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表现性学习

来源 :语文周报·高中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pzcz19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倡导“学以致表”是当今国际课程与教学领域改革的焦点之一。表现性学习是一种基本的学习方式——通过在一定情境中的“表现”来主动获得知识。它强调由内而外,以内养外,通过表现达到善待自我与欣赏别人、个体多样表现与群体共同发展的统一。表现性学习所信奉的基本理念是:孩子是天生的表现者,学生是表现的中心,教师是表现的促进者。
  一、孩子是天生的表现者
  很多人都遇到过这样的事,每当家里有客人时,孩子都特别高兴,而且爱在客人面前表现自己,以获得客人的称赞。对此,大人们总是说,小孩子“人来疯”。其实,这是小孩子的一种心理特征,心理学称之为“表现欲”。我们之所以经常说孩子是天生的发明创造家,这不是指大家都会有小发明小创造,而是说孩子都有表现欲。孩子的表现欲是一种积极的心理品质,当孩子的这种心理需要得到满足时,便会产生一种自豪感。这种自豪感会推动孩子信心百倍地去学习新东西,探索新问题,获得新的提高。为了使孩子的身心健康成长,我们应该正确对待并注意保护孩子的表现欲,切不可无视或者压抑孩子的表现欲。让孩子在不断的自我表现中发展自我、完善自我。
  例如,我在上《皇帝的新装》时,为了让同学们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我也模仿一些教师给学生编排教学情境剧,让学生们分别扮演童话里的人物。在表演中,“大臣”们自欺、媚上、虚伪及“皇上”骄奢、愚蠢的性格得到了很好展示,通过表演学生对课文中人物的性格理解更深刻,之后再叫学生分角色朗读,此时学生们的积极性上来了,一个个纷纷举手,课堂气氛因此也变得异常活跃。
  总之,孩子就是个天生的表现者,作为老师,我们要相信学生有精彩的表现,同时也更要尊重孩子们的独特表现。
  二、学生表现是中心,学生是表现的主体
  新教改主张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学习活动是学生主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动过程中;同时人本主义心理学也认为,学生具有学习潜能并具有“自我实现”的学习动机,因此,教师不是要学生怎样学,而是提供学习资源、学习手段、营造学习环境,由学生自己决定怎样学。在教学中,教师只是顾问,而非教导者,更非操纵者。表现性学习强调以学生的表现为中心,让学生在民主、和谐、宽松的氛围中活动、学习、探究,让学生无拘无束、畅所欲言,让学生爱表现的天性得到充分的展示。
  去年曾有机会到山东茌平县杜郎口中学研修学习,深刻了解了其十几年改革实践所总结出来的“三三六”教学模式,此模式的根本点就在于老师把课堂真正还给了学生,课堂上学生人人参与,个个表现。整个教学活动被分为有机的三个层次:预习、展示、反馈。每个环节学生以小组学习的形式自主完成,老师则完全退回一个导演的角色,学习过程即是活动过程,学生不论层次高低,再没人游离于课堂之外,因此课堂教学效果非常好。
  三、教师是表现性学习的组织者和引导者
  表现性学习注重学生在和谐宽松的氛围中进行学习,人人参与活动,在实践中、娱乐中主动体验、合作、探究、获取、表现、分享。与之相适应,教师的教学行为必须体现“以学生为本”“以促进学生表现为本”的趋向。
  (一)教师是表现的组织者
  表现性学习是在教师精心组织下的有目的的学习活动。表现性学习的信息与资源、表现任务与活动、表现展示与评价等,都需要教师的积极筹划、精心组织与准备。
  例如,在上《我爱这土地》时,为了改变平常疆硬、机械的教学方式,我学习杜郎口中学采用参与式教学方法,课前分小组布置好预习任务,小组成员合作探究完成。课堂上,每个小组先用小黑板板书各自检索到的背景资料,然后相互改正、补充。就这样一个小小的改变,学生们学习的积极性变得非常高涨,人人都争着到小黑板面前表现一下自己,哪怕只是纠正一个错别字。我发现正因为这样,让那些学困生也有了参与课堂的机会,让他们不再觉得自己是课堂上可有可无的人,从而极大的激发了他们参与课堂的积极性。课堂即学生的表现,我坚定的认为。
  (二)教师是表现的引导的者
  教师要让学生自己读书、自己感知、自己观察、分析、思考,从而使自己获得亲身体验、获取知识与感悟。但这并不是说就可以忽略教师地位。要想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要想让学生在课堂上乐于表现、善于表现,教师的作用不可低估,教师的引导包括指导仍然是关键。
  如前课例《我爱这土地》,在学生自主解决了背景资料后,我把学生带到了朗读天地,把平常单纯的教师讲解怎么读,变成我去发现怎么读。分小组朗读展示、点评、评比、奖励、小结,学生们争先恐后,而后非常顺利,“如何进行诗歌朗读?”便总结得清清楚楚。其间有个教师范读环节,我故意读错了3个地方,让学生点评,学生们对于能有机会指出老师的毛病感到异常高兴,课堂效果因此变得比平常简单的朗读、背诵好多了。
  总之,孩子是天生的表现者,要相信他们、鼓励他们、激发他们、指导他们,让他们在充分的表现中展示自己、发现自己、超越自己,让他们在自我欣赏中快乐成长。
其他文献
古诗词是中国文化史上一道靓丽的风景线。为弘扬中华之传统文化,中考中出现了古诗词积累与运用,很多教师在应对这一题型时往往投入很多,为此浪费了很多时间,可效果却不尽好。怎样做才能事半功倍,做到快又准呢?笔者尝试了如下做法。  一、关注平时积累,吟读知诗味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说得是积累和内化,因此,我极为赞同孙立权先生提出的“三年积累300首诗”的构想,让古诗的积累与运用在每天都能体
期刊
