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角”是音乐

来源 :音乐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cd_w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广大音乐教师也积极研究新的教学方式,关注学科综合,各种特色的课堂教学让人应接不暇。之前单一的音乐课堂变得热闹起来,涵盖着各种元素的教学内容、学生的活动如火如荼。音乐课堂关注学科综合、鼓励学生开展课堂活动在一定程度上确实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锻炼了学生对已有知识的整合能力。然而,静下来想想不禁要问,这热闹的课还是音乐课吗?音乐课上的“音乐”去哪了?
  新颁发的《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新标准”)是在总结近十年课程改革的经验基础上和广泛听取一线音乐老师和一批专家意见后改革和修订的。新标准集中体现了音乐课程的独特性质:人文性、审美性和实践性,是鉴于前期课改中一些老师过于强调学科综合而忽略音乐特点的做法而提出的。音乐课应突出音乐的特点,中小学音乐课程各领域的教学要通过聆听、演唱、演奏、综合性艺术表演和音乐编创等多种实践形式才能得以实施。
  新标准明确提出:音乐课应突出音乐特点。这就向音乐教师明示了音乐课的基本理念。任何一个课堂教学活动的设计都应该围绕着这个理念。在课堂中要凸现音乐性,因为只有音乐才是音乐课上的“主角”。音乐是声音的艺术,聆听是音乐课堂的最主要活动方式,无论什么样的教学内容,都要重视聆听音乐。聆听是音乐审美教育得以实现的最直接活动。
  一、创设教学情境,美化课堂导入
  教师在备课时一定要研究课程导入环节,好的课堂导入就如同是乐曲中的引子,精彩的导入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兴奋他们的大脑,对即将学习的内容产生强烈的期待。音乐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具体实施:
  1、课堂语言美
  课堂语言是教学中最基本、最重要也是最便捷的工具。音乐课是学校审美教育的主要阵地,音乐教师作为传递美的使者,一定要讲究课堂语言,使之富有艺术性和感染力,引领学生感受音乐美。比如笔者讲授人音版九年级上册的唱歌课《念故乡》一课中,开门见山地说道:“‘故乡’这个词,自古就和文人墨客结下了不解之缘,他们为故乡而抒怀,为我们留下无数佳作,无论何时何地,故乡是他们永远的精神家园。”简短而富有感情的开场白抓住了学生的心,为其后的课堂活动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幽默、亲切的课堂语言是音乐课顺利进行的基础,当然教学中还要注意与学生的互动及准确严谨的语言表达。
  2、创设美好的教学情境
  创设教学情境是指教师有意利用环境、情感、艺术等因素来调动学生无意识的心理活动,以协调有意识的心理活动,最大限度地发掘学生的生理和心理潜能。美好的教学情境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情趣,拓展其思维空间,使他们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去。
  创设情境时,要贴近教学内容,重视学情,引起学生的注意和情感共鸣,激发学习热情。比如在欣赏《伏尔加船夫曲》时,将音乐教室的窗帘拉上,使光线昏暗,在大屏幕上呈现出俄国画家列宾的著名画作《伏尔加河上的纤夫》,并和学生一起回顾曾经在小学学过的课文《伏尔加河上的纤夫》,这样就容易就引发学生对纤夫们深深地同情,欣赏这首男低音演唱的歌曲就容易达到预期的目标。
  在设计情境时,可以应用各种手段,涉及广泛的学科,但一切都应以为音乐教学服务为出发点,无论用哪种方式来创设情境,都要思考它是否为教学内容进行有效服务,同时应注意此环节所占的时间和篇幅,不能喧宾夺主。
  二、优化视听环境,完美音乐体验
  1、优化视听环境
  音乐是聆听的艺术,因此视听环境对音乐课堂的影响是至关重要的。之前在的学校没有专门的音乐教室,教学设备简陋,只有录音机和电子琴。在唱歌课上,电子琴的声音无法表现出伴奏音乐的情感,总是听起来懒洋洋的,不光学生没情绪,就是自己也是强打精神。欣赏课上,录音机播放出的苍白的音色,让学生听得昏昏欲睡,兴奋、快乐、喜爱根本无从谈起。幸而,随着办学条件的逐年改善,拥有了自己的专业教室,配置了优良的音响设备和钢琴,音乐课堂自然也发生了可喜的变化。良好的硬件设备为教师上课提供了设备保证。
  在拥有高品质音响设备的同时,也要强调课堂纪律,必须营造安静的课堂环境,保证在聆听时没有噪音。在课堂上可以让学生选择自己比较舒服的姿势,但坚决不能在聆听音乐时发出声音,这也是保证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
  2、选择高品质音像资料
