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之母》虽然不是新书

来源 :博览群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ackwang5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德鲁·福斯特或许是中国读者最为熟悉的美国人之一,我猜测这主要不是因为其专业学术成就,而是因为她作为哈佛大学校长的名气才为国人所熟知的。福斯特同时还是哈佛历史上首位女校长,也是1672年以来第一位没有哈佛学习经历的,而且是在南部长大的女校长。对于长期推崇哈佛大学的大部分中国人来说,福斯特的这些经历是极为耀眼的光环,她受到普通读者的关注也是情理之中。
  但对专业学者来说,福斯特的名气则首先在于她是一位卓有成就的优秀历史学家,她在美国内战史、南部史和妇女史等研究领域取得了引领学术潮流的前沿地位。这主要是由她的两部最重要的著作奠定的,即1996年出版的《创新之母:美国内战时期南部蓄奴州的女性》和2008年出版的《这受难的国度:死亡与美国内战》。《创新之母》并不是福斯特的第一部著作,但它是福斯特的第一部成名作,该书获得了美国历史学会颁发的年度最佳著作奖和美国历史学家组织颁发的“帕克曼奖”等学术大奖;而《这受难的国度》获得了更多的学术奖项,包括象征美国史学最高奖的班克罗夫特奖。因此,福斯特的成就不仅是她担任了长达十多年之久的哈佛校长,更在于她在美国内战史研究领域的卓越成就。似乎巧合的是,这两本著作在2015年同时被翻译为中文出版,但它们在国内受到的“待遇”却判然有别:《这受难的国度》一书得到众多读者的推崇,并有不少专业学者撰写书评对其进行解读和绍介;但专业学者对《创新之母》一书的关注寥寥。這大概有两个原因。
  第一个原因是,《创新之母》并不是一部新书。该书英文版初版于1996年,距今已有20多年,在这20多年间,美国史研究的范式和方法发生了重大变化,虽然福斯特在该书中探讨的问题在今天仍然具有重要学术价值,但新的学术研究已经远远超越20世纪90年代的研究范围。从研究领域和研究视角而言,《创新之母》属于美国内战史研究领域里的妇女史和社会史著作。美国的妇女史研究兴起较晚,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这一时期的妇女史是社会史的一个分支,其研究者大多也是六七十年代的民权运动、学生运动、反战运动和女权运动的活跃分子,所以这一时期的美国妇女史研究受到当时政治氛围的影响,尤其强调妇女在美国历史上的积极作用,注重分析妇女的种族和阶级差异。到了20世纪八九十年代,美国妇女史的研究受到“种族转向”的影响,学者们开始重视妇女史研究的多样性,出现了大量关于拉丁裔美国妇女史、亚裔美国妇女史、土著美国妇女史和非洲裔美国妇女史等学术著作,美国妇女史的研究呈现出勃勃生机的局面。同时,受到琼·斯科特(Joan Scott)的著名文章《社会性别:一个有用的历史分析范畴》的影响,美国妇女史研究拓展了研究视角,在借鉴包括人来学、后殖民主义研究和其他新兴领域的知识的基础上,学者们纷纷借用这一概念来解释社会性别范畴是如何塑造了人们的身份认同和权力关系的。性别史的兴起大大丰富了历史学家对妇女史研究主题的理解,此时的妇女史不再是社会史的一个分支,其研究领域极大扩展。同时“社会性别”概念也为其他历史分支的学者提供了分析工具,各个历史分支领域的学者,都使用它作为一种重要的分析范畴。可以说,美国妇女史发展至今,已成为美国史研究领域中成果最为丰硕的领域之一。借用美国妇女史研究著名学者琳达·戈登的话说:“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在美国历史学领域中,就研究成果之多、创见之丰富、且能引人入胜者,以美国妇女史为最。”
