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玩的“漏斗捐款箱”

来源 :思维与智慧·上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845643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许多年前,美国康涅狄格州有个名叫乔治的高中生得了白血病。但他很幸运,没过多久,医院就通知他骨髓配型成功,可以马上进行骨髓移植手术。遗憾的是,骨髓移植手术需要20多万美元,而乔治的家庭经济条件不是很好,家里人一下子拿不出这么大一笔钱来。
  就在乔治的家人和亲戚朋友一筹莫展的时候,他们的邻居霍恩站了出来。霍恩指着楼底下一个形似洗手台的瓷制漏斗装置说:“我们用它来为乔治筹款如何?”
  对于这个装置,包括乔治在内的所有人都不陌生。霍恩是康涅狄格州一所中学的物理教师,平时总喜欢鼓捣一些小玩意儿。正因为如此,住宅区内的孩子们总喜欢围在霍恩身边,跟着他一起做研究。就在前一段时间,霍恩发明了那个漏斗装置,安放在住宅区的中心区域,专供孩子们玩投掷硬币游戏使用。
  这个装置并不需要外接电力,硬币的滚动完全靠物理原理实现。当孩子在投放口处投入一枚硬币时,有意思的事情就发生了:预设的轨道会沿着上檐口的切线方向赋予硬币一定的初速度。在重力作用下,硬币便会沿着光滑的内壁做匀速的圆周运动,不停地旋转,并且越接近洞口旋转越快,直至最终掉入洞口。当然,孩子们也可以先后投入多个硬币。由于存在着相对的位移,硬币与硬币之间并不会相互碰撞,而且看起来更加有趣。
  所有人都很感激霍恩的热心建议。他们抱着试试看的想法将漏斗装置搬到大街上,同时竖立起一个大招牌,上写“请您投下一枚宝贵的硬币,来拯救我的白血病孩子”字样,开始募集资金。刚开始,路人半信半疑,不敢投掷硬币。有个10岁左右的孩子对装置感到好奇,拿出一枚50美分的硬币投了进去。这一投不要紧,他发现硬币居然在装置上兜兜转转了50秒钟才最终掉入洞口,顿觉好玩!旁边的路人看到了,就跟着男孩围住这个装置纷纷投起硬币来。遇到对装置好奇的路人,霍恩还会一句一句跟对方解释这个装置的发明原理。
  接下去的一个多月时间里,这个漏斗装置一直摆放在街头,接受人们的捐赠。霍恩为大家讲解小发明的故事,乔治的家人则对献出爱心的路人表示感谢。到第45天的时候,大家统计了一下漏斗装置收到的捐款金额,结果这个数字把每个人都吓了一跳,共计24.8万美元!
  有了这一笔钱,乔治得以顺利去医院实施骨髓移植手术。另一边,霍恩则意识到了重要的一点:这么一个能让人们心甘情愿掏出硬幣的漏斗装置,是不是能成为一个有趣的筹款装置?很快,他就把自己的想法付诸实践——他申请了发明专利,创立了一家公司,然后开始批量生产这种漏斗装置。因为装置是专门用来募集捐款的,所以霍恩干脆给它取名“漏斗捐款箱”。“漏斗捐款箱”正式推出之后,美国的很多州政府都将它安放在公共场所中,比如商场、公园、车站、教堂、飞机场,为一些弱势群体募集资金。有一次,“漏斗捐款箱”在一个教堂中创下了41000美元的当天捐款记录,堪称奇迹。
  曾有人开玩笑似的对霍恩说:“你的‘漏斗捐款箱’套路太深了,它总让我忍不住去捐钱。”霍恩笑了,说:“这样不是很好吗?需要帮助的人得到了你的捐赠,而你也从捐赠中感受到了小小的乐趣。”
  (编辑 高倩)
其他文献
过去,乡下人家都有一口大铁锅,砌嵌在灶台之上,它能用来蒸煮熏炒,将农家的一日三餐烹调得滋味深长。儿时放学归家后,我最爱围在铁锅旁,看着母亲烧饭炒菜。尽管当时日子苦,锅内难得有好菜,可即便是最简单的卷心菜烧豆腐,也能让我欢喜。铁锅里咕噜起伏的响声,是我听到的最美乐曲。  父亲偶尔会买一些小鱼小虾,给我们补充营养。母亲把锅烧得通红,淋油,等油烧热后便倒入鱼虾,只听“吱”的一声,白烟四起,鱼香味便很快弥
最近,网上出现了一种神奇的“创可贴”,只要将它粘贴到创伤两边,像拉拉链一样缓缓地将束紧条拉紧,再剪掉锁条多余的部分。这样一贴、一拉、一剪,就可以免去医院缝针,避免缝合时的恐惧和撕心裂肺的疼痛,而且不会留下不堪入目的疤痕,也不必经受拆线的痛苦。仿佛穿衣服拉拉链一样,轻轻松松地完成伤口处理。  阿米尔·贝尔森是Zipline MedicalZipline?医疗科技公司的创始人。一次他到郊外爬山,不小心