  音像资料的选择也应有较高的要求,教师在备课时要尽可能地给学生呈现完美的音乐。以前用录音机欣赏捷克作曲家斯美塔那的交响诗《沃尔塔瓦河》时,很多学生都表现出不专心、不耐烦的情绪,课堂秩序令人头痛。现在辅以好的音响,层次分明的声部,乐器的不同音色都可以轻松通过聆听获得,可以看到学生们发自内心的愉悦。试想,如果缺乏高品质的音响设备,音效完美的音像资料。再完美再富有激情的语言也无法替代音乐本身带给人的精神愉悦与思想升华。
  三、重视聆听音乐,辅以联觉活动
  德国作曲家门德尔松说:“在真正的音乐中,充满了一千种心灵的感受,比言词更好得多。”一首好的音乐作品是作者凝情于笔,注情于音的结晶,就如同“一千个读者心中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一个人对音乐都会有自己独特的情感体验。
  在欣赏教学中,让学生通过聆听感受音乐形象,体会音乐情感。教师可以选择篇幅适中的乐曲让学生先完整地听。若是较大型的乐曲就应该节选出最重要的部分。对于初中学生而言,纯音乐作品的篇幅最好不要超过5分钟。德国诗人海涅说:“语言停止的地方,就是音乐的开始。”学生在聆听音乐的过程中必然会有所得所感,不一定要强调学生说出自己的感受,只要学生认真听了就达到了目的。如果教师过分关注言语体验,则有可能对学生的听音乐兴趣产生消极影响。在教学中,经常会碰到有的学生对自己的音乐能力自信不足。究其根源,可能也和教师习惯将音乐内涵具体化有关。因为每个人对音乐都会有自己独特认识,而音乐本身也是抽象的。当教师或其他人的理解与自己不同时,学生就很容易怀疑自己了。在完整聆听之后,教师可以根据教学目标来引导学生关注音乐的不同元素,通过反复的聆听熟悉作品,使之内化。   自从有了多媒体设备后,视频欣赏内容频频出现在音乐课堂。视频因具有强烈的表现力,生动具体的形象而受到学生的普遍欢迎。但教师应该慎重选择视频。例如一些歌曲MV或音乐的画面与内容大相径庭,这样的视频往往会对教学效果产生消极影响,应该禁用。在课上使用视频需要在备课时仔细甄选高品质的内容,力求画面清晰、内容高雅、具有启发学生学习的价值。即便如此,视频有时还是会冲淡音乐的价值。贝多芬说“音乐是比一切智慧、一切哲学更高的启示。”音乐之美往往因为它是没有具象的,在课堂上引导学生听赏纯音乐,可以更有针对性的培养学生的“音乐耳朵”,可以让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更好地获得精神上的愉悦。由于学生的聆听往往带有盲目性,在多次聆听熟悉作品的过程中教师的升华和提炼是必不可少的,但是贵在精致、贵在点睛。
  无论唱歌、欣赏、器乐、基本乐理的教学中,都要重视聆听,关注课堂的音乐性。在教学中,节奏训练、视唱练习等可以先从感觉活动开始,运用听觉(听音乐、听节奏、听音高、听旋律、听和声等)、动觉(歌唱、动作、声势等)、触觉、空间觉(音的高低)获得联觉体验,最终内化为对音乐的理解。音乐课堂中,每堂课对音乐技巧和知识的传授,是循序渐进的,每堂课需要达到的学习目标并不复杂,这些目标可以用适当的方式传授给学生。
  四、音乐充满课堂,师生“乐”在其中
  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在课堂上加强音乐性,并非简单的反复多听就好,而是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想让学生爱上音乐,教师首先应该是“爱乐人”。教师的引导作用应该是无所不在的,教师的表情、语言、情感,本身就会感染学生。比如在课间播放学生喜欢的音乐或歌曲,可以让学生尽快“入戏”。在需要维持课堂纪律时,运用师生互动的节奏或是播放一段纯美的音乐效果也会强似言辞激烈的批评。笔者比较偏爱交响音乐,在教学中往往不自觉地影响了学生。比如在学习了歌曲《阿里郎》之后,又让学生欣赏了著名指挥家马泽尔率领的纽约爱乐演奏的交响乐《阿里郎》,从学生屏息凝神的状态中笔者感受到,学生和教师共同享受到了音乐带给人的那无以言传的愉悦。一个心中有音乐的老师一定不会错过课堂上每一个有价值的细节去渗透音乐,而在这种“润物细无声”的课堂上,学生也一定会感受到音乐的无限魅力,最终成为一个忠实的“爱乐人”。
  音乐是音乐课堂的“主角”,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是中小学音乐课的核心。作为普及教育阶段的音乐工作者,一定要牢牢地抓住这个“主角”,优化自己的教学行为,培养出更多的具有高尚审美情趣的公民。
其他文献
“延安文艺”是我国文艺史上一个引人注目的文化现象。从1935年10月中国工农红军经二万五千里长征到达陕北,至1948年3月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转战华北之前的这13年中,延安作为中共中央所在地,成为中国革命的中心。包括延安音乐在内的“延安文艺”,则以陕甘宁边区和其他革命根据地为舞台,以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抗日战争和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为背景进行了生动的革命文学艺术创造。延安文艺“早已成为一种文艺精神、
