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手伸进裤子里……

来源 :北京心理卫生协会学校心理卫生委员会学术年会论文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c02306122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今天早晨起床,没有向往常一样梳个高高的马尾辫,而是把头发撒落下来,只在头顶简单的抄起了一缕头发,用皮套固定好,就匆匆赶去了学校。第一节课是四(3)班的《品德与社会》课,刚刚走进教室,一个小男孩就兴高采烈地跑过来对我说:“老师,今天您的头发真漂亮!”其他在场的几个孩子也纷纷点头,表示赞同。得到了孩子们的夸奖,我心里美美的。
  上课时小男孩也总是不住地对我笑,掩饰不住对我的喜爱之情,除了有时和他笑的月牙般的眼睛对视外,我还总是用余光关注着他的一举一动。正是这样我发现了小男孩在课上总是将左手顺着肚子伸进裤子里,我的心为之一振,但是我并没有声张,而是及时地叫起他,让他回答问题,可是我发现这招并不管用,因为坐下以后,用不了几分钟的时间,他依然会将自己的小手伸进裤子里,没有特殊事情绝不会将小手拿出来。这一节课起来、将小手拿出来、回答问题、坐下、将小手伸进裤子里,40分钟的时间反反复复好几遍。虽然我心急如焚,但我表面依然镇定自若,唯恐吓到小男孩,更怕他的自尊心受到伤害。
  终于下课了,我急匆匆地回到办公室,针对小男孩的情况做了以下几件事:
  一、上网查阅资料
  回到办公室后,我快速打开电脑,找到了“度娘”,针对小男孩的这张现象进行搜索。搜索结果中有大量关于此事的文章,我筛选后逐一阅读,边读边记下重点内容,然后针对小男孩的情况逐,归结出以下几点原因:
  1.孩子对这方面比较好奇
  当孩子对自己的身体开始处于一种好奇的状态时,也会不自觉的将小手伸进裤子里。
  2.从小养成了不良的习惯
  如果是从小养成的不良习惯,那和孩子的家庭环境是息息相關的,孩子的父母对于此事也应该是心知肚明的。
  3.内裤穿的太紧
  如果内裤太紧,孩子会感觉不舒服,也会时不时的将小手伸进去,来缓解内裤的压迫感带来的不舒服。
  4.孩子生殖器可能有感染
  当孩子的生殖器有脏东西,或者是被蚊虫叮咬都容易造成细菌感染,孩子因为不舒服,也会将小手伸进去。
  这四种情况逐一排除很重要,以便我们对症下药,使小男孩在最短的时间内改掉这个毛病,将小手从裤子里拿出来。
  二、班主任协助我与家长进行沟通
  首先我先找到了他们班的班主任,把这件事情讲给班主任听,班主任说最近也发现了这个小男孩有此情况,正在为此事挠头,于是我把自己在网上查阅到的资料与她一起分享,最后我们决定先与家长联系。因为班主任老师还是个年轻的小姑娘,所以我们分工合作,她与家长联系,我与家长交流。交流中我将事情一五一十的告诉了家长,家长表示到目前为止,他们还没有发现孩子有此现象,排除了孩子不是从小就有这个毛病的可能。同时我还建议家长给他换个宽松的内裤,注意这块的卫生,并在家里或者去医院帮孩子检查一下,看这个部位是否有细菌感染。也给家长推荐了几篇与这方面有关的文章,还给孩子推荐一本绘本故事------《小鸡鸡的故事》,建议家长和给孩子一起阅读,阅读中适当地加以讲解。
  家长非常配合,除了认真阅读了我给推荐的文章和孩子一起阅读外,还很快就给了我们反馈,从而我们又排除了孩子内裤紧和细菌感染两个原因,那么小男孩就是因为好奇才将小手伸进去的,找到原因后,我们就可以对症下药了!家长也非常愿意配合老师,帮助孩子改掉这个毛病。
  三、拜托心理老师给他进行心理疏导
  知道其原因后,我觉得心理疏导也是非常重要的,于是我找到了我们学校的心理老师,将事情和他原原本本的说了一遍后,心理老师马上就给他安排了心理疏导,从心理和生理两方面入手,师生间进行了一场生动有趣的谈话。心理疏导后,我发现孩子确实有很大的改观:虽然手还会伸裤子里,但频率少了很多,有时候自己还能够意识到,会主动将小手拿出来。
  四、任课教师同心协力,助孩子健康成长
  课下我召集了所有任课教师,请求他们在替孩子保守秘密的情况下,课上、课下多关注孩子,如果发现孩子有此类现象,不要当着全体同学的面批评他、指责他,要及时的分散他的注意力,比如说:叫他起立发言、让他帮助旁边的同学做点什么事情或者是让他帮老师拿个东西等等。
  家校携手,共同努力,小男孩很快将小手拿了出来。与此同时,小男孩变得更愿意和老师沟通交流了,变得更加阳光自信了!
