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师范生的教育前实践性知识

来源 :教师博览·科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esumest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师范生教育前实践性知识是指来源于受教经验,在师范生接受系统教师教育理论学习就已具备的,表现在日后教育实践中的一类教育实践性知识。师范生教育前实践性知识对教师教育理论学习和教育实习活动的积极或消极影响一直没有引起教师教育工作者的足够重视。作者在分析师范生教育前实践性知识的内涵和形成、特点及对教师教育理论学习和教育实习活动影响的基础上,提出了师范生教育前实践性知识显性化和改造的一些策略,充分发挥教育前实践性知识在师范生专业成长中的作用。
  [关键词] 师范生;实践性知识;教育前实践性知识
  师范生的实习活动作为一种有目的的教学实践活动,必定要以一定的教育知识作为支撑。许多时候,师范生在实习时会按照指导老师的要求去设计和组织一堂课,背后起支撑作用的知识是指导老师的教育实践性知识。也有时候学生会按照某种教法理论、教育理论去设计和组织一堂课,这里起支撑作用的知识是教育理论知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师范实习生在课堂上采取的一些教育行为既不是指导老师所要求的,也不是基于某种教育理论,可以肯定,是有另外一种性质的知识在发挥作用,使得学生表现出这样一种特定的教学行为。
  一、师范生教育前实践性知识的内涵
  英国学者艾尔贝兹(Elbaz,F.)较早(1983)提出“教师实践性知识”这一概念,她在专著《教师之思:实践性知识研究》中提出教师实践性知识是教师以独特的方式拥有的一种特别的知识,以特定的实践环境和社会环境为特征,具有行动和决策取向的属性,是高度经验化和个人化的。在艾尔贝兹开创性研究的基础上,加拿大学者康奈利(Connelly,F.M.)、柯兰蒂宁(Clandinin,D.J.),我国学者陈向明等人对教师实践性知识都进行了大量的研究。通过近三十年的研究,教师实践性知识的内涵、特征、类型、功能和价值等方面都日渐明晰。所谓教师实践性知识是指体现在教育实践活动中,主导着教师教育行为的一种个人化的知识。教師实践性知识在教育教学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教师专业发展的过程就是一个不断累积有效实践性知识的过程。
  从教师实践性知识获得的途径来看,可以把它分为三类:一类来自于系统的教师教育理论学习及随后的教育教学实践,是一个接受、验证知识的过程;另一类来自于自身对教育的探索发现;还有一类来自于从小的受教经历和体验,包括从小所受的家庭教育经验、入学后所受学校教育经验及与人交往等社会活动的经验。
  师范生教育前实践性知识与师范生为师后的教育教学体验无关,而与为师前的家庭生活、学校生活及一些社会实践活动关系密切。师范实习生在课堂上表现出来的,并非依赖于指导老师的教育实践性知识或教育理论的那些自发行为,其背后支撑的知识就是教育前实践性知识。它包括了对教育的基本认识、学生身心发展认知、管理学生和班级的技巧、课堂教学的知识和教师角色的认识等等。
  二、师范生教育前实践性知识的特点
  师范生教育前实践性知识和其他教育实践性知识一样,具有个体性、实践性等特点。所谓个体性是指教育前实践性知识有别于社会知识、理论知识、书本知识,为个人拥有,具有个人意义的一种知识。该知识对拥有者來说有其特定的情感、态度和价值意蕴。所谓实践性,一方面是指教育前实践性知识来自于实践,是实践的结果;另一方面是指教育前实践性知识表现在教师的各种教育实践活动中,主导、支配着教师的教育行为。
  除了以上两方面的特点,教育前实践性知识还有三个显著的特点:
