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存在问题及对策

来源 :中国商界·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perhero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F830 文献标识:A文章编号:1006-7833(2012)03-000-02
  
  摘要近年来,我国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公司发展迅速,为应对金融危机以及加强地方基础设施建设做出了积极贡献,但是在其发展中存在政策落实不到位、政府介入过度、平台公司职能混淆、造血机制匮乏、融资渠道单一、风险预警机制不健全等诸多问题,为此提出相应对策建议,以期能够促进我国地方整体经济运行质量的提升。
  关键词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造血机制融资渠道风险预警机制
  
  一、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现状
  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就是地方政府发起成立,通过注入土地、股权、特许经营权等资产,并配合财政补贴等作为还款承诺,构建一个能够达到融资标准,将融资投入到地方市政工程、公用事业等项目的公司。2008年金融危机,国家四万亿投资极大刺激了地方政府的借债动力,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随之急速扩张,负债规模膨胀。据《2010年中国区域金融运行报告》显示,截至2010年年末,全国共有地方政府融资平台1万余家,较2008年年末增长25%以上,其中,县级(含县级市)平台约占70%。《全国地方政府性债务审计结果》(审计署2011年第35号)显示,截至2010年年底全国地方政府性债务举借主体中融资平台公司债务4.97万亿,占地方政府全部债务的46.38%;从借款来源看,债务余额中银行贷款为8.47万亿,占79.01%。不可否认,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在应对金融危机和加强地方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作用明显,但是野蛮式增长、膨胀式发展也使得相关运营风险逐步凸显,为此,我国地方政府融资平台清理规范工作刻不容缓。
  《国务院关于加强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公司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国发[2010]19号)提出推进地方政府融资平台清理规范工作,《中国银监会关于加强当前重点风险防范工作的通知》(银监办发[2010]98号)指出把地方融资平台贷款按现金流覆盖比例划分为3类,《关于加强融资平台贷款风险管理的指导意见》(银监办发[2010]110号),明确了地方融资平台贷款的风险分类标准和拨备计提标准。通过相关政策的推进,2010年年末多个省市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贷款增速明显回落,已降至20%以下,融资50%以上投向公路与市政基础设施,土地储备贷款集中情况有所缓解。
  