  反思与收获
  一、细心观察学生的一举一动,发现问题要静心思考,不鲁莽,不盲目,做智慧型的教师,保护孩子的自尊心,为孩子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二、遇到问题一定要及时的与家长进行沟通,沟通时要尽量站在家长和孩子的角度去考虑问题,这样更容易得到家长的理解和支持,有家长的认可和支持,可以事半功倍。
  三、“众人划桨开大船”,一个人的力量是薄弱的,班主任和任课教师的全员参与,使孩子感受到了每一位老师都很关心他、喜爱他、信任他,在增加孩子自信心的同时,所有老师同心协力采取适当的方法或点拨、或提醒,可以加快孩子的转变速度。
其他文献
摘要:国家体质测试工作每年仅有一次且意义重大。很多考生由于缺乏相应的心理训练和应考心理的指导,考生心理素质不过关。导致测试时,考生应有水平发挥不出来,成绩不佳。总结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情绪不稳定;兴奮强度的不适应性和自信心不足导致消极心理。针对以上原因,学校体育教师与心理教师结合,运用多种心理学手段在课堂教学及测试中,加强考生的心理素质,从而消除消极心理的影响,提高考生坐位体前屈项目的成绩。 
期刊
摘要:本文从学校以综合素质评价培养学生自信为依托整体规划学生评价体系,从多维度设计切合学生实际的评价机制。并为学生创设多种展示自我的平台提升学生自信心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  关键词:自信;平台;树立;增强;创设  现代教育理论认为,自信是学生走向成功的关键,培养学生的自信心,是每位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自信是一个人健康人格中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而新课程标准大力倡导学生素质
期刊
摘要: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直接影响着英语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率。如何在小学英语课堂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更多的关注班上的学困生,让他们在课堂上也有所收获。基于此,本文运用以下几个激励评价策略来进行分析便于提高学困生的课堂学习的质量。  关键词:小学英语;学困生;激励评价策略  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直接影响着英语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率。如何在小学英语课堂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更多的关
期刊
摘要:心理健康对处于儿童期的小学生人生发展影响很大。针对儿童性格孤僻、交往情感封锁的心理障碍,加强分析研究,通过“了解孤僻成因,确定帮教方向;走进心灵深处,给予爱的关切;融入同伴之中,给予心的引领;发挥自身特长,给予新的定位;把握教育契机,给予持续引导”等方法,加以针对性教研引导,可培养其健全心理和人格。在“爱心+耐心”的帮教下,心理问题的解决,儿童行为的转变,也会给学科教学带来意想不到的惊喜。 
期刊
一、案例背景  在素质教育的旗帜下,教育领域内掀起了一轮又一轮教育改革的浪潮,素质教育的理念在某种程度上已深入人心;然而,不可忽视一个现实问题:当前学生的心理问题却在潜滋暗长着,班级某一天的突发事件,让我重视起学生们的心理感受。  二、案例描述  一天早晨,我正在班里辅导学生们进行早读,手机响了,我一看是家长的电话,就接了起来。打电话的是班里一位小女孩的爸爸,他在电话里,跟我说:“马老师,昨天的英
期刊
摘要: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少年儿童也得到了更好的发展:身体发育早龄化;社会经验更深。这些“发展”既有积极的作用,也存在不利之处。因此,怎样对步入青春期的学生进行正确的心理辅导,使他们顺利度过青春期,是当代教育所面临的重要问题。关键词:青春期;心理辅导  随着社会科学技术的进步,人们的生活水平在日益提高,文化素质也在逐步提高,从而使少年儿童得到了更好的发展:身体发育早龄化,60%
期刊
摘要:教育从不会让任何一名孩子被抛弃,正如花期不同一样,“特殊”的孩子也有绽放的自由。教师就是要利用一切有利的机会给这些孩子创造展示自我的舞台,得到认可也是他们的权利和渴望,对这些孩子的教育更要有计划、有步骤的去实施和改进。重视沟通形成教育合力,重视引导形成和谐氛围,细节抓起重视习惯养成,有效的措施会给他们带来大大的收获,让他们真正被接纳成为班级的一份子。  关键词:教育合力;抓细节;和谐氛围;融
期刊
摘要:每一个孩子就是一片绿叶,老师们都希望通过自己的浇灌让每一片叶子茁壮成长。但不是每片叶子都能如老师所想,当这些代表着学生的叶子发黄、缺水、长偏的时候就需要老师给他们浇水、晒太阳、施肥甚至是修剪。而老师们更主要是分析出学生的问题,才能够根据问题对症下药,纠正学生问题。  关键词:关爱;叶子;沟通  一、问题提出  学校四5班有个小梁全校老师都对他有所耳闻。经常都能听到哪个老师说到今天小梁又犯脾气
期刊
摘要:本文立足现实,剖析班级管理中存在的四方面弊端,包括统一管理模式固化、学生主动性难以发挥、官本位思想侵蚀、忽略班级舆论动态,在此基础上从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和谐”理念的角度对班级管理提出一些创新性建议,包括实行“一班两制”、学生自治、强调服务思想、及时引导正面舆论。  关键词:班级管理;班主任;小学  在知识经济成为全球主流的今天,国家之间的竞争本质在于人才的竞争,而教育作为培养人才的最
期刊
同理心,又叫做换位思考,指站在对方立场设身处地思考的一种方式,即于人际交往过程中,能够体会他人的情绪和想法、理解他人的立场和感受,并站在他人的角度思考和处理问题。把自己放在既定已发生的事件上,想像自己因为什么心理以致有这种行为,从而触发这个事件。因为自己已经接纳了这种心理,所以也就接纳了别人这种心理,以致谅解这行为和事件的发生。一个总是被大家孤立的学生,要想被大家接纳,必须让大家彻底地了解他,进而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