  可见,《创新之母》一书恰好处于这一学术史脉络的中间位置。相比后来的研究,福斯特的研究主题和视角似已不再新鲜,但相对于之前的妇女史研究,《创新之母》的研究有许多重大突破。《创新之母》以南部白人女性为研究对象,综合运用“种族”“性别”和“阶级”等分析范畴,令人信服地论证了南部白人妇女从内战前作为依附于白人男性的“女士”,向内战后成为独立女性的转变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南部白人男女的社会性别关系发生了转变,内战前南部社会的“家长制”观念遭到破坏,白人女性对白人男性的态度和观念也发生了彻底改变。由于家长制观念也是奴隶制所赖以维持的根本基础,所以南部的奴隶制也在这个过程中遭到瓦解。福斯特指出,美国内战给南部带来的不仅是白人女性在男性走上战场的情况下,被迫独自承担在后方管理奴隶和走上工作的选择,而且破坏了南部的性别关系,并从根本上摧毁了南部誓死捍卫的奴隶制。福斯特的研究深刻地揭示了内战前南部的性别观念和种族观念的关系,并论证了这种关系在内战期间经历的变化。福斯特的研究构思巧妙,史料运用炉火纯青,加之细腻的写作笔触,该书一经出版,就广受好评。
  《创新之母》在国内未受到特别重视的另一个原因,可能与该书的翻译有关。该书的译者并不是美国史研究者,而且令人不解的是,该书中译本的四篇推荐序也都是由非专业学者所写。虽然我很好奇也很期待非专业学者如何解读这部著作,但从专业学者对该书的“冷落”来看,将一部专深的美国内战史和妇女史学术著作交由非专业读者来推荐,可能并不是最佳做法。从这个角度而言,肖军伟同学对《创新之母》所作的书评,可能相对来说更为专业一些。他在文中已经意识到要对该书的研究进行学术史梳理(虽然稍嫌薄弱),并对该书的研究主题和要旨进行总结、探讨和反思,这些都说明,即使对于初学者来说,只要具备撰写学术书评的方法,同样可以写出较有见地的专业书评。
  (作者为重庆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副教授。)
其他文献
最近,清华大学新聞与传播学院教授、学术委员会主任李彬在为新华社原总编辑南振中《我怎样学习当记者》(增订本)一书写了一篇序言。他在序言中写道:  范敬宜在为《李庄文集》作序时提及现代中国新闻战线一代嵚崎卓荦的“英杰”:王韬、梁启超、章太炎、邵飘萍、瞿秋白、张季鸾、邹韬奋、范长江、胡乔木、恽逸群、邓拓、吴冷西、乔冠华、刘白羽、华山、穆青、李庄……回望历史,这一英杰序列仍在延伸。  …… ……  如此一
在新诗和旧体诗之间应该有一个湖泊,这座湖泊可以称为“凝视”。  关于“凝视”,萨特认为,他人的凝视带来羞耻或骄傲,并呈现出凝视对面的我本身,使我有了生命。在萨特这里,“凝视”点燃自我反省、自我觉悟、自我认同,这就像李白“相看两不厌,唯有敬亭山”,和辛弃疾“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很逍遥的生存状态。拉康则认为:“通过凝视,我进入了光,我接受的正是来自凝视的影响。”根据拉康的凝视理论,在诗
由于专业和工作的关系,我曾经看过许多现代作家的故居,也自然有些话可以说。  ·壹·  以下这件与作家故居有关的事情是我亲历的。1982 年在上报建立北京茅盾故居的申请还未批下的当儿,听说有人对作家故居设得过多而高级干部逝世后建故居却不易的情况有意见。当然这仅是耳闻,但故居所在的这条交道口后圆恩寺胡同可是个卧虎藏龙之地,三进四进的四合院多得是,前门在这个胡同而后门走那个胡同的房子也不在少数,茅盾这个
