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2010年7月13日,第四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在京召开,这是21世纪以来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中共中央印发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了我国教育发展的战略目标:“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进人人力资源强国行列。”而这一战略目标的实现,需要发达的继续教育和灵活开放的终身教育体系,终身教育与学习型社会的思想必将成为时代潮流和主流。教师和教育专业是动态发展和终身持续的过程,现代教学应是建立在教师继续教育和学习基础之上,继续教育是教师适应学习化社会、终身化学习的需要,是提高整体素质和促进教师专业化的有效途径,知识需要随着时代的变化而不断的更新,学习也应贯穿于人的一生,树立终身学习理念实现继续教育可持续发展。
[摘要]可持续发展 终生学习 继续教育
目录
(一)终身教育与学习型社会的思想必将成为时代潮流和主流
(1)《教育规划纲要》明确提出了我国教育发展的战略目标:形成学习型社会
(2)实现终身教育,接受继续教育,从事终身学习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
(二)实施继续教育的意旨
(1)实施继续教育工程,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
(2)实施继续教育工程,是教师知识积累,学以致用的过程
(3)实施继续教育工程,掌握最新的教育动态
第一、师生话语表达权力的平等
第二、师生个人经验知识的共享
第三、关照师生情感需要的诉求
(三)树立“终身学习理念”实现教育和继续教育可持续发展
(1)“可持续发展”的概念界定
(2)教师理应成为终生学习的模范
(3)笔者以实际行动响应《教育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的“终身学习”这一现代先进的教育理念,将继续教育和学习发扬光大、终身不辍
结语:
作为教师,“要活到老学到老”,文学大师金庸在80岁的时候,还就读英国的剑桥大学,拿到学位,他是我们的榜样;中央电视台“星光大道”主持人毕福剑50多岁了,现在还在中国传媒大学学习,他们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现如今,我也追随大师的精神,在首都师范大学本科毕业基础上,再参加继续教育,从未放弃学习:1994年参加北京师范大学哲学系硕士研究生课程学习;为探讨学生心理,提高教育教学水平,2001年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心理研究所“教育心理学”专业,学习硕士研究生课程;2008年还参加了北师大教育经济与管理博士课程班的学习,并获得同等学历的博士毕业证书。学习虽累,但“痛并快乐着”,挑战自我,与时俱进,超越自我与时代同步!
通过继续教育和学习,依托丰富的资源,良好的学术氛围、科研环境、资料设备,结合自已的认识、思考和见解,并依据二十多年教师生涯的教科研积累和沉淀,在理论和实践上皆有所突破,并以一孔之见,得到抛砖引玉之功效!同时在从事教育教学工作众多相关问题的表象中,勾勒出探索的理论、途径和方法,将继续教育和学习进行到底、终身不辍! 以实际行动把《教育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的“终身学习”这一现代先进教育理念发扬光大,树立“终身学习理念”实现继续教育可持续发展。
树立“终身学习理念”实现教育和继续教育可持续发展
(一)终身教育与学习型社会的思想必将成为时代潮流和主流
(1)《教育规划纲要》明确提出了我国教育发展的战略目标:形成学习型社会
2010年7月13日,第四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在京胜利召开,这是21世纪以来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7月29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教育规划纲要》),描绘了中国未来十年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宏伟蓝图。
《教育规划纲要》明确提出了2020年我国教育发展的战略目标:“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进人人力资源强国行列。”“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进人人力资源强国行列”,不仅是我国教育发展的战略目标,也是我国整体社会发展的战略目标。这两大战略目标的实现,必须依赖发达的继续教育和灵活开放的终身教育体系,终身教育与学习型社会的思想必将成为时代潮流和主流。
21世纪的人类已开始步人一个学习化的时代,作为个体的人只有进行终身不断的学习才能跟上社会和时代前进的步伐,与时俱进,实现教育可持续发展,才能在现代社会生存和发展。“今天,谁都不能再希望在自己的青年时代就形成足够其一生享用的原始知识宝库。”因为时代在发展,学习的内涵也在不断丰富,学习的内容、方式方法以及学习的时空都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
新课程教育目标的实施,以及教学观在课堂上的展示和实践,都需要教师加强学习,学校环境本身就是一个学习的场所,作为教师,理应要做出榜样,教师角色定位于 “终身学习”,热爱学习,才能为学生起到表率的作用。知识需要随着时代的变化而不断的更新,学习也应贯穿于人的一生。