  一是零碎、非系统性。零碎、非系统性是指储存在师范生头脑中的教育前实践性知识是非结构化的,知识与知识之间缺乏内在的联系。教育前实践性知识为非正规和系统学习所得,是在个体成长过程中经历各类教育事件后感悟所得,带有随机性。因此,它在大脑中储存的形态是零碎的、非系统化的,对日后教师教育理论的学习和教育实习活动的影响也是随机的、偶发的。
  二是内隐性。内隐性是指教育前实践性知识不容易被个体意识到,因此也就很难通过语言、文字或符号进行逻辑的说明。尽管并非所有的教育前实践性知识都是隐性的,师范生不容易意识到,以致无意识地在影响着教育理论知识的吸收、内化和日后的教育行为,但较之于一般的教育实践性知识,教育前实践性知识的隐性特征更明显。许多教育前实践性知识的获得是模仿学习的结果。模仿习得的过程是无意识的,学习者没想着要习得他人的行为,但是空间距离的接近,被模仿者的个人魅力等原因,使得学习者以潜移默化的方式习得了榜样的行为。这些行为被学习者习得后,成了学习者的行动方式,未经他人的提醒或个体自身的反省、审视,学习者本人很可能意识不到,但却会无意识地体现在其与人交往、教育行动中。
  三是情感性。情感性是指教育前实践性知识往往带有极强的情感色彩。许多教育前实践性知识的获得与某一触动其情感的重大事件有关。难怪学生在回忆、讲述影响个人教育前实践性知识形成的重大事件时,因情绪唤醒,或喜笑颜开,或声泪俱下,或咬牙切齿,或心有余悸。正是情感的浸入,使得这一知识记忆特别深刻和难忘,从而深深地影响着日后的教育观念和行为。
  三、师范生教育前实践性知识对教师教育理论学习及教育实习活动的影响
  罗蒂认为“准教师是带着他们多年在教育系统中做学生的经历中产生的知识、态度与信仰进入教师教育机构的”。确实,学生不是空着脑袋走进教室和实践场所的,学生在走进教室和实践场所前头脑中已装载着大量与教育有关的前实践性知识。这些前实践性知识有些是显性的,学生能用语言完整地加以表述,有些是隐性的,难以通过言语加以表现,但它们都大量存在着,并且在起作用,对师范生的教师教育理论学习和教育实习活动产生重大的影响。
  1.对教师教育理论学习的影响
  奥苏贝尔在有意义言语接受学习理论中强调学生能否习得新知识,主要取决于他们认知结构中已有的有关观念,这种已有的观念对新知识学习起到固定作用。意义学习是通过新知识与学生认知结构中已有的起固定作用的观念相互作用才得以发生的。师范生头脑中大量教育前实践性知识的存在为科学教师教育理论的学习做好了认知和情感方面的准备,对教师教育理论学习能起到固定作用,从而保证师范生的教师教育理论学习是有意义的,而非机械式、填鸭式的。另一方面,师范生头脑中的教育前实践性知识也可能与新学的教师教育理论不一致,此时,不仅起不到固定作用,甚至可能会成为新知识学习的绊脚石,阻碍新知识的接收。   2.对教育实习活动的影响
  教育前实践性知识对教育实习活动的影响在师范生实习时会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但学生自己却很难意识到。这种影响要比我们想象的大得多,有时学生上完一节课后,你让学生说说这节课运用了哪些教师课堂上讲过的知识,学生自己都说不上来,事实上他更多地是运用了已有的教育前实践性知识。假如用一座冰山来比喻实习教师头脑中教育知识的话,我们在课堂上传授给学生的只是露出水面的那冰山一角,藏在水底的巨大冰块就是学生的教育前实践性知识。甚至可以说正是师范生头脑中丰富的教育前实践性知识,实习活动才得以顺利进行,假如仅仅依赖课堂中所学的教育理论,学生根本无法胜任实习工作。从这个意义上说,教育前实践性知识是教育活动的基石。但另一方面,也正是这些教育前实践性知识的存在,干扰和阻碍了所学正确教育理论知识的提取和应用,一些错误的、低效的教育前实践性知识在师范生实习期间大行其道。