聂元梓大字报命运的“戏剧性”变化    1966年,我在北京大学国际政治系三年级学习。这年夏天,我们正在北京朝阳区楼梓庄大队(北京工业大学的附近)搞社教。社教运动此时已进入尾声。  5月8日,《解放军报》发表署名“高炬”的文章《向反党反社会主义的黑线开火》。同日,《光明日报》发表署名“何明”的文章《擦亮眼睛,辨别真假》。“高炬”的文章指出:“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北京日报》在4月16日以三个版的篇幅
邓石如是清代著名的篆刻家和书法家。“刻苦寻求八体书,清朝第一有嘉誉。穷追二李开新法,照古腾今邓石如。”这是日本著名书法家渡边寒鸥评论邓石如的一首七绝诗。  邓石如,原名琰,为表示自己“不负,不低头,不逢迎,人如顽石,一尘不染”之品格,遂字“石如”。因他家在安徽省怀宁县皖公山下,便格“皖”字拆开倒用以为号,称“完白山人”。他54岁时,清仁宗嗣位,为避“琰”字讳,乃以字行,更名“完白”。又因其长期一笈
刘连文走出校门好多年了,经商也好多年了,但依旧一副儒雅的学生样。而且,只要是踏进他店面的人,无论大户小户、忙人闲人,他总是要坚持原则,送你到门口,亲热地招手,说声再见,哪怕顾不上擦额头的汗,顾不上拿客户放在桌子上的钱。  刚开始,所有人都能体味到他的热情,感激他看得起自己。但时间一久,别说熟人了,就是他店里新来的员工,都感觉下班的时候他亲自送出来有些琐碎,琐碎得像仔细剥鸡蛋壳。大家都嫌他烦,腻歪。
西汉时,有一个太学生叫翟方进,生性愚钝,但非常勤奋用功。十年后,他学业精进,成了京城有名的经学大师。  当时,京城還有一个儒生叫胡常,和翟方进一样研究经术。虽然出道比翟方进早,但名望却比不上翟方进。胡常心理失衡,经常在私下里出言不敬,诋毁中伤。翟方进知道后,并没有生气上火,而是想到了一个应对的妙招儿。  此后,凡是轮到胡常讲经授课时,翟方进就让门下弟子去听课,认真做笔记,并当面请教疑难问题。起初,
雷·克罗克曾经是一名奶昔搅拌机的推销员,也做过销售经理。1954年,他去一家餐厅推销奶昔搅拌机时,发现这家餐厅生意非常火爆,这个街邊小店每天排队的人都络绎不绝,很多人为了吃上一个牛肉饼,竟然心甘情愿地排队4个小时,这深深吸引了克罗克。经过观察,他发现这家店的服务效率特别高,客人刚刚点完餐,配好的餐就会出现在客人手里。这也让克罗克感到惊讶,同时觉得很有创意,当他参观完这家餐厅的生产线,并了解了店主两
那年暑假,我骑自行车载着女儿,去参加市里的围棋比赛。棋龄已两年有余的她,对围棋有近乎痴迷的热爱。  到了棋院,我将自行车停靠在路边,跟其他家长一样站在大门外耐心等候。临近黄昏,不时有孩子从赛场出来,沮丧或得意,胜败全写在脸上,在家长的陪同下陆续离开。  当灿漫的晚霞由浓转淡,夕阳收尽最后一抹余晖,仍不见女儿的身影。赛场外人如潮水般退去,只剩下我还在不停地张望。又停了一会儿,我心里焦躁不安起来,决定
陈白尘曾任中国作协书记处书记,1978年后受聘为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系主任,主持建立了戏剧影视研究所,这是国内第一个戏剧学专业博士点,培养了许多优秀的戏剧人才。  文革中,陈白尘被下放到乡下,那一段时间没有人敢和他说话。他主要做的事情是放鸭子。于是他细细观察鸭子的习性,久而久之,便学会了“嘎嘎”的鸭子叫。在一个风雨交加的黄昏,他将鸭子赶入湖中,芦苇荡遮住了鸭子群的归途,他心急如焚,在湖边大声“嘎嘎
兔子在野外被猎人盯上了。  兔子也觉察到被猎人盯上了,如果不尽快逃掉,命就会丢在猎人的枪口下。猎人身旁,那两只形影不离的猎犬,也不是等闲之辈。  下山之路,兔子怕跑不过两只猎犬,犹豫之间立马想到了上山路,但这个逃生的想法只在脑海里停留了一瞬间,就被否定了——猎人那黑压压的枪口,令它不寒而栗。  其實,兔子的身边就是密密麻麻的茅草林,它只一闪身钻进草林里,所有的危险都会即刻化为乌有。但兔子还是觉得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