人生之道无穷,学习生活永恒。与时代同步,与时俱进,可持续发展,都是终身的认知和实践发展内容,而教育是终生的事业,学习理应伴随人的一生,“学习的生活不应随毕业之际而终结,学习的热情也不应随年龄增长而式微。
(2)实现终身教育,接受继续教育,从事终身学习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
自从196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巴黎召开的“第三届国际成人教育促进会”会上法国学者保罗·朗格朗首次正式提出“终身教育”一词之后,终身教育、终身学习、学习社会的概念便在全世界范围内迅速传播开来,加之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大力推动,终身教育、终身学习的思想很快成为各国教育界乃至思想界的热门研究课题之一,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创建学习社会也逐渐成为联合国及世界各国指导教育改革和社会发展的基本理念。有人认为,学习社会是人类继农业社会、工业社会、信息社会之后社会发展的第四级台阶。这一判定不无道理。
郎格朗认为:“终身教育与学习应是为人的一生不断地提供教育与训练的构造”“它又应是人们通过各种形态的自我教育,从而达到真正最高水准的自我发展的有效手段”。
我国早在孔子时代也有了终身教育思想意识,近代教育家也主张“活到老、干到老、学到老、用到老”。何谓终身学习?所谓终身学习就是通过一个不断的持之以恒来了发挥人类的潜能,激励并使人们有权利去获得终身所需的全部知识、价值和技能,并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的任何环境中有信心、有创造性和愉快地应用这些内容。
人类进入21世纪,由于生产力的快速发展,科技的日新月异,信息技术的全面应用,知识门类激增,大量的边缘学科涌现,如:生物物理学、生态经济学,知识革新周期不断缩短,信息化特征明显,这是一个终身学习的时代,一个更加注重开发人类自身资源,潜力与价值的时代。当今世界,科技突飞猛进,知识经济也日趋激烈,人才资源在增强国力方面显示出极其重要的作用,各国之间激烈的经济竞争和科技竞争归根结底是教育的竞争,从一定的意义上说,教育决定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未来,是一个民族最根本的事业,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迎接未来知识经济的挑战,接受良好的教育,尤其是终身教育,已逐渐成为人们生存发展的第一需要,终身受益的财富。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接受终身教育,从事终身学习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终身教育与学习型社会的思想必将成为时代潮流和主流。
(二)实施继续教育的意旨
教师和教育专业是动态发展和终身持续的过程,现代教学应是建立在教师学习、继续教育基础上的,而加强和发展教师教育,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加快教师专业化进程,是适应学习化社会、终身化学习的需要,教师继续教育是教师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全体整体素质和促进教师专业化的有效途径,也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
(1)实施继续教育工程,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
实施素质教育需要一支高素质、高水平的教师队伍,而造就一支高水平高素质的教师队伍需要继续教育,构建教师终身教育体系,打造一流的教师队伍是教育长足发展的根本大计,也是教育主管部门探索的永恒主题,更是教育工作者的不懈追求。因此,努力实施继续教育工程,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开展面向21世纪的教师继续教育,是面临新形势的需要,是增强综合实力的需要。
(2)实施继续教育工程,是教师知识积累,学以致用的过程
知识是不断积累、不断提高的,要循序渐进,勤于思考,学以致用。积累是新的认知结构的积极重建,唯有学以致用才是最有效的积累,而实施这一途径,就是通过继续教育来完成,继续教育和学习的过程,是教师知识积累,学以致用的过程,学习新理念来武装自己的头脑,学习新方法来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
(3)实施继续教育工程,掌握最新的教育动态
随着继续教育时间的不断增加,继续教育已经融入了教师的生活与学习之中,通过继续教育,对当代教育新理念的学习,进一步了解了现代教育思想和理论,理解了如何把先进的教学方式和理念贯穿于课堂教学的全过程,随着信息化、学习化社会的形成和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教育正在经历深刻的变革,作为教师就必须善于接受和消化新观念、新知识,必须积极探索教学方法和教学艺术,通过继续教育,学习现代教育思想和理论,理解如何把先进的教学方式和理念运用到教育教学实践中去。
特别是当下新课改条件下提出了全新的知识观、学习观、教学观、以及新型的师生观等理论,促进教育观念的转变和更新,对传统的“唯书”、“唯上”、“唯教师”论的定式进行反思,促进在新课改条件下课程价值观的确立、师生角色的定位、学习方式与教学方式的转变。使学生的自主性更为凸显而教师的权威性逐渐式微;使学生的创造性生成更为突出而教师的主导性地位表现得较为内隐,目的是实现新课程的核心理念 “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可见,通过继续教育,能够掌握最新的教育动态:
