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李雪健曾说,他很羡慕那些诗人,可以用最生动简洁的语言把人最幽深的想法表达出来。
他不善言辞,讲述的都是最平和易懂的大白话,但这些年来他用一个又一个闪着光芒的人物形象,
来诉说自己内心深处从未磨灭的、对人世的善意与关怀。
从“坏人”到“好人”
我出生那天,下起了大雪,父亲给我起名“雪见”,两三岁时我得了一场大病,病好之后父亲给我改名“雪健”,希望我日后能够健壮起来。11岁那年,我们举家迁往贵州凯里,因为我说的山东话在凯里人听起来更接近普通话,我被选进了校文艺宣传队。 到16岁进工厂时,因为在学校会演点节目,也进了工厂的宣传队,山东快书、舞蹈、小合唱,什么都演。我并不是从小喜欢表演,因为当时加入宣传队是有条件的,而我是“走资派的狗崽子”,其实是不够格的,但能被选入宣传队,我为了尊严,也要在任何岗位都干出名堂来。那时我一边在工厂当车工,一边在宣传队宣传,演些“样板戏”,《白毛女》《红色娘子军》《沙家浜》。当时我有个外号叫“小穆”,就是在演完《白毛女》的穆仁智之后被人起的。也是为了偷懒,车工一站就是八个小时,挺累的,宣传队却能到处跑,这样我就是在工作岗位上站半年,在外面演出跑半年,觉得生活挺丰富。
后来我进了空政话剧团,在话剧《九·一三事件》中扮演林彪,那部戏是我第一次演主角,属于“傻小子睡凉炕,全靠火力壮”。揣摩这个人物我花了很大心思,平时走路都是“林彪式”的,瘦了二十斤,每次上台前都要少吃,这样才能一上台就有手冰凉的感觉。效果出来,观众愕然,我也没想到。有次演出后,王光美上台慰问,到我面前愤怒地不愿意跟我握手,我最初一愣,立刻就高兴了:看来这个角色成功了。
事业的另一个折点是演了《渴望》。推荐我的是导演鲁晓威的父亲鲁威老爷子,他做《千秋大业》的时候我跟着他,后来他看到《渴望》剧本,就说李雪健来演宋大成最合适,还说你做不了演员可以干美工。那时我哪懂演戏,是鲁晓威给了我很多指导。
1989年我出演了电影《焦裕禄》,导演嫌我演宋大成的时候胖,让我减肥,一天一碗小白菜汤,饿得我偷偷买瓜子嗑,看到什么都两眼“贼光”。有一场戏是焦裕禄看到儿子扔窝头,打了孩子,演的时候我真生气,眼里那饿的感觉不用演都有,因为是真的饿。
《渴望》和《焦裕禄》让我真正有了名气,有人问我,演林彪算是“坏人”起家,再演“好人”,是不是想转型?其实当时真没有考虑过那么多,也有可能我演的林彪在那个时候被拍成电视剧,大家记住的就是那个形象了,这是一个缘分。就像《渴望》是中国第一次尝试室内剧的作品,有话题,剧情又贴近生活,那个年代大家也都有呼唤真情的愿望,凑在一块儿,这个戏一下子就火起来了。后来的《焦裕禄》也是有大家对这样的干部有一种情感在里头,赶在一起,就成了“好人”这样一个形象,拍的时候是绝对没有想到的。包括《九·一三事件》,我想大部分参与者都是这样,这是职业,我只是在认真努力地完成自己的工作。
而后就有很多好人角色来找我了。我的条件自己也知道,只能追求成为一个性格演员,不能追求成为性格化的偶像。所以每次拿到剧本,我都会仔细研究,看在方方面面有没有一些新的东西,有,那就放心去接;没有,就再琢磨琢磨,争取每个角色都有不同点。尤其病了之后,我更谨慎了。年轻时觉得应该演得多一点,尝试得多一点,现在这个年龄了,就觉得越演越少了,演一个是一个,心态也有了些变化。现在更想演一些能够在观众心中立得住的角色,也想给观众一些新鲜的,比如最近我在新剧《人说一句话》里演了一个太监。
