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兰亭技法在小学楷书教学中绽放

来源 :中国篆刻·书画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livia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兰亭序》是中国古典审美艺术中书法载体的典范,《颜勤礼碑》则是颜真卿晚年所书,其书法艺术已进入完全成熟时期,通篇气势磅礴,用笔苍劲有力,未经后人剔剜,是颜体中的代表作。本文从《兰亭序》的书法技法即点画的方向、长短、位置、粗细四要素进行分析以及运用《兰亭序》中的技法在小学书法教学中精准临帖和运用,本文主要以《颜勤礼碑》为例进行阐述。
  关键词:兰亭序 颜勤礼碑 技法 教学
  《兰亭序》又名《兰亭宴集序》。说起《兰亭序》人们不由自主地会联想到“天下第一行书”的美称,因此,后世所推崇的《兰亭序》无疑是中国古典审美艺术中书法载体的典范,王羲之亦因此被后人尊称为“书圣”,其中蕴含的技法滋养了历代无数书法家。本文主要从《兰亭序》中解读其书法技法,从而应用到我们的楷书教学中。
  一、《兰亭序》中书法技法的分析
  《兰亭序》所拥有的书法技法,其一招一式、一点一画是完全符合中国传统文化、传统哲学思想,即中国人传统的辩证法思维,是阴阳大道的思维。笔者认为晋代书法作品典范《兰亭序》中的阴阳哲学、矛盾关系在书法技法里体现为以下四个要素:
  (一)点画的方向要素
  点画指所有的笔画,“点画”一词出自于《书论》。东汉蔡邕在《九势》中说:“藏头,圆笔属纸,令笔心常在点画中行。”书法中的所有笔画都可以看作是由“点”演变成的。
  任何一个点画,不管是直线还是曲线,都有一定的方向性。在书法上,点画的方向实际上只有三种:横向、纵向和斜向。在数轴上以45度角为界限,大于45度角的线归结为纵向;小于45度角的线归为横向。除了横和竖以外,“永字八法”中的点、捺、撇、挑都是属于斜的方向。行草作品中的“牵丝”,也属于斜的方向。本文就横向和纵向进行分析。
  1、横画的方向
  在书法教科书中,横画出现了三种方向,即平横、仰横、覆横。平横是一条笔直的线,仰横是一条弯曲向上线,覆横是一条弯曲向下的线。 如写“三”字,运用以上三种方向的横画,进行变化重组,便会出现多种形态的“三”。仅横画一种方向上的变化就使书法在视觉上,不仅有了方向的变化,还有曲直的变化;在技术上,书写难度增大,趣味性也增强了。
  《兰亭序》中的横画的平、仰、覆变化:
  ① 多个横画组合时的平仰覆变化如:一、事
  2、竖画的方向
  竖跟横一样,也有三种方向:直、相向、相背。直就是笔直向下的线条,相向指的是两根曲线脸对脸,脚对脚。蔡邕在《九势》中说道:“背:背离相冲突,亦可谓‘乖’也。”“背”指的是两根曲线背靠背。相向和相背是相对于方块字中间的位置而言。
  《兰亭序》中竖的直、向、背变化:
  横有平、仰、覆,竖有直、向、背,一般情况来说,平和直是属于稳定式,仰、覆、向、背就属于变化式。
  (二)点画的长短要素
  汉字笔画线条除了方向以外,还有长短變化。点画的长短也是书法造型的表现,是最基本的形式要素之一。点画长度实际上决定于用笔的起止点,起止点之间的距离长短就是笔画的长度。笔画的长度影响汉字的外围轮廓,将汉字的最外围起止点连接起来就是汉字的外围轮廓。不同的外围轮廓便使得汉字产生跌宕感。临字帖时,如果对字的外围形状有准确的判断,那么临帖会更加准确。
  《兰亭序》中“之”字的变形,笔画的长短造就了汉字的不同外围轮廓。
  (三)点画的位置要素
  点画的位置就是指笔画在这个字里面所占的方位。根据笔画和笔画之间的关系又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1、间距关系
