞俄比亚、厄立特里亚两国各有约一半的穆斯林人口。
从地缘区位上来说,红海海域及其曼德海峡是世界上最繁忙和最重要的能源通道与贸易航线之一,而非洲之角与阿拉伯半岛共同扼守曼德海峡,战略位置极其显赫。特别是在非洲之角这一侧,厄立特里亚、吉布提、索马里的海岸线绵长,优良海港比阿拉伯半岛的红海沿线多,向来为国际和地区战略棋手所看重。冷战期间,美苏两国曾在非洲之角展开激烈角逐,甚至不惜扶持各自代理人发动战争,比如20世纪70年代末埃塞俄比亚与索马里的欧加登战争。冷战的结束从一定程度上降低了非洲之角在大国博弈中的“战略价值”,苏联及之后的俄罗斯一度几乎完全从非洲之角抽身,而美国也大幅减少对该地区的军事援助,在9.11事件后才从反恐战争的角度重新审视非洲之角的地位和作用,转而增加对此地的战略投入。
对于中东国家尤其是中东强国而言,非洲之角近眺阿拉伯半岛,属于中东地区的“周边”,颇具“离岸制衡”的军事意义。同时,对于部分中东国家尤其是海湾国家而言,非洲之角还具有经济层面上的战略价值。美国一家战略公司曾发表报告称:“阿拉伯国家在红海彼岸看到了大片的耕地,这些耕地能够养活它们的民众以及耕种这些土地所需的大量劳动力。”近年来,随着粮食安全成为海湾国家安全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沙特、阿联酋等国家的主权财富基金加大了收购非洲之角农业用地的力度,拥有丰富水资源和肥沃土地的埃塞俄比亚等地区国家因此成为沙特等海湾国家的关注重点。2009年,高度依赖粮食进口的卡塔尔曾与肯尼亚进行土地投资谈判,但土地问题在肯尼亚极为敏感,负面的舆论渲染使谈判搁置。但近期卡塔尔在苏丹大有收获,该国投资基金与苏丹签署了价值10亿美元的合同,以支持多哈食品企业在苏丹北部开发2万公顷土地的计划。此外,非洲之角国家还向海湾地区提供了大量廉价劳动力,但由此也引发了不少政治摩擦。非洲之角国家指责海湾国家的劳工待遇低;海湾国家则表示,非洲之角国家没有足够力量阻止“非法移民”。据有关方面统计,仅埃塞俄比亚在沙特就有约50万名工人,其中很多都是“非法移民”。海湾国家时有驱逐“非法移民”的行动,由此造成与埃塞俄比亚等国的关系紧张。
土耳其、伊朗、沙特、阿联酋等国都重视经营非洲之角,各方都有自己的区域野心和动机。随着中东地区形势的演变,非洲之角与中东各派力量之间的关系也不断分化组合,彼此之间的爱和恨、远和近、攻和守在不同时期各不相同。
中东国家对非洲之角的竞逐大致可分为三方力量:一是土耳其,其与非洲之角的互动主要集中在当地穆斯林人口占多数的国家,最初侧重于经济和“软实力”的地区投放,主要方式包括贸易、援助和援建清真寺。但埃尔多安总统的雄心壮志不止于此,近年土耳其在索马里建立了其在非洲最大使馆,又在索马里建立了其海外最大军事基地,同时在苏丹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特别是开发苏阿金港口,并有意在该港口和吉布提等红海沿岸强化军事存在。
二是伊朗一方,因自身的什叶派身份和长期受西方孤立,伊朗在逊尼派占优势的非洲之角面临一些压力,但仍有作为,其重点是谋求强化与厄立特里亚等红海沿岸国家的关系,实现对阿拉伯半岛的“战略包抄”。伊朗的这一策略取得了一定成效。比如,在2006年之前,因厄立特里亚忌惮伊朗传播“极端的宗教思想”,双方关系甚为冷淡,但后来因为共同反对美国的外交需要,伊朗抓住契机积极推动两国关系发展。