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培养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所谓人文素养,指的是:爱国主义感情和社会主义道德品质;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不断吸收民族文化的智慧;具备开阔的视野,关心当代文化生活,吸收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而这一素养和能力的培养,不仅仅靠语文课本、语文课堂,它更应贯穿于我们日常的生活,融于我们的人际交际之中。从生活中学习语文,也是“大语文”的迫切需求。语文教学改革喊了许多年,在
期刊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与深入,我们的课堂教学领域也掀起了改革的浪潮。在这改革形势下,如何改变课堂上师生之间的讲授与听讲的关系,彻底改变“填鸭式”的“满堂灌”的教学模式,真正发挥学生学习主体的作用的问题就日益突出。  那么在现实条件下要彻底解决这一问题,我认为我们教师首先就必须转变固有的教学思维,把课堂上传统的讲转向新式的问,以问来调动学生学习的激情,以问来带动学生思考,以问来启发学生智慧。  那
期刊
一、语文基础知识地位的变化  1990年前后,语文教学界有人提出“语法教学内容要简化,要求要降低,考试时少考或不考”的主张。2001年出台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了“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2011年语文课程新标准注重学生语文素养提高的同时提出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题,语文教学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
期刊
《新课程标准》指出:中学生要“养成修改自己作文的习惯……能与他人交流写作心得,互相评改作文,以分享感受,沟通见解”。笔者正是根据这一要求,在平时的课堂作文教学中,没有停留在“学生写作文,老师批作文”的老方法上,而是不断探索,大胆尝试,对学生进行了“独立写作,小组互评,反复修改”的系列作文训练,经过一段时间的作文训练,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在实践中笔者主要是按以下几个步骤来操作:  一、独立写作  
期刊
一、阴阳关系与“象”“数”“理”的基本知识  中国人通常是同时讲两句话的人,我们讲话经常是阴阳同时讲。嘴上说的这句话叫做阳,因为听得见,心里说的那句话叫做阴,是听不见的。嘴上讲“不以成败论英雄,”心里说“成者为王,败者为寇”;嘴上讲“人同此心,心同此理”,心里说“人心不同,各如其面”。最妙的就是,嘴上讲着“礼让为先”,心里说的却是“当仁不让”,到底要不要让呢?只有一个答案:看着办。  这在日常生活
期刊
正如文学作品中所写,世界上最小的主任就是班主任。而俗话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班主任这个官职虽小,但却担负着教书育人的重大职责。由此可见,手下管理着几十号人的班主任,对我们的社会所起的作用是多么的大。  当一个普通的班主任容易,但怎样才能成为一个优秀的班主任,带出一个朝气蓬勃 、积极进取且富有凝聚力的班集体呢?这是摆在每位班主任面前的一个难题。作为一个常年担任班主任的人,我认为,只有在做班务工
期刊
新课标明确指出:在语文教学中,应“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感情、社会主义道德品质,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观,提高文化品味和审美情趣”,“培养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具有阅读能力,注重情感体验”。初中阶段是一个学生世界观的养成阶段,因此,此时的语文教学要特别注重对学生的情感教育,在教学活动中应充分开发利用情感因素,拓展学生的精神空间。结合个人语文教学实际,我认为语文教学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情感教育
期刊
情感是人对外界刺激肯定或否定的心理反应,是客观事物是否符合人的需要、愿望和观点而产生的体验,反映着客观事物与人的需要之间的关系,体现出人的精神面貌。情感在学生的语文学习活动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这是因为:一方面,情感是学生学习语文的原动力。学生只有对所学知识产生情感,才会以极大的热情投入语文学习。另一方面,情感又是语文学习中理解和表达的心理基础。学生只有有了一定情感体验,才能准确理解课文的思想感
期刊
国家的工作重心是以人为本,坚持科学发展观,努力创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以培养人、塑造人为根本宗旨的教育工作怎样才能适应这一要求?素质教育的强势推进,均衡教育又成了一些有识之士的热门话题,成了我国新义务教育法的方向性要求!因此,均衡教育是社会主义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应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内在动力,对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意义十分重大,我们农村初中怎样正确面对、科学把握,值得思考。  一、准确科学地理解均衡教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