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一道物理中考题的不同见解

来源 :中学物理·初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lf120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转眼间笔者已经执教六个年头了,在这些年中自认为对教学充满了热情,能够虚心学习、敢于探索新知.但是,另一方面自认为做的还不够,那就是对自身固有的知识或见解的质疑与思考.我想这也许是刚走上工作岗位的年轻教师们的通病,也许一些成熟教师也忽视了这一重要环节。
  相信很多初中物理教师对这样一道物理中考题并不陌生,原题如下。
  【2005年江苏镇江物理中考卷第25题。
  在广场上游玩时,小明将一充有氢气的气球系于一辆玩具小汽车上,并将玩具小汽车放置在光滑的水平地面上.无风时细绳处于竖直方向,如图1所示.当一 阵风沿水平方向吹向气球时,以下说法正确的。
  A.小汽车可能被拉离地。
  B.氢气球仍处于静止状。
  C.小汽车一定沿地面滑。
  D.小汽车仍处于静止状。
  笔者在刚工作的时候就接触到了这个题目,出现在初二物理与教材配套的参考书上.当时就发现学生对该题的正确率很低,而自己对所给答案也并无异议.还记得当时给予学生的解释,“我们可把气球与小车看成一个整体,该整体只受到水平力的作用,并且水平地面对小车没有摩擦,所以小汽车一定会在水平方向运动.而水平力并不影响物体竖直方向的受力情况,所以小车仍然会在竖直方向上保持静止状态,故小汽车不会被拉离地面,答案应选择C选项.”当时这番话讲得是相当自信,学生也就欣然接受了。
  随后我的第二届学生也在这道题目上栽了跟头,本想复制上述那番话,但本着对学生负责的态度,又对自己的解释重新做了思考.庆幸自己多了这一小段思考,但也惋惜没有给第一届学生指明正确的方向。
  如果抛开所有的理论,站在学生的角度去想象一下这样一个情景,总感觉小车会被拉离地面.本想做一次实验去直接验证一下,因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结果最为可靠.但苦于器材的局限,只能选择放弃.经过对自己的解释仔细分析后,笔者确实发现了问题:
  1 利用状态法推理2 利用假设法推理由于装置重心高度不变,所以气球会下移,同时小车会上移,从而脱离地面.这只是一种极限情况,不能对地面与小车间有弹力的情况进行解释,但也能够说明此题的预设是值得商榷的.
  3 利用圆周运动知识探讨
其他文献
“测定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复习課之八问
期刊
初中物理实验是物理教学的重要内容、方法和手段,如何有效地开发和利用好物理实验课程资源显得尤其重要,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提出了以下几个原则.  1 科学性原则觉得枯燥乏味;也不能太深奥,不切实际地拔高,进行无效教学.  2 系统性原则3 目的性原则  4 特色性原则5 简约性原则理实验课程资源过程中不要进行资源的简单堆砌,要精选精用,力争用最简单的课程资源来揭示尽可能多的复杂而深奥的物理本质,使
1物理教学难点形成原因  在物理课堂教学中,一些物理概念、规律等,学生难以理解掌握,形成所谓的教学难点,教学实践中发现,教学难点的形成原因可分为三类:  (1)学生思维中原来固有的生活经验与物理事实相违背,给物理教学带来一定程度的负影响,形成难点.如人提着水桶不动或水平移动却不做功,在这样思维定式就影响学生对功的概念正确理解.  (2)物理教学内容较为抽象,学生不易理解接受,形成难点.  (3)学
期刊
课堂提问是一种有效的教学组织形式,它是联系教师、学生和教材的纽带,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启发学生深入思考、引导学生解决问题的有效手段.对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创新精神,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都有积极的作用.因此,如何进行有效的提问是一个非常重要而又容易忽视的问题,经历高效课堂改革这几年,笔者不断尝试和改进,总结了一些方法.  1 提问应贴近生活,有趣味性2 提问应有层次性3
[摘 要]核心素养是新一轮课程改革强化的目标。在核心素养下“先学后教”的高效课堂教学中,自主学习、交流展示、总结提升、反馈检测是衡量先学后教课堂是否高效的标尺,用高效模式、融合教学;用标准完善、发展模式;用模式补充、诠释标准。学生在尝试、发现、合作、展示过程中,体验到成功的快乐,提升数学学习能力。  [关键词]小学数学;核心素养;先学后教  核心素养下课堂教学,最大限度地发挥激励作用,实现学生全员
在“浮力”一课的学习中,“阿基米德原理”的学习是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但是在实际教学中很多老师过分注重了阿基米德原理公式F浮=ρ液gV排的推导和演算(教学中,阿基米德原理F浮=G排这个规律学生是比较容易掌握的,教师只要按照教材的安排,在学生实验的基础上就可以得出结论),而忽视了对F浮=G排这个规律作进一步的拓展教学,从而导致学生对“V排”的涵义一知半解,以至于他们在解决某些实际问题时总感到困惑,学生
由于《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实验)在课程目标中明确要求高中学生“初步了解物理学的发展历程”,因此各种版本的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材(物理)中都有多处引用了相关的物理学史.那么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可以什么方式渗透物理学史呢?本文基于在高中物理教学常见的新课教学、实验课教学、复习课教学中渗入物理学史的模式作一些探讨.1在新课教学中渗透物理学史新课教学是高中物理教学主要的形式之一,在新课教学中渗透物理学史
期刊
复习课难上,学生上复习课兴趣不高,是许多教师常常发出的感叹.教师们为复习课辛勤劳累,却得不到应有的效果,但复习课又是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复习课是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和规律,在学生学习学科知识的某一阶段,以巩固梳理已学知识或技能,促进知识系统化,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弥补和纠正学生认识上的错误与缺陷为主要任务的课型.复习课课堂上所呈现的知识,一般都是讲过的旧知识,它是以学生已有的初
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和帮助者,要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更多的时间和空间.笔者的教学实践表明,为学生创造更多前置学
期刊
1引入物理是一门令许多高中生望而却步的学科,其主要原因在于教科书只写出理论推导的定理和实验探究的定律,隐去了物理学数千年的发生和发展过程.学生不容易了解它的过去和未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