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寻情意与理趣的和谐同构

来源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way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一轮语文课程改革呈现出对情意教育越来越高的重视程度。但在初中语文的课堂教学实践中,由于从教者自身对情意教学理解上的缺失,使得课堂教学形式刻板,情意与理趣之间存在割裂现象,严重影响了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本文结合目前的教课改新形势,从当前初中语文教学的情意和理趣的结合入手,提出对情意和理趣和谐同构的策略性思考,以期实现对初中语文有效课堂的构建。
  一、初中语文教学现状分析
  1.对情意教学的认识存在混乱 很多教师认为情意教学就是课外活动或者是思想教育,把情意教学从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剥离出来,忽略了语文教学中情意教学对学生情感、态度、人生观和价值观的作用,失去了语文教学作为人文教育对学生人格和情感的塑造功能。
  2.对理趣教学的实施不够深刻 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一味地追求“理”,而忽略了“趣”的存在,整个课堂教学机械刻板,学生在课堂学习中找不到任何乐趣,这也就无法激发学生主动地进行哲理性的思考的兴趣,严重影响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二、情意与理趣的理想和谐
  在当前新课标的要求之下,初中语文的教学越来越关注学生的独特感受和学生个性的自由发展。而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情意和理趣不是割裂的,它们之间有着必然的内在联系。初中语文课堂的教学要站在一定的高度,将情意和理趣两者完美融合,培养学生在语文课堂学习中感性和理性的双重发展。中学生具有好奇好胜的特点,新异的刺激物能引起他们的定向探究活动,如果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不断变化,就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进行新的探究活动,保持与发展旺盛的求知欲。情意是理趣得以激发的基础,学生只有对语文文本产生强烈的兴趣,激起情感的共鸣之后,才能开启对文本哲理性的思考;而有了理性思考的基奠之后,学生对语文文本的学习将会产生再一次的情感升华,才能使语文课堂教学更加合理和高效。
  三、情理同构课堂教学思考
  1.以情入手,激发学生理性思考 任何一篇课文都是有着充沛情感的,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要从情感入手,创造情境,使学生能充分感受文本的情意所在,激发学生对文本的学习兴趣。借助于这种兴趣,教师要因势利导,进一步启发学生对课堂教学的内容进行理智的思考,深入挖掘文本的内涵,让学生既能能接受到情意的感染,又能形成理性的启迪,感受到语文的强大魅力。例如,在教授《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这篇课文时,教师首先从童年的故事入手,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通过有感情地阅读,学生可以在文中感受到鲁迅童年时期在百草园中度过的欢乐时光,也从中体会到在三味书屋中学习生活的枯燥乏味。两种生活的对比显而易见。此时,教师向学生提出了一个问题,难道三味书屋对童年鲁迅来说,就是一种身心的摧残吗?对于这个问题,学生开始了积极的讨论。有的学生说,三味书屋标志着童年生活的结束。也有学生说,三味书屋是鲁迅人生历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他后来能写出那么多优秀的文学作品,都得益于早期良好的教育。还有学生说,鲁迅是通过对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的怀念,抒发现实生活中内心的郁闷之情等等。学生的兴趣完全被激发起来,对文章的解读也愈加理性和深刻,这是教师最希望看到的。
  2.以理为纲,引导学生情感塑造 语文的学习不能仅止于文本的教学,还必须让学生发散思维,把课堂和现实生活联系起来,完成对学生良好人格的塑造,使之建立积极的社会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学习就是一个发现的过程,就是一个自我主动建构的过程。有了理趣的指导,可以是学生在跳出文本,积极反思的同时,把握住正确的方向,在理性思维的照耀下,完成对人生和社会的情感体验的一次升华,以此实现对文本的突破和重新建构。这是语文教育,也可以说是教育的最终目标。例如,在教授《假如生活欺骗了你》这首诗歌时,通过朗读学生已经感受到了诗歌的韵律之美,在此基础上,学生也从中感受到诗人积极乐观、坚强执着的人生态度。在这样乐观的精神力量的指导之下,教师开始积极拓展课堂,让学生联系生活,表达对人生过程中遭受挫折和打击的看法。很多学生都是表示对于生活中的不如意和挫折要乐观地去面对,抛弃忧愁和烦恼,重新面对生活的洗礼。对于学生的回答,教师都给予了肯定的鼓励,并在这样积极向上的情绪渲染之下,在《阳光总在风雨后》优美的歌声里,引导学生要珍惜青春,珍爱生活。课后拓展,让学生进行诗歌仿写。从仿写的效果来看,大部分的学生都写出了真情实感,作品也是精彩纷呈。这充分说明了课堂教学中,以理性光辉来引导学生的新一轮的情感体验,效果十分显著。