  学生头脑中大量与教育有关前实践性知识的存在是我们以前没有注意到或没有能够给予充分注意的, 其对教育理论学习和教育实践活动所产生的影响则更缺乏充分的认识和研究。忽视学生头脑中大量教育前实践性知识存在和发挥作用,结果只能是各种各样的教育前实践性知识在学习与实践活动中自发地、随机地产生影响。那些对教育理论学习或教育实践活动有益的前实践性知识或许没有得到有效的利用, 而那些对学习和实践活动不利的前实践性知识又可能干扰和阻碍教育活动的进行。因此有必要通过一定的措施、方法外显师范生头脑中的教育前实践性知识并加以改造,充分发挥教育前实践性知识在师范生专业成长中的作用。
  四、师范生教育前实践性知识的显性化和改造
  师范生教育前实践性知识的显性化和改造是个系统性问题,由于受到教育前实践性知识自身内隐特性、教育前实践性知识研究不足、教学文化、技术手段等众多因素的影响,教育前实践性知识显性化和改造存在着多方面的障碍。实践表明,以下一些措施将有助于师范生教育前实践性知识的外显和改造。
  1.加强对师范生教育前实践性知识重要性的认识
  由于对教育前实践性研究甚少,许多教师并没有意识到学生头脑中已有大量教育前实践性知识存在的事实,或对教育前实践性知识影响着师范生的教师教育理论学习和教育实习活动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在课堂教授教育理论时,不关注学生头脑中与教育有关的教育前实践性知识,只关注学生能否理解、记住其上课讲授的教育理论;在日后的教育实践中,不去关注和分析教育前实践性知识对学生教育实习活动的影响,只关注课堂讲授教育理论是否被学生运用到教育实践中去。因此,应重视师范生教育前实践性知识的研究,加强对教育前实践性知识重要性的认识。
  2.探索师范生教育前实践性知识显性化和改造的一些具体策略
  (1) 撰写成长日记、分享成长故事
  成长日记是指通过对个人成长过程中影响重大的某一事件的敘述,分析该事件对个人教育观念、自我价值感等方面的影响。教育前实践性知识与一个人成长的经历与体验关系密切,通过记录成长日记,有助于捕获根植于一个人内心世界的与教育有关的前实践性知识。它可以帮助师范生唤醒童年记忆、回忆起童年时一些幼稚可爱的想法和做法,从而更好地了解孩子的心理,使师范生在未来的教师生涯中更好地理解、包容孩子的一些问题行为。也有助于师范生回忆起童年时所受挫折,干了坏事时家长、老师采取的一些措施,或惩罚或鼓励包容,在这基础上分析成人做法对自己心理和行为的影响。
  教师在要求学生撰写成长日记的同时,需要安排专门时间分享成长故事。一是有助于澄清一些错误的教育前实践性知识。通过批阅学生成长日记可以发现,师范生对某一重大事件进行分析时很容易做出以偏概全的概括。二是有助于明晰、增强正确的教育前实践性知识。
  (2)开展教育研习
  教育研習是指师范生对实习工作的研究、反思与学习。通过教学设计与实施研讨、主题班会设计和实施研讨、优秀教师和实习生课堂教学录像的比较研讨、教学笔记、教育案例的研讨等途径,对师范生实习工作中的教育教学行为加以分析、探究与评价。研讨时不仅要关注实习生运用所学教师教育理论的情况,同时要分析学生在教育实习过程中教育前实践性知识的无意识运用。通过研讨,储存在师范生头脑中内隐的教育前实践性知识会逐渐显现,其中与教育理论一致且经得起实践检验的教育前实践性知识会得以巩固,实践效果不佳或错误的教育前实践性知识会被抛弃。
  3.搭建信息化技术平台,交流、分享教育前实践性知识
  知识管理理论特别强调信息化技术平台建设在知识管理中的重要性,随着教育信息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课程建立了网站,并在课程网站中开设互动专区,借助这一平台,可以很好地交流、分享、记录每个同学的教育前实践性知识。在讨论的过程中,学生头脑中内隐的教育前实践性知识会慢慢地展现开来,且会越来越清晰,其中一些摇摆不定的知识因获得他人认同而得以增强,也有一些原本坚定不移的知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因汲取了不同但却合理的观点后而调整甚至瓦解。
  参考文献
  [1]陈向明﹒对教师实践性知识构成要素的探讨[J]﹒教育研究,2009,(10).
