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课外阅读“挤进”课堂

来源 :新教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y038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编者按】统编版语文教科书总主编温儒敏提出教师要为语文课“加码”,采取“1+x”的教学措施。他强调,“语文课怎样才算成功?一定要延伸到课外阅读,让学生养成读书的生活方式”。他还鼓励一线教师在“‘延伸阅读’这方面可以大有作为,发挥各自的主动性,去探索、研究适合自己的可行的办法。这肯定是一个教学的创新点”。那么,如何开辟一个温儒敏主编所预期的“教学的创新点”,探究出“1+x”的丰富途径及教学模式,进而提高学生的阅读力是很值得研究的课题。希望本期专辑的几篇文章对读者有所启发。
  朱永新教授说过:“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他的阅读史。”阅读对于一个人的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课程标准》)指出,要重视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高阅读品位。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书。
  纵观当下的阅读教学,学生阅读量偏少仍然是困扰语文教学乃至整个学校教育的一个“瓶颈”,提升阅读教学的品质成为当前语文教学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统编版教材总主编、北京大学温儒敏教授指出,现在语文教学最大的弊病就是少读书,不读书,语文统编教材专治不读书。他建议教师要为语文课“加码”,采取“1+x”的办法,在利用好统编教材以外,将课外阅读纳入教学计划。这些具有指导性的建议,高屋建瓴,直指当下语文教学的弊端,为今后用好统编版教材指明了方向。这就要求广大一线教师要准确把握统编版教材特点,立足教材实际,牵住“阅读”这个牛鼻子,努力整合课内外阅读资源,优化过程,改进方法,做好阅读教学的“加减乘除”,将课外阅读“挤进”课堂,以期找到一条实施课内外融合的有效路径。
  一、课内阅读做“减法”
  把课外阅读“挤进”课堂,时间从哪里来?一节课的时长是固定的,只有短短的40分钟。每册教材都有规定的学习内容,而且基于语文学科自身的特点,还要帮助学生进行书写的指导、语言的积累、读写的迁移,可谓面广量大。再加上应试教育的影响,繁琐分析甚至一度成为语文教学高耗低效的代名词。教师讲得累,学生学得厌。
  如执教苏教版五年级下册《水》。在学习“记得那时候我们一个村子的人吃水,都要到十公里之外的一处很小的泉眼里去挑,经常要排上一个小时的长队,才可以挑上一担回家”一句时,教者引导学生从“一个村子”读出水源的重要性,从“十公里之外”读出路途的遥远,从“一处很小的泉眼”读出水源的紧张,从“一个小时”读出等待的漫长,从“挑”读出了运输的艰难,从“一担”读出运量的稀少。教者几乎把这句话的每个重要词语都分析了一遍。这是典型的繁琐分析。
  实际上,这样细密的繁琐分析,不仅挤占了宝贵的学习时间,而且还挤占了学生思维的空间,弱化了学习能力,最终带来语文教学的高耗低效。在深入推进课程改革,着力实施课内外融合的背景下,我们的阅读教学要大力做好“减法”,这倒逼我们简化教学环节,精讲巧练,压缩繁琐分析的时间,教在该教处。
  教在该教处,需要我们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吃透学情,让教学真正贴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可以通过预习,充分把握学情,确定学习的起点,了解学生已经掌握了哪些内容,还有哪些困惑需要解决。只有做到对学情了然于心,上起课来才能心中有数、游刃有余。教在该教处,还要精选教学的内容,凝练语用训练点。《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綜合性、实践性课程。学习语文的重点在语言文字运用,我们应该把落脚点放在语言文字运用上面。叶圣陶先生说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这就要求我们既要做到立足教材,依纲扣本,又要重视教材资源的开发利用,把教材这个例子用好、用活,最大限度地提升学生的语文能力。我们在选择教学内容时,不仅要关注课文写了什么人,更要从揣摩表达的角度深入解读教材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句体会结构的完整、顺序的巧妙、用词的准确,避免全面开花、大水漫灌,真正把教学内容减下来。