如:关于平等师生关系的营造,和谐的师生关系是一种民主平等,尊师爱生、情感交融、协力合作的新型师生关系,而尊重学生,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与学生真诚沟通,是达到和谐师生关系的前提条件。
第一、师生话语表达权力的平等
在实际的教学中感悟到师生话语交融,产生共鸣,碰撞出智慧火花是教学的理想状态,每当教师在创造性的设计情景教学的课堂上,老师的见解得到学生认同时;每当学生对老师的课感兴趣而话语表达时,每当学生提出问题而得到解决时;每当与学生目光相遇,不禁会心一笑时,我们觉得生命如此美丽,教师的价值便在其中了,师生话语交融便在其中了。
教学活动是一种社会性交往活动,在这种活动中,教学过程成为师生间、学生间信息传递的互动过程,即课堂信息与师生和学生情感交流渠道畅通,也是情感交流的人际交往过程。要想获得对知识的多种理解,建构出知识的多种意义,就需要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相互表达、相互协作、相互交流。对此,教师应精心选择和重组学习内容,使教学内容展现知识产生和发现的过程,积极创设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对学习的积极性,同时又为学生的有效学习提供了广阔平台,实现师生、生生间多向交流的情景。
第二、师生个人经验知识的共享
教学不能无视学习者的已有知识经验,简单强硬的从外部对学习者实施知识的“填灌”,而是应当把学习者原有的知识经验作为新知识的生长点,引导学习者从原有的知识经验中,生长新的知识经验。教学不是知识的传递,而是知识的处理和转换。教师不单是知识的呈现者,不是知识权威的象征,而应该重视学生自己对各种现象的理解,倾听他们时下的看法,思考他们这些想法的由来,并以此为据,引导学生丰富内容或调整自己的解释。
我国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对于挖掘和利用学生的经验,有过一个精辟的比喻:“接知如接枝。”他说:“我们要有自己的经验做根,以这经验所发生的知识做枝,然后别人的知识方才可以接得上去,别人的知识方才成为我们知识的一个有机部分。”任何有效的教学都始于对学生已有经验的充分挖掘和利用。
第三、关照师生情感需要的诉求
理解是师生情感的需要,理解是建立师生感情的基础,是积极行动的先导。
全世界的导师、伟大的政治家、革命理论家,《资本论》《共产党宣言》的作者德国伟大的马克思对于理解二字有一句经典的话:当我们得到理解的时候,智慧是不会枯竭的,智慧同智慧相碰,就迸发出无数的火花。
苏联当代著名的教育学家和心理学家赞科夫对于理解二字有句名言:当教师把每一个学生都理解为他是一个具有个人特点的、具有自己的志向、自己的智慧和性格结构的人的时候,这样的理解才能有助于教师去热爱学生和尊重学生。
苏联著名教育实践家和教育理论家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一文中指出:有经验的教师在备课的时候,总是要周密地考虑,他所讲授的知识将在学生的头脑里得到怎样的理解,并根据这一点来挑选教学方法,因为人的这种真挚的感情的形成,是与最初接触的、最重要的真理的理解,以及对祖国的语言最细腻之处的体验和感受联系在一起的。
(三)树立“终身学习理念”实现教育和继续教育可持续发展
(1)“可持续发展”的概念界定
“可持续发展”的概念是从环境学、经济学中引发而来的,20世纪90年代被引入教育领域。我国也较早地接受了这一个发展概念,将可持续发展与科教战略一起,成为我们进入21世纪的两大战略。可持续发展的教育理念,包括作为教育主体的师生的可持续发展和作为教育环境的管理体制、人事机制等的可持续发展。而教师和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是核心问题。因为,学生要发展,,教师的首先持续发展,教师的发展、教育环境的发展,才从根本上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要想学生好学,必须先生好学。”“先有学而不厌的先生,才有学而不厌的学生”。所以,教师,首先应该是一个不断学习的人,是一个“学而不厌”的人,是一个终生学习的典范。终生不断学习与进步,正是教育和继续教育可持续发展的代名词。
(2)教师理应成为终生学习的模范
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显然应最终归结为人的可持续发展,而人的可持续发展靠什么,靠终身学习,而教师就是倡导终身学习的模范,具体表现:
①在倡导终身学习的同时,教师要始终以身作则,在自身的教育特点上由单纯的灌输型转变为学习型、探究型,在学校浓厚的学习氛围中,始终以一名学习型的教师给学生以榜样和示范,使学生明确终身学习是一种持续发展必然要求。
②在知识的传递上体现教师丰富的知识面和宽远的视野,而不是局限于照本宣科。令学生感受到知识的魅力,在新课程教育目标的实施上,在建构主义情景教学观在课堂上的展示和实践上,继续钻研,合理运用教学方法和手段,充分开发课程资源,从而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培养终身学习的意志品质。
③在信息技术大环境下体现出卓越的收集和解读信息能力。在信息技术迅速发展的当今时代,吸取信息,学习新知识的渠道日益呈现多元化的趋势,教师的能力是对学生坚定终身学习的品质的鼓励,能有效地帮助学生树立终身学习观念的自信心。
④要不断深化专业知识,全面准确了贯彻和落实课程理念,提高自身的教育理论,相关全科理论的综合修养,训练教师的内功,不断更新和发展专业基础知识。
⑤在答疑中表现出丰富的解题技巧,诱发学生终身学习的满足感和成就感,增强终身学习的愿望,形成内在的强大的驱动力。
