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根据新课程的要求,探索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其思维能力,提高课堂质量,在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让他们在轻松愉快中既学到了知识又学会了怎样做人。记得爱因斯坦曾说过这样一句话:“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心理学也指出:人的情绪和兴趣,对人的认识活动有很大的影响,情绪高涨、精神愉快,认知效果就好,学习兴趣强烈就积极主动地学,喜欢学和坚持学。所以,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对培养学生的音乐素质,健全审美心理是有着重要作用的。
【关键词】自由空间 人格魅力 尊重学生 激发兴趣
在过去的日子里,为了我们所谓的音乐教学成了和其他学科同一模式的知识与技能的传授课,又使这门原本充满魅力的课变得呆板和枯燥。我也常会扪心自问,为什么学生喜欢音乐,但不喜欢音乐课?究竟我们给了这群孩子们多少快乐呢?当然这里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教材的老化、过于专业化,学生对教材的历史、创作背景的不了解等等,这些都是无法改变的事实。所以,只能改变教师枯乏的教学方式,努力提高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就显得尤为重要。记得爱因斯坦曾说过这样一句话:“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心理学也指出:人的情绪和兴趣,对人的认识活动有很大的影响,情绪高涨、精神愉快,认知效果就好,学习兴趣强烈就积极主动地学,喜欢学和坚持学。所以,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对培养学生的音乐素质,健全审美心理是有着重要作用的。
一、提高教师人格魅力
正所谓:“亲其师,信其道。”一般来说,学生往往都会因为喜欢某位老师而喜欢这位老师所教的那一门学科,如果每个老师都具有这种魅力,那么学生的学习会是幸福和快乐的。每当人们提起音乐,便会不由自主地联想到美;谈到音乐教师,很自然就会联想到美的使者。一个美好的音乐教师形象,不仅会使学生对教师产生信任感,增加向师性,还会潜移默化地通过教师的言传身教来激发和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使学生受到美的影响和熏陶。所以,作为一个优秀的音乐教师,不仅要加强自身音乐理论修养,提高专业素质,具备扎实的专业能力和教学水平,还要有丰富的知识和精湛的授课艺术来吸引学生,满足学生的道德要求和精神需要,使他们对学习材料充满浓厚的兴趣,去鉴赏、品味、思索,并获得各方面的启迪。师生心灵的相融将会把课堂引入轻松、愉快、和谐的气氛中,从而为音乐教学创造出一个审美化的情境,从根本上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
二、给学生创造宽松、民主的音乐气氛和环境
现代教育观认为:教师的职责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激励学生思维,为学生提供“自由空间”,给学生提供帮助和支持。只有给学生一个愉悦的氛围,他们才能尽可能地多发挥自己的创新潜能。在课堂上我常放下架子,和孩子们一起唱、一起跳、一起参与表演。在教学的语言上我常用“让我们一起来”“你能行”“请”“你的想象比老师还丰富”等语言来拉近师生间的心理距离。
三、创设音乐情境,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
良好的音乐气氛可以使学生置身于音乐美的熏陶中。在上每节课前,我都会认真备课,将课的设计导入的巧妙,利用学生的好奇心理,给学生创设悬念,让他们在不知不觉中已经进入了本课讲授的音乐情景里。如:教学歌曲《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我利用当时最流行的FLASH制作音乐《蒙古人》有腾格尔的原音再现并配有草原人的风土人情视频,将一望无际的大草原上马儿在草原上奔腾的情景在课堂上得以直观体现,让学生真正走进草原,有身临其境之感,进而引入课题,这大大激发了孩子们的学习热情。
四、运用灵活的教学方法,大大提高学生们的学习兴趣
在欣赏《春江花月夜》时,我一改往日就音乐说音乐的方式,先拿出几幅国画山水图请同学们思考:如果用音乐来表现山水画,该用怎样的乐队?民族乐队还是西洋乐队?用什么样的调式?民族调式还是西洋大小调?意境如何?让同学们讨论。回答时大多数同学受“国画”的启发回答为民族乐队和民族调,意境是安静的。我给大家听第一遍《春江花月夜》,学生们都觉得乐曲与画的意境极为相似,在此基础上我立刻打出曲目的字幕。在音画的启发下,学生对乐曲有了感性的认识。在如:在上初二年级梨园风情这一单元《唱脸谱》一课时,为了吸引学生,提高学习兴趣,教师提问:“你们能根据‘蓝脸的窦尔敦盗御马……’这一部分歌词找出相对应的脸谱吗?”老师边说边唱,在范唱的同时出示京剧脸谱,学生马上随着音乐参与到活动中去,萌发主动参与意识。接着老师说:“谁能表演一下京剧的走步啊?”学生积极表现,接着学生跟着老师弹奏的旋律模仿京剧的唱腔,唱出了京剧的韵味。这样在聆听中学习歌曲,调动了学生的主动性。