  [2]张立新﹒教师实践性知识形成机制研究——基于教师生活史的视角[D]﹒上海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08.
  [3]Dan C. Lortie.School Teacher——A Sociological Study. Chicago and London: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75:89.
  [4]石中英﹒缄默知识与教学改革[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3).
  责任编辑 蓝光喜
其他文献
[摘 要] 有效的教师培训是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途径。长期以来,高校或各级培训机构所组织的中小学教师培训,其培训的模式是以学员学习和掌握理论知识(包括实践性知识)为主要目的,以理论专家或实践专家专题报告、学员听专家的报告为主要形式,以教育教学理论或实践经验为培训的主要内容。这实际上是一种理论取向的培训模式,对于拓宽学员的视野,提高学员的理论素养还是有一定帮助的。实践证明,“走进浙中名校”培训、“
“校本研修”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一个重要举措,是提升教师教育教学能力的有效途径。研究发现,农村小学数学校本研修的内容相对以前更为丰富、形式多样化,并取得了一定成效;
【摘 要】构建良好的班级文化,对课堂教学的实施、学生成长的推动、学校文化的形成有着深远的影响。在构建班级文化过程中,要注重班级文化特色化,促使学生积极向上;班级活动丰富化,让活动的立意更深刻;家校合作常态化,让班级的合力更持久。只有这样,才能创造积极向上、向善的班级文化,为学生的健康成长营造更加美好的氛围。  【关键词】班级文化 特色化 主题化 常态化  班级文化建设是学校文化建设中至关重要的一部
“欣赏·评述”是中小学美术教学四大领域之一,其教学重点是让学生感受美、体验美、欣赏美。然而“美”有时无从说起,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传统教法惯用“我来说,你来听”的解说式欣赏,缺乏有效方法解读美术作品,造成“任我老师说它千百遍,你还是无动于衷”,学生读不出作品美在哪里。  教师面对教材中如此大量的作品,该如何选择,如何解读,又该如何一改教师的解说模式,带着学生一起真正把一幅作品看透、读懂,读出“美”味
<正> 一、对《研究液体的压强和深度的关系》实验的改进在部编初中物理教材中,液体内部的压强和深度的关系实验,是利用一个平底玻璃管来测量的。实践中我们碰到这样一些问题:
优秀的传统文化是我们民族的立足之本,发扬和传承是当下社会之需,但相当一部分中小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缺乏热情,了解甚少,在传承方面有着很大的缺失。国学进课堂,对青少年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的紧迫性和重要性日益显现。  但是,同样也要注意,传统文化与课堂对接将面临层层挑战。国学进课堂到底怎么讲、怎么学、怎样才能更有效果、见实效,仍然是一个面临探讨的大问题。凡事都要有个度,国学教育也是如此,要因材施教,因人而教
<正> 课堂教学不仅要使学生掌握基础知识,还必须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课本是教学的依据,也是学生自学的最好蓝本,教学生读懂物理课本,好比教小孩学走路一样,要有一个培养的过
“微”是近几年的一个热词,“微”也同时成为现代课堂可以利用的一种手段。微视频是短则30秒,长则不超过20分钟的视频短片,虽然时间很短,但它的信息容量是很大的,有利于帮助学生链
[摘 要] 我国陶瓷艺术事业持续发展,随之而来的是陶艺教育热潮,而随着陶艺教育的不断升温,如何更好地开展中学陶艺教育成为当前陶艺界热议的重要课题之一。博物馆在中学陶艺课外学习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具有开放性、广泛性、针对性、情境化等特点,主要可运用讲解员主导、馆校共建、教师指导、专家引领、校本特色等模式,应采取加强博物馆数字化建设、更新理念与思维、加强校内博物馆建设、编写课外学习材料等发展策略。 
<正> 先提一个常见的又很简单的问题:一个60W,220V的灯泡,接在200V的供电线上问灯泡的耗散功率W200是多少?通过灯泡的电流I200是多少? 如果按以下方法计算:∵W=U2/R,∴=W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