2007年初,伊朗派出高级外交官访问厄立特里亚,谋求增加双方合作;同年9月,厄立特里亚外长出席了在德黑兰举行的“人权和文化多样性会议”,向伊朗释放了改善关系的积极信号,而在此之前厄方曾反对伊朗加入联合国人权理事会。2008年5月,厄立特里亚总统伊萨亚斯访问伊朗,双方发表了联合声明,称“伊朗和厄立特里亚在不同的地区和全球问题上立场相似”。在此后一段时期,伊朗得以借助厄立特里亚红海沿岸的军港实现其政治诉求,如2009年1月伊朗以打击海盗为借口,向亚丁湾派遣了两艘驱逐舰,泊靠在厄立特里亚的阿萨布港,而以色列方面指责伊朗此举是为了护卫“走私武器”的货船。2015年也门战争打响后,形势发生重大改变,在沙特与阿联酋等国强大的外交和金援攻势下,厄立特里亚与伊朗的关系发展受挫。联合国的一份报告显示,厄立特里亚曾出兵400人,支持沙特在也门作战。
三是沙特和阿联酋为首的海湾国家集团。近年来,沙特、阿联酋等海湾国家在非洲之角大幅增加了对房地产、酒店、交通和电信等基础设施的投资,同时与部分当地国家强化了军事安全合作。比如,沙特谋求在吉布提建立军事基地,阿联酋开发建设厄立特里亚的阿萨布港以及索马里地方分离政权索马里兰的柏培拉港,这些港口兼具军事和商业用途。总体来看,沙特等国经营非洲之角的政治目标主要有两个:传播其伊斯兰教派思想,提升自身在伊斯兰世界的影响力;为自身国家安全和政策目标提供战略保障和政治支持。2015年以来的也门战争更体现出非洲之角特别是红海沿岸国家的战略价值,沙特和阿联酋多次利用驻厄立特里亚军事基地为其在也门作战提供军事支持,例如2017年1月沙特发起夺回也门摩卡和荷台达两地的战斗,以及执行海上封锁以防止伊朗武器流入也门胡塞武装手中,其驻厄立特里亚基地在此过程中均发挥了重要作用。作为回报,沙特、阿联酋等海湾国家同意对厄立特里亚首都阿斯马拉国际机场进行现代化改造升级,并增加对该国的燃料供应和投资支持。沙特在与伊朗的对抗中也获得了部分非洲之角国家的政治支持,如2016年沙特与伊朗断交,苏丹、吉布提和索马里也随即与伊朗断交或降低外交级别,苏丹还出兵协助沙特在也门作战。作为回报,沙特推动特朗普政府于2017年10月放松了对苏丹的经济制裁。
从积极的角度讲,中东国家的竞逐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非洲之角吸引外部支持和资本的能力。但是,这也使得当地国家之间本就错综复杂的关系更趋紧张。比如,2017年6月沙特与卡塔尔断交事件发生后,吉布提追随沙特降低在卡塔尔的外交代表级别,卡塔尔随即撤回了部署在吉布提和厄立特里亚争议边界吉方区域的维和部队,厄立特里亚随后出兵进占,致使吉厄边境局势紧张。再比如,土耳其、沙特、阿联酋等中东国家在索马里境内有复杂的利益网络,土耳其和沙特等国多有龃龉,在索马里各有支持对象,从而增加了索马里联邦政府有效管控全國的难度。就在前段时间,索马里议长还因与总统之间的长期不和,特别是在卡塔尔与阿联酋、沙特等国外交争端上持不同立场而辞职,前者持亲阿联酋的立场,而后者据传长期得到卡塔尔的资助。
总之,在当前中东国家博弈更趋复杂激烈、非洲之角更趋分裂动荡的大背景下,中东国家在非洲之角的竞逐恐怕更多的是埋下了新的不稳定因子。
(作者为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非洲所助理研究员)
属于中东地区的“周边”
非洲之角是指东部非洲大陆突进印度洋的一个半岛,狭义上一般只包括厄立特里亚、吉布提、索马里和埃塞俄比亚四国;基于地理和政治关系的紧密联系,有时也包括肯尼亚、苏丹和南苏丹。非洲之角与阿拉伯半岛之间具有相当深厚的历史联系,七世纪以后阿拉伯帝国的强大影响力扩张至非洲之角,并在当地衍生了大量穆斯林。如今,索马里、吉布提、苏丹是阿拉伯联盟成员国,埃塞俄比亚、厄立特里亚两国各有约一半的穆斯林人口。