  二、内外融合做“加法”
  把课外阅读“挤进”课堂,内容从哪里来?别林斯基说过:“阅读一本不适合自己阅读的书,比不读还要坏。我们必须学会这样一种本领,选择最有价值、最适合自己所需要的读物。”可见,加强课外阅读,内容的选择非常重要。要想把课外阅读挤进课堂,就要让学生知道,哪些书可以读,哪些书不可以读。哪些书适合浏览,哪些书需要精读。
  如执教苏教版六年级下册《给家乡孩子的信》。在教学过程中,在交流阅读感受时,有学生说:“读了课文,我想起了巴金爷爷写的《随想录》这部作品。”可能考虑到《随想录》是课外读物,不是这节课学习的内容,教者是这样应答的:“有关巴金爷爷的其他作品,我们放在课后交流,好吗?”一句随意的应答,将学生刚刚燃起的兴趣之火浇灭了。
  长期以来,我们习惯把课堂教学和课外阅读人为地分割开来,狭隘地认为,课堂教学就是完成课本上的学习任务,至于课外阅读,正如上例教学片段所说:“我们放在课后交流,好吗?”长此以往,会使我们的语文教学越来越“瘦”,只剩下“皮包骨头”。这样做,人为限制了阅读教学的范围,禁锢了学生的视野,严重阻碍了学生的成长。在着力实施课内外融合的背景下,阅读教学一定要做好“加法”,努力整合课内外资源,营造氛围、创设条件,将课外阅读“挤进”课堂。
  实现课内外内容融合,需要做好课内外教学内容的衔接。要结合教材的教学实际,巧妙进行课外阅读的渗透。教材是教学的凭借,也是课外阅读的起点,这就要求我们要深入钻研教材,准确领会教材的思想内涵,拓宽教材外延,开阔学生视野,把课外阅读和课内阅读有机融合起来,避免出现“两张皮”现象。如学习《匆匆》,可以向学生推荐同主题的其他文章;学习《林冲棒打洪教头》,可以向学生推荐《水浒传》;学习《卖火柴的小女孩》,可以向学生推荐安徒生的其他作品;等等。
  三、渗透方法做“除法”
  把课外阅读“挤进”课堂,学生阅读的方法从哪里来?陶行知先生指出:“我以为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这句话充分揭示了学习方法指导的重要性。纵观常态的阅读教学,教者一般着力进行品词析句的精读训练。对于如何进行整本书阅读,教者常常蜻蜓点水,一带而过;或者干脆让学生进行随意交流,自己做“甩手掌柜”,顺其自然。   如执教苏教版五年级下册《司马迁发愤写〈史记〉》。在课的末尾,教者让学生交流最近读的课外读物《史记故事》。教者既没有进行阅读方法的指导,也没有对交流提出具体要求,学生都是在交流一些大概情节,对故事中精彩的细节描写基本没有涉及,更谈不上深入交流自己的感受了。究其原因,是教者没有对学生的课外阅读进行必要的方法指导。教者认为课堂教学主要针对课文内容,课外阅读主要是激发兴趣,学生只要读起来就行了,没必要过多干预,至于方法指导更是无从谈起。
  实际上,要想把课外阅读“挤进”课堂,就需要在进行课内阅读时教给学生基本的阅读方法,进行自主阅读的训练,为课外阅读打好方法的底子。进行方法的渗透,需要根据课程标准、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明晰方法指导的内容,形成方法指导的序列,准确进行方法指导。因此,教者一定要做好方法的概括、提炼,需要透过现象看本质,善于做好“除法”。这里的“除法”,是指教者对阅读方法进行统整、概括、筛选,去粗存精,去伪存真,剔除一些不必要的、描述性的内容,抓住关键内容进行要点式提炼,择其精要,简明扼要,形象直观,一目了然,便于学生记住、掌握、内化。通过做“除法”,让重点更突出,表述更精炼,操作更有效。像上例教学片段,我们可以通过“方法小贴士”的方式,将方法要点和自读要求一起出示给学生,便于学生对照、领会。如:可以通过“加一加”的加小标题法,进行整体感知和把握基本内容;可以通过“画一画”的圈点勾画法,学习精彩语句的表达方法;可以通过“写一写”的批注法,体会关键句子背后的深刻内涵。有了这些具体可操作的阅读方法指导,学生在进行阅读交流时,就会有法可循,学以致用,逐步内化为阅读能力,为顺利开展课外阅读做好充分的准备。