终身学习现已成为探索基础教育改革,更新传统教育观念,带有全局性特征的指导性理念。人类进入了终身教育和学习型社会的时代,其特征是“教育应贯穿于人的一生”,“学校不应成为年轻人的专利”,强调终身教育与终身学习理念贯穿于生命的全过程。
在我国以2007年为例:中小学在学人数一直维持2亿1千万左右的规模,这是一个庞大的数字,相对于世界上整个一个国家的数字,比欧洲一个独立的主权国家,称为“梵蒂冈”的国家,人口不知要多到多少倍!因此为了这2亿1千万的学生,为了这庞大的队伍,为了教育,为了孩子,作为教师,怎么能不学习呢?!教师应充分认识到教育发展中应肩负的历史使命,全力奉献优秀教育资源,为社会的全面进步提供优秀人才,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让我们的教育对象、让我们自身、让我们的学校、让我们的教育都得到全面的、和谐的、健康的、持续的发展。
(3)笔者以实际行动响应《国家教育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的“终身学习”这一现代先进的教育理念,将继续教育和学习发扬光大、终身不辍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胡锦涛在2010年7月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强调,切实落实《教育规划纲要2010-2020年》,确保到2020年我国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进人人力资源强国行列。
《教育规划纲要》明确提出了“构建体系完备的终身教育和终身学习”的战略目标,树立终身学习观念是实现这一战略目标的具体举措和观念更新的重要议题,人的发展是持续一生的漫长过程,需要终身学习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和意识。
新课程教育目标的实施以及教学观在课堂上的展示和实践,都需要教师加强学习,建构教学模式下教师的角色定位之一,就是了教师要有积极学习的态度,努力塑造自身的人格形象,不断提高自身的素养。学校环境本身就是一个学习的场所,作为教师,理应要做出榜样,教师是倡导终身学习的模范, 教师角色定位于“终身学习”,热爱学习,才能为学生起到表率的作用。知识需要随着时代的变化而不断的更新,学习也应贯穿于人的一生。
在今天知识经济时代,知识更新的加速度,不论年龄有多大,作为教师,都要有意识的充实自我,完善自我,“要活到老学到老”,文学大师金庸在80岁的时候,还就读英国的剑桥大学,拿到学位,他是我们的榜样;中央电视台“星光大道”主持人毕福剑50多岁了,现在还在中国传媒大学学习,他们是我学习的榜样。
现如今,我也追随大师的精神,在首都师范大学本科毕业基础上,从未放弃学习:1994年参加北京师范大学哲学系硕士研究生课程学习;为探讨学生心理,提高教育教学水平,2001年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心理研究所“教育心理学”专业,学习硕士研究生课程;2008年还参加了北师大教育经济与管理博士课程班的学习,并获得同等学历的博士毕业证书。学习虽累,但“痛并快乐着”,挑战自我,与时俱进,超越自我与时代同步!
通过继续教育和学习,依托丰富的资源,良好的学术氛围、科研环境、资料设备,结合自已的认识、思考和见解,并依据二十多年教师生涯的教科研积累和沉淀,在理论和实践上皆有所突破,并以一孔之见,得到抛砖引玉之功效!同时在从事教育教学工作众多相关问题的表象中,勾勒出探索的理论、途径和方法,将继续教育和学习进行到底、终身不辍! 以实际行动把《教育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的“终身学习”这一现代先进教育理念发扬光大,树立“终身学习理念”实现继续教育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顾明远,石中英.《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解读》北师大出版社.2010.8
[2]何克抗.《建构主义革新传统教学的理论基础》,《电化教育研究》,1997年第3、4期
[3]何克抗.《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下的教学设计》,北京师范大学现代教育技术研究1998、3
[4]苏君阳.《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钢要)读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8
[5]张建伟.《知识的建构》清华大学电教中心现代教育技术研究所.教育理论与实践.1999、7
[6]陈琦,刘儒德主编.《教育心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8
[7]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中文科译.《教育财富蕴藏其中》.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5
[8]匡瑛.《英国继续教育与培训的新举措—为了每个人的成功》职业技术教育2003
[9]胡乐乐.英国政府白皮书《继续教育—提高技能并改善生活机会》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6(20).
[10]昊忠魁.《当今日本建设终身学习体系的经验与措施》比较教育学研究.2000.5
[11]张维.《世界主要国家成人职业教育发展初探》.北京成人教育1996年第8期
[12]鮑承模:《美国普及教育的危机意识和跨世纪的教育新高潮》外国教育资料.1997年第6期.