  综上,构建情意和理趣完美融合的语文教学,不仅是新形势下语文教学改革的一个新思考,使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充满情感与活力的同时,又蕴含着理性的深度;而且在完成对语文课堂教学文本认知的同时,实现对教学文本的超越和重构,这对语文有效课堂的构建具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
其他文献
【教学思路】  选修课程更强调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与多元的评价方式。《外国小说欣赏》定位为“欣赏”,更强调学生主体的体验。“话题”的限定,更强调理性思考与单元意识。语文课程应始终注重能力与素养的提升。基于对课程和教材的这些认识,本课在教学组织上遵循由感性体验到理性总结再到具体实践的认知规律,借助学案《探究学习表》,采用自主阅读与小组合作探究相结合、阅读与写作相结合的方式,通过生本、生生、师生之间的对
【摘 要】理清思路是理解一篇文章的前提,分析语言,赏析画面是充分把握文章的基础,概括主题是目的,只有这样才能充分体会到散文的美。  【关键词】理思路 析画面 赏语言 审情思    散文,是作者生活的琐碎见闻、点滴感思。构思不拘一格,行文随意而成,兴笔而书,却能使人身入其境,沁人心脾,获得快感和美感。其品味语言滋味如初泡的碧螺春,令人回味无穷。因而散文的教学常是见仁见智,不拘一格。  有人说:一朵花
所谓批注式阅读教学指的是在阅读过程中,教师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阅读经验与教材形成一种对话,通过让学生动脑、动口和动手,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实现了教学的价值引导和自主构建的功能。因此,教师应通过批注式阅读进一步培养和提高学生自学语文的能力,让学生自己从教材的内部去感受文章,欣赏文章,以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其在阅读中充分发挥其想象。现以人教版《我的叔叔于勒》一文为例,谈谈我在课前
爱国主义常常与民族主义连在一起。民族主义又是从氏族主义、部落主义这种血缘情绪脱胎而来的情感。这种情感虽然是低缘性的,但与狭义的民族情绪关系含混。鲁迅所处的时代也是这样,满清政府腐败,国力衰退,民不聊生,先有改良主义者,想通过光绪皇帝启动政治改革来改变中国落后的面貌,但这次运动遭到了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守旧派的强烈反对。戊戌变法虽然失败,但意义重大。它是一次爱国救亡的政治运动。在民族危机加剧的历史时刻,
高中作文不仅仅考验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同时也需要考查学生对生活的洞察力。一篇有思想有创意有情感的作文往往能够吸引别人的目光。我们进行作文教学时,应该努力培养学生写出最朴实的感情,引导他们在写作时放眼生活,用自己的文字来记录生活中的各种美。  一、视频欣赏,培养学生感情  在进行高中写作教学时,如果只停留在理论教学上,学生也很难感知老师所想要传达的感情。传统的写作课堂往往是老师努力地讲解写作方法,而
作为语文教师,我们应积极思考新课程改革中如何让学生在高中阶段真正做到乐学,会学,并且在语文学科中既能够培养自己的语文素养,又能够提高自己的语文能力,还能在高考中取得优秀的成绩。要做到这些,我想我们可以从以下几种方式进行培养:  一、兴趣  托尔斯泰说:“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当学生自身对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时,学生就会积极主动地去学习,去感知事物。大多
【摘 要】辛词是苏教版高中语文选修课本《唐诗宋词选读》的压轴篇章。辛弃疾以爱国军人的视角认识社会,用失意英雄的心境创作作品。辛词继苏词之后将豪放雄壮,高旷开朗的风格发扬光大。理想的执着、感情的浓烈、悲凉雄壮,自成一家,辛词中蕴含着鲜明的军人情结与审美意识。  【关键词】辛弃疾 军人情结 审美意识     辛弃疾的词作代表了宋词的最高成就。辛词“大声鞺鞳,小声铿鍧,横绝六合,扫空万古”,总
【摘 要】在《史记》中,侯嬴是一个光彩照人的形象,但他的死也留给了后人许多不解与疑问。虽然各种解释都有其各自的道理,但是,太史公笔下栩栩如生的人物,不应该是这种“简单”的死法,或者说司马迁应该赋予他的死以更深远的意义。他的死是当时情势的必然,是其精神追求的必然,是为他的人生理想而献身。  【关键词】侯嬴 情势 理想 献身     在《史记》中,侯嬴是一个光彩照人的形象,但他的死也留给了后
【教学目标】  通过朗读,让学生体会诗歌特有的美,通过发现问题、自主解决问题的方式,逐步养成一种自主学习的习惯;通过朗读,把握“情”与“景”的内涵,进而读懂文字背后的“人”。  【重点难点】  重点:写景、咏史、议论和抒情融为一体的写作手法。  难点:对“人间如梦,一尊还酹江月”这句话的理解。  【教学设计】  一、初读感知  问:读了这首词,你有何感受与印象?  (学生自由回答,所讲不一定全面。
现代教育理念中的很多“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的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已经深入人心,但却未深入课堂。因此,新教材淡化了知识,注重了能力的培养,为教师挖掘教材内涵、充实内容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从而使教材更具有灵活性和可塑性,这为培养学生全面发展提供了前提。  一、接近自然,感悟生活  新教材中所选的文章接近生活与自然,教材紧密地联系了学生的生活实际,反映了时代的进步和时代的精神。课文内容要么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