  实现课内外方法融合,需要统筹做好课内外方法的有效衔接。作为语文教师,理应树立大语文观,要着眼课内外阅读的整体,在教学过程中整体设计课内外阅读,立足教材内容,改进教学过程,选好阅读方法渗透的点,帮助学生凝练方法要点,内化阅读方法,培养阅读能力,实现由教师领着读到学生自主读的根本转变。
  四、改进评价做“乘法”
  把课外阅读“挤进”课堂,阅读效果如何保证?为扎实开展课外阅读活动,我们要求各班每周都开设一节阅读指导课,对学生的课外阅读进行专项指导。常态的课外阅读活动,教者要等到每周一次的阅读指导课时才进行阅读过程和方法的指导,学生也才有机会进行课外阅读心得交流。这种滞后的阅读指导,教师指导的效率可想而知,导致许多学生阅读能力提高不快,阅读浮于表面,难以深入,客观上造成了课外阅读指导的“走过场”。
  之所以造成这种情况,一方面是因为学生的课外阅读进度不一,有快有慢,教师的指导往往与学生的阅读过程不同步,针对性不强。这就需要教者优化指导过程,将课外阅读纳入到学生作业范畴,将课外阅读从隐性任务转化为显性任务,从弹性任务转化为刚性任务。课堂作业作为学生必须要完成的刚性任务,具有很强的权威性。为确保课外阅读效果,我们有必要将课外阅读和学生课堂作业进行有机整合,把课外阅读纳入作业之中,要求学生必须完成,增强课外阅读的权威性。
  另一方面是学生课外阅读兴趣不浓。课外阅读一直是语文教学的软肋,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评价没有及时跟上,导致学生兴趣不浓。强化课外阅读,必须要从改进阅读评价、激發阅读兴趣开始。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就要求我们立足学生实际,以激发阅读兴趣为重点,以评价为支撑点,充分调动学生阅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着力做好“乘法”。这里的“乘法”,就是指通过持续、动态的评价进行强化,不断激发、巩固学生的阅读兴趣,充分放大评价效应。为调动学生阅读兴趣,可以采取加星的方式,对学生课外阅读进行跟踪管理。如读完一本书得一颗星,在班级公开交流得二颗星,做读书小报得三颗星。也可以采取进阶的方式,根据学生阅读的数量和质量,分别授予“小蜜蜂”“小书虫”“读书小达人”等称号,让学生逐层进阶,欲罢不能。学生对课外阅读有了浓厚的兴趣,产生了“我要读”的强烈愿望,就会释放巨大的潜能,课外阅读就会进入到我们所期望的理想状态了。
  当然,优化课外阅读不是一朝一夕之功。只要我们认真落实课标精神,课内阅读做“减法”,内外融合做“加法”,渗透方法做“除法”,改进评价做“乘法”,优化过程,改进方法,就一定能整合课内外阅读资源,将课外阅读“挤进”课堂,实现课内外阅读的有效融合。
  [作者单位:江苏省高邮实验小学(东校区)]
其他文献
统编版教材总主编温儒敏指出:教材只能提供少量的课文,光是教课文、读课文,不拓展阅读量,怎么用力?语文素养也不可能真正提升上去。所以,他提出“1+x”的教学模式,提出“海量阅读”。因此,笔者尝试“引子范本教学”,即把课文当“引子”教,采用“1+x”的办法,实践课内海量阅读。课内海量阅读已经不是新名词,韩兴娥老师早在2013年就提出“我的课内‘海量阅读’三部曲”。但是,韩老师的海量阅读是将“课内”与“
期刊
【编者按】社会科学的高速发展,对人们的数学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这也促使基础教育必须做出相应的变化。基于此,兼具能力发展与实践操作等丰富内容的数学拓展课进入了广大教师的视野。一线教师如何提升自身专业素养,如何遵循《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要求、学生发展规律等要素设计出高水平的数学拓展课?本期话题围绕“小学数学拓展课的设计与实践”展开探讨。  纵观数学史,许多著名的数学结论都是从猜想
期刊
学校文化是一所学校发展的核心和灵魂,也是学校办学体系的目标和指向。学校文化是学校内部成长出来的,即生活在同一环境里的所有人共同创造出来的,是自己的文化与学校师生的体悟、感受和思考结合起来的产物。阐述一所学校的文化,应该把自己学校里每天经历的每件事,从学校文化的角度去思考与表述。  一、基于“自己”,文化认同驱使的学校文化的认知  有位著名学者曾说过:“吸收进来的智识思想,无论是看书来的,或者是听讲