  各地方政府在投融资平台发展壮大过程中也适时总结出适合自身情况的创新运作模式,“上海模式”核心为财政局、银行、发改委“三统一”共同规划投融资方向。“重庆模式”在运作模式上采取三大保障措施(注入优质资源;“三个不”即财政不为投资集团担保,投资集团不相互担保,投资集团转向资金不交叉使用;“三个平衡”即资产债务平衡,当期现金流平衡,投入产出平衡),融资方式上形成了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社会参与的多元投资格局。这些创新模式虽然具有借鉴作用,但是并不能照搬到其他省市,各地方政府也应该正视投融资平台存在的问题,进行必要的剖析和解读。
  二、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存在问题
  1.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改革政策落实不到位,实施细则缺失
  虽然,国家层面制定了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改革整体思路,但是在地方政府得不到有效、连贯执行,地方政府存在博弈心态,相关调控政策落实不到位,资源整合力度不够。“上海模式”、“重庆模式”等具有其优越性,但是并不能完全复制照搬,其他地方政府在投融资平台战略转型中,往往缺乏切合自身实际情况的实施细则,工作推进步履维艰。
  2.政府拥有绝对资源,投融资平台服从政府目标,市场主体地位未得到有效落实
  政府拥有资源过度,将大量资产注入投融资平台公司,由控制资产转变为控制资本,为追求GDP快速增长,要求投融资平台快速扩张投融资规模。然而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未得到有效落实,投融资平台作为政府控制企业,只能一味服从政府既定目标。同时,在运营过程中缺乏必要的资本约束机制、监督机制、惩戒机制,可行性分析不到位,价值评价缺失,投融资平台公司自主经营能力颇受质疑。
  3.平台公司职能混淆,公司治理结构不完善,经营战略不清晰
  地方政府在投融资平台公司整体规划中,缺乏一个统一的协调方案,导致各平台公司职能混淆,专业优势得不到有效发挥。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公司治理机制不完善,激励与约束机制失衡,过程监督机制缺位,问责机制弱化。部分平台公司经营战略不明确,主业不清晰,从而错失整体上市机遇,企业得不到跨越式发展,整体融资能力滞后。
  4.公益性资产比重较大,公司造血机制匮乏,资产盘活能力不足
  地方政府将大量公益性资产注入平台公司,这部分资产本身不产生现金流,而且每年需支付固定维护费用,盘活压力较大,使得企业发展受到资金约束。还有部分企业仅靠收取项目管理费维持运营,大量融资并没有进入到具有盈利性质的实体产业,造血机制匮乏,难以做大做强,偿债机制严重缺失。投融资平台公司发展受宏观政策影响较大,而调控政策导致平台公司土地收储时间长,土地收益低下,也将制约其资产盘活力度,导致平台公司债台高筑,后续融资陷入困境。
  5.融资渠道单一,创新不足,融资利用率不高
  虽然已有部分平台公司拓展了相关融资渠道,但是以银行贷款为主的融资格局并未有所转变,现有大量债权性资金,需要具有现金流的资产或股权抵押,但是大量公司可抵押资产都已抵押,融资渠道受堵。利用IPO、借壳上市、私募股权等直接融资模式较少,平台公司没有寻找到最适合的自身发展的投融资路径和模式。此外,融资利用率不高,公司在完成项目融资任务的同时,还需要负担所筹资金还本付息的任务,而平台公司自身资源所产生现金流不足以支付相关融资成本,导致融资无法有效落到实体投资,利用效率低下。
  6.公司抱团取暖,透明度低,潜在的系统风险较大
  地方政府将基础设施建设产生的债务信贷化,增加了地方经济运行风险,而部分投融资公司缺乏有效的防火墙制度,存在相互担保问题,融资情况透明度低,系统风险大。风险预警机制不健全,商业银行、地方政府对于平台公司具体资金情况掌握不到位,一旦宏观经济走势转变,风险将暴露无遗。
  三、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对策建议
  1.地方政府加大政策落实力度,加速制定相关实施细则
  地方政府应贯彻执行国家对于推进地方投融资平台改革的整体思路,并构建政策落实的长效机制,确保国家政策能够及时有效落实到公司战略发展中。同时,地方政府积极推进地方投融资平台改革需要制定一条清晰、明确的实施路线,并配合相关实施细则的制定,推进相关细则落地,覆盖整个国资监管体系。
  2.继续推进现代企业制度建立,创建服务型政府
  继续推进建立“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引入必要的评估机制、激励机制、竞争机制、监督机制和惩戒机制,通过不断改善公司治理结构、治理机制,最终可以有效提高平台公司的运行效率。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减少政府承担职责,创建服务型政府,弱化地方政府对投融资平台公司的行政干预,使得其朝着市场化轨道发展,建立健全科学化、民主化的决策运行体制。
  3.统筹规划,促进平台公司战略转型
  地方政府制定相关统筹规划,促进平台公司业务整合,清理规范已设立的投融资平台公司,划清职能界限,将政府性资源按照平台公司主业注入,提升其专业投融资能力。投融资公司要对各类政府性资源高效利用,并对筹集到的资金进行全面管理,专业化运作。投融资公司在运营过程中要建立全方位的价值理念体系,对项目进行价值评估,避免公司因追逐短期利益而毁损社会价值。
  4.向平台公司注入优质资源,加大市政公益性资产盘活力度,探索盈利模式
  进一步整合地方政府资源,通过财政资金补充、存量资产注入、土地收益返还等形式,将政府掌控的优质资源注入投融资平台公司。改革土地资源配置方式,通过土地收益权与政府投资项目的捆绑,扩大利用土地资源进行资本运作的空间。加大市政公益性资产盘活力度,引入市场化管理机制,通过将道路广告牌、公交站台广告牌等特许经营权注入平台公司,扩展新的收入来源,探索全新的盈利模式,改善负债经营的被动局面。
  5.积极扩展融资渠道,创新融资方式,提升资金使用效率
  改变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以银行贷款为主的融资格局,积极拓展融资渠道,通过整体改革,实现各种融资条件。鼓励平台公司以多种方式参与城市经济建设,积极探索合作、参股等经营方式增加企业收益,用经营利润来平衡市政项目投资。引导平台公司制定相应的资金平衡管理制度,强化风险意识,逐步剥离不良资产,减轻偿债压力,妥善处理后续融资问题。使得企业融资能够有效投入到实体投资项目,提升资金使用效率。
  6.增强平台公司合规性、透明度,构建风险预警机制
  不断增强平台公司的合规性,提升其运营透明度,建立平衡机制,实现资产债务平衡、当期现金流平衡、投入产出平衡。建立防火墙制度,坚决制止地方政府违规担保承诺行为,投融资平台公司之间不得相互提供担保,建立专项风险管理基金,并确保基金利用合规。有效发挥市场对地方政府债务的监督约束能力,推进公众化公司改革,构建企业外部监督机制和及时信息披露机制,通过市场化运作,最大限度降低地方政府融资风险。
  
