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心一片化甘霖

来源 :党的生活·党员电教与远程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ongtiger22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她聪明睿智、从容果断,她的故事犹如一条清澈的小溪,在辽西的大地上缓缓流淌,在繁华的城市中蜿蜒荡漾。她高举起远程教育惠民富民的旗帜,指引着社区群众创业致富的梦想。她就是辽宁省建平县红山街道红山社区党委书记、远教管理员张亚茹。
  愿做一颗“螺丝钉”
  2008年,张亚茹刚刚来到社区就担任了支部副书记兼远程教育管理员。虽然之前就懂得怎么操作电脑,但对远程教育她却一窍不通,实际接触以后更是发现这项工作并不如想象中那么简单。“开弓没有回头箭,不会就学!”为了尽快熟悉业务,她积极参加县里举办的业务培训班,课下还总拿着个本子追着老师刨根问底。培训班的老师开玩笑说:“这要是被小张缠上了,连个上厕所的时间都不给你。” 不只在培训时抓紧一切时间学习,平时逛书店她还买来一堆《电脑基础知识》《计算机维修技术》等辅导教材,每天坚持自学。就这样,很快她的业务水平就有了明显提高。
  红山社区地处城乡结合部,张亚茹刚到社区时,社区共有党员82名,其中离退休党员35名、下岗失业党员43名、在职党员4名。在走访中,她发现社区党员文化素质偏低、参与社区活动积极性不高、党员群众凝聚力不强,特别是下岗党员再就业问题急迫且生活困难。针对这些现实情况,她下定决心,一定要抓好远程教育工作,让远教站点真正发挥教育党员、富民惠民的作用。
  光说不练假把式,光练不说傻把式,又练又说真把式,性格一向果断的张亚茹说干就干。为了给党员群众参与远教学习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她积极整合社区党员活动室、社区会议室等资源,建起了一个面积140多平方米、宽敞明亮、干净整洁、功能齐全的远程教育活动室。场所是有了,可是设备还不够先进。在张亚茹心中,远程教育是个高科技,想要靠它带动大家学习、致富就必须强化硬件建设,靠先进的设备来满足党员群众的胃口和需求。可是更新购置新设备需要资金,这又让她一筹莫展。为了这件事,她到处找关系、拉赞助,磨破了嘴跑断了腿,急得满嘴起泡,甚至连晚上做梦都是在跟人讨价还价买设备。发愁之际,正巧赶上当时县委组织部对全县远程教育平台进行改版升级,于是她紧紧抓住这一契机,向上级部门、帮建单位等多方争取,先后共筹措资金近十万元,为远程教育播放站点购置了先进的现代化教学设备。现在红山社区的远程教育工作不但保证了接收、播放、下载、存储、回放、播出平台传送节目信号的通畅,而且还拓宽了片源渠道。社区党员群众都夸:“远教节目内容全、更新快、形式活,这简直就是开在我们身边的大课堂啊!”


  心中有把“冲锋号”
  担任了这么多年远教管理员,张亚茹对这项工作的认识逐渐由表面走向深入。她总结说:“远程教育既是一个能够带领社区群众致富的‘聚宝盆’,又是个能够让党员群众凝心聚力的‘百宝箱’。”场地设备配齐后,社区远教活动逐渐走上了正轨,张亚茹通过走访调查、摸底实践,针对辖区下岗失业、流动党员多的情况,专门制定出一套贴近基层党员群众生活的教学计划,灵活安排教学活动,让党员群众自由选择培训内容、学习致富技能。在一次走访中,张亚茹了解到社区下岗居民于淑先的丈夫身患残疾、儿子的学费开支大,一家人的生活重担就落在了她一个人肩上。为了撑起这个家,于淑先曾向亲戚朋友借了一万多块钱,在家附近开了一个小吃摊,虽然每天起早贪黑地付出辛苦却没有多少收入。“作为社区书记,我一定要帮助这个贫困家庭走出困境!”张亚茹暗下决心。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想要让于淑先脱贫致富,光靠救济肯定是不行,一定要帮到根上,让她掌握一技之长。张亚茹把远教平台当成抓手,向于淑先介绍远程教育里的各种实用技术、就业技能,不仅平时带着于淑先一起查找、学习技术类课件节目,还特地为于淑先准备了一个记录本,告诉她:“看见什么感兴趣的节目、遇到什么弄不懂的问题就随时记下来,到时候我来帮你解决。”一次,全国远程教育平台的“下岗再就业”栏目连续播出了几期关于手工编织的科教节目,张亚茹觉得这是一个好项目,便有针对性地在网上查阅下载了很多关于学习手工编织的课件制作成光盘送到于淑先家中。经历过几次创业失败的于淑先觉得心里没底:“现在一切都向现代化、机械化发展了,我还搞纯手工编织,能行吗?而且我一点编织基础都没有,能学会吗?”张亚茹笑了笑,坚定地说:“于姐,你放心,我陪你一起干,技术和销售上的事我帮你解决。有远程教育给咱撑腰呢,怕啥?”在张亚茹的鼓励和支持下,于淑先认真学起了手工编织技术,逐渐做大了这个家庭手工编织项目。现在于淑先不但自己彻底摆脱了贫困,而且还帮带其他失业的姐妹组建了一个四十多人的手工编织小组,生产的产品通过远程教育网远销北京、上海等地,部分产品还出口到欧盟和东南亚一带,年销售额达三十多万元。
  依托远程教育信息“形象直观,喜闻乐见”的教学优势,张亚茹为越来越多的社区下岗失业居民打开了致富之门。他们有的干起了糕点制作生意,有的开起了电工、电焊门市, 有的进入服装厂成为了缝纫工……这些在她的帮助下成功创业和再就业的居民一致称赞:“张书记是个为咱老百姓办实事的好书记!”