  间距指的是同向线与线之间的距离。汉字里横线是最多的,如“三”的三个横画,其长短和方向基本稳定后,但是因为三个笔画的间距不一样,就产生汉字的疏密关系。笔画之间的间距大,显得宽松;间距小就显得紧凑。故“三”字可以“上紧下松”也可以上松下紧”。如果想让字显得稳定,那三个笔画的间距就匀称一点,稳定性增强。稳定式又叫正位,给人静态之感。如果想让字有变化,就拉开间距,形成疏密关系,不等距则给人动态之感。
  丰坊在《书诀》中提到:“书法要旨,有正与奇。所谓正者,偃仰顿挫,揭按照应,筋骨威仪,确有节制是也。所谓奇者,参差起伏,腾凌射空,风情姿态,巧妙多端是也。”在民族文化审美心理里,“三”字三横写得匀称属于常式,追求疏密变化,则是变式。常式中规中矩;而变式则显得大胆和张扬。变式是为了丰富字形,合理掌握审美尺度,太过极致的变就显得做作和另类了。
  2、交接穿插关系
  穿插关系存在于两条异向线之间的位置变化里。根据两条异向线之间的交叉分割多少又分为中分和偏分。中分就是在中间的位置即正位,偏分又有偏上偏下,偏左偏右的情况即奇位。中分是稳定式,偏分是变化式,这都跟疏密、动静有关。《兰亭序》中的交接穿插关系如:
  上奇下正,如: 上正下奇,如:
  左奇右正,如:  左正右奇,如:
  3、连断关系
  连断关系是指笔画和笔画之间是相连或是断开。比方 “宙”字的宝盖头,点和横交接,这样叫连。 “言”字的第一笔点和横有一定的距离,这样叫断。在连和断之间存在着三种关系即实连、虚连、穿连。实连是笔画和笔画之间连在一起;虚连是笔画和笔画之间刚好碰到一起;穿连则是这笔画穿过另外一笔画。如:
  连断关系里还有一种转折笔画的搭接关系。如“之”字,在横折这一笔画转向的时候,横与竖的组合有多种形式:实连、虚连、穿连、断连。
  笔画相连就显得紧凑一些,断开就显得疏朗一些。任何笔画都可以有这样的处理,这也是书法中很重要的一个表现方式。在紧和断的尺度把握上,两者有很多种组合。如“宙”字的“由”部是左紧右松,也可以写成右紧左松。紧就标志着合;松,空间相对开放。笔画之间如何呼应,上下部件之间如何呼应,怎么组织这个势,怎么排列疏紧关系……在传统经典作品中都体现得不仅丰富,而且完美。   (四)点画的粗细变化
  1、点化的粗细
  任何一根点画在视觉上都有一定的粗细和宽窄,这是显而易见的。我们可以通过笔画的粗细来推测用笔的力度。粗细、宽窄的变化主要是由提和按决定。提和按,粗和细,宽和窄,这些既相互矛盾且又和谐共存。点画的粗细变化有最基本的五种:粗细一致;由粗到细;由细到粗;两头粗中间细;两头细中间粗。我们可以根据一个点画的粗细变化,来推测运笔的手势,是渐提还是渐按。
  2、起止点的形状
  除了中段提按的方式以外,属于中国书法特有的用笔,就是起止点的形状。起止点的形状通常有方和圆两种。方和圆是指视觉上看到的,在操作上是由笔锋的藏露所决定的。蔡邕在《九势》中说:“藏锋:并非指中锋,可以用藏头护尾解释。此言“出入之迹”,即言起笔与收笔时的藏锋,起笔若左行,则先向右;至左行到收笔时,又退向右,可谓逆出逆入,将锋藏起,将力注入字中。”藏和露也是一组矛盾,就像提和按一样,都是相反的一种运动方式。
  所谓方,露锋则为方。在行书里面,露锋的情况多,而藏锋就看笔走的方向是顺势还是逆势。顺接近于转,它的源头来源于篆,甚至也可以说顺转这种笔法实际上就属于外阔;逆来源于隶书,相对来说“折”多一些,出现的效果是方的感觉强一些。同一个字的不同写法如:
  以上分析是《兰亭序》中蕴含的四种技法要素。其实《兰亭序》中蕴含的技法就是后代书法家穷尽毕生之力所要追求的技法,它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书法家。下面笔者来分析唐代楷书写时涉及到的以上四种技法要素。