到现在也弄不明白票房
“好人”角色仍在传承。三年前,我出演了杨善洲。对这个角色,正如二十年前对焦裕禄,我没有压力,他们是同辈人,都是我的父辈,我对他们一点都不陌生,要演他们,我骨子里有激情,有创作的欲望。有点不同的是,杨善洲毕竟是我演完焦裕禄20年后,时代在变化,人们的观念也在变化,演杨善洲的时候,我曾问过这样一个问题:他的那些事迹是不是真的?有没有一些炒作的成分?因为时代变了。
为了演好这个人物,我深入到杨善洲生活过的地方去体验生活、调查,等我真正熟悉他了,我对自己曾经有这样一个问号而脸红了,我感到羞耻。老一辈人传下来的老话:做戏先做人。我也是一个党员,我在反思我为什么心里会有这个问号。
《杨善洲》公映的时候,我正在昆明,云南观众的热烈反应让我很兴奋。晚上跟爱人通电话,她说在北京的一家影院,全天只在中午排了一场,全场只有两个观众,其中一个还是她。这一晚上我都没睡着。后来儿子告诉我,另一家影院在晚上七点半排了一场,有三个观众,其中一个是他。我觉得就像被泼了一盆冷水,浑身发凉,跟朋友说,以后我要哭着过了,同期上映的《变形金刚3》当天票房就过亿了,我得去看看这样的电影到底什么样。看完觉得,就是美国先进武器的广告嘛,广告片能一天票房上亿,我不懂。后来政府组织包场看《杨善洲》,它的票房也过亿了。有个朋友跟我说,和他一起看的孩子流泪了,我说,我也要流泪了。这后来,我拒绝看商业大片。
其实到现在我也没想明白,相似的人物和电影,为什么会有如此天壤之别?开始做演员的时候,觉得影视是导演的艺术,现在的戏,经常是不懂艺术的投资方控制一切。有时候也看到一些影视剧,觉得这人物演得不对啊,可是收视率又特别高……
但不管如何,我一直非常珍惜“演员”这个身份。演员演过多少人物,就能像这些人物那样活一次,感受他们的人生。演过一个善良的人,怎能不崇敬、向往善良?所以现在除了演戏,我还希望把自己对一些事情的态度和观点传达出去。《杨善洲》不受大众欢迎,我耿耿于怀的不是因为它是我演的戏,而是我觉得杨善洲这样的好人,应该让更多人知道。
生过一场病,懂得“日日是好日”
2000年,电视剧《中国轨道》拍到一小半时,我发现自己病了,鼻咽癌。剧组征求我的意见,我说必须拍完,尽量把我的戏往前赶一赶。当时心里很简单,我没有感受到一个人生命存亡的压力,唯一想的就是,如果这个戏因为我没拍成,把这戏给毁了,对于一个演员来说就是臭名百年,这个是我过不去的。旁观者可能会觉得“这人怎么会有这种想法”,可对我来说,这一生得到很多贵人的帮助,只有感恩。演员这个职业,老前辈说“戏比天大”,有这样的想法也是几十年下来养成的,自然而然的,是这个职业在一个人心目中的地位。 事后我才发现,我这样做,把压力都给了爱人、剧组和亲朋好友。爱人知道我脾气,她没有阻止我拍戏,只是跟家里人商量了一下,最终的方案是剧组从陕西渭南搬到北京,上午她带我去医院治疗,下午我回剧组拍戏。拍完最后一个镜头,全组人含着泪给我鼓掌,我并没感觉有多么严重,后来才意识到,我的爱人、剧组的人、亲朋好友为此承担了多么大的责任。遗憾的是,这部戏最后还是从20集压缩到了14集,还是有很多戏没拍。
后来我开始接受放疗,副作用很大,脖子甚至开始溃烂,但不能让它长,否则前面的治疗全部作废;到了化疗阶段,每天一动都不能动,当时那感觉,就像我们到饭馆吃鱼,店家捞条鱼让你看看,活蹦乱跳的,然后当着你的面把它摔死—我当时的感觉就像那条被摔的鱼。