美人,永远是文学家们最钟情的礼赞对象,即便是普通人也喜欢称赞天生丽质难自弃的女子,比如江南人会这样称赞一个小姑娘 :“格个小姑娘水灵灵的”——众所周知的杨乃武与小白菜的故事里,女主人公毕秀姑之所以被叫做小白菜,就是因为长得水灵灵的。山东大汉则喜欢说 :“这个大嫚长得好啊。”而东北人称赞一个女子的容貌的时候会说 :“这个姑娘长得贼好看。”话是土了点儿,可情份是真的,发自肺腑。由此可见地大物博的中国,
善诗者韵至心声。读着苏连硕的诗,清逸与纯真一缕一缕地从他静穆的内心流出,渗透出了生命的静幽淡雅,一股灿然的青春风扑面而来。若不是已知老人家几近耄耋,定然会以为这是少年才俊的挥就——正所谓“踏遍青山人未老,风景这边独好”。诗如风景,风景如诗;别具一格,风景独好,是对苏连硕最贴切的写照。  苏连硕能够优雅地面对红尘大千世界独善其身,用独特的笔触挥毫兴墨,幻化出独树一帜的意象表达,为读者铺出一幅心旷神怡
1922年,纽约。尼克·卡拉威是一个来自美国中西部中产家庭的年轻人,他在放弃自己的作家理想后来到了纽约,白天在交易所中推销股票,晚上则在长岛西卵区的一间小平房中消磨时光。西卵区中新贵云集,其中最引人注意的是尼克的邻居盖茨比,挥金如土的他引发了纽约各色社会名流的注意,他们在他的豪宅里夜夜笙歌,然而作为聚会的主人,盖茨比神秘的行事方式却让所有人都对他知之甚少。直到盖茨比借尼克的朋友乔丹·贝克之口,恳请
传统节俗活动为日常生活按下了暂停键,打破了人们生活的原有时空体系。康德认为,个体对世界的感受是由时间与空间两种基本方式构成的。节日的特殊之处就在于,它为参与者提供了不同于日常生活的时间与空间感,节日好像构建了一个新世界,一切事物、行为都被赋予了更为丰富的内涵,生命在此解除了外在的桎梏,得到短暂的解脱。我们在《与时偕行》一书中,希望揭示出不同节日中节俗活动丰富多彩的意义,以及个体在节日时空中独特的生
1931年,鲁迅在送自己的学生增田涉回国时,写下了一首七言绝句,即著名的《送增田涉君归国》:扶桑正是秋光好,枫叶如丹照嫩寒。却折垂杨送归客,心随东棹忆华年。  (鲁迅,《鲁迅全集》第16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P280)  增田涉是日本人,鲁迅也曾在其人生的青春时代东渡扶桑。离别之际,一句感慨万千的“心随东棹忆华年”,忆的除了当年的自己,或许还有当时当地的那些故人。这其中,最令鲁迅无法忘怀
1898年,晚清外交官、著名学者马建忠著《马氏文通》,由商务印书馆出版,于是中国有了“第一部讲语法的书”(吕叔湘语,见《马氏文通》重印序,商务印书馆1983年版,P1)。马氏研习西学,尤精欧文,其书云:“余观泰西,童子入学,循序而进,未及志学之年,而观书为文无不明习。”而中国少年“能及时为文而以其余年讲道明理以备他日之用者,盖万无一焉”(《马氏文通》P13)。他敏锐地意识到,个中缘由,乃在于中国缺
第一次听孙玉文老师教诲是在2010年。那时我读本科二年级,录取了北京大学古典语文学项目,选择古代汉语方向。孙老师是教研室主任,他把我们几个同学聚在一块,讲了两个事情:第一件,王力先生高小毕业之后,做了几年家庭教师,熟读学生家中所藏14箱古书,奠定了扎实的国学根基;第二件,“文革”以后王力先生给学生讲“如何读书”,不能只陷在一个很小的领域中,要广泛地阅读。孙老师随后介绍说古代汉语有文字、音韵、词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