期刊
优秀,在《现代汉语词典》中的解释是“出色,非常好”,成为一名优秀教师是许多中小学音乐教师的愿望。那么,优秀音乐教师有什么特点?怎样才能成为优秀音乐教师呢?2011-2012年间,笔者对广东省48位中小学优秀音乐教师进行了调查,主要着眼于探寻中小学优秀音乐教师(下称“优秀音乐教师”)群体的共同点和规律性,希望能启示普通青年音乐教师的专业成长。  一、调查对象及方式  本调查对优秀音乐教师的界定是:音
期刊
一句“中国二胡,中国料理”道出了二胡演奏家、著名作曲家关铭先生对其二胡音乐创作和整个中国民族音乐创作语言的表达所坚持的信条和观念。同时透过他新近出版的《二胡曲论》一书也明白无误的证实了其多年以来为此所付出的实践努力和劳动而得到的丰硕成果。  本书的问世犹如一股清新的空气扑面而来,读来使人感到亲切、真实,因为书中的语句通俗而直白、平实,没有空洞刻板教条,居高临下,假大空的说教等一些时下某些文章中的常
期刊
近年来,随着素质教育的进一步深化,越来越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演奏教学也逐渐走进了我们的音乐课堂,成为了音乐教学内容的有机组成部分之一。竖笛演奏虽然在中小学课堂教学中得到普及,但是也存在不少问题,如何在教学中提高竖笛的课堂演奏效果,笔者有以下体会。  一、竖笛演奏中的常见问题  1、认识有差距,学习积极性不高  器乐进课堂,改变了传统意义上的音乐课一度被称为“唱歌课”的历史,也在更大程度上提高了
期刊
声乐作为与情感、语言相结合的艺术表现形式之一,是通过演唱者的二度创作表达出来的,这种表演形式经过直接抒发人类心灵深处所能触及到的各种精神感悟碰撞而来。内心听觉的正确建立是歌唱的灵魂支柱。声音是情感表达的综合体,人的喜、怒、哀、乐等各种情绪,都是塑造优美动听声音的主要情绪信号来源,只有建立好正确的内心听觉,我们的歌唱才能拥有长久的生命力和永恒的灵魂支柱。  一、“听觉”与“内心听觉”  对于从事歌唱
期刊
摘要:随着互联网的全面性覆盖,我们走进了新媒体时代,而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让人们对网络生活产生了依赖,上网作为一种休闲娱乐的方式,渐渐占据了人们大量的生活时间。人们不再简单的满足于文字和图片组成的信息,他们更喜欢具有视觉冲击的动态画面,而短小精炼的视频,既能够满足用户在碎片化时间中的参与度,又能够满足人们的社交需求。  关键词:短视频;受众;短视频发展  一、用户需求  平台要了解用户真正的需求是
期刊
一、音乐对舞蹈的作用  音乐作为人类交流的另外一种语言,不分时间和空间对人们的情绪产生影响。尤其在舞蹈中,对舞蹈的意义比灯光和舞美显的更为重要。音乐在舞蹈中起着烘托气氛反映主题的功能。而舞蹈的目的在于将自己对生活最真的一面表现出来,这就需要对音乐有很好的理解,通过与音乐的配合进一步深化内心情感的表达。因此,笔者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论述音乐对舞蹈的重要性。  1、音乐的外在作用  首先,舞蹈离不开音乐
期刊
摘要:应对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是关乎国家居民公共健康的重要任务。2019年突然爆发的新冠肺炎,为全国带来了重大影响。在网络发展快速的当今社会,网络为新冠疫情带来了新的应对思路。但与此同时,由于是初次将互联网广泛应用于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我们仍面临许多的挑战,本文探讨了互联网在疫情期间所引起的影响以及思考其如何更好作用于未来突发卫生公共事件。  关键词:新冠肺炎疫情;互联网;疫情防控;远程医疗  一、
期刊
摘要:本文在长尾理论的视角下,分析了web 2.0时代小众媒体的发展,并以音乐社交APP作为案例具体分析长尾理论如何为社交媒体发展提供新的思路。  关键词:长尾理论;二八定律;小众媒体  一、长尾理论概述  (一)长尾理论的来源-二八定律  意大利经济学家巴莱多在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发现了“巴莱多定律”法(又称“二八定律”)。二八定律是指,在任何一组事务,重要的部分只占总体的百分之二十,其余次要
期刊
一、校园自媒体存在的意义  伴随移动互联网的蓬勃发展,新媒体已经成为大学立德树人的前沿阵地。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新媒体发展。把握高校新媒体建设的三个关键,是对于在全球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中布局传播要塞、优化育人生态、引领思想主流、推动大学文化传承创新的重要举措  随着我国自媒体行业不断发展,新时代的发展日新月异,新兴媒体不断涌现,不断冲击着传统媒体的传播方式,Web、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