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是音乐教育的重中之重,它能够陶冶学生的性情,培养审美情趣,使学生具有正确的人生观和远大的理想,激发学生热爱生活,追求真、善、美的美好愿望。
(黑龙江大庆二十四中学;163416)
【关键词】自由空间 人格魅力 尊重学生 激发兴趣
在过去的日子里,为了我们所谓的音乐教学成了和其他学科同一模式的知识与技能的传授课,又使这门原本充满魅力的课变得呆板和枯燥。我也常会扪心自问,为什么学生喜欢音乐,但不喜欢音乐课?究竟我们给了这群孩子们多少快乐呢?当然这里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教材的老化、过于专业化,学生对教材的历史、创作背景的不了解等等,这些都是无法改变的事实。所以,只能改变教师枯乏的教学方式,努力提高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就显得尤为重要。记得爱因斯坦曾说过这样一句话:“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心理学也指出:人的情绪和兴趣,对人的认识活动有很大的影响,情绪高涨、精神愉快,认知效果就好,学习兴趣强烈就积极主动地学,喜欢学和坚持学。所以,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对培养学生的音乐素质,健全审美心理是有着重要作用的。
一、提高教师人格魅力
正所谓:“亲其师,信其道。”一般来说,学生往往都会因为喜欢某位老师而喜欢这位老师所教的那一门学科,如果每个老师都具有这种魅力,那么学生的学习会是幸福和快乐的。每当人们提起音乐,便会不由自主地联想到美;谈到音乐教师,很自然就会联想到美的使者。一个美好的音乐教师形象,不仅会使学生对教师产生信任感,增加向师性,还会潜移默化地通过教师的言传身教来激发和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使学生受到美的影响和熏陶。所以,作为一个优秀的音乐教师,不仅要加强自身音乐理论修养,提高专业素质,具备扎实的专业能力和教学水平,还要有丰富的知识和精湛的授课艺术来吸引学生,满足学生的道德要求和精神需要,使他们对学习材料充满浓厚的兴趣,去鉴赏、品味、思索,并获得各方面的启迪。师生心灵的相融将会把课堂引入轻松、愉快、和谐的气氛中,从而为音乐教学创造出一个审美化的情境,从根本上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
二、给学生创造宽松、民主的音乐气氛和环境
现代教育观认为:教师的职责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激励学生思维,为学生提供“自由空间”,给学生提供帮助和支持。只有给学生一个愉悦的氛围,他们才能尽可能地多发挥自己的创新潜能。在课堂上我常放下架子,和孩子们一起唱、一起跳、一起参与表演。在教学的语言上我常用“让我们一起来”“你能行”“请”“你的想象比老师还丰富”等语言来拉近师生间的心理距离。
三、创设音乐情境,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
良好的音乐气氛可以使学生置身于音乐美的熏陶中。在上每节课前,我都会认真备课,将课的设计导入的巧妙,利用学生的好奇心理,给学生创设悬念,让他们在不知不觉中已经进入了本课讲授的音乐情景里。如:教学歌曲《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我利用当时最流行的FLASH制作音乐《蒙古人》有腾格尔的原音再现并配有草原人的风土人情视频,将一望无际的大草原上马儿在草原上奔腾的情景在课堂上得以直观体现,让学生真正走进草原,有身临其境之感,进而引入课题,这大大激发了孩子们的学习热情。
四、运用灵活的教学方法,大大提高学生们的学习兴趣
在欣赏《春江花月夜》时,我一改往日就音乐说音乐的方式,先拿出几幅国画山水图请同学们思考:如果用音乐来表现山水画,该用怎样的乐队?民族乐队还是西洋乐队?用什么样的调式?民族调式还是西洋大小调?意境如何?让同学们讨论。回答时大多数同学受“国画”的启发回答为民族乐队和民族调,意境是安静的。我给大家听第一遍《春江花月夜》,学生们都觉得乐曲与画的意境极为相似,在此基础上我立刻打出曲目的字幕。在音画的启发下,学生对乐曲有了感性的认识。在如:在上初二年级梨园风情这一单元《唱脸谱》一课时,为了吸引学生,提高学习兴趣,教师提问:“你们能根据‘蓝脸的窦尔敦盗御马……’这一部分歌词找出相对应的脸谱吗?”老师边说边唱,在范唱的同时出示京剧脸谱,学生马上随着音乐参与到活动中去,萌发主动参与意识。接着老师说:“谁能表演一下京剧的走步啊?”学生积极表现,接着学生跟着老师弹奏的旋律模仿京剧的唱腔,唱出了京剧的韵味。这样在聆听中学习歌曲,调动了学生的主动性。
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是音乐教育的重中之重,它能够陶冶学生的性情,培养审美情趣,使学生具有正确的人生观和远大的理想,激发学生热爱生活,追求真、善、美的美好愿望。
(黑龙江大庆二十四中学;163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