[13]童潇.《走向学习型社会—社会发展的第四级台阶》上海三联书店,2004版12页
[14]赵荷花.《学会学习教学策略》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5
[15][德]M.兰德曼《哲学人类学》阎嘉译 苏克校.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 2006版175页
[16][德]卡尔·雅斯贝尔斯《什么是教育》邹进译.北京新知三联书店 1991版55~65页
(作者单位:北京国际职业教育学校(原北京六十一中))
[摘要]可持续发展 终生学习 继续教育
目录
(一)终身教育与学习型社会的思想必将成为时代潮流和主流
(1)《教育规划纲要》明确提出了我国教育发展的战略目标:形成学习型社会
(2)实现终身教育,接受继续教育,从事终身学习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
(二)实施继续教育的意旨
(1)实施继续教育工程,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
(2)实施继续教育工程,是教师知识积累,学以致用的过程
(3)实施继续教育工程,掌握最新的教育动态
第一、师生话语表达权力的平等
第二、师生个人经验知识的共享
第三、关照师生情感需要的诉求
(三)树立“终身学习理念”实现教育和继续教育可持续发展
(1)“可持续发展”的概念界定
(2)教师理应成为终生学习的模范
(3)笔者以实际行动响应《教育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的“终身学习”这一现代先进的教育理念,将继续教育和学习发扬光大、终身不辍
结语:
作为教师,“要活到老学到老”,文学大师金庸在80岁的时候,还就读英国的剑桥大学,拿到学位,他是我们的榜样;中央电视台“星光大道”主持人毕福剑50多岁了,现在还在中国传媒大学学习,他们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现如今,我也追随大师的精神,在首都师范大学本科毕业基础上,再参加继续教育,从未放弃学习:1994年参加北京师范大学哲学系硕士研究生课程学习;为探讨学生心理,提高教育教学水平,2001年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心理研究所“教育心理学”专业,学习硕士研究生课程;2008年还参加了北师大教育经济与管理博士课程班的学习,并获得同等学历的博士毕业证书。学习虽累,但“痛并快乐着”,挑战自我,与时俱进,超越自我与时代同步!
通过继续教育和学习,依托丰富的资源,良好的学术氛围、科研环境、资料设备,结合自已的认识、思考和见解,并依据二十多年教师生涯的教科研积累和沉淀,在理论和实践上皆有所突破,并以一孔之见,得到抛砖引玉之功效!同时在从事教育教学工作众多相关问题的表象中,勾勒出探索的理论、途径和方法,将继续教育和学习进行到底、终身不辍! 以实际行动把《教育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的“终身学习”这一现代先进教育理念发扬光大,树立“终身学习理念”实现继续教育可持续发展。
树立“终身学习理念”实现教育和继续教育可持续发展
(一)终身教育与学习型社会的思想必将成为时代潮流和主流
(1)《教育规划纲要》明确提出了我国教育发展的战略目标:形成学习型社会
2010年7月13日,第四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在京胜利召开,这是21世纪以来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7月29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教育规划纲要》),描绘了中国未来十年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宏伟蓝图。
《教育规划纲要》明确提出了2020年我国教育发展的战略目标:“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进人人力资源强国行列。”“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进人人力资源强国行列”,不仅是我国教育发展的战略目标,也是我国整体社会发展的战略目标。这两大战略目标的实现,必须依赖发达的继续教育和灵活开放的终身教育体系,终身教育与学习型社会的思想必将成为时代潮流和主流。
21世纪的人类已开始步人一个学习化的时代,作为个体的人只有进行终身不断的学习才能跟上社会和时代前进的步伐,与时俱进,实现教育可持续发展,才能在现代社会生存和发展。“今天,谁都不能再希望在自己的青年时代就形成足够其一生享用的原始知识宝库。”因为时代在发展,学习的内涵也在不断丰富,学习的内容、方式方法以及学习的时空都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
新课程教育目标的实施,以及教学观在课堂上的展示和实践,都需要教师加强学习,学校环境本身就是一个学习的场所,作为教师,理应要做出榜样,教师角色定位于 “终身学习”,热爱学习,才能为学生起到表率的作用。知识需要随着时代的变化而不断的更新,学习也应贯穿于人的一生。
人生之道无穷,学习生活永恒。与时代同步,与时俱进,可持续发展,都是终身的认知和实践发展内容,而教育是终生的事业,学习理应伴随人的一生,“学习的生活不应随毕业之际而终结,学习的热情也不应随年龄增长而式微。
(2)实现终身教育,接受继续教育,从事终身学习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
