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测量原理及技术指标
电波流速仪是利用多普勒效应,电磁波在不同介质表面发生反射时当波源、观察者、媒质之间发生相对运动时,引起电磁波频率改变的原理制成。在满足施测条件下,只与媒质(水体)运动速度有关,且只与水体表面水力情况有关,也与水中漂浮物无关。应用电波流速仪测速时,波源与观察者不动,水体相对运动,引起反射波的频率改变(电波流速仪仅利用反射波),改变量的大小,与水体流动的相对速度有关。电波流速仪发射波呈椭圆状发散在水面,其椭圆形区域大小与测程、电磁波发射角有关,因此电波流速仪测量的水面流速是椭圆形区域的面平均流速。
二、仪器比测试验及分析
1、比测试验情况。2002年8月20日,在三峡工程黄陵庙水文站和导流明渠进出口(即三期截流上、下龙口处)现场比测,在黄陵庙水文站进行的旋浆式流速仪(LS25—3A)对比试验由于导流明渠流速大未能进行,但进行了同流量级的水面流速流向观测,可用作电波流速仪的对比资料,以验证电波流速仪的适应性。
2、比测成果分析。(1)测速稳定性分析:对同一测点多次测验流速值,两种仪器均很稳定,一般绝对误差在0.1m/s以内。由于SVR—VP是手持测量,探头的微动会导致测验结果的变化,所以流速值变化稍大。另外水面流速也是有脉动的,多次测量值出现一定的波动是正常的。(2)与LS25—3A流速仪的对比:在黄陵庙水文站与LS25—3A流速仪对比测验表明,两者所测误差很小。(3)与浮标法水面流速的对比:利用导流明渠水面流速流向图,对比电波流速仪的流速变化情况,总体上说其变化的趋势是好的,由于流态图中被测点处没有浮标迹线,只是大致的估计值,因此不能作为对比分析电波流速仪精度的真值。从这些比测数据的对比情况看,电波流速仪的误差与水平角和垂直角(俯角)、测程有关,这与黄委会水文局已有比测资料和成果是一致的。
3、仪器比测结论。从比测资料分析,SVR—VP型和LD15—1型电波流速仪在一定使用条件下,可以取得满意的成果。两种仪器分别在明渠实测到7.2m/s和5.93m/s的水面流速,可满足明渠截流设计的最大流速测量需要。
根据现场比测和黄委会水文局的应用经验,LD15—1型电波流速仪的俯角取值不宜小于30°、大于45°,水平角取值不宜大于45°,否则将产生大的偏差。对SVR—VP,其使用说明书中规定水平角和垂直角最佳取值为0°至45°。可见SVR—VP比LD15—1使用范围更大一些。
三、电波流速仪在龙口流速监测中的应用
1、龙口流速监测方案的选择。三峡三期截流下龙口流速测验,在形成龙口前(即口门宽140m前)采用走航式ADCP监测口门纵横断面流速分析。当龙口缩窄至100m~80m时,测船无法进入龙口测验,此时即采用电波流速仪施测龙口水面流速。由于电波流速仪仅测水面流速,实际应用时应与ADCP等流速仪有一个重合的观测时期,以使不同仪器施测流速时保持资料的一致性。初步确定,至少从口门宽200m开始,电波速仪与ADCP同步监测下口门流速。
2、电波流速仪测站点的布设。以电波流速仪探头为圆心,建立空间坐标系,根据实测水平角和俯角,计算出被测点(实际为电波流速仪电波发射在水面的椭圆形区域的中心点)。计算时测点高程、仪器高及水位均为已知值。根据电波流速仪的最大有效测程(SVR-VP为200m,LD15—1为100m),以及水平角α<45°、垂直角(俯角)β<45°的自動补偿极限值。由于龙口在不断的缩窄,故测站点也应布设多个,以满足各级龙口宽度测量需要。测站点布设如表。
3、方案实施。龙口水面流速监测。在龙口水面流速实际监测中,应根据口门宽调整较好的测站点。
同时应根据被测水面流速点,反算出电波流速仪的水平角和垂直角。电波流速仪从2002年10月26日开始,与ADCP等流速仪的对比观测,11月1日13时正式施测上下龙口流速,共计收集了100余点流速成果,实测到了龙口合龙全过程的最大流速资料。戗堤头上、下挑角水面流速监测。由于SVR—VP发射角小(仅为12°),对局部小水域流速测量非常容易。当需要监测戗堤头上、下挑角水面流速时,采用SVR-VP直接照准被测水体发射,能快速测得流速数据,如2002年11月2日17时25分,测得上龙口左、右堤头流速分别为3.90m/s和4.00m/s。等。
电波流速仪应用于三峡明渠截流,是ADCP等先进仪器设备的重要补充方案,在实际测量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测到了截流合龙全过程最大水面流速资料,其成果经分析合理可靠。同时,电波流速应用于截流龙口这种复杂水域,也拓展了该仪器的应用范围,为今后推广应用该仪器提供了实例。