我想过放弃,实在太痛苦了。有一次田壮壮给我打电话,我哭得说不出话来。后来他给我写了封信,用批评的办法鼓励我,他说,你现在再难,有我们当初创业的时候难吗?那时候都过来了,现在怎么就过不去了?人最怕的就是缺了精气神儿,没有过不去的。我儿子当时13岁,隐隐约约觉得家里出事了,他属兔,有个常戴的小兔子玩意儿,他把那个小兔子送给我,希望保佑我平安……这些是我人生中最珍贵的东西,让我挺了过来。
中间我还去过史铁生家几次,听他念自己的作品,“专业是生病,业余是写作”,他对生命的看法对我有不小的影响。后来我开始练字、学画、看了一些书。以前看老子、孔子觉得不懂,现在懂了。老子说“日日是好日”,好像每一天都是好天,仔细读了会知道,他是说不管今天到底是什么样,都把它当成好日子来珍惜。人生也就几万天,如果把每天都作为好日子来过,人生态度不一样了,再做起事状态就不一样了。
两年后我就复出拍戏了,医生说适当参加一些工作对恢复有好处。我现在的状况用“奇迹”形容有点重,但医生开玩笑说,你已经“摘帽”了!就是说我不是病人了。这场病改变了我很多,用我爱人的话说,“改掉了很多恶习”,恢复了良好的生活和工作状态。大家都说我演戏风格也发生了一些变化。这也是一个人生经历,虽说是个坎儿,但对我来说不见得就是一个不幸,算是不幸中的万幸,我想老天爷还是爱我的。
角色不分大小
出演《一九四二》也是一种缘分,2000年冯小刚导演把剧本给到我时,让我演的就是李培基。当年这戏没拍成,我也大病了一场,真要拍成了,我肯定也参加不了。等真开拍了,到了片场,大家在一块聊天,我说如果不是身体问题,我愿意跟任何演员竞争“老东家”这个角色,这话有两层意思:老东家在这个戏当中很厚、很难演,演员一辈子能摊上几个有大挑战的角色?又是这么严谨的导演和团队,我对国立老弟有一种期待,同时也掺杂着一点羡慕。
当然李培基这个角色也很有分量,我也对他进行了一些资料搜集。这么多年,我的习惯是,不管角色大小,开拍前一定要去做很多准备工作,不是我非要这样做,是这个职业要求我必须这样做。打从开始学这行,这就是最基本的要求。所以拍《一九四二》的时候,每场戏我都准备了起码三种方案,每个方案都不一样,顺着不行就逆着来。角色是不分大小的,你不做前期工作,怎么能演好一个人物呢?即便是同一个角色,不同的导演也会拍出不同的理解层面,所以还要在开拍前跟导演沟通,也要跟演对手戏的演员沟通。
从入行开始,我就是一边工作、一边学习、一边生活的一代人,都是随着社会的发展一步一步地走。我没能力也没水平设计自己的未来,或者说什么大业,也没这种冲动。艺术、文化,对我们的生活是有意义和帮助的,不是纯娱乐、八卦,应该看到我们职业的意义,而我们要做的,就是做一个称职的文艺工作者。
我已经是很幸运的了,我的人生走到现在,只有两个字:珍惜。活到现在,我在生活中越来越简单,表演中越来越复杂。接到的本子不少,但能让我产生冲动的不多,所以每接一个,我都想减少它的遗憾,尽量把它想得复杂,别把什么落下了。在片场吃着盒饭、琢磨着戏,觉得特别幸福,人生价值很圆满。同时我也知道自己是个从不马虎从不应付的人,对任何戏都是百分百投入,拿生命来演,所以得给自己一个缓冲的时间,不能一年到头都死拼。这样一部戏拍完了,休息的时候也觉得简单、轻松。年轻的时候喜欢热闹,现在会有意识地寻找轻松愉快,不拍戏的时候就在家享受天伦之乐,挺好。