自从196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巴黎召开的“第三届国际成人教育促进会”会上法国学者保罗·朗格朗首次正式提出“终身教育”一词之后,终身教育、终身学习、学习社会的概念便在全世界范围内迅速传播开来,加之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大力推动,终身教育、终身学习的思想很快成为各国教育界乃至思想界的热门研究课题之一,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创建学习社会也逐渐成为联合国及世界各国指导教育改革和社会发展的基本理念。有人认为,学习社会是人类继农业社会、工业社会、信息社会之后社会发展的第四级台阶。这一判定不无道理。
郎格朗认为:“终身教育与学习应是为人的一生不断地提供教育与训练的构造”“它又应是人们通过各种形态的自我教育,从而达到真正最高水准的自我发展的有效手段”。
我国早在孔子时代也有了终身教育思想意识,近代教育家也主张“活到老、干到老、学到老、用到老”。何谓终身学习?所谓终身学习就是通过一个不断的持之以恒来了发挥人类的潜能,激励并使人们有权利去获得终身所需的全部知识、价值和技能,并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的任何环境中有信心、有创造性和愉快地应用这些内容。
人类进入21世纪,由于生产力的快速发展,科技的日新月异,信息技术的全面应用,知识门类激增,大量的边缘学科涌现,如:生物物理学、生态经济学,知识革新周期不断缩短,信息化特征明显,这是一个终身学习的时代,一个更加注重开发人类自身资源,潜力与价值的时代。当今世界,科技突飞猛进,知识经济也日趋激烈,人才资源在增强国力方面显示出极其重要的作用,各国之间激烈的经济竞争和科技竞争归根结底是教育的竞争,从一定的意义上说,教育决定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未来,是一个民族最根本的事业,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迎接未来知识经济的挑战,接受良好的教育,尤其是终身教育,已逐渐成为人们生存发展的第一需要,终身受益的财富。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接受终身教育,从事终身学习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终身教育与学习型社会的思想必将成为时代潮流和主流。
(二)实施继续教育的意旨
教师和教育专业是动态发展和终身持续的过程,现代教学应是建立在教师学习、继续教育基础上的,而加强和发展教师教育,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加快教师专业化进程,是适应学习化社会、终身化学习的需要,教师继续教育是教师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全体整体素质和促进教师专业化的有效途径,也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
(1)实施继续教育工程,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
实施素质教育需要一支高素质、高水平的教师队伍,而造就一支高水平高素质的教师队伍需要继续教育,构建教师终身教育体系,打造一流的教师队伍是教育长足发展的根本大计,也是教育主管部门探索的永恒主题,更是教育工作者的不懈追求。因此,努力实施继续教育工程,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开展面向21世纪的教师继续教育,是面临新形势的需要,是增强综合实力的需要。
(2)实施继续教育工程,是教师知识积累,学以致用的过程
知识是不断积累、不断提高的,要循序渐进,勤于思考,学以致用。积累是新的认知结构的积极重建,唯有学以致用才是最有效的积累,而实施这一途径,就是通过继续教育来完成,继续教育和学习的过程,是教师知识积累,学以致用的过程,学习新理念来武装自己的头脑,学习新方法来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
(3)实施继续教育工程,掌握最新的教育动态
随着继续教育时间的不断增加,继续教育已经融入了教师的生活与学习之中,通过继续教育,对当代教育新理念的学习,进一步了解了现代教育思想和理论,理解了如何把先进的教学方式和理念贯穿于课堂教学的全过程,随着信息化、学习化社会的形成和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教育正在经历深刻的变革,作为教师就必须善于接受和消化新观念、新知识,必须积极探索教学方法和教学艺术,通过继续教育,学习现代教育思想和理论,理解如何把先进的教学方式和理念运用到教育教学实践中去。
特别是当下新课改条件下提出了全新的知识观、学习观、教学观、以及新型的师生观等理论,促进教育观念的转变和更新,对传统的“唯书”、“唯上”、“唯教师”论的定式进行反思,促进在新课改条件下课程价值观的确立、师生角色的定位、学习方式与教学方式的转变。使学生的自主性更为凸显而教师的权威性逐渐式微;使学生的创造性生成更为突出而教师的主导性地位表现得较为内隐,目的是实现新课程的核心理念 “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可见,通过继续教育,能够掌握最新的教育动态:
如:关于平等师生关系的营造,和谐的师生关系是一种民主平等,尊师爱生、情感交融、协力合作的新型师生关系,而尊重学生,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与学生真诚沟通,是达到和谐师生关系的前提条件。
第一、师生话语表达权力的平等