(作者单位:黑龙江合江林业勘察设计院)
电波流速仪是利用多普勒效应,电磁波在不同介质表面发生反射时当波源、观察者、媒质之间发生相对运动时,引起电磁波频率改变的原理制成。在满足施测条件下,只与媒质(水体)运动速度有关,且只与水体表面水力情况有关,也与水中漂浮物无关。应用电波流速仪测速时,波源与观察者不动,水体相对运动,引起反射波的频率改变(电波流速仪仅利用反射波),改变量的大小,与水体流动的相对速度有关。电波流速仪发射波呈椭圆状发散在水面,其椭圆形区域大小与测程、电磁波发射角有关,因此电波流速仪测量的水面流速是椭圆形区域的面平均流速。
二、仪器比测试验及分析
1、比测试验情况。2002年8月20日,在三峡工程黄陵庙水文站和导流明渠进出口(即三期截流上、下龙口处)现场比测,在黄陵庙水文站进行的旋浆式流速仪(LS25—3A)对比试验由于导流明渠流速大未能进行,但进行了同流量级的水面流速流向观测,可用作电波流速仪的对比资料,以验证电波流速仪的适应性。
2、比测成果分析。(1)测速稳定性分析:对同一测点多次测验流速值,两种仪器均很稳定,一般绝对误差在0.1m/s以内。由于SVR—VP是手持测量,探头的微动会导致测验结果的变化,所以流速值变化稍大。另外水面流速也是有脉动的,多次测量值出现一定的波动是正常的。(2)与LS25—3A流速仪的对比:在黄陵庙水文站与LS25—3A流速仪对比测验表明,两者所测误差很小。(3)与浮标法水面流速的对比:利用导流明渠水面流速流向图,对比电波流速仪的流速变化情况,总体上说其变化的趋势是好的,由于流态图中被测点处没有浮标迹线,只是大致的估计值,因此不能作为对比分析电波流速仪精度的真值。从这些比测数据的对比情况看,电波流速仪的误差与水平角和垂直角(俯角)、测程有关,这与黄委会水文局已有比测资料和成果是一致的。
3、仪器比测结论。从比测资料分析,SVR—VP型和LD15—1型电波流速仪在一定使用条件下,可以取得满意的成果。两种仪器分别在明渠实测到7.2m/s和5.93m/s的水面流速,可满足明渠截流设计的最大流速测量需要。
根据现场比测和黄委会水文局的应用经验,LD15—1型电波流速仪的俯角取值不宜小于30°、大于45°,水平角取值不宜大于45°,否则将产生大的偏差。对SVR—VP,其使用说明书中规定水平角和垂直角最佳取值为0°至45°。可见SVR—VP比LD15—1使用范围更大一些。
三、电波流速仪在龙口流速监测中的应用
1、龙口流速监测方案的选择。三峡三期截流下龙口流速测验,在形成龙口前(即口门宽140m前)采用走航式ADCP监测口门纵横断面流速分析。当龙口缩窄至100m~80m时,测船无法进入龙口测验,此时即采用电波流速仪施测龙口水面流速。由于电波流速仪仅测水面流速,实际应用时应与ADCP等流速仪有一个重合的观测时期,以使不同仪器施测流速时保持资料的一致性。初步确定,至少从口门宽200m开始,电波速仪与ADCP同步监测下口门流速。
2、电波流速仪测站点的布设。以电波流速仪探头为圆心,建立空间坐标系,根据实测水平角和俯角,计算出被测点(实际为电波流速仪电波发射在水面的椭圆形区域的中心点)。计算时测点高程、仪器高及水位均为已知值。根据电波流速仪的最大有效测程(SVR-VP为200m,LD15—1为100m),以及水平角α<45°、垂直角(俯角)β<45°的自動补偿极限值。由于龙口在不断的缩窄,故测站点也应布设多个,以满足各级龙口宽度测量需要。测站点布设如表。
3、方案实施。龙口水面流速监测。在龙口水面流速实际监测中,应根据口门宽调整较好的测站点。
同时应根据被测水面流速点,反算出电波流速仪的水平角和垂直角。电波流速仪从2002年10月26日开始,与ADCP等流速仪的对比观测,11月1日13时正式施测上下龙口流速,共计收集了100余点流速成果,实测到了龙口合龙全过程的最大流速资料。戗堤头上、下挑角水面流速监测。由于SVR—VP发射角小(仅为12°),对局部小水域流速测量非常容易。当需要监测戗堤头上、下挑角水面流速时,采用SVR-VP直接照准被测水体发射,能快速测得流速数据,如2002年11月2日17时25分,测得上龙口左、右堤头流速分别为3.90m/s和4.00m/s。等。
电波流速仪应用于三峡明渠截流,是ADCP等先进仪器设备的重要补充方案,在实际测量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测到了截流合龙全过程最大水面流速资料,其成果经分析合理可靠。同时,电波流速应用于截流龙口这种复杂水域,也拓展了该仪器的应用范围,为今后推广应用该仪器提供了实例。
(作者单位:黑龙江合江林业勘察设计院)