他不善言辞,讲述的都是最平和易懂的大白话,但这些年来他用一个又一个闪着光芒的人物形象,
来诉说自己内心深处从未磨灭的、对人世的善意与关怀。
从“坏人”到“好人”
我出生那天,下起了大雪,父亲给我起名“雪见”,两三岁时我得了一场大病,病好之后父亲给我改名“雪健”,希望我日后能够健壮起来。11岁那年,我们举家迁往贵州凯里,因为我说的山东话在凯里人听起来更接近普通话,我被选进了校文艺宣传队。 到16岁进工厂时,因为在学校会演点节目,也进了工厂的宣传队,山东快书、舞蹈、小合唱,什么都演。我并不是从小喜欢表演,因为当时加入宣传队是有条件的,而我是“走资派的狗崽子”,其实是不够格的,但能被选入宣传队,我为了尊严,也要在任何岗位都干出名堂来。那时我一边在工厂当车工,一边在宣传队宣传,演些“样板戏”,《白毛女》《红色娘子军》《沙家浜》。当时我有个外号叫“小穆”,就是在演完《白毛女》的穆仁智之后被人起的。也是为了偷懒,车工一站就是八个小时,挺累的,宣传队却能到处跑,这样我就是在工作岗位上站半年,在外面演出跑半年,觉得生活挺丰富。
后来我进了空政话剧团,在话剧《九·一三事件》中扮演林彪,那部戏是我第一次演主角,属于“傻小子睡凉炕,全靠火力壮”。揣摩这个人物我花了很大心思,平时走路都是“林彪式”的,瘦了二十斤,每次上台前都要少吃,这样才能一上台就有手冰凉的感觉。效果出来,观众愕然,我也没想到。有次演出后,王光美上台慰问,到我面前愤怒地不愿意跟我握手,我最初一愣,立刻就高兴了:看来这个角色成功了。
事业的另一个折点是演了《渴望》。推荐我的是导演鲁晓威的父亲鲁威老爷子,他做《千秋大业》的时候我跟着他,后来他看到《渴望》剧本,就说李雪健来演宋大成最合适,还说你做不了演员可以干美工。那时我哪懂演戏,是鲁晓威给了我很多指导。
1989年我出演了电影《焦裕禄》,导演嫌我演宋大成的时候胖,让我减肥,一天一碗小白菜汤,饿得我偷偷买瓜子嗑,看到什么都两眼“贼光”。有一场戏是焦裕禄看到儿子扔窝头,打了孩子,演的时候我真生气,眼里那饿的感觉不用演都有,因为是真的饿。
《渴望》和《焦裕禄》让我真正有了名气,有人问我,演林彪算是“坏人”起家,再演“好人”,是不是想转型?其实当时真没有考虑过那么多,也有可能我演的林彪在那个时候被拍成电视剧,大家记住的就是那个形象了,这是一个缘分。就像《渴望》是中国第一次尝试室内剧的作品,有话题,剧情又贴近生活,那个年代大家也都有呼唤真情的愿望,凑在一块儿,这个戏一下子就火起来了。后来的《焦裕禄》也是有大家对这样的干部有一种情感在里头,赶在一起,就成了“好人”这样一个形象,拍的时候是绝对没有想到的。包括《九·一三事件》,我想大部分参与者都是这样,这是职业,我只是在认真努力地完成自己的工作。
而后就有很多好人角色来找我了。我的条件自己也知道,只能追求成为一个性格演员,不能追求成为性格化的偶像。所以每次拿到剧本,我都会仔细研究,看在方方面面有没有一些新的东西,有,那就放心去接;没有,就再琢磨琢磨,争取每个角色都有不同点。尤其病了之后,我更谨慎了。年轻时觉得应该演得多一点,尝试得多一点,现在这个年龄了,就觉得越演越少了,演一个是一个,心态也有了些变化。现在更想演一些能够在观众心中立得住的角色,也想给观众一些新鲜的,比如最近我在新剧《人说一句话》里演了一个太监。
到现在也弄不明白票房