在实际的教学中感悟到师生话语交融,产生共鸣,碰撞出智慧火花是教学的理想状态,每当教师在创造性的设计情景教学的课堂上,老师的见解得到学生认同时;每当学生对老师的课感兴趣而话语表达时,每当学生提出问题而得到解决时;每当与学生目光相遇,不禁会心一笑时,我们觉得生命如此美丽,教师的价值便在其中了,师生话语交融便在其中了。
教学活动是一种社会性交往活动,在这种活动中,教学过程成为师生间、学生间信息传递的互动过程,即课堂信息与师生和学生情感交流渠道畅通,也是情感交流的人际交往过程。要想获得对知识的多种理解,建构出知识的多种意义,就需要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相互表达、相互协作、相互交流。对此,教师应精心选择和重组学习内容,使教学内容展现知识产生和发现的过程,积极创设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对学习的积极性,同时又为学生的有效学习提供了广阔平台,实现师生、生生间多向交流的情景。
第二、师生个人经验知识的共享
教学不能无视学习者的已有知识经验,简单强硬的从外部对学习者实施知识的“填灌”,而是应当把学习者原有的知识经验作为新知识的生长点,引导学习者从原有的知识经验中,生长新的知识经验。教学不是知识的传递,而是知识的处理和转换。教师不单是知识的呈现者,不是知识权威的象征,而应该重视学生自己对各种现象的理解,倾听他们时下的看法,思考他们这些想法的由来,并以此为据,引导学生丰富内容或调整自己的解释。
我国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对于挖掘和利用学生的经验,有过一个精辟的比喻:“接知如接枝。”他说:“我们要有自己的经验做根,以这经验所发生的知识做枝,然后别人的知识方才可以接得上去,别人的知识方才成为我们知识的一个有机部分。”任何有效的教学都始于对学生已有经验的充分挖掘和利用。
第三、关照师生情感需要的诉求
理解是师生情感的需要,理解是建立师生感情的基础,是积极行动的先导。
全世界的导师、伟大的政治家、革命理论家,《资本论》《共产党宣言》的作者德国伟大的马克思对于理解二字有一句经典的话:当我们得到理解的时候,智慧是不会枯竭的,智慧同智慧相碰,就迸发出无数的火花。
苏联当代著名的教育学家和心理学家赞科夫对于理解二字有句名言:当教师把每一个学生都理解为他是一个具有个人特点的、具有自己的志向、自己的智慧和性格结构的人的时候,这样的理解才能有助于教师去热爱学生和尊重学生。
苏联著名教育实践家和教育理论家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一文中指出:有经验的教师在备课的时候,总是要周密地考虑,他所讲授的知识将在学生的头脑里得到怎样的理解,并根据这一点来挑选教学方法,因为人的这种真挚的感情的形成,是与最初接触的、最重要的真理的理解,以及对祖国的语言最细腻之处的体验和感受联系在一起的。
(三)树立“终身学习理念”实现教育和继续教育可持续发展
(1)“可持续发展”的概念界定
“可持续发展”的概念是从环境学、经济学中引发而来的,20世纪90年代被引入教育领域。我国也较早地接受了这一个发展概念,将可持续发展与科教战略一起,成为我们进入21世纪的两大战略。可持续发展的教育理念,包括作为教育主体的师生的可持续发展和作为教育环境的管理体制、人事机制等的可持续发展。而教师和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是核心问题。因为,学生要发展,,教师的首先持续发展,教师的发展、教育环境的发展,才从根本上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要想学生好学,必须先生好学。”“先有学而不厌的先生,才有学而不厌的学生”。所以,教师,首先应该是一个不断学习的人,是一个“学而不厌”的人,是一个终生学习的典范。终生不断学习与进步,正是教育和继续教育可持续发展的代名词。
(2)教师理应成为终生学习的模范
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显然应最终归结为人的可持续发展,而人的可持续发展靠什么,靠终身学习,而教师就是倡导终身学习的模范,具体表现:
①在倡导终身学习的同时,教师要始终以身作则,在自身的教育特点上由单纯的灌输型转变为学习型、探究型,在学校浓厚的学习氛围中,始终以一名学习型的教师给学生以榜样和示范,使学生明确终身学习是一种持续发展必然要求。
②在知识的传递上体现教师丰富的知识面和宽远的视野,而不是局限于照本宣科。令学生感受到知识的魅力,在新课程教育目标的实施上,在建构主义情景教学观在课堂上的展示和实践上,继续钻研,合理运用教学方法和手段,充分开发课程资源,从而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培养终身学习的意志品质。
③在信息技术大环境下体现出卓越的收集和解读信息能力。在信息技术迅速发展的当今时代,吸取信息,学习新知识的渠道日益呈现多元化的趋势,教师的能力是对学生坚定终身学习的品质的鼓励,能有效地帮助学生树立终身学习观念的自信心。
④要不断深化专业知识,全面准确了贯彻和落实课程理念,提高自身的教育理论,相关全科理论的综合修养,训练教师的内功,不断更新和发展专业基础知识。
⑤在答疑中表现出丰富的解题技巧,诱发学生终身学习的满足感和成就感,增强终身学习的愿望,形成内在的强大的驱动力。
终身学习现已成为探索基础教育改革,更新传统教育观念,带有全局性特征的指导性理念。人类进入了终身教育和学习型社会的时代,其特征是“教育应贯穿于人的一生”,“学校不应成为年轻人的专利”,强调终身教育与终身学习理念贯穿于生命的全过程。
在我国以2007年为例:中小学在学人数一直维持2亿1千万左右的规模,这是一个庞大的数字,相对于世界上整个一个国家的数字,比欧洲一个独立的主权国家,称为“梵蒂冈”的国家,人口不知要多到多少倍!因此为了这2亿1千万的学生,为了这庞大的队伍,为了教育,为了孩子,作为教师,怎么能不学习呢?!教师应充分认识到教育发展中应肩负的历史使命,全力奉献优秀教育资源,为社会的全面进步提供优秀人才,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让我们的教育对象、让我们自身、让我们的学校、让我们的教育都得到全面的、和谐的、健康的、持续的发展。