  参考文献:
  [1] 巴曙松.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的发展及其风险评估.西南金融.2009(9).
  [2] 陆岷峰,张惠.关于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贷款的深层思考.经济研究.2010(3).
  [3] 杨燕英,刘栓虎.规范地方政府融资平台有序发展的路径探析.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11(3).
  [4] 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分析小组.2010年中国区域金融运行报告.2011.6.
  [5] 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署办公厅.全国地方政府性债务审计结果.2011第35号.
其他文献
中图分类号:F270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6-7833(2012)03-000-01    摘要BSC 与EVA 作为企业业绩评价最广泛的两种评价体系,各具优缺点。如果把EVA纳入BSC的评价体系,不仅实现了财务指标与非财务指标、长期目标与短期目标的有机结合,还发挥了EVA 的战略导向性特点,从而构建出一个较为完善的业绩评价系统。本文综合分析了BSC和EVA在实施中存在的优缺点,进而提出将
期刊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6-7833(2012)03-000-01      摘要油田特殊群体是油田改革过程中产生的新的弱势群体,如何做好这些特殊群体的稳定工作,确保油田持续和谐发展,是摆在油田各级党政领导面前的一道难题。   关键词特殊群体稳定思考对策  油田特殊群体随着油田改革的不断深入产生的新的弱势群体,主要包括退休(养)职工、协解职工、家属、待业子女、困难家庭等
期刊
中图分类号:F713.3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6-7833(2012)03-000-02    摘要移动互联网的不断发展,推动着3 G业务迅速进入爆发期。但由于通信市场产品替代和技术替代作用日益明显,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特别是大学校园移动业务竞争更是到了白热化的程度,运营商校园3G业务发展面临着极大的挑战。本文通过对高校大学生市场消费行为特点的研究分析,结合3G业务的优势和特点,提出了运营
期刊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识:A文章编号:1006-7833(2012)03-000-01    摘要量化考核是运用绩效管理的理论与方法,在目标分解和岗位描述的基础上,对员工的工作业绩实施量化评价的一种管理手段,以具体的数值反映抽象的绩效,通过对比分析,激励员工持续改进业绩并最终实现组织战略的管理活动。量化考核用统计数据描述绩效成果,旨在减少人主观因素的干扰,有助于提高绩效评定的公正性和科学性。
期刊
中图分类号:F252文献标识:A文章编号:1006-7833(2012)03-000-01    摘要随着人们对食品质量和服务要求的提高,冷链物流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成为当前物流行业的焦点。本文从物流成本的角度,探析成本如何制约冷链物流先进技术的推广。  关键词冷链物流成本先进技术  目前,我国冷链物流装备行业都面临这样一个现实情况:冷链物流拥有先进技术和装备,但这些技术和装备并不适合我国的经济实
期刊
中图分类号:F252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6-7833(2012)03-000-01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环境恶化程度加深,必须重新审视绿色物流的价值,它不但可压缩物流成本,还可带来新的商机,将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作为绿色物流需要从物流价值的角度,形成绿色物流管理框架,实施绿色物流战略。使绿色物流产业朝着越来越集约化、协同化、信息化、服务优质化和国际化的趋势发展。  关键词绿色物
期刊
中图分类号:F713.3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6-7833(2012)03-000-01  摘要导致退货运费险接受度不高的原因主要是潜在消费者对其了解程度低,保险公司应考虑加大对此险种的推广宣传力度。此外该险种的理赔程序设定不合理,险种设置差异度低也是影响其接受度的重要原因。保险公司可从着重加大宣传力度、根据商铺退货率细化保费及赔款额、优化理赔中的物流赔偿定价标准 、拓宽险种应用领域这四个
期刊
中图分类号:F252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6-7833(2012)03-000-01    摘要随着社会政治、经济的发展,物流行业也随之出现并且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我国的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由于物流不断的发展和人们需求的不断增加,第三方、第四方物流也相继出现,未来物流业前景光明并将继续推动社会的向前发展。第四方物流已成为物流业发展的趋势,但我国物流业发展依然存在着一些问题和局限性,
期刊
中图分类号:F752.6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6-7833(2012)03-000-02    摘要“十二五”时期,是中国经济转型发展重要时期,作为市场主体之一的出口加工企业转型升级是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客观需要和微观基础,因此,探索我国出口加工企业如何转型发展问题,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在对我国出口加工企业现状分析的基础上,依据国际贸易相关理论和实践,对我国出口加工企业转型升
期刊
中图分类号:F713.3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6-7833(2012)03-000-01    摘要企业的市场营销活动只有从市场营销的本质出发进行策划、实施,才能取得营销活动的最大预期效果。违背市场营销的本质实施市场营销活动,有可能取得短期的经济效益,但最终会败得很惨。在实施市场营销活动前,企业必须明确市场营销活动的本质。企业只有遵循市场营销的本质开展营销活动,才能取得企业的长盛不衰。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