从地缘区位上来说,红海海域及其曼德海峡是世界上最繁忙和最重要的能源通道与贸易航线之一,而非洲之角与阿拉伯半岛共同扼守曼德海峡,战略位置极其显赫。特别是在非洲之角这一侧,厄立特里亚、吉布提、索马里的海岸线绵长,优良海港比阿拉伯半岛的红海沿线多,向来为国际和地区战略棋手所看重。冷战期间,美苏两国曾在非洲之角展开激烈角逐,甚至不惜扶持各自代理人发动战争,比如20世纪70年代末埃塞俄比亚与索马里的欧加登战争。冷战的结束从一定程度上降低了非洲之角在大国博弈中的“战略价值”,苏联及之后的俄罗斯一度几乎完全从非洲之角抽身,而美国也大幅减少对该地区的军事援助,在9.11事件后才从反恐战争的角度重新审视非洲之角的地位和作用,转而增加对此地的战略投入。
对于中东国家尤其是中东强国而言,非洲之角近眺阿拉伯半岛,属于中东地区的“周边”,颇具“离岸制衡”的军事意义。同时,对于部分中东国家尤其是海湾国家而言,非洲之角还具有经济层面上的战略价值。美国一家战略公司曾发表报告称:“阿拉伯国家在红海彼岸看到了大片的耕地,这些耕地能够养活它们的民众以及耕种这些土地所需的大量劳动力。”近年来,随着粮食安全成为海湾国家安全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沙特、阿联酋等国家的主权财富基金加大了收购非洲之角农业用地的力度,拥有丰富水资源和肥沃土地的埃塞俄比亚等地区国家因此成为沙特等海湾国家的关注重点。2009年,高度依赖粮食进口的卡塔尔曾与肯尼亚进行土地投资谈判,但土地问题在肯尼亚极为敏感,负面的舆论渲染使谈判搁置。但近期卡塔尔在苏丹大有收获,该国投资基金与苏丹签署了价值10亿美元的合同,以支持多哈食品企业在苏丹北部开发2万公顷土地的计划。此外,非洲之角国家还向海湾地区提供了大量廉价劳动力,但由此也引发了不少政治摩擦。非洲之角国家指责海湾国家的劳工待遇低;海湾国家则表示,非洲之角国家没有足够力量阻止“非法移民”。据有关方面统计,仅埃塞俄比亚在沙特就有约50万名工人,其中很多都是“非法移民”。海湾国家时有驱逐“非法移民”的行动,由此造成与埃塞俄比亚等国的关系紧张。
在非洲之角的三角之争
土耳其、伊朗、沙特、阿联酋等国都重视经营非洲之角,各方都有自己的区域野心和动机。随着中东地区形势的演变,非洲之角与中东各派力量之间的关系也不断分化组合,彼此之间的爱和恨、远和近、攻和守在不同时期各不相同。
中东国家对非洲之角的竞逐大致可分为三方力量:一是土耳其,其与非洲之角的互动主要集中在当地穆斯林人口占多数的国家,最初侧重于经济和“软实力”的地区投放,主要方式包括贸易、援助和援建清真寺。但埃尔多安总统的雄心壮志不止于此,近年土耳其在索马里建立了其在非洲最大使馆,又在索马里建立了其海外最大军事基地,同时在苏丹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特别是开发苏阿金港口,并有意在该港口和吉布提等红海沿岸强化军事存在。