  二、《颜勤礼碑》中的兰亭技法运用及教学
  《颜勤礼碑》是颜真卿为其曾祖颜勤礼所书的神道碑(墓碑)。颜真卿的书体端庄、豪放,自成博大雄壮、气贯长虹的体势,形成以“筋”为主的“颜体”风貌,所以千余年来,与“柳体”一起被世人同誉为“颜筋柳骨”,成为书坛上的经典作品。下面我们来分析《颜勤礼碑》中的兰亭技法要素:
  (一)点画的方向
  1、横的不同方向组合运用如“长”字一共有四横,从上到下的方向依次是仰、平、平、覆:
  2、多个竖画组合时的方向变化如“同”字里口的两竖是相背,外框两竖是相向:
  横有平、仰、覆,竖有直、向、背,实际上就是《兰亭序》的继承和传承,这使得汉字变得灵动有生气、不呆板,富于变化的字形也给人精神熏陶,无不体现出文人书法的变化多端,同时也反映了哲学里的矛盾关系。所以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应该让学生在掌握横画书写的同时,明白平、仰、覆、直、向、背的矛盾关系。
  (二)点画的长短
  《颜勤礼碑》中的点画长短对字的外形轮廓所产生的变化,如:
  这种靠笔画长短而改变了字形的变化,在书法造型中多见,这与《兰亭序》中的变化有异曲同工之妙。让学生明白字的外形是靠线的长短变化来决定的,掌握了汉字的外围轮廓可以帮助学生精准读帖和临摹。
  (三)点画的位置
  1、同方向笔画的正位与奇位变化如“雅”字,右侧的四横间距均等,属于正位;“君”字的三横间距不等,上两横紧凑、第三横间距稍大,这样的组合属于奇位。
  2、交叉笔画的正位和奇位的变化,如“博”字横和竖之间有的平分、有的偏分:
  3、连断关系如“者”字,笔画和笔画之间有的连、有的穿、有的断开:
  《颜勤礼碑》中对笔画的连接方式上也富有变化,采用了实连、虚连、断连、穿连这几种连断关系,与《兰亭序》中的技法如出一辙。笔画的连断使得笔画有松紧,张弛有度。在教学过程中把这种关系阐述清楚可以帮助学生记忆字帖,也可以避免学生在临帖的过程中去机械抄字帖,使学生感觉到楷书的变化之美,静态中蕴含着丰富的变化。
  (四)点画的粗细
  1、《颜勤礼碑》中笔画的粗细变化如“軍”字:
  2、《颜勤礼碑》笔势顺逆变化如“为”字:
  3、《颜勤礼碑》中起止点的形状如“三”字:
  《颜勤礼碑》以方笔为主,兼以圆转,横画或圆起方收,或方起圆收,不少用笔有行书意。结字微扁,富含动态之势。在起止点的变化上与《兰亭序》有相似之处。《颜勤礼碑》中我们看出笔势走向,笔画粗的部分多采用了逆势,顺逆结合的手法,这在《兰亭序》里可见一斑。在教学中注意这种变化使学生感觉到字内空间的疏密对比,从而理解计白当黑的含义。
  三、结语
  用同样的方法分析《九成宫》、《雁塔圣教序》、《麻姑仙坛记》中的书法技巧和点画章法,都可以看出,其实在晋代以后的书写技法中还是可以找到《兰亭序》的影子,在技巧运用和变化上有很多相似之处。在小学的楷书教学中深度挖掘《兰亭序》的技法应用在教学中,可以使学生快速地掌握字帖的特点,从而达到精准的临摹,并能运用字帖的技法进行创作。
  注释:
  《九势》又作《九势八字诀》,东汉蔡邕著。论述运笔规则,被收入宋代陈思的《书苑菁华》一书。
  参考文献:
  [1]刘涛.《中国书法史:魏晋南北朝卷》.江苏教育出版社,2009.
  [2]郑玉浦.丰坊及其《书诀》.宁波大学出版社,1983.
  [3]《历代书法论文选》.上海书画出版社,1979.
  [4]张羽翔.《论书法形式构成的基本要素》、《现代书法论文选》.上海书画出版社,1980.
  [5]《颜勤礼碑》.文物出版社,1984年7月第一版.
  [6]《兰亭集序》赏析.书法屋网.
  [7]陈卓.《试论<兰亭集序>文学美和书法美的统一》《芒种》.2014.