“好人”角色仍在传承。三年前,我出演了杨善洲。对这个角色,正如二十年前对焦裕禄,我没有压力,他们是同辈人,都是我的父辈,我对他们一点都不陌生,要演他们,我骨子里有激情,有创作的欲望。有点不同的是,杨善洲毕竟是我演完焦裕禄20年后,时代在变化,人们的观念也在变化,演杨善洲的时候,我曾问过这样一个问题:他的那些事迹是不是真的?有没有一些炒作的成分?因为时代变了。
为了演好这个人物,我深入到杨善洲生活过的地方去体验生活、调查,等我真正熟悉他了,我对自己曾经有这样一个问号而脸红了,我感到羞耻。老一辈人传下来的老话:做戏先做人。我也是一个党员,我在反思我为什么心里会有这个问号。
《杨善洲》公映的时候,我正在昆明,云南观众的热烈反应让我很兴奋。晚上跟爱人通电话,她说在北京的一家影院,全天只在中午排了一场,全场只有两个观众,其中一个还是她。这一晚上我都没睡着。后来儿子告诉我,另一家影院在晚上七点半排了一场,有三个观众,其中一个是他。我觉得就像被泼了一盆冷水,浑身发凉,跟朋友说,以后我要哭着过了,同期上映的《变形金刚3》当天票房就过亿了,我得去看看这样的电影到底什么样。看完觉得,就是美国先进武器的广告嘛,广告片能一天票房上亿,我不懂。后来政府组织包场看《杨善洲》,它的票房也过亿了。有个朋友跟我说,和他一起看的孩子流泪了,我说,我也要流泪了。这后来,我拒绝看商业大片。
其实到现在我也没想明白,相似的人物和电影,为什么会有如此天壤之别?开始做演员的时候,觉得影视是导演的艺术,现在的戏,经常是不懂艺术的投资方控制一切。有时候也看到一些影视剧,觉得这人物演得不对啊,可是收视率又特别高……
但不管如何,我一直非常珍惜“演员”这个身份。演员演过多少人物,就能像这些人物那样活一次,感受他们的人生。演过一个善良的人,怎能不崇敬、向往善良?所以现在除了演戏,我还希望把自己对一些事情的态度和观点传达出去。《杨善洲》不受大众欢迎,我耿耿于怀的不是因为它是我演的戏,而是我觉得杨善洲这样的好人,应该让更多人知道。
生过一场病,懂得“日日是好日”
2000年,电视剧《中国轨道》拍到一小半时,我发现自己病了,鼻咽癌。剧组征求我的意见,我说必须拍完,尽量把我的戏往前赶一赶。当时心里很简单,我没有感受到一个人生命存亡的压力,唯一想的就是,如果这个戏因为我没拍成,把这戏给毁了,对于一个演员来说就是臭名百年,这个是我过不去的。旁观者可能会觉得“这人怎么会有这种想法”,可对我来说,这一生得到很多贵人的帮助,只有感恩。演员这个职业,老前辈说“戏比天大”,有这样的想法也是几十年下来养成的,自然而然的,是这个职业在一个人心目中的地位。 事后我才发现,我这样做,把压力都给了爱人、剧组和亲朋好友。爱人知道我脾气,她没有阻止我拍戏,只是跟家里人商量了一下,最终的方案是剧组从陕西渭南搬到北京,上午她带我去医院治疗,下午我回剧组拍戏。拍完最后一个镜头,全组人含着泪给我鼓掌,我并没感觉有多么严重,后来才意识到,我的爱人、剧组的人、亲朋好友为此承担了多么大的责任。遗憾的是,这部戏最后还是从20集压缩到了14集,还是有很多戏没拍。
后来我开始接受放疗,副作用很大,脖子甚至开始溃烂,但不能让它长,否则前面的治疗全部作废;到了化疗阶段,每天一动都不能动,当时那感觉,就像我们到饭馆吃鱼,店家捞条鱼让你看看,活蹦乱跳的,然后当着你的面把它摔死—我当时的感觉就像那条被摔的鱼。