二是伊朗一方,因自身的什叶派身份和长期受西方孤立,伊朗在逊尼派占优势的非洲之角面临一些压力,但仍有作为,其重点是谋求强化与厄立特里亚等红海沿岸国家的关系,实现对阿拉伯半岛的“战略包抄”。伊朗的这一策略取得了一定成效。比如,在2006年之前,因厄立特里亚忌惮伊朗传播“极端的宗教思想”,双方关系甚为冷淡,但后来因为共同反对美国的外交需要,伊朗抓住契机积极推动两国关系发展。2007年初,伊朗派出高级外交官访问厄立特里亚,谋求增加双方合作;同年9月,厄立特里亚外长出席了在德黑兰举行的“人权和文化多样性会议”,向伊朗释放了改善关系的积极信号,而在此之前厄方曾反对伊朗加入联合国人权理事会。2008年5月,厄立特里亚总统伊萨亚斯访问伊朗,双方发表了联合声明,称“伊朗和厄立特里亚在不同的地区和全球问题上立场相似”。在此后一段时期,伊朗得以借助厄立特里亚红海沿岸的军港实现其政治诉求,如2009年1月伊朗以打击海盗为借口,向亚丁湾派遣了两艘驱逐舰,泊靠在厄立特里亚的阿萨布港,而以色列方面指责伊朗此举是为了护卫“走私武器”的货船。2015年也门战争打响后,形势发生重大改变,在沙特与阿联酋等国强大的外交和金援攻势下,厄立特里亚与伊朗的关系发展受挫。联合国的一份报告显示,厄立特里亚曾出兵400人,支持沙特在也门作战。
三是沙特和阿联酋为首的海湾国家集团。近年来,沙特、阿联酋等海湾国家在非洲之角大幅增加了对房地产、酒店、交通和电信等基础设施的投资,同时与部分当地国家强化了军事安全合作。比如,沙特谋求在吉布提建立军事基地,阿联酋开发建设厄立特里亚的阿萨布港以及索马里地方分离政权索马里兰的柏培拉港,这些港口兼具军事和商业用途。总体来看,沙特等国经营非洲之角的政治目标主要有两个:传播其伊斯兰教派思想,提升自身在伊斯兰世界的影响力;为自身国家安全和政策目标提供战略保障和政治支持。2015年以来的也门战争更体现出非洲之角特别是红海沿岸国家的战略价值,沙特和阿联酋多次利用驻厄立特里亚军事基地为其在也门作战提供军事支持,例如2017年1月沙特发起夺回也门摩卡和荷台达两地的战斗,以及执行海上封锁以防止伊朗武器流入也门胡塞武装手中,其驻厄立特里亚基地在此过程中均发挥了重要作用。作为回报,沙特、阿联酋等海湾国家同意对厄立特里亚首都阿斯马拉国际机场进行现代化改造升级,并增加对该国的燃料供应和投资支持。沙特在与伊朗的对抗中也获得了部分非洲之角国家的政治支持,如2016年沙特与伊朗断交,苏丹、吉布提和索马里也随即与伊朗断交或降低外交级别,苏丹还出兵协助沙特在也门作战。作为回报,沙特推动特朗普政府于2017年10月放松了对苏丹的经济制裁。
从积极的角度讲,中东国家的竞逐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非洲之角吸引外部支持和资本的能力。但是,这也使得当地国家之间本就错综复杂的关系更趋紧张。比如,2017年6月沙特与卡塔尔断交事件发生后,吉布提追随沙特降低在卡塔尔的外交代表级别,卡塔尔随即撤回了部署在吉布提和厄立特里亚争议边界吉方区域的维和部队,厄立特里亚随后出兵进占,致使吉厄边境局势紧张。再比如,土耳其、沙特、阿联酋等中东国家在索马里境内有复杂的利益网络,土耳其和沙特等国多有龃龉,在索马里各有支持对象,从而增加了索马里联邦政府有效管控全國的难度。就在前段时间,索马里议长还因与总统之间的长期不和,特别是在卡塔尔与阿联酋、沙特等国外交争端上持不同立场而辞职,前者持亲阿联酋的立场,而后者据传长期得到卡塔尔的资助。
总之,在当前中东国家博弈更趋复杂激烈、非洲之角更趋分裂动荡的大背景下,中东国家在非洲之角的竞逐恐怕更多的是埋下了新的不稳定因子。
(作者为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非洲所助理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