  (杨欣妍 台州市仙居县第六小学 浙江台州)
  (戴云龙 台州市路桥实验中学 浙江台州)
其他文献
摘 要:本文以黄庭坚的书学思想和书学渊源为论题,探求其根源。挖掘其作品背后的精神来源。黄庭坚继承古人师法造化,是北宋尚意书风的代表人。黄庭坚试着打破常规,特别是在当时书坛缺乏新意之时,黄庭坚试图求新求变;当黄庭坚经历越加丰富,思想越加成熟,技法与书写意识已经达到了顶峰,所谓“通会之际,人书俱老”,黄庭坚书风的“奇崛”与“平正”相互承载,使其熠熠生辉。  通过对黄庭坚书学思想和书学渊源的简要分析,更
期刊
作品描述:张伯英行书“苍官青士左右树,神君仙人高下花”七言联轴,纸本,尺寸129.5×30.5×2,每幅约3.6平尺,1938年作。  作者简介:张伯英(1871—1949),江苏铜山人,祖籍浙江绍兴。谱名启让,字勺圃、少圃、少溥,别署云龙山民、榆庄老农,晚号东涯老人、老勺、勺叟,室名远山楼,小来禽馆。近代书法大家、金石鉴赏家、诗人、学者。书画大师齐白石和启功的老师。出身望族,幼承庭训,弱冠诗文、
期刊
摘 要:美的传播离不开以经典作品为例进行解构与引申,而经典的作品解读需要美术教师有着大量的艺术史储备、审美敏感度,以及较强的动手能力。如今大多数美术课本的教学与原作存在着偏差,如果没有见到过原作或者熟读美术史的发展历程与一般规律,在课堂教学上就容易脱离实际就事论事。但如果有好的作品来支撑,美术教师熟悉美术史并加以解读引导,课堂就成功了大半。  关键词:美术史学 原作还原 情景再现  2018年7月
期刊
一、背景  为阻断“ 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向校园蔓延,确保师生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教育部要求2020年春季学期延期开学,学生在家不外出、不聚会、不举办和参加集中性活动。根据《教育部办公厅工业和信息部办公厅关于中小学延期开学期间“停课不停学”有关工作安排的通知》各地都开始利用互联网、信息化手段开始“云课堂”线上教学,最大限度减少疫情对中小学教育教学的影响。我校也开始了进行美术学科的网络教学的探索与研究
期刊
摘 要:本文主要从STEAM教育理念下小学美术课堂教学项目化设计分析出发,并结合当下小学美术教学中项目教学法的运用进行阐述说明。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美育的重视程度也逐渐提高,传统的教学方式已经不能顺应新课改的发展需求。在STEAM教育理念下,应当改变以往单一的教学模式,促进美术教学的不断创新,促进小学美术课堂的高效发展。  关键词: STEAM教育理念 小学美术 项目教学 实践研究  当前社
期刊
摘 要:多元化的教学方式在小学美术教学发展中有着重要的意义,只有在不断的改善教学模式、教学内容,才能使教师与学生互为发展,并提高美术教育品质,逐渐形成一种适应小学生健康成长的方式。现以浙美版第七册第18课为例,介绍如何使用多元方法,引导学生深入欣赏青铜器。  关键词:多元化 教学方式 探索 研究  美术课堂有两个点不可忽视。其一:要求学生观察生活,即追求作业内容的丰富性和生动性;其二:要用经典作品
期刊
一、案例背景:  本课选自义务教育教科书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美术》五年级上册第18课《中国传世名作》,属“欣赏·评述”教学领域。《步辇图》是唐代著名宫廷画家阎立本的名作之一,被誉为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现藏于故宫博物院。内容反映的是吐蕃(今西藏)王松赞干布迎娶文成公主入藏的事。它是汉藏兄弟民族友好情谊的历史见证。笔者针对教材中出现的《步辇图》单独设计一课,《步辇图》不只是一张画作,它是一本史书,记
期刊
摘 要:美术鉴赏课不仅仅是让学生认识一幅作品、一位艺术家,还要在美术鉴赏课中引导学生对视觉形象的读图和识图,再通过将以往的知识经验与情感相结合,构建出自己的美术认知,形成自己的审美判断力。  关键词:美术鉴赏 价值 课程标准 核心素养 意象艺术  《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中对美术学科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提出了具体要求,其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以美育人,培育健康审美观念,陶冶高尚情操;认识文明成果,坚
期刊
摘 要:“3+3”式幼儿园创意印染坊活动在中国传统印染的基础上,结合幼儿的学习兴趣和特点,延拓出扎染、湿拓、印刷等印染坊活动形式。本文则结合延拓的创意印染坊的活动形式,运用“三精”环境、“三趣”材料、“三创”策略等“3+3”式途径与方法来促进幼儿创意印染坊活动的有效开展,从而发展幼儿的审美、创作等综合能力。  关键词:创意印染坊活动 “三精”环境 “三趣”材料 “三创”策略  印染的发明为丰富和创
期刊
摘 要:“童画梅里”乐创美术课程,紧密围绕《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课程内容来自于家乡梅里,使美术创作以幼儿生活为基础,以幼儿熟悉的家乡的人、事、物为内容,注重生活与美术的结合,把孩子对家乡的情感用美术的形式表现出来。  关键词:童畫梅里 乐创 乐创美术课程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在大自然和社会文化生活中萌发幼儿对美的感受和体验,丰富其想象力和创造力”。幼儿身边的花草树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