  为民解忧“及时雨”
  “开通手机微信公众平台,就是为了让红山社区的党员干部群众能及时了解、学习党内最新的精神和动态,更方便地学习新知识、新技能,架起党和群众的‘连心桥’。”为了更加充分地发挥远程教育播放站“一站多用”的作用,张亚茹结合红山社区实际,以网络信息化为抓手,在建平县率先开通了红山社区手机微信公众平台,实现党群工作的精细化管理、人性化服务。
  今年六十多岁的老党员陈松就是一个实实在在的受益者,抱着手机上微信的时候,他最爱说的一句话就是:“这社区微信平台可真好,想找啥就有啥,这可多亏了张书记啊!”在一次车祸中,陈松的妻子和儿子不幸去世了,而他自己也因此丧失了行动能力。张亚茹知道老人的苦处和难处,在生活上处处照顾。陈松也非常感谢,但是这并没有从根本上让老人走出车祸的阴影。开通了社区手机微信公众平台之后,张亚茹觉得这是个能让老人走出阴霾的好方式,就开始引导老人通过微信平台参与到社区活动中来。因为老人不怎么会用手机,更别说玩微信了,所以开始的时候张亚茹为教老人掌握微信平台的操作方法可没少花心思,几乎每天下班后给孩子做完晚饭就去老人家里,首先从手机的基本操作教起,再教老人注册微信学习使用,直到让老人了解并爱上这个方便快捷的微平台。
  那段时间因为张亚茹把精力都放在了陈松身上,忽略了自己孩子的感受。有一天晚上孩子依偎在张亚茹的身上说:“妈妈,你都有时间去陪陈爷爷,为啥不能抽出点时间陪陪我啊?”这话问得张亚茹的心像刀子扎了一下那样疼,但是她还是含着眼泪跟孩子说:“宝贝,这是妈妈的工作,陈爷爷是妈妈的社区居民,妈妈有义务也有责任让爷爷走出困境,希望你能理解妈妈。”就这样陈松在张亚茹的帮助下,逐渐从车祸的阴影中走了出来。现在的陈松不但性格开朗了,而且还在一次“微研讨”活动中认识了一位年龄相仿遭遇类似的女士并办理了结婚手续,迎来了人生的第二个“春天”。
  在张亚茹的带领下,红山社区在2012年被辽宁省委组织部评为全省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双创双争”活动示范终端站点,2013年被建平县委组织部评为“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五星级站点”。有很多人问她:“你这样东奔西跑地给居民搞服务,有没有觉得累、觉得亏?”她回答说:“累是累点,亏倒不亏,只要看到社区一天天好起来、大家一天天富起来,我就觉得值!”