(3)笔者以实际行动响应《国家教育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的“终身学习”这一现代先进的教育理念,将继续教育和学习发扬光大、终身不辍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胡锦涛在2010年7月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强调,切实落实《教育规划纲要2010-2020年》,确保到2020年我国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进人人力资源强国行列。
《教育规划纲要》明确提出了“构建体系完备的终身教育和终身学习”的战略目标,树立终身学习观念是实现这一战略目标的具体举措和观念更新的重要议题,人的发展是持续一生的漫长过程,需要终身学习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和意识。
新课程教育目标的实施以及教学观在课堂上的展示和实践,都需要教师加强学习,建构教学模式下教师的角色定位之一,就是了教师要有积极学习的态度,努力塑造自身的人格形象,不断提高自身的素养。学校环境本身就是一个学习的场所,作为教师,理应要做出榜样,教师是倡导终身学习的模范, 教师角色定位于“终身学习”,热爱学习,才能为学生起到表率的作用。知识需要随着时代的变化而不断的更新,学习也应贯穿于人的一生。
在今天知识经济时代,知识更新的加速度,不论年龄有多大,作为教师,都要有意识的充实自我,完善自我,“要活到老学到老”,文学大师金庸在80岁的时候,还就读英国的剑桥大学,拿到学位,他是我们的榜样;中央电视台“星光大道”主持人毕福剑50多岁了,现在还在中国传媒大学学习,他们是我学习的榜样。
现如今,我也追随大师的精神,在首都师范大学本科毕业基础上,从未放弃学习:1994年参加北京师范大学哲学系硕士研究生课程学习;为探讨学生心理,提高教育教学水平,2001年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心理研究所“教育心理学”专业,学习硕士研究生课程;2008年还参加了北师大教育经济与管理博士课程班的学习,并获得同等学历的博士毕业证书。学习虽累,但“痛并快乐着”,挑战自我,与时俱进,超越自我与时代同步!
通过继续教育和学习,依托丰富的资源,良好的学术氛围、科研环境、资料设备,结合自已的认识、思考和见解,并依据二十多年教师生涯的教科研积累和沉淀,在理论和实践上皆有所突破,并以一孔之见,得到抛砖引玉之功效!同时在从事教育教学工作众多相关问题的表象中,勾勒出探索的理论、途径和方法,将继续教育和学习进行到底、终身不辍! 以实际行动把《教育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的“终身学习”这一现代先进教育理念发扬光大,树立“终身学习理念”实现继续教育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顾明远,石中英.《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解读》北师大出版社.2010.8
[2]何克抗.《建构主义革新传统教学的理论基础》,《电化教育研究》,1997年第3、4期
[3]何克抗.《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下的教学设计》,北京师范大学现代教育技术研究1998、3
[4]苏君阳.《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钢要)读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8
[5]张建伟.《知识的建构》清华大学电教中心现代教育技术研究所.教育理论与实践.1999、7
[6]陈琦,刘儒德主编.《教育心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8
[7]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中文科译.《教育财富蕴藏其中》.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5
[8]匡瑛.《英国继续教育与培训的新举措—为了每个人的成功》职业技术教育2003
[9]胡乐乐.英国政府白皮书《继续教育—提高技能并改善生活机会》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6(20).
[10]昊忠魁.《当今日本建设终身学习体系的经验与措施》比较教育学研究.2000.5
[11]张维.《世界主要国家成人职业教育发展初探》.北京成人教育1996年第8期
[12]鮑承模:《美国普及教育的危机意识和跨世纪的教育新高潮》外国教育资料.1997年第6期.
[13]童潇.《走向学习型社会—社会发展的第四级台阶》上海三联书店,2004版12页
[14]赵荷花.《学会学习教学策略》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5
[15][德]M.兰德曼《哲学人类学》阎嘉译 苏克校.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 2006版175页
[16][德]卡尔·雅斯贝尔斯《什么是教育》邹进译.北京新知三联书店 1991版55~65页
(作者单位:北京国际职业教育学校(原北京六十一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