我想过放弃,实在太痛苦了。有一次田壮壮给我打电话,我哭得说不出话来。后来他给我写了封信,用批评的办法鼓励我,他说,你现在再难,有我们当初创业的时候难吗?那时候都过来了,现在怎么就过不去了?人最怕的就是缺了精气神儿,没有过不去的。我儿子当时13岁,隐隐约约觉得家里出事了,他属兔,有个常戴的小兔子玩意儿,他把那个小兔子送给我,希望保佑我平安……这些是我人生中最珍贵的东西,让我挺了过来。
中间我还去过史铁生家几次,听他念自己的作品,“专业是生病,业余是写作”,他对生命的看法对我有不小的影响。后来我开始练字、学画、看了一些书。以前看老子、孔子觉得不懂,现在懂了。老子说“日日是好日”,好像每一天都是好天,仔细读了会知道,他是说不管今天到底是什么样,都把它当成好日子来珍惜。人生也就几万天,如果把每天都作为好日子来过,人生态度不一样了,再做起事状态就不一样了。
两年后我就复出拍戏了,医生说适当参加一些工作对恢复有好处。我现在的状况用“奇迹”形容有点重,但医生开玩笑说,你已经“摘帽”了!就是说我不是病人了。这场病改变了我很多,用我爱人的话说,“改掉了很多恶习”,恢复了良好的生活和工作状态。大家都说我演戏风格也发生了一些变化。这也是一个人生经历,虽说是个坎儿,但对我来说不见得就是一个不幸,算是不幸中的万幸,我想老天爷还是爱我的。
角色不分大小
出演《一九四二》也是一种缘分,2000年冯小刚导演把剧本给到我时,让我演的就是李培基。当年这戏没拍成,我也大病了一场,真要拍成了,我肯定也参加不了。等真开拍了,到了片场,大家在一块聊天,我说如果不是身体问题,我愿意跟任何演员竞争“老东家”这个角色,这话有两层意思:老东家在这个戏当中很厚、很难演,演员一辈子能摊上几个有大挑战的角色?又是这么严谨的导演和团队,我对国立老弟有一种期待,同时也掺杂着一点羡慕。
当然李培基这个角色也很有分量,我也对他进行了一些资料搜集。这么多年,我的习惯是,不管角色大小,开拍前一定要去做很多准备工作,不是我非要这样做,是这个职业要求我必须这样做。打从开始学这行,这就是最基本的要求。所以拍《一九四二》的时候,每场戏我都准备了起码三种方案,每个方案都不一样,顺着不行就逆着来。角色是不分大小的,你不做前期工作,怎么能演好一个人物呢?即便是同一个角色,不同的导演也会拍出不同的理解层面,所以还要在开拍前跟导演沟通,也要跟演对手戏的演员沟通。
从入行开始,我就是一边工作、一边学习、一边生活的一代人,都是随着社会的发展一步一步地走。我没能力也没水平设计自己的未来,或者说什么大业,也没这种冲动。艺术、文化,对我们的生活是有意义和帮助的,不是纯娱乐、八卦,应该看到我们职业的意义,而我们要做的,就是做一个称职的文艺工作者。
我已经是很幸运的了,我的人生走到现在,只有两个字:珍惜。活到现在,我在生活中越来越简单,表演中越来越复杂。接到的本子不少,但能让我产生冲动的不多,所以每接一个,我都想减少它的遗憾,尽量把它想得复杂,别把什么落下了。在片场吃着盒饭、琢磨着戏,觉得特别幸福,人生价值很圆满。同时我也知道自己是个从不马虎从不应付的人,对任何戏都是百分百投入,拿生命来演,所以得给自己一个缓冲的时间,不能一年到头都死拼。这样一部戏拍完了,休息的时候也觉得简单、轻松。年轻的时候喜欢热闹,现在会有意识地寻找轻松愉快,不拍戏的时候就在家享受天伦之乐,挺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