  (作者系辽宁省建平县委组织部干部)
其他文献
作为一名基层远教管理人员,笔者在到各基层远程教育站点督查工作时,发现部分站点所在的村级办公场所由于相关工作人员不掌握计算机专业知识,使原本只有五六台办公电脑、一台打印机的办公室,却连着社保、计划生育、远程教育等2至3条单独的宽带网络,存在着各业务口各自为阵、网络带宽利用率低的现象。同时,也造成部分村干部上网查询信息、打印材料的不方便。这种现象的存在,不仅导致了村里在网络资源建设方面浪费了财力物力,
期刊
甘肃宕昌孕育于一片神奇而美丽的土地。它有着悠久的“古色”之美——早在一千五百年前,古羌族在这里建立宕昌国,行牧于斯,与世无争;它还有着惊艳的“绿色”之美——官鹅沟景区既具北国之雄奇,又有南国之秀丽,是著名的国家4A级森林公园景区;它更有着厚重的“红色”之美——上世纪三十年代,中国工农红军一、二、四方面军先后在这里补充供给,休养整编,建立苏维埃政权,做出“到陕北去”的重大决策。  在这片“古、绿、红
期刊
“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开展以来,甘肃省高台县利用远程教育网络覆盖面广、传播方便快捷、教学资源丰富的优势,通过落实“三到位”,助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深入开展。  宣传引导到位。借助《党旗飘扬》电视栏目、远教广播、远教广场、党建网站等平台,全方位宣传“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内容,及时传达中央、省、市、县关于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的安排部署,推送各镇学习教育进展情况、特色做法、突出事例和典型经验,为扎实推
期刊
受地域条件、经济基础等种种因素的制约,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这一新生事物在革命老区推行的过程中,还面临着不少困难与问题,需要引起高度重视,并积极探索有效途径与方法,及时予以解决,以确保远程教育工作的顺利推进。  一、加大投入,拓展远程教育辐射功能  1.远程教育的投入及经费来源  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是一项投入较大的社会系统工程,其投入分硬件、软件两大部分,其中硬件主要是设备设施建设,软件包
期刊
江苏省溧阳市以因地制宜、因材施教为原则,从供给内容、供给主体和供给制度等“三要素”着手,助推远教“供给侧改革”,努力实现党员远程教育“以供带需、供需结合”的良性发展。  拟“菜单”,“优库存”。为提升远程教育学习内容的实效性,以省“远教培训周”课程、江苏先锋网资源、本市自拍课件等资源的依托建立市级课程“菜单”,构建包括“两学一做”“换届选举”“组织生活”“农技科普”“防汛抗旱”等5项共性课程,“双
期刊
自从成为一名电教制片工作者以来,我的镜头里已经记录了上百位优秀共产党员的风采。在我看来,拍摄典型人物,似乎已进入一种“程序化创作”的状态,没有什么新鲜感了。因此,在拍摄以沧州市公安局优秀干警王红心为主人公的专题片《红心》时,我抱着“习以为常”的心态,并没有什么所谓的“创作激情”。然而,就是在拍摄的几个月里,我却逐渐改变着这种心态,直到编辑机上最后一个画面定帧时,才恍然发现:与王红心接触的日子里,我
期刊
明朝解缙在诗里描写梧州胜景道:“拍天二水通交广,耸日高城跨北山;茅屋竹筏依古濑,筒槽渔艇满江湾。”古城梧州坐落桂粤湘三省交界,北望帝陵,东接云浮,怀抱西江,有着天然的地理优势。或许正源于此,当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落户梧州,也能得风气之先,上连中心,下接地气。近年来,梧州市利用远教平台开展的“走进站点、共谋职业”活动,就是围绕中心、凝聚地气的一个创新举措。  点式布局,瞄准就业需求  梧州市地接广东
期刊
时下微博、微信、微视频等众多“微”媒体正日益风起云涌。如何让这各路“微”媒体为基层党建创新出力?营口市站前区紧贴实际、敢为人先,在全市率先开创了“站前区远程教育”微信公众平台,全力打造信息化、灵活化、便捷化的基层党建工作新模式,充分激发出了全区基层党建工作的新活力。  “微课程”随身助学习  一说起政治学习,似乎总离不开“找准日子、召集党员、念念文件”那常规的老一套。集中学习固然是必须的,但若只拘
期刊
柳江古镇的朗风雅月映照着青羌文化的历史辙印,瓦屋老山的奇闻胜景传诵着道教发源地的优美传说。四川省洪雅县因曾为春秋时期纵横家、智者鬼谷子的潜修之地而闻名。时至今日,工作在这里的远教人承袭先贤的智慧与韬略不断书写出洪雅远教的新篇章。  “沈有准”  开拓的思路如同明亮的航灯,指引着远教之船乘风破浪;创新的点子仿佛精妙的先手,谋划出远教棋局的方寸江山——这就是洪雅远教的掌舵人、远教中心主任沈健。他最爱说
期刊
今年以来,江苏省海安县积极探索新形势下远程教育工作新思路和新举措,创新“远程教育+”学用模式,打造功能化远教,进一步拓宽远程教育服务领域,提升干部群众致富能力。  建立“远程教育+智慧终端”便民学用模式。探索远程教育在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平台的应用,开发“海陵先锋”微信公众号、“海安组工手机报”等移动客户端,每周推送一期,内容包括上级领导涉组工作言论、优秀共产党员先进事迹、基层组织工作动态、学用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