期刊
生本教育是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笔者觉得其所倡导的教学原则中最重要是以学定教。这就是说,教师应当将学生原有的知识和经验作为教学活动的起点,因此在开始教授新课内容之前,根据学生已具备的知识和生活经验而进行的前置性作业就很有必要。  “图形与几何”知识的学习对于学生引发思维、发展智力、空间观念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在40分钟的课堂中给予学生思考和操作活动的时间是非常有限的;而大多时候学生独立思考问题需要充
期刊
阅读途径是多样化的,出发点一定是课堂。目前,课堂实践不能满足儿童成长的知识需求,应根据教学实际,拓展课外更多的内容。教学有法,教无定法;阅读有道,万道可达。一线语文教师应当在课堂阅读实践前,有自觉,有思考,有创新。那么,如何将课内与课外阅读进行无痕链接呢?  一、从书籍形式与内容的角度联通课内外阅读  1. 图画书是学生阅读的“七色彩桥”。对于学生而言,图画书用图画与文字共同叙述一个完整的故事,图
期刊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指出,要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可见,阅读的重要性不容置疑。兴趣是学生阅读的关键,而阅读兴趣培养的最佳时期就是学生刚刚接触文字和感受文字之时。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如果能把学生引上阅读的快乐大道,让学生在阅读中享受幸福,这是一件多么高兴而自豪的事。笔者结合自己平时的教学实践,介绍几点做法。  一、用故事叫醒学生的耳  每次一接任一年级新
期刊
【学习目标】  1. 强化巩固字词难点:“间”的读音,“隔”的写法,用联系上下文的方法理解“汛期”“紧走”的意思。  2. 能在正确朗读课文的基础上,用朗读表达自己的阅读理解和感受。  3. 学习速读,掌握速读三要求。明白速读的目的是快而有效,并在二次操练中实现阅读能力的提升。  4. 通过用小标题概括文中美的画面,初步感受乡民们美好的情感。  点评:阅读的一般目标与特色目标。本课较好地确定了包括
期刊
【学习目标】  1. 通过导读,让学生初步掌握快速默读的要求。  2. 通过计时,使学生了解自己的阅读速度。  3. 通过专项训练,初步培养学习快速阅读的方法。  点评:“快速阅读”主旨学习目标的精准定位。既有目标的总体要求,也有实施手段的具体描述,如导读、计时、专项训练。明确了本课学习目标的独特性,可以保证本单元学习目标的一致性和达成度。  【学习过程】  板块一 初读感知  一、明确快速默读的
期刊
【教学内容】苏教版二年级上册第59~60页例1,“想想做做”第1~5题。  【教学目标】  1. 通过观察、操作,学生初步认识线段,能正确识别线段,会选择合适的工具画线段。  2. 学生在认、找、画、连等数学活动中培养观察、操作、比较及数学语言表达能力,发展数学思维。  3. 进一步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好奇心,增强与他人合作交流的意愿,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对数学的亲近感与认同感。  【教学重
期刊
数学模型是隐含的、内敛的、不易感知的一种数量关系,致使许多一线教师在实际教学中,似无意又有意忽略了对模型思想的渗透。在苏教版教材一系列“解决问题的策略”的教学内容中,便蕴含着模型思想,是教师们培养学生模型意识、渗透模型思想的良好素材。如果用得恰当,会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下面,笔者就结合苏教版六上“解决问题的策略”为例,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多种方式循序渐进,精准构建数学